常见蒿属药用植物的比较概述
2016-04-10肖军
肖 军
山东省泰山学院生物与酿酒工程学院 泰安 271021) 吴庆红 (山东省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泰安 271000)
蒿属植物是一个大家族,全世界约有400余种,我国有210种。蒿属成员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寒带和亚热带地区,仅有少数种类分布于南半球。大多数种类的叶子为羽状分裂,裂片有宽有窄;头状花序小,排列成较大的复合花序;从药物学的角度看,几乎所有的蒿属植物都具有特殊气味,这与它们含有挥发油类代谢产物有关。蒿属植物含有的挥发油、有机酸和生物碱等代谢产物可以用来开发治疗疾病的药物。本属多种药用植物外部形态极为相似,在民间常常会混淆,有可能影响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例如,黄花蒿(Artemisiaannua)与青蒿(Artemisiacarvifolia)、艾蒿(Artemisiaprinceps)与野艾蒿(Artemisialavandulaefolia)及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es)与滨蒿(Artemisiascoparia)等,相互之间不易辨别。
本文对这几对常见蒿属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以及药用功效做了比较概述。
1 黄花蒿与青蒿
黄花蒿又名黄蒿或臭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5 m,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在北温带其他地区,包括北非、亚洲中西部、欧洲和北美洲也广泛分布。该种植物能够生长于多种生境之中,适应性强。全株近于无毛,茎直立,圆柱形,表面具有纵浅槽,幼时绿色,老时变为枯黄色;下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茎叶互生;三回羽状细裂,裂片先端尖,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叶轴两侧有狭翅,茎上部的叶,向上渐小,分裂更细。在秋后开细淡黄花,头状花序排列成金字塔形、具有叶片的圆锥花序,有浓郁的怪异气味。黄花蒿的叶片与花蕾富含有效成分青蒿素,为中国传统中草药。1972年,屠呦呦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发,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并发现其对疟原虫具有100%的抑制率。青蒿素是一种含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具有与传统的奎宁类药物不同的抗疟机理,可能的作用方式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研究显示,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虫体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使疟原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虫体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在青蒿素的研究基础上,屠呦呦等又开发出了多种疗效更好的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青蒿琥酯(artesunate)、蒿甲醚(artemether)和蒿乙醚(arteether)等,这些衍生物保留了原有的过氧桥结构,但稳定性更好,杀伤疟原虫的作用更强,对具有耐药性的疟原虫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1]。目前青蒿素用于疟疾防治的价值已被广泛认识和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青蒿素的复方制剂列为国际上防治疟疾的首选药物。
青蒿虽然是黄花蒿的近亲,但在中国仅在东北、华北至华南地区呈零星分布,而且主要生长于水边,适应力较差、资源稀少。青蒿与黄花蒿的形态极相似,只有细微区别。青蒿的茎下部叶多为二或三回栉齿状羽状深裂,中部叶多为二回栉齿状羽状深裂,上部叶渐小,多为一回栉齿状羽状深裂,且叶面不绿中透黄,叶裂片轴有不甚规则的羽片;而黄花蒿的茎下部叶多为三或四回羽状深裂,中部叶多为二或三回羽状深裂,上部叶渐小,常为一回羽状深裂,且叶面绿中透黄,叶裂片轴有狭翼。青蒿花期在夏季,头状花序较大,直径3~4 mm;黄花蒿的花期在秋后,头状花序较小,长与宽均约1.5 mm。青蒿气味清淡,枝叶揉之极香,药用可以清热解暑,但不含青蒿素,并无抗疟作用。
2 艾蒿与野艾蒿
艾蒿又名艾草,别称端阳蒿、灸草、医草、祈艾和金边艾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和蒙古国等。在我国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
艾蒿适应性极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茎单生或少数分枝,被灰色蛛丝状柔毛,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互生,羽状分裂,裂片较宽有粗齿,叶背泛白色,密布灰白色短柔毛;夏季开淡黄白色花,椭圆形头状花序形成多数总状花序,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艾蒿叶入药,习称艾叶,作为中医药的使用历史悠久,延续至今长盛不衰。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成艾条。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蒿中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艾叶油具有抗过敏性休克、镇咳、祛痰的疗效,并能缓解肾上腺素和组胺引起的心肌收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艾蒿黄酮具有抗菌、抗氧化、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免疫抑制等作用,尤其是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2]。艾叶用作食物更是南北方盛行,可作“艾叶茶”“ 艾叶粑粑”“艾叶汤”和“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艾叶中含有一种叫做侧柏酮的肝毒性物质,多食容易对肝脏造成毒害。艾蒿作为民俗植物,端午节常悬挂于门上用以驱邪避凶,得神草之称。
野艾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尤其在内蒙古地区有较丰富的资源,全草入蒙药,具有消肿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及各种出血症等[3]。茎直立,上部有斜升的花序枝,密被短毛;下部叶有长柄,基部有小叶片,即托叶;头状花序,椭圆形或长圆形,花序托凸起;花冠狭管状,紫红色,花果期8~10月,瘦果长卵形或倒卵形。虽然野艾蒿的叶、花序的形状与艾蒿有较明显的区别,但也含有较多的桉叶油素、樟脑和龙脑等挥发油类,具有散寒、祛湿、温经和止血作用,可作“艾”的代用品入药[4]。
3 茵陈蒿与滨蒿
茵陈蒿又名白蒿,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的香气,是早春菜市场常见的野菜,也是一味中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茵陈蒿与黄花蒿或者青蒿幼叶长相很接近,名医华佗曾误认为“三月茵陈四月蒿”。可见,青蒿和黄花蒿幼叶背面均没有白色的绒毛这一与茵陈蒿不同的特征,当时为华佗忽略了。茵陈蒿茎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小裂片线形、卵形或倒披针形,两面有白色丝状绵毛;头状花序小而多,排列成多数,成密集的圆椎花丛;均为管状花冠,淡紫色或绿色;花期9 、11月;瘦果长圆形,无毛。
滨蒿又名猪毛蒿,与茵陈蒿形态很相似,同样细叶如丝。但是茵陈蒿嫩枝顶常有叶丛,下部叶较中上部叶宽,与滨蒿不同。2000年版药典规定,中药茵陈的植物来源为滨蒿或茵陈蒿的幼嫩茎叶干燥后入药。
茵陈由于其药效明确,无毒,也无不良反应,在我国用药历史悠久。文献显示,该药材富含香豆素、黄酮、酚酸类和色原酮等成分。药理活性包括保肝利胆、抗炎镇痛、抗菌、细胞保护和抗肿瘤疾病等多个方面,其中在保肝利胆方面研究较多。有研究认为,茵陈的利胆机制在于增强肝细胞功能,促进其再生,增加肝脏内胆酸、磷脂和胆固醇的分泌排泄,从而增加胆汁分泌[5]。已经发现,茵陈能通过诱导肝脏酶系统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能力,以及保肝杀菌作用,降低细菌代谢产物对肝的损害,从而治疗黄疸[6]。另有研究表明,茵陈具有保护肝细胞膜完整性及良好的通透性、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和增强肝脏解毒等功能[7]。茵陈及其方剂在临床上常被应用于治疗脂肪肝、酒精肝、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蒿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不过,名字中有“蒿”字的植物,并非都属菊科蒿属。例如,茼蒿是人工载培的日常蔬菜,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碧绿的身影,它是菊科茼蒿属植物,是蒿属的近亲,同属于春黄菊族;十字花科的抱娘蒿,根扎得非常牢固,很像几岁的孩童抱着母亲不肯撒手;生长于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山和更高的雪山草甸的绿绒蒿,是令人惊艳的“女神”植物,与鸦片原植物罂粟同属罂粟科;同样生于寒带及高山上的美丽花卉马先蒿,唇形花冠高度特化,则是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