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女性版画作品的特点之审美取向

2016-04-10王珅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

少儿美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版画心理老师

文/王珅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

中国女性版画作品的特点之审美取向

文/王珅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

2012年笔者就中国女性版画作品在题材选择上所展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书写文章,此后坚持对女性版画作品做进一步的研究。此篇文章从审美取向这个角度入手,结合女性生理、心理及美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索中国女性版画作品的特点。

比较郑爽老师的《黑牡丹白牡丹》和徐冰老师的《天书》,一幅细腻妩媚地表达着对自然的一片痴情,一幅则宏伟壮观地叙述着对于社会文化的特殊理解。画家的性别不同造成画家的审美取向也不同。不难看出,女性版画相较男性版画刚烈雄厚的审美特点而言则偏重于阴柔。当然,这里我挑选的是两张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用来对比,然而这种审美倾向却在版画创作中普遍存在。我们在平常看展览的时候常常能直接看出哪幅是女版画家的作品,哪幅是男版画家的作品,这也正是版画纸面中透露出来的明显的作者性别气质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我翻看了《中国百年版画》和几届全国版展的作品,无论题材、表达方式如何,甚至同题材的作品,由性别带来的审美特性都非常突出。比如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历届留校习作选》中,徐冰老师的《繁忙的小镇》和刘丽萍老师的《无题》,同样是表现在某个场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构图也同样都采用了俯视构图,然而一个走刀刚硬,一个线条柔美,一个集中分布人与场景的关系,一个则分散地安排人物在场景中的位置。《繁忙的小镇》中暗藏着阳刚大气的风貌,《无题》流露着女性娴静的典雅。

究其原因,不同性别的审美取向是由不同的审美需要所决定的,它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和凝结起来的一种审美定式。我们不妨从生理和美学两个角度简单地去了解中国女性版画作品所展现出的审美取向特点的原因。

1.女性生理状态对审美取向的影响

审美取向与男女不同的生理现象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生理器官和周期代谢不同,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女性属阴,男性属阳。他们的这种不同的生理状态自然会带到心理中,并且在审美上有直接的反映。

2.从美学角度分析中国女性版画作品的审美取向

读《艺术与人类心理》,童庆炳老师将审美取向分为审美情景注意、审美心理时空以及审美人格倾向三个方面。我们在这里结合老师的研究结果,从美学的角度了解形成中国女性版画的审美取向特点的原因。

其一,审美情景注意,即“关注”——画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大的环境中凭借直觉,感性地选择对于自己有意义的信息,使主体和客体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审美联系。不同性别的“注意”能主动地选择自己的心理方向,并根据性别特征决定摒弃和摄入的审美对象。例如刘丽萍老师的《无题》中,作者省略了房屋的摆放,取随风摇摆着的树木花草和游戏中的孩童、生活中悠闲的妇女之间的和谐表达感情。而在徐冰老师的《繁忙的小镇》中,作者则取硬朗错综的房屋造型结合人们在这样场景下展现出来的不同动态来表现繁忙的景象,忽略真实场景中柔软的部分,或有意识地将其硬化,显得充满力量。在我的作品《我们这些女人》中,引发创作灵感的是来自女性的情感,那些从表情或体态上透露出来的细微的内心变化让我关注,画面中则抓住不同女性由心而发的面部表情,忽略其他,将女性头像或半身像按照我自身感发的情绪随意地摆放在画面中。

其二,审美心理时空,即“经历”——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环境、经历内化而成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定式。人们在绘画创作中首先经过审美情景注意在日常事物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然后经过审美时空的整合,最后才能形成主客体融合的审美意象。譬如刘丽萍老师在作品《青荷》和《冬荷》中,借助身边的小景荷花在池塘中受季节影响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抒发着作者对于身边小事物、小情趣的直观感受。这些是作者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积攒下来的时空想象或者是由周围环境所提供的映像。那么不同性别的画家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自然有区别,男性女性在各自的生活空间中所处的个体环境自然也有差别。比如相对父亲而言,母亲比较关注家庭内部的事情,关注点不同就会造成他们身边常出现的事物和经历的事情就男性而言有自己的特点。当然这样的特点除了是由于社会分工所造成的,更多的也是因为女性有自己独特的天性。又比如,女性相对来说比较爱美,这种天性使得女性身边会有化妆品等物品出现,在生活中自然会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化妆、照镜子等。这也就是赵鑫的作品《早上7点50分》出现的原因。

其三,审美人格倾向,即“气质”——画家的内在身心组织和心理倾向。普林斯说道:“人格是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从天性来看,有文章说,女人的性格较男人温柔,女人的心理较男人内向,女人的体验较男人细腻等等,这些不同的特质导致了不同的审美取向的出现。我们读阿鸽老师的《索玛花开了》和《月亮的女儿》,在奔放洒脱的笔触刀法下透露着中国女性所特有的含蓄和恬静,从女性人物出发,通过描绘少女和大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来表达对于自然、生命的敏感和女性独特的视角以及审美气质。

我们借品读中国女性版画作品浅谈其展现出来的审美取向特点至此为止,希望能对版画爱好者们有一点帮助。

猜你喜欢

版画心理老师
版画作品选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