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地县级地名中的植物名称概述

2016-04-10张光富

生物学教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名称湖北省四川省

张光富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10023)

地名是特定方位和地域范围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1],它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因确定地域的类型、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距离之需而产生的。地名中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居民族群、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地的地名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积淀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国外地名学研究开展较早,例如,早在1872年瑞士就出版了《地名学》著作。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的地名,例如,汉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就记载了各类地名4500余处[1]。我国现代地理学工作者对我国地名的形成、空间分布及文化意蕴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2,3]。笔者在讲授《植物与人类生活》 《植物资源学》 《植物生物学》大学课程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不少地名与动、植物名相关。例如,鸡西市、鹤岗市、巨鹿县,以及榆树市、梨树县和枣强县等。本文对我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或特别行政区的283个地级市和2854个县(市、区)级名称[4]中与植物相关的地名进行概括归类和简要分析,并且尝试从植物学角度阐述这些地名的空间分布。

1 地名中含有具体植物的名称

对我国34个省级地名的统计分析显示,仅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桂”与植物相关,其余均与植物无关。因此,以下分析均指3137个地、县(市/区)名(以下简称地县级地名)。在这3000多个地县级地名中,共发现有42个地名含有植物名称,可简要归类为:①蕨类植物:萍乡市(江西省);②裸子植物:枞(指松科的冷杉)阳县(安徽省);③单子叶植物:白藤(指棕榈科藤本植物)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稻城县(四川省);④双子叶植物:葫芦岛市(辽宁省);榆树市(吉林省);梨树县(吉林省);木兰县(黑龙江省);青冈(每年春暖花开时,岗上的柞树长出青色的嫩芽,旧称柞树岗)县(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黑龙江省);柘荣县(福建省)、柘城县(河南省);株(与槠谐音,指壳斗科的苦槠或甜槠)洲市(湖南省)、株洲县(湖南省);莲花县(江西省)、五莲县(山东省);樟树市(江西省);上栗(指壳斗科的茅栗)县(江西省);枣庄市(山东省)、枣强县(河北省)、枣阳市(湖北省);杞(指杨柳科的杞)柳县(河南省);梅河口市(吉林省)、黄梅县(湖北省)、梅州市(广东省)、梅县(广东省);仙桃市(湖北省)、桃江县(湖南省)、桃园市(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桃园县(台湾);茶陵县(湖南省);桑植县(湖南省)、桑日县(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梓(指紫葳科的梓树)潼县(四川省);珙县(指珙桐科的珙桐)(四川省);桐梓县(贵州省);麻栗(指壳斗科的麻栗树)坡县(云南省);柞水县(陕西省);柯坪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蓟(指菊科的大蓟)县(天津市);蓬溪县(四川省)、蓬安县(四川省)。

不难发现,这些地名相关的植物类群大多数属于双子叶植物,而其中主要又是与人类生产实践关系密切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较少。

2 地名中含有某类植物的名称

在地县级地名中含有某类植物的名称,如松、柏、榆、杨、柳、桦、麻、桂、竹、兰等。笔者发现共有70个地名含有某类植物名称。这类地名归纳如下:①裸子植物:松江区(上海市)、抚松县(吉林省)、松原市(吉林省)、松阳县(浙江省)、宿松县(安徽省)、松溪县(福建省)、松滋市(湖北省)、松潘县(四川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贵州省);柏乡县(河北省)、双柏县(云南省)、曲松县(西藏);②单子叶植物:莆田市(福建省)、蒲县(山西省)、蒲城县(陕西省)、蒲江县(四川省);竹山县(湖北省)、竹溪县(湖北省)、绵竹县(四川省)、大竹县(四川省)、新竹市(台湾)、新竹县(台湾)、竹北市(台湾);思茅市(云南省);芦溪县(江西省)、芦山县(四川省);普兰店市(辽宁省)、兰西县(黑龙江省)、兰溪市(浙江省)、兰考县(河南省)、兰州市(甘肃省)、皋兰县(甘肃省)、都兰县(青海省)、善兰县(西藏)、兰坪白族米族自治县(云南省)、宜兰市(台湾)、宜兰县(台湾);③双子叶植物:榆社县(山西省)、赣榆县(江苏省);榆林市(陕西省);榆中县(甘肃省)、通榆县(吉林省);杨浦区(上海市)、柳林县(山西省)、柳河县(吉林省)、柳州市(广西)、柳江县(广西);萝北县(黑龙江省);桦甸市(吉林省)、桦川县(黑龙江省)、桦南县(黑龙江省);桐庐县(浙江省)、桐乡市(浙江省)、桐城市(安徽省);全椒县(安徽省);无棣县(山东省);菏泽县(山东省);荆州市(湖北省)、荆门市(湖北省);麻城市(湖北省)、麻江县(贵州省)、麻阳苗族自治县(湖南省);桂东县(湖南省)、桂阳县(湖南省)、桂林市(广西)、临桂县(广西)、桂平市(广西);石棉县(四川省);榕江县(贵州省);葵青区(香港地区)。

从植物类群看,此类地名主要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并大多数为木本植物。从这些植物的地理分布看,含有榆、柳、桦等植物的地名主要见于我国北方,而含有榕、桂、竹等植物的地名主要见于我国南方。

3 地名中含有与植物相关的名称

这一类型指在县级地名中含有植物相关的名称,例如林、木、枝、根、花、果、禾、苗、谷、米等,发现这类地名共有42个,可以归类为:①与“林”字相关:林根河市(内蒙古)、林西县(内蒙古自治区)、林甸县(黑龙江省)、林口县(黑龙江省)、林州市(河南省)、神农架林区(湖北省)、上林县(广西)、西林县(广西)、田林县(广西)、玉林市(广西)、林周县(西藏)、云林县(台湾);②与“木”字相关: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尼木县(西藏)、神木县(陕西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四川省);③与“谷”字相关:平谷区(北京)、阳谷县(山东省)、甘谷县(甘肃省);④与“枝”字相关:枝江市(湖北省)、六枝特区(贵州省);⑤与“花”字相关:花垣县(湖南省)、攀枝花市(四川省)、花地玛堂区(澳门地区)、花莲市(台湾)、花莲县(台湾);⑥与“米”字相关:米易县(四川省)、米林县(西藏)、米脂县(陕西省);⑦与“苗”字相关: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苗栗市(台湾)、苗栗县(台湾);⑧其他:平果县(广西)、三穗县(贵州省)、芒康县(西藏)、嘉禾县(湖南省)。

分析这类地名,不难发现含有“林”字的地名最多,多达12个。从其空间分布看,这12个地县(市/区)在我国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些地区至少在历史时期曾经分布着广袤的森林。

4 地名中含有古代植物的名称

在3000多个县级地名中,发现共有15个地名在古代含有某种或者某类植物名称。这类地名如下:藁城市(河北省)(“藁”指伞形科的抚芎);梧州市(广西)(“梧”指梧桐科的梧桐)、苍梧县(广西);荔浦县(广西)(“荔”指无患子科的荔枝)、荔波县(贵州省)、大荔县(陕西省);稷山县(山西省)(“稷”为禾本科的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莒县(山东省)(“莒”为古代对“芋”的别称)、莒南县(山东省);蕲春县(湖北省)(“蕲”为古代的一种香草,指蕲草);蕉岭县(广东省)(“蕉”指芭蕉类的大叶草本植物);古蔺县(四川省)(“蔺”指灯芯草);筠连县(四川省)(“筠”指竹子);莎东县(新疆)(“莎”指禾本科的莎草);荃湾区(香港地区)(“荃”指古代一种香草)。

这类地名的存在,很可能表明这些地区的民众很早就对当地的此类植物有所认识,并且加以开发利用。以蕲春县为例,该地区早在西汉时期就已设置蕲春县。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蕲春县以水隈多蕲菜而得名。蕲菜即水芹菜,春则取生机勃勃之意。

5 音译地名中含有与植物相关的名称

这一类型指地县级音译地名中与植物相关的名称。此类型主要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约有15个。现归类分述如下:①音译地名原意为自然景色:乌鲁木齐(市/县)(新疆)在蒙古语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吉木萨尔(县)(新疆)在蒙古语中意思是“砂砾滩河”;锡林郭勒[盟](内蒙古)在蒙古语中意思为“辽阔起伏的山地和河流”;格尔木(市)(青海省)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河流众多”;曲麻莱(县)(青海省)在藏语中意思是“红色的河,宽广的滩”;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广西)中的“隆”为壮语的汉字记音,在壮语中意思是“深山林密的地方”[5]。②音译地名原意为传说或象征:林芝(县)(西藏)是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译而来,在藏语中意思是“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聂拉木(县)(西藏)在藏语中意思是“大象的颈脖”;墨竹工卡(县)(西藏)在藏语中意思是“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白地”;乌兰(县)(青海省)在蒙古语中意思是“红色”,因为该县设于大跃进时期,表达红色政权的象征意义。③其他:吉木乃(县)(新疆)在维吾尔语的音译,意思是“氏族名(乌古斯汗国九姓氏族之一)”;图木舒克(市)(新疆)在维吾尔语中意思是“鹰面部突出的地方”;依兰(县)(黑龙江)为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疆)在突厥语中的意思是“蒲类”;玉树(县)(青海省)在藏语中意思是“遗址”。

由此可见,由于我国为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其居住地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在地进行命名,并且经过岁月的积淀而流传下来。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的地县级地名,应该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切不可望文生义[6],如上述的玉树与景天科的肉质植物玉树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以上的归纳分析,笔者发现在283个地级(市)地名中,共有42个含有植物或与植物相关的地名;2854个县级(市)地名中,共有144个含有植物或与植物相关的地名。而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或特别行政区)级地名中仅有1个含有植物或与植物相关的地名。因此,我国含有植物的地名似乎呈现出随着地域范围缩小而植物名称出现概率增大的趋势。另外,从省份看,除宁夏外其余33个省份的县级地名中均含有植物名称;少数族裔丰富的地区如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其县级地名中含有植物的比例相对较高。

猜你喜欢

名称湖北省四川省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2015年3月生产资料价格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