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菌”(第一课时)的推理式探究教学

2016-04-10李泰锋

生物学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肉汤细菌科学

李泰锋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分校 510700)

1 教材分析

“细菌”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细菌的主要特征,包括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等。将“细菌的发现及细菌的来源”内容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了解细菌的来源及发现过程,创设情景让学生重走科学家探究之路,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科学探究一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确定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细菌的形态结构等知识知之甚少,对细菌的来源与发现历史更是一无所知,笔者采用“推理探究,感悟科学”的策略,挖掘和完善教材的科学史料,还原科学发现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质疑、讨论、分析、推理等活动中完成知识建构,达成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了解细菌的来源及其发现过程。

2.2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列文虎克、尼达姆、斯帕兰扎尼和巴斯德等人探索细菌的实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认同科学发现是建立在科学观察、实验、缜密思维及技术进步基础上的观点。

3 教学过程

3.1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引发推理探究学习 从常见的生活用品入手,采用递进式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引起食物发臭的细菌是如何产生的?依次向学生展示用矿泉水瓶装的喝剩的牛奶、死去的小鱼和吃剩的猪肉,向学生提问:①矿泉水瓶里的食物存放7天了,若打开这矿泉水瓶盖,会如何?②为什么会发臭?③这些食物上的细菌是如何产生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进入“细菌的发现史及其来源”的教学。

3.2 还原科学研究场景,引导推理探究式教学 在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史料的基础上,真实还原科学发现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设置如下5个史料,引导学生推理探究:

(1)多媒体展示列文·虎克和他发明的显微镜,以及列文·虎克发现细菌所引起的轰动——俄国彼得大帝和英国女皇亲临列文·虎克家中,想从他的显微镜里看看那些神奇的小生物。

教师进而提出当时人们共同的疑问:列文·虎克利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菌,这些微小的生物真的很神奇,但它们是从哪来的?利用讲故事的开场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究“细菌从哪里来”的欲望。

(2)介绍尼达姆神父做的实验:把煮沸的肉汤灌入烧瓶,随即用软木塞盖住,并加封黏胶剂,以防止外来微生物进入。他相信煮沸会把肉汤中的任何微生物都杀灭,并且也没有任何别的微生物进入肉汤。几天后发现,烧瓶充满了微生物。他用各种有机物质的浸液重复这些实验,始终得到类似结果。结论:这些微生物必定是在这液体中发生的。

在展示尼达姆的实验之前,从大部分学生所认同的生活经验入手,提出以下探究问题:尼达姆假设细菌是从外界而来的,他如何去设计这个实验装置?尼达姆通过什么方式消灭瓶内的细菌?最终瓶内是否出现了细菌?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尼达姆实验的过程,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得出与自己经验相符的“错误结论”,引发认知冲突。

在学生普遍认同尼达姆实验结论的时候,教师话锋一转:你觉得尼达姆这个实验装置严谨吗?引发更深入的思考。接着,教师深入设问:你认为尼达姆的实验装置真的能有效隔绝外界细菌的进入吗?你认为煮沸水就真的可以完全消灭瓶内所有的细菌?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终师生总结尼达姆实验的缺点:短时间煮沸未能杀灭全部微生物,且有孔软木塞甚至在用黏胶剂加封后,仍不可能阻止外来微生物进入。

最后,教师顺此发问:如何改进尼达姆的装置?再次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改进措施:煮沸足够长时间,并采用密封的烧瓶(把玻璃瓶颈放在火上烧,玻璃会融化在一起,就能将瓶口封住)。进而引出斯帕兰扎尼实验。

(3)介绍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将肉汤瓶在火上慢慢转动,融合瓶口后,第一组将肉汤瓶只放在沸水里煮上几分钟;第二组将肉汤瓶在沸水里煮1.5 h;第三组用软木塞封塞瓶口,将肉汤瓶煮1 h。几天后,经显微镜观察发现只有第2组瓶中没有任何微生物。随后,他得出结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每一种生命只能来自它的母体,哪怕最简单的生命也是如此。”

通过教师对斯帕兰扎尼实验的介绍,学生发现其实验过程符合小组讨论的预期。教师介绍斯帕兰扎尼的实验结论:放置几天后,找不到任何微生物,所以,生命只能来自生命,而不能从非生命中产生。因为斯帕兰扎尼直指尼达姆实验要害,大部分学生赞同他的质疑和改进的方法,也认同斯帕兰扎尼的实验结论。教师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关键点,培养学生客观而科学地看待问题。

(4)再次展示当时社会上的质疑声音:部分生物学家对斯帕兰扎尼的改进实验反击,指出自然生殖有可能是借助空气中某些化学物质完成的,不然为什么经过煮沸的肉汤一接触新鲜空气就会产生微生物呢?斯帕兰扎尼隔绝了空气,就破坏了生物“自然发生”的条件,因此没有微生物生出来。

通过史料中的质疑声激活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要以科学的方法寻求解决办法。

(5)介绍巴斯德经典的鹅颈瓶实验(实验过程略)。

教师提出“如何做到既与外界空气接触,又能有效阻止外界细菌进入瓶内呢?”这个关键问题容易引发学生的思索。在此情景下,教师引入巴斯德的鹅颈瓶经典实验,设问:鹅颈瓶实验装置的最大优点是什么?鹅颈瓶实验如何开展的?鹅颈瓶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

教师同时也指出,巴斯德是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来揭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再次引导学生反思:从以上这些科学家探索细菌的经历,你从科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经过教师引导的层层矛盾冲突,学生不仅对巴斯德的实验有深刻的体会,也对科学家艰辛的探究历程有深刻的体验。

最后,在学生经历上述思维历程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菌的发现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科学工具不断改良和科学家不断严谨深入探究的过程;细菌来源于已存在的细菌,它并不能从无到有,不能凭空产生。

4 教学反思

受学生智力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制约,学生在推理探究学习时,经常会遇到对探究资料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导致推理探究活动无法进行的情况[1]。这时,教师应扮演好“助学”的角色。在课前尽量筛选材料(添加必需资料,删减多余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推理时更有针对性。例如本节教材对“细菌的发现及来源”仅提供列文·虎克和巴斯德的史料,教学中补充了3个史实资料,使之形成连贯的、有逻辑关系的史实资料,便于引导学生推理。在引导推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有价值、导向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重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之路。需注意问题的设置要围绕教学主线,宜精不宜多,否则会限制学生思维。对一些推理难度较大的探究,可安排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促进思维火花的迸发,有效突破推理探究活动的难关。

猜你喜欢

肉汤细菌科学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细菌大作战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变质的肉汤
细菌大作战
细菌惹的祸
科学拔牙
合作
儿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