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努力实现师市科技事业的新跨越

2016-04-10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局石河子市832000

石河子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支撑创新科技

(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局,石河子市,832000) 李 琦



工作研究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实现师市科技事业的新跨越

(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局,石河子市,832000) 李琦

摘要回眸“十二五”期间,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创新环境、技术创新体系得到了优化和完善,科技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明确“十三五”科技工作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创新激励评价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和培育、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努力实现兵团八师石河子市科技事业的新跨越。

关键词科技;创新;改革;支撑

1 “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成就

1.1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优化

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二五”以来,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以下简称:师市)党委、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石河子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大研究与开发(R&D)投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八师石河子市发明专利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了科技创新环境,推动了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形成了创城领导小组协调会议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顺利开展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石河子市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八师连续两次荣获兵团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师,石河子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准并挂牌成立,石河子市获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先进集体。

师市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兵团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1家,师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3家,兵团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师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家,兵团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3家,兵团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家,国家级孵化器2家、兵团级孵化器1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石河子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科技部复核中被评为优秀。

1.2科技工作硕果累累

科研投入和成果数量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兵团科技项目421项,获经费3.11亿元,安排项目400项,经费1.32亿元,引导全社会科技投入43.97亿元。取得科技成果277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31个)。其中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6项获兵团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153项获师市科技进步奖;5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获自治区专利奖。

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师市率先在兵团开展了科技风险补偿资金贷款工作,被兵团列为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试点,获得专项补助经费400万元,帮助12家科技型企业获得3 850万元贷款。到期的8家企业2 300万元贷款全部偿还,推荐19家企业融资,已有4家企业贷款1 590万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大

农业方面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开展了机采棉提质增效工程,制定了从品种选育、栽培模式、机采作业、清理加工等各阶段管理办法10项,提高了机采棉综合品质。开展北斗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示范300余套自动驾驶系统,运行千米水平接行误差2~3cm。推广鲜食葡萄滴灌、主要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安全越冬及新型架式等节本高效栽培新技术20余万亩。对多胎肉羊规模化养殖、肉牛产业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项目区代谢病发病率低于9%;建立了滴灌苜蓿合理配置模式,创造了大面积亩产干草1520kg的全国高产纪录。

工业方面围绕提质增效转型,一批关键技术得到了转化应用。天业集团开发的BDO-EG产品,实现了煤基乙炔化工和电石炉气综合利用,延伸了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采用国际领先水平的冷氢化改造技术,提高了四氯化硅的转化效率,循环使用率达到99%以上,避免了四氯化硅对环境的污染,节电效率达到34.6%;石河子市鑫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900万mm100kg级蓝宝石衬底生产能力,220kg级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已批量在高端手机上得到应用;天山铝业研发的降低铝电解槽水平电流的节能技术,使电解槽在低电压下平稳高效运行,电流强化5%,从而提高了铝的产量;纺织行业实施了紧密纺和赛络紧密纺工艺升级改造,形成了50万锭紧密纺的生产能力,提高了纱线质量和档次。

1.4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累计申请专利3 074件,授权专利1715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46件。5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7家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试点工作,石河子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验收。认真组织“4· 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主题”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对代理机构、团场、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培训;开展了“双打”、“专利护航”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假冒专利案件,营造了公平正义的经济秩序,调处专利侵权纠纷。

1.5“双创”工作成绩斐然

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师市微创介入研究创新团队”等7个创新团队。2人获得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认定22名外地专家为师市跨区科技特派员。石河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石河子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兵团级孵化器,成立了师市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了石河子创客空间。依托4个国家级产业园区,相继成立了石河子电子商务、特色农产品、创业就业服务与培训等创客空间和孵化器。

拓展“双创”融资渠道。与北大燕园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上海紫槐资本、亚创联创业投资机构进行经验交流。邀请浙江省创投协会和创投机构对本地企业进行了创业融资对接活动,建立师市科技创投引导基金方案获师市批准。石河子市鑫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天辰化工等4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复审;沃达农业、金土地等7家企业被授予兵团创新型企业;益丰西部陶瓷等4家企业获批师市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建设期满的兵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兵团验收;天山铝业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兵团批准建设。新疆惠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新疆兵团棉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天业节水、合众思壮2家企业牵头申报了2016年兵团“节水灌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北斗导航与精准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6科技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

积极促成石河子农科院、天业、天山铝业、西部牧业等单位分别与大连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经作所、中国农科院果树所、东北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在棉花新品种选育、大樱桃品种筛选及技术服务、设施葡萄、设施桃等特色果品栽培技术、化工新技术、电解工艺、微生物制剂等方面进行了项目合作。

2 “十三五”科技工作思路

2.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有效保障。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紧密结合,推进科技成果向市场、产业转移和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能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企业主体与协同创新结合。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科技资源有序流动,更好发挥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作用,提升师市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创新创业与优化环境结合。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着力构建高效载体和创业平台,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支持方式,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政策引导与市场配置结合。发挥政策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科技创新政策,形成合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形成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自主创新与合作共赢结合。进一步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充分用好科技援疆政策,整合资源,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充分吸引国内国际优势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师市创新发展。

2.2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

师市“十三五”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三都、四基地、五中心”(即宜居之都、服装之都、红酒之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化工产业基地、新兴产业基地、乳品和肉类加工基地;红色文化传播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高效节水中心、兵团北疆电网中心)的建设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完成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健全师市科技创新政策保障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金融融资体系,重点建设国家高新区、国家科技农业园区以及国家级孵化器,培育一批众创空间,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支撑、引领师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到2020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企业科技支出占全社会科技支出的比重达到7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家以上;围绕师市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棉花、加工番茄、蔬菜等品种20个,其中培育师市棉花主栽品种达到5个以上;建成兵团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师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家;建成师市企业重点实验室3~5个;培育国家和兵团创新型试点企业5~8家;专利申请量力争达到1 200件,授权量力争达到65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2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

农业科技领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立足于师市产业结构调整及“一主两翼”格局,重点实施机采棉优质提效工程、林果园艺业增产增效工程、畜牧业振兴提升工程、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与面源污染防控消减工程、信息化与精准农业技术示范工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工程6大工程。

工业科技领域:坚持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引进路线,以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实施高能耗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工程、聚氯乙烯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工程、互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工程3大工程。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围绕师市重点发展领域,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整体规划,开展园区载体建设、师市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建等建设。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围绕师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创新团队建设。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师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管理水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优化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撑工程、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等4大工程。

2.3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科技管理体系改革的要求,将对《八师石河子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经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以及符合科研规律、财政管理要求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机制。项目管理逐步引入第三方机构,探索建立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第三方科技项目评价机制。科技计划体系和经费支持采取科技创投引导基金、科技和金融结合财政贴息、科技创新券、“双创”专项等方式。计划体系改革后更加合理的配置科技资源,更加突出创新创业,科技局将统筹开放共享科技资源,科技型企业可无偿申请创新券,进行培训、产品或技术测试、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对新创办的企业可推荐科技创投引导基金专项;其它科技型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项目情况,可选择申请科技贷款、贷款贴息等支持方式。

2.4做好新形势下的“双创”工作

一是搭建创业创新公共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技术评估、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发展,为创新创业平台提供软环境;落实相关政策,培育建成4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支持引导创客空间和科技服务机构发展,重点打造以文化创意、IT、电商等为主体的面向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新创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率先在兵团成立师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引进和培育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

2.5为师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加强顶层设计,立足师市及兵团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组织申报并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

新型工业化。围绕电解铝、有机硅等高耗能产业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攻关与示范;促进氯碱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加快北斗导航、无人机应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农业现代化。开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应用,实施机采棉优质提效工程、林果园艺业增产增效工程、畜牧业振兴提升工程、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与面源污染防控消减工程、信息化与精准农业技术示范工程及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工程六大工程。

城镇化与民生科技。以重大民生问题为重点,组织实施社会发展领域惠民工程。重点支持人口健康与医疗卫生、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与应用。

2.6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创新团队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计划项目,培育科技型企业创新人才与创新团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型企业良性发展;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2016年,力争培育企业创新团队3~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培育创新型企业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

2.7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并推进援疆工作

继续做好对口援疆和全国科技援疆工作,积极推进企业、科研机构、团场与疆外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加大师市与中科院、辽宁省以及区内外的科技合作,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援疆项目,积极开展科技援疆培训, 对石河子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天业与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等开展的科技援疆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和管理。

2.8加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力度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环境,修订《发明专利奖励办法》、出台《专利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二是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和中国专利周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班,增强全民知识产权意识。三是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推进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试点和科技型企业“专利消零”工作;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认真开展“专利护航”专项行动,及时查处假冒专利、调处专利侵权纠纷,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五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尝试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

3 结束语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师市的中心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着力加大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力度。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努力实现师市科技事业的新跨越。

(注释:[师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99(2016)06-0023-05

猜你喜欢

支撑创新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例谈数学习题课构建中的支撑与改进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