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以大旺中学为例

2016-04-10许琼珍

珠江教育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情境

许琼珍

(肇庆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重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即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14《纲要》建议“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模式,这种单调而枯燥的政治课堂,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兴趣。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在社会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我国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的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利于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实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构主义源自西方,1966年皮亚杰最早提出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布鲁纳呼吁认知探索应重新回到意义建构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众多学者的努力探索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申出更多教学论思想,有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论,罗杰斯德的指导性教学论。然而,国内部分学者主张以“建构主义”理念来改革传统教学,例如:王和平的《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政治课教学模式》,廖雷的《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课快乐教学》,邓伽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等。

笔者广泛收集资料,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到大旺中学高中政治教学中,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实践。

一、课前准备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形成有效的生成,以打破传统单一静态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建构主义将学生看作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千篇一律的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拓宽了学习与发展的视野,使师生获得了更为生动、广阔的学习舞台。

(一)思想准备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生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尽管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基本的理论思维与逻辑思维尚未成熟,但高中生对生活中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如何将高中政治理论性强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笔者在大旺中学实习期间充分地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于知识和意义的主动建构、促进参与和实践、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种途径的交流互动以促进知识的协商。可见,这种理论适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二)教学方法准备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主要由“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四部分组成,具有时代性、政治性和学科性。如果按以往的讲授法传授知识,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发展,那么课堂上将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下降。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将多种方法在课堂上交互使用,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

1.情境教学法。教师要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在三维目标中着重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

2.问题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情况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反思总结,自行建构知识。问题教学法适用于在三维目标中着重突出知识目标的内容中。

3.合作探究法。教师把全班分为三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合作探究法更侧重于运用在能力目标的教学内容中。

(三)技术准备

建构主义既强调意义建构,也注重教学目标的分析。注重意义建构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两者是统一的。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细致分析教学目标,对每个课程、每一课、每一框和每一目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主题。教师应围绕这一主题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经济生活现象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分析社会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政治生活”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政治学科知识为支撑,整合相关内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内容呈现上,以生活为基础,强调基于案例、基于情境、基于问题,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基于案例、基于情境、基于问题也就是建构主义所对应的情境(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关注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是建构主义所对应的合作探究法。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几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大量挖掘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和理解教材知识,并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例如,教师在讲“经济生活”时,价格变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如何更好地就业等内容都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的好内容。此外,教师对案例的选取要精准。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与社会实际密切联系,分析社会背景的新变化,分析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为符合学生需要、符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打好基础。

问题教学法是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可以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去思考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定义。

建构主义所对应的还有合作探究法,教师在讲价值规律这一课时,让学生深入菜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当学生发现菜价和肉价不一样时,向商家询问不一样的原因,最后学生之间将所得到的信息互相交流,得出了价格和供求、价值和价格的正确关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深入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知识。

教师要了解学生,精心设计。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断地在发展。各个班的高中生基础不同,实验班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普通班的接收能力不如实验班。高二学生分文理科,文科生比较注重政治的学习,理科生不大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高中政治教学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能够量力而行、科学适度。例如: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4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系统地把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掌握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明确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已有的基础和思想认识情况,依据教材内容去选择教学方法,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二、课中实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何运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笔者在大旺中学实习期间试图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入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案例,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学习者理解、建构知识受到特定学习情境的影响,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需要针对具体情境的特殊性对知识进行再创造。在现实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解决每一个真实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一个个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思想汇集的中心和焦点。教师要扮演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说明、解释、探索、提出问题,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觉悟有很好地促进作用。依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创设真实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现象、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出发,也可用多媒体播放些小材料,或者举社会热点话题,能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入具体的场景中。

例如,教师在上“经济生活”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这部分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学生较容易掌握。从教学目标来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和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由于学生初中时学过有关消费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结合起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新的意义上的建构。初中的知识点“学会理财,合理消费”这一知识点与高一经济生活“消费”相关。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并提出问题:初中的“学会合理消费”讲述了哪些内容。学生乐意通过回忆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学会合理消费”的几方面内容。教师总结发言并创设情境:老师近来有个消费困扰,老师用的小米1S不好使了,计划近期购买一部新手机,请同学参谋一下,购买什么品牌和价位,并说明理由。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当参谋。

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建议有四种:

1.现在的手机品牌最流行、最时尚的是苹果,所以老师应该买苹果手机;

2.老师应该买款与众不同、尽量体现自我的手机,一定要与别人的不同;

3.如果老师周围的人现在都在用苹果5S,那就买最新的苹果6S,一定要比周围的人高档;

4.老师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喜好,买最优惠的,性价比最高的。

教师让平行班的学生评价以上观点。学生熟悉初中消费心理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又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平行班一班有40人,学生踊跃发表意见后经过概括形成了以下4种观点。

学生1:苹果手机流行,就让教师买苹果手机,这是跟风、随大流。消费是否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老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机;

学生2:教师买与众不同的手机,和别人不同,这是追求标新立异,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学生3:教师要用最新的、最高档的手机,这是炫耀,盲目,人无我有,这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学生4:教师讲究实惠和质量,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性的消费。

学生着重对生活中具体事例的理解,对4种心理的特点和态度建构出来。教师在与学生探讨这部分内容时,惊讶地发现学生有其他独特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从而来选择哪种消费。有的学生认为条件允许,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也是可以的。有的学生认为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自己不知手机品质,跟随大流买回来试试看,这也是不错的选择。学生不拘泥于教材,从不同层面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消费心理这部分内容建构出新的理解。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在消费中,如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那如何才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呢?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这就涉及到了“政治生活”里“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节。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内容,学生通过回忆初中知识知道消费者的权利内容,再将用这部分内容融入“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有关“消费”的话题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学生自主对“消费”的意义建构。学生多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消费”这部分内容所引申出来的内容。学生建构:“消费”从经济生活方面来讲,侧重于情感态度目标“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来看,消费的主体是消费者,能想到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以及消费者权利受侵害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教师创设真实问题的情境,将学生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学生真实问题的挑战,活动兴趣有所高涨。学生主动去探索,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建构知识体系。教师这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环环相扣的情境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学生的思维体验也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在问题引导下层层深入的体验。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将学生不同的探究结果整合出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建构知识,维护了知识的整体性,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接收别人的思想知识,而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知识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学生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高中政治学科理论性强,学生的自主建构与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和建构。

例如,教师在讲“市场配置资源”这一框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市场经济怎样通过市场来调节。如果仅让学生回答市场经济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来调节,这样处理太过僵硬,学生也只是看课本被动吸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把它与之前第一章学习的影响价格的因素相关联,接着设置以下问题:“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供求是怎样影响价格、调节生产(画出供求关系图)”“围绕着供求关系图可以看出什么”“市场中‘看不见的手’具体指什么”“通过供求关系图,可以知道市场配置有哪些手段和优点”。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思考新知识的含义,反思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促使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的含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学生总以为死记硬背课本上所学知识,在解政治综合题只要照搬照抄就行,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囫囵吞枣,不了解政治综合题的含义。政治综合题是比较全面的,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要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很多政治综合题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材料,对于这类概括性问题,很多学生无法驾驭。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这类问题从多个角度来建构。例如,教师让学生思考在“经济生活“中哪些是生产方面的知识点,哪些是消费方面的知识点,哪些是分配和交换的知识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4部分的关系,等等。这些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整合,自己概括,画出思维导图并建构出新的体系。而且,在回答政治综合题“如何做”,学生一般无法全面回答,教师先让学生思考教材里是怎么阐述,从哪些角度去阐述,再迁移到具体问题。教师从一般到特殊。例如,在讲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起之前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从国家、企业和个人3个角度来阐述,所以学生可以依据这3个角度对此部分知识进行建构。

(三)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别人而由学习者自身通过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探索而完成意义建构的。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为使学生理解问题解决,体验真实的交往,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由整体情景支持的各种活动,成为活动或问题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教材、参考书或者网络资源来寻找有关知识来分析问题。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留足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例如,在讲债券这一目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债券了解较少,并且涉及到一些专业用语,这部分内容又是本框的难点。所以,教师先让学生事先上网查询有关债券的图片和知识。一方面,每个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理论,自主地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求知的探索欲。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思考,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的热情,特别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负责态度。

(四)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互动,而面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学习者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习者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协作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体现为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把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和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教师在“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的选择的小结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

小结环节:投资原则的总结和使用。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职场新人,工作两年积攒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0万元,你如何分配这10万元?

讨论:你的投资方案是什么?

这一问题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通过角色的转变,从学习者到投资者,自主制定投资方案。学生在学完了这一课的知识后,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投资方案进行选择。学生尝试发现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各个小组成员提出自身的看法,再借助他人的成果,设计出各种方案。在对方案进行讨论和评判中,学生意识到有些方案不合理并进行修改。例如:第一组学生认为10万元全部用于储蓄存款,这个方案受到其他小组的批评,其他小组认为把所有的钱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很冒险,于是这组学生进一步改进他们的方案。第二组认为应该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所以小组代表主张储蓄、股票和债券、保险都投。第三组认为要了解市场行情,市场是否有那么多适合自己的篮子,要根据自身实际尽自己最大程度把拥有的钱投在正确的篮子里。而且这一组还分析了市场行情:央行双降、股市暴跌。所以这一组决定保险和储蓄存款各投4万,债券2万。各组的方案多种多样,每组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由此可见,在协作学习这个环节,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看法,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能多角度、多方位地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增强信心、培养创新思维十分有利。小组成员之间多次合作、交流,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

三、课后反思

笔者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进行了反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实施的效果

教师将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时,实验班的全部学生能够理解目标要求,明确学习要达到的标准。而平行班的学生则感到很疲累,认为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参与感减弱。教师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高中的政治教学实践,在实验班,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比较创新,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平行班的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时接受不了这种较新的教学方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实验班。在合作探究学习这一环节中,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实施效果不同。当教师向实验班提出问题时,实验班的学生立马分组展开激烈的讨论,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所布置的内容。但是,在平行班授课的时候,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时,小组成员之间的主动性不够积极,参与感不强。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优势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模式,课堂枯燥无味、缺乏生气,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少。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打破了僵硬的教学局面,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愿意开动脑筋和利用一切资源去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新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效率。

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协作学习。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学生之间不断思考、交流,彼此的思维不断地碰撞,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视野也拓宽。并且,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评价重视过程,注重学习者有没有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有没有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积极地思考从而获得自己对知识意义的理解,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结果,轻视过程。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显然,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1.过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应有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偏向: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过于放任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且,教师重视学习者自身的意义建构,忽视了教师在学习者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作用。建构主义提倡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主动性,可是没有让教师把自己的作用给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是教师自始至终的细心组织、引导和指导为前提的,没有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良好组织和学习活动的精心指导,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只能是盲目的、低效的。而且,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之间纷纷提出自己的观念,交流、协商。学生遇到了新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以学生有限的知识经验,是难以继续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所以,建构主义理论在实际运用中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在一起,不能过分地强调某一方面。

2.情境创设过多,忽视情境的有限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创设教学情境。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理念下的课堂要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一节课一般是40分钟,在40分钟的课堂上,教师情境创设过多,学生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会下降,课堂效率也降低,教学目标无法完成,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本知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要恰当,要有准确的定位,不宜过多。

(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多种,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出发来阐述高中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原因

教师是建构主义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任何教学理论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与支持。从教师方面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地进行角色转换,没有真正地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教学实践中,自身思想的转变能力比较弱。并且,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结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尚且不足,所以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深入挖掘教材,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

2.学生原因

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到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对自身角色的转换也是无所适从。并且,一些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认为高中政治理论性强,枯燥无味。还有一部分学习不好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的动机。况且,学生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同。文科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比较重视,理科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不重视。这都大大增加了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的难度。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模式

笔者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设计实施模式(见图1)。

图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设计实施模式

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意义建构为主线,分为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反思三大部分。

第一,教师从课前准备出发,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做好思想准备和教学方法准备,认真备课,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指导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第二,教师从课中实施出发,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反思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师和学生在课上这些环节中完成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这里的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

第三,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后应该做好反思,总结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实施的效果。并且,教师在实施的效果下反思建构主义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并说明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原因入手,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实践。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也是与时俱进。高中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践,通过运用建构主义的内容,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实践,从而更好地去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实效。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施,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对提高政治课堂上的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出发,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使用建构主义理论。高中“政治生活”这本教材具有很鲜明的政治性,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从制度层面介绍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三项基本制度。这些内容都是属于党的大政方针、路线方针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政策性的内容并不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只需要教师的讲解,学生记忆这些知识即可。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分析,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2.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选择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大旺中学为例,大旺中学的高中部学生对待高中思想政治这一科目的重视程度不同。高一学生对待思想政治这一科目比较重视,但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若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大多学生都是抱怨政治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方式来改革高中政治教学。高二的学生分文理班,与文科班的学生相比,理科班的学生对政治重视程度较弱。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理科班的政治考察是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从高中政治的理论性角度看,理科班并不喜欢这种理论化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联系生活有趣的例子,这些有趣的例子最好是与理科生的思维相关,从而吸引理科生的注意。因此,不同的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3.教师创设的问题或情境应促进学生有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创设一个适合学生的真实情境。由于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或者对学生的现状估计不足,找不到真实情境和学生思维的结合点和兴趣的结合点,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有点力不从心。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启发学生思维,创设的情境离学生较远,学生不能根据现有的实际解决问题,使问题或情境失去了促进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直接选举的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扮演村民,组织一次村民选举的活动情境,这个情境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现阶段并不是很熟悉村民选举,无法扩散学生的思维。如果是将村民选举换成选举班长的内容,这个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学生的知识建构。

4.教学评价要多元化,不能单一评价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每个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对事物的看法不同,获得的知识也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就需要将评价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积极建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而是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评价者来说,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教师要运用合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高中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多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是否加以表扬和鼓励。倘若学生受到老师的鼓励,信心大增,在学业上更加努力,潜移默化间也鞭策着其他同学。另外,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环节中进行自我评价,自己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是否在自主学习中碰到较大的困难等。小组评价注重与学生自身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力的评价。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布鲁斯·乔伊斯,玛莎·韦尔,艾米莉·卡尔霍恩.教学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美]布鲁克斯.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邝丽湛.中学德育学科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高文,徐赋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7]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8]唐点权.略论建构主义视角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

[9]姜坤.论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观察与思考,2012(10).

[10]张希玲.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2011(12).

[11]王建阳.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J].教研论坛,2006(2).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情境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建构游戏玩不够
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