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高产稳产农田配套技术措施
2016-04-10邓树元陈和平
邓树元,丁 勇,陈和平
(襄汾县农业委员会,山西临汾 041500)
襄汾县高产稳产农田配套技术措施
邓树元,丁 勇,陈和平
(襄汾县农业委员会,山西临汾 041500)
襄汾县农技人员根据当地实际,通过农艺、耕作及综合管理配套措施,探索出一套实施高产稳产农田的技术模式,它充分利用项目区基础条件,培肥地力,因地制宜,改水培肥,合理调配水、肥供应,使项目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升,增加了粮食产能,实现了稳产高产。
农田配套 高产稳产 技术措施
山西省襄汾县在2014~2015年实施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中,农技人员通过农艺综合配套措施,有效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增加土壤耕层厚度,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养分结构,项目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升,农田增产效果良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地力基础。
1 主要技术内容概述
通过完善灌溉系统,田林路配套,结合秸秆还田、平田整地、增施有机肥等耕作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综合管理措施,根据小麦、玉米的需水规律和生育进程,合理调配水、肥供应,从而确保高产稳产。
2 主要配套技术措施
2.1 修筑防渗渠
针对项目区毛渠全部为土渠,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状,严格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等要求,将主干土渠全部修筑成D50U型防渗渠。采用U型衬砌筑,渠道壁厚6 cm,压顶宽度9 cm,外边坡1∶1,整体为C20现浇砼。
2.2 平田整地
通过削高填低和土方挖填,将地块内较高标高的土地铲平推平,并将土补入较低标高的土地上,改善土地高低不平、排灌不畅的现状。
2.3 整修田间道路
按《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设计,参照项目区实际,夯实原有路基,上铺180 mm厚砾石基层,20 mm厚豆粒石面层。压实后使路面得到硬化,满足雨天通行、行驶小型农机具的需要。同时根据要求在田间道路两侧栽植杨树、国槐,以稳固路基,涵养水源,美化道路,保护环境,防止进一步土壤侵蚀。
2.4 加厚耕作层
在秋季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用土壤深松机进行土壤深松耕,要求耕深30 cm以上,彻底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水分、养分及微生物循环,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2.5 增施精制有机肥
为快速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每667 m2增施精制有机肥为150 kg。在秋播前,采用沟施或撒施,施匀后及时耕翻入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活性。
2.6 秸秆还田
玉米收获后用秸秆粉碎机将玉米秸秆粉碎,深翻入土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微生物含量,改善土壤团粒和微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在玉米收获后的9月底到10月中旬,对项目区全部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每667 m2还田秸秆600 kg。
2.7 测土配方施肥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收益,在项目实施前每667 m2取1个土样,化验土壤有效成分,并根据化验数据,提供施肥配方,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其流程如下。
(1)采集土壤样品。在小麦收获前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户或地块按要求布点采样。采样深度:0~20 cm。采样方法:S型布点,以15~20个点混合后取样1 kg。
(2)分析化验。将采集的样品放入样品袋,写好标签,及时送到化验室处理和分析。分析项目有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3)设计配方。根据土壤供肥情况、作物需肥规律与产量水平、肥料性能,采用丰缺指标法,计算不同地块、不同作物、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氮、磷、钾、微肥用量及其配比,并填写施肥建议卡。根据项目村土壤养分平均值提供了小麦专用配方3个:25+12+3≥40;20+15+5≥40;25+15+5≥45。对复播的夏玉米按25+0+5≥40、20+6+5≥30、25+6+5≥35,3种配方指导农户。
(4)科学施肥。按照配方设计,确定合理的施肥方式、时期和方法,实行化肥深施,给作物以均衡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养分供应,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
2.8 配套栽培技术
2.8.1 应用优良品种
在项目区推广适宜当地气候特点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先玉335、晋玉168号等,小麦品种舜麦1718、石麦15等,并通过合理密植,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实施区域化生产。
2.8.2 标准化栽培技术
推广无公害玉米、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从播种到收获按照标准化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2.8.3 病虫害综合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前提,无害化化学防治为保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利用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在突发病虫危害时,可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3 项目实施效果
3.1 产量和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15个效果监测点汇总,项目工程田平均夏玉米平均产量9 234 kg/hm2,比常规田增产909 kg,增产率为10.94%。工程田小麦平均产量6 919.5 kg/hm2,比常规田增产460.5 kg,增产率为7.17%。提高肥料利用率10.5%,每年节水32.4万m3。
3.2 土壤培肥效果
通过对项目实施前、后30个点定位监测分析,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增加1.57 g/kg,增加10.42%;全氮平均含量增加0.07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增加2.94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增加0.88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增加24.5 mg/kg,增加11.06%;pH值平均增加了0.1。综合上述效果分析,工程田基础地力平均提高0.5~1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42%。
4 小结
总体来说,项目的实施,通过传统改土技术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环境,增加了土壤有效养分的蓄积量,增加了粮食产能,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