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区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问题
2016-03-17史维东周宝民
史维东,周宝民
(1.通化市特产技术推广站,吉林通化 134001;2.辉南县楼街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通化 135119)
浅析山区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问题
史维东1,周宝民2
(1.通化市特产技术推广站,吉林通化 134001;2.辉南县楼街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通化 135119)
山区草丰林密、水资源充沛、生态环境优越、经济动植物种类繁多,但耕地相对狭小、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产品档次不高。在这一地区实施资源培植保护和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农业生态学关于生物种群间物质能量多级循环、连锁再生原理,治理山水林田,培植保护经济动植物资源,按照生态区域建立高原、中岳、丘陵、河谷4类经济开发模式及其产品开发体系,构造特色农业新格局,增加资源储备,生产特色产品,实现资源与经济持续增长。其宏观调控机制是实施科技驱动,遵守客观规律,增加资本投入和加强社会保障。
农业 自然资源 保护 开发
农业自然资源既是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其农业“三增”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山区必将以加大资源开发作为农业提质增效的主要渠道,增加经济收入。但在资源连年开采利用、资源储备逐年递减、社会需求逐年递增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培植保护并合理开发资源、保持资源与经济协调增长、维持生态与效益双重平衡,已经成为决定这一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持续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
1 山区资源保护开发的现状分析
与一般地区相比,山区资源在其结构分布、储备含量、形态特征、消长动态上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山区草丰林密,但耕地相对狭小;水资源充沛,但农业利用率偏低;生态环境优越,但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动植物种类繁多,但特产品档次不高。因此,正确估计山区资源的现实实际,分析判断其内在实质与外在联系,是山区资源保护开发准确定位的基础。
从山区资源现状上看,我国地域辽阔,山区与平原大多呈镶嵌分布,各地资源特征特性相差甚远,状态各异,即使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区段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资源保护开发上,应走特色经济之路。因地制宜,内外有别,根据当地资源储备及其与外界关系,确定适于当地特点的保护途径和开发模式。
从资源开发传统上看,我国历史悠久,在数千年漫长岁月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阶段,人们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出自于生存需要,靠山吃山,掠取资源。这种数千年的无度开采,是酿成近代中国出现荒漠、沙化、洪涝、干旱灾害的主要根源。因此,在资源保护开发上,应走科学发展之路。汲取千古教训,反思过去,立足长远,着眼未来,严格遵守客观规律和经济法则,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从资源开发方式上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含量有限,有的地方资源储备已降到最低极限,需要严加保护和培植。但在一些边远山区,人们仍以原始落后的垦荒、伐林、采集、狩猎手段谋生,加剧对资源的掠夺,导致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绿洲萎缩、生态失衡。因此,在资源保护开发上,应走生态致富之路。以资源保护为基础,以科学开发为手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变简单的自然生产为“自然-社会”复合式扩大再生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提高效益,改善环境,遏制不良循环态势。
从资源开发途径上看,我国经济增长较快,对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资源保护又势在必行。如何使资源培植与开采利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资源增长与产业增效达到和谐统一,一直是理论界长期研究探讨和生产领域不断创新实践的重大课题。因此,在资源保护开发上,应走现代农业之路。在资源转化过程中,善于发现保护与开发的最佳结合点和结合方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依托资源优势,以栽参种药、家植山菜野果、养殖经济动物、采集山野资源、封建生态经济沟为主题,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使当地的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分别增长了14.48倍和14.38倍。虽然资源开发持续增长,但后备资源趋向匮乏;保护资源迫在眉睫,投入总量明显不足;产品档次亟待提高,针对工艺手段极端落后等困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必须实施新的保护资源和发展经济战略,保证资源休养生息和永续利用,并能切实增加资源储备,增值增效。
如何实施新的资源保护开发战略,是山区发展现代农业所要研究解决的根本问题。由于山区具有资源蕴藏丰富、产品新稀独特、开发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人们既有赖于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增值,生产各种名特优新产品,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也依托于资源培植保护和生态平衡,增加资源储备和供给,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山区资源保护开发应选择“培植⇋转化”方式,运用农业生态学关于生物种群间物质能量多级循环、连锁再生原理,充分利用山区光能、水源、地力、植被等自然资源与自然能量,通过人工调控,加强对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和经济动植物培育保护,促进各类资源竞相繁衍增殖、多重动态积累和持久性永续增长。通过发展三大产业,投入充裕的社会劳动和高新技术,实现资源高效转化利用,保证资源经久不衰、永不枯竭和滚动性增值,变资源优势为“资源-经济”优势[1]。
2 山区资源保护开发的基本思路
2.1 优先培植保护资源
2.1.1 山水林田综合治理
通过封山育林、改造低质林、建设经济林、“四旁”绿化等途径,恢复天然林,营造岭地针阔混交林网和田园河畔保护林带,增加绿地面积,培植后备资源;充分发挥林冠截流、地被物贮流作用,防风固沙,蓄水固土,保护水土资源;培植山区“乔-灌-草”三元立体林相结构,涵养水土,调节气候,创造适于林间鸟、兽、虫、蛙鱼栖息繁衍的荫湿郁闭环境,促进山野资源的保护和增殖,维护山区特有的生物种群间环链型结构,保持生态平衡[2]。巩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严防乱占(毁)、瘠化和流失,保住有限耕地资源;全面实施“沃土计划”,针对土壤酸冷漏瘠涝等障碍因素,修筑方条圆台田,清石客土,排渍截漏,建设高标准稳产高产良田;实行用地养地结合,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为农业增添后劲[3]。兴修水利,加强大小水利工程的清淤、堵渗、加固和沿河两岸围栏、筑堤保护,提高水利设施控制能力;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限采地下水,严加管护河流源头的泉涌、草甸、泡沼、植被,强化沿河两岸环境保护,净化水质,防止水源遭受破坏、河道断流和水质污染;节水灌溉农田,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4,5]。
2.1.2 经济动植物培植保护
通过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实行资源开采休闲制度,严禁在区内随意采伐林木、采集经济植物和猎捕野生动物,恢复区内原始、自然状态,保证野生动植物在一切回归大自然条件下生息、繁殖、演化[6]。加快“四荒”治理开发,在荒山植树栽果、荒坡植草种药、荒滩(原)育菌种菜、荒水清塘养鱼,建造岭地林场果园、坡地牧场草原、台地菌场药园、滩地瓜菜保护园和水面水产养殖场。大力封建开发生态经济沟,实行养蛙为主,经济动植物种养加结合,利用林下(间、缘)栽参种药,放蛙养鹿,建立林下药(珍、蛙)场和经济动物养殖场。专题研究野生植物的生育规律和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保护和培育山区特有的薇蕨芹等山野菜资源;木耳、榛蘑、猴头等食用菌资源;野山参、细辛、灵芝等中草药材资源;五味子、山里红、猕猴桃等药食兼用果品资源;毛榛、山核桃、松籽等核果果仁资源;林蛙、蟾蜍、小鲵等两栖经济动物资源;雉鹿貉狐等陆生经济动物资源;鼬鸱蛇蜂等天敌动物资源;鱼虾蟹鳖等水生动物资源。采取有效的拯救、管护措施,保护濒危生物和稀有物种,防止物种灭绝,增加资源含量[7]。
2.2 适区建立资源开发经济模式
山区农业区域结构布局十分明显,地理差异大,区域间资源含量和特征显著不同。在资源开发上,应根据各区资源和环境特征,以生态效益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动力,适区建立人工调控的功能性立体高效农业经济开发模式和产品开发体系[8]。
长白山西南麓农业区域分为高寒山区、中岳林区、低山丘陵、河谷平川4级梯形结构。其中,高寒山区应以育林养蛙为中心,配套以栽果养鹿,建立高原蛙鹿果林立体经济开发模式,构造“蛙油-鹿茸-林木-果仁”产品开发体系;中岳林区应以栽果种药为中心,配套以药菜菌树栽植,建立中岳果药珍林立体经济开发模式,构造“果品-药材-山珍-林木”产品开发体系;低山丘陵应以植草放牧为中心,配套以林果药珍栽植,建立丘陵牧药珍林立体经济开发模式,构造“肉蛋-果品-药材-菌菜”产品开发体系;河谷平川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配套以粮菜牧渔种养,建立河谷粮菜牧渔立体经济开发模式,构造“粮油-果菜-畜禽-水产”产品开发体系。
在确定资源开发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以食用型经济动植物驯化养殖种植为基础,建立绿野优珍食品加工业,带动粮菜果蛙菌开发;以粮食及其副产品过腹转化和牧场草原河塘开发建设为基础,建立饲料合成业,带动畜禽、水产和经济动物开发;以经营中草药材园和林下药(蛙、鹿)场为基础,建立医药保健品工业,带动参药蛙鹿开发;以开辟农林牧副土特水产品交易市场为基础,建立内外商贸事业,促进山区特产的粮药果蔬、肉奶蛋渔、山珍野味、珍皮绒羽等精新产(制)品市场流通,推动山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2.3 合理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在资源开发中,要紧紧围绕保护资源和产业提质增效目标进行产业经济结构调整。鉴于目前林地休闲、停耕还林、封山育林现实实际,压缩园参面积,重点培育林下野播参和农田植参,稳定西洋参,适度发展中小药材,实行林药、果药、粮药间作,立体开发;扩大红松干果林营护面积,运用嫁接和矮化技术,提前产果,开发果仁产品;采用红细木制品、高密板制品等先进制作工艺,降低林木资源消耗,提高林产品档次;扩大山野菜、食用菌家植和经济动物养殖规模,搞好果品品种改良和低产果园改造,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增加反季蔬菜、优质果蔬、经济动植物产品的面市量;利用山区特有的温和湿润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种植绿优水稻、特用玉米、高油大豆和瓜烟糖麻等经济作物,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科学开发大小河流、湖泊、泽潭,人工养殖鲢鲫鲶草鲤等常规鱼种和蚌虾蟹鳖等特产水殖生物;利用山川溪流,驯化养殖细鳞、花鲴、唇鲴、虹鳟等珍稀冷水鱼种,实行以渔兴水,以水强农[9]。
2.4 构造现代特色农业新格局
在资源保护和开发过程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效益为宗旨,发展具有现代化功能特征的基地设施农业、绿优精品农业、契约订单农业和市场信息农业等现代特色农业,这是推动山区资源保护开发和农业发展进步的最佳科学有效途径。其中,基地设施农业要以建设科技经济示范园区为核心,兴建具有超强功能的农用机械、水电、路涵、温室、喷(暗、滴)灌设施,运用集约化管理手段,实行资源开发的现代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绿优精品农业要以引育优质高效新品种为中心,嫁接高新技术,开发既能充分体现山区特色、并具独特乡土风情、又有良好预期效益的“绿野优新特珍稀”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契约订单农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以合同形式确定近期或中长期开发种类、数量和规模,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经营风险;市场信息农业要以发展特色产品有形市场为前提,配备现代化贮藏、保鲜、包装、营销设施,运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对区域内的资源生存栖息环境、资源生长发育及其群体消长动态、自然灾害与有害生物预警控制等实时监控和测报,并与全国(国际)市场联网,实现特色产品流通的快速敏捷和信息情报的准确可靠,建成安全高效的特色功能经济区,提高资源开发效益和水平。
3 山区资源保护开发的宏观调控
3.1 实施科技驱动
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主导,运用高新科学技术,改进资源保护开发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广种薄收、粗养散放、大水漫灌、自然选择向精耕精养、精品优质、节本增效、人工驯化转变,由浅层平面式数量扩张型开发向深层立体式质量效益型开发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在科技驱动下的效益潜力。
3.2 遵守客观规律
在各区域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条件下,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模式和开发项目,科学规划,扬长避短,避免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在开发规模和数量上,要优化培植与开发的最佳配比,使资源的增长速度和增长量普遍高于开发速度和开发量,循序渐进,稳步上升。在时空选择上,要根据资源消长趋势、市场需求预测和物资基础条件,确定最佳地域和时序,使资源保护开发更加科学合理,最终达到扩大资源储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目的[10]。
3.3 增加资本投入
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股份、合资、民营、合作等多种经济形式,实行国家、团体、个人多渠道投资,加大资源保护开发力度。加快“四荒”拍卖,激发开发者投资热情。广泛吸纳城乡社会闲散资金,融资上市,扩大资本运营,增强资源保护开发功能,提高资源增殖率、转化率和投入回报率[11]。
3.4 加强社会保障
按照资源保护开发要求,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合作经营的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服务组织,协调处理自然与社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开展技术咨询、物资供应、信息传递、营销贩运等项服务,提高资源保护开发质量和效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厉打击滥砍盗伐、滥毁(占)耕地、破坏水费源、滥采野生植物、猎捕野生动物等不法行为,依法保护各类资源免遭危害。制定信贷、投资、价格、税费扶持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护开发,促进资源增殖和环境改善,推动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12]。
[1] 徐功华,徐瑾.论八面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93~96
[2] 马永欢,黄宝荣.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基本辨析.生态经济,2015,31(10):163~165
[3] 杨晶,李智尧,张元霞.辽宁宽甸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林业资源管理,2014,43(1):164~167
[4] 周满.浅析山区综合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农业与技术,2014,34(3):75
[5] 蔡守秋,杜万平.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安全保护问题—以西部“圈水运动”为例的分析.河北法学,2004,22(8):2~5
[6] 李君轶,杨敏.基于敏感性的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4):150~154
[7] 麻进兴,董统仓,董晓宇.山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析.现代农业科技,2008,37(21):346
[8] 杜绍敏.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2):94~97
[9] 池小红.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探讨.现代农业科技,2010,39(22):252~253
[10] 王立华,李春山,梁淑芬.山区特色农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思路.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2):32~36
[11] 潘时常,朱菊萍,焦金芝.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若干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11,30(12):72~75
[12] 江丽君,葛凤琼.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探讨.绿色科技,2012,40(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