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资源应用平台运作初探
2016-04-10华炯
华 炯
(镇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江苏镇江 212004)
秸秆资源应用平台运作初探
华 炯
(镇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江苏镇江 212004)
进入21世纪农作物秸秆禁焚、还田成为广大农业生产者的两难之事,秸秆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文章结合多年考察、动手实验及市场分析,试图找出解开秸秆应用困境的钥匙,理清秸秆应用的基本思路,即“秸秆资源应用与平台运作方法”。该思路将秸秆作为一种独立资源,以定向供应为目标建立稳定平台,并通过先集中后分类分项扩散的方式,实现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秸秆 资源 平台运作每当农作物收获与抢种季节,因秸秆焚烧产生大量的烟雾与粉尘而形成雾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与能见度,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公共环境灾害”。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一直采取各种措施,制止和严控秸秆田间焚烧,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近10年里,也有不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将发明专利转化为实际应用,有的仅做设备,却是销售无路;有的仅做产品,却经不起市场价格的冲击;有的从融资到建厂、从做设备到收集秸秆加工、从产品生产到销售推广几乎是全套统揽,但几乎都是血本无归,类似案例各地都有。
1 背景分析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达6~8亿t,如此多的秸秆在收获季节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处理也需应消耗大量的劳动力。随耕掩埋地下会有诸多不利、不便因素,同时作为农作物虫害的栖息地,也极易造成粮食减产、农药开支增加,而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环境污染,防不胜防的秸秆焚烧,如果漫延失控造成火灾也会给村民造成重大损失。如何才能妥善处理上述矛盾,妥善解决秸秆应用问题,达到农户、政府、生产投资者、产品需求者、社会各方的满意,实现环保、节能、生态、增值,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是当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利益问题,更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发展问题,还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商机问题,破题非常重应。
2 发展策略
建立一个多级的、综合的、完整的、可延续拓展的产业平台,将“秸杆”作为“独立资源”的一把“钥匙”。每年多达6~8亿t的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有效资源加以综合运用,将其定义为一种新型的资源,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再生能源,重新打开当今困扰“三农”问题的瓶颈,是解决城镇化建设、能源、环保、就业解困、生态重建、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捷径。
2.1 寻找破题开门的钥匙
与水利、煤炭、石油、核能与清洁能源相比农业及其产品的投资比还是很低的。但是,每年都会产生甚至还能逐年增长,如果把6~8亿t的秸秆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源来对待,其发展潜力巨大。
2.1.1 摈弃一些错误认识
应纠正秸秆是农作物果实的废弃物、不能焚烧的多余物、必须埋入地下的环保物、给农家添烦的累赘物、可二次利用的再生物、挣不到钱又无法处理之物等错误认识。
2.1.2 起个动听美丽的名字
一个比煤炭、石油、金属、粮油、阳光、木、石、沙、土、水等地球上已拥有的资源更动听、更实用的名字,“秸赑畾”(Jie bi lei),定义为:一种生长在广袤无垠土地上的、经作物果实脱粒后剩下的茎秆、能源源不断产生更多财富的、可广泛应用的生态资源,简称“吉贝田”,意思是年年生长在田里的吉祥资源、可堆垒起来的财富宝贝。华丽转生,凤凰涅槃。
2.1.3 发现一种好的用途
就是定性为独立的资源,可广泛应用的资源,可供:建材、浆材、饲料、燃料、肥料、生物料、可拓展的材料使用,让其人见人爱、实用有价、市场接受、差异竞争、永续不灭。如同石油,通过提炼可分类出汽油、柴油、沥青及其它各类化工产品供社会使用。
2.1.4 重新设置施展舞台
建设一个类似于专业收储、生产的收纳平台,独立的场区,具有收集、分类、加工、自用、销售、批发、订单加工、仓储、物流等诸多功能,在现时已不是难事。
2.1.5 分类生产和加工定价
经过个别地区、个别项目的实践证明,秸秆经过专业分类、有技术的加工、有目的的生产、有程序的产业孵化,是可以为多个产业提供原料,作为一种资源,一种非农产品进入市场,无论其数量与质量、无论其需求与供给,其后续发力将具有不可小视的市场竞争优势。
2.1.6 拥有资源的合法身份
所谓资源就是物资的源头。在经济学中,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应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分配,其实质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秸秆作为资源来应用是完全符合资源要素的特征与资源配置要求的,因此,秸秆作为资源这把钥匙不可再被忽略。
2.2 健全完整的钥匙功能
作为钥匙,上述6项只是一把钥匙前部的几道匙牙,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有力的匙柄,应让钥匙能得力地开锁,须应有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及相关配置属性。
2.2.1 规划设计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
(1)对秸秆的重新定义与确认;(2)确立秸秆应用的基本原则;(3)对秸秆应用的扶持重点:①以合作社形式参与秸秆应用的农村贫困户。②以秸秆应用创建的综合性市场平台。③以秸秆收集为主体的物流服务。④以秸秆技术为主体的发明、创新与应用。⑤以秸秆应用中涉及的政府支持。⑥国家对秸秆开发利用方面的其它扶持政策;(4)对秸秆应用的布局审批与管理;(5)对秸秆应用项目运行方式确定;(6)对秸秆应用项目的数据分析与经营精算;(7)对秸秆应用项目的运营目标确定。每一次社会改革,每一次产业革命,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科学技术的支撑、广大民众的参与、资本财富的投入、专家学者的评判、舆论媒体的关注、反对声浪的咆哮。秸秆禁焚与秸秆综合应用,关系到独立资源的利用,关系到全社会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业补偿、农民解困、农村受益、城市减排、经济增长、社会满意的现实利益,关系到产业发展成果的全民族共享。妥善解决好上述问题,是秸秆应用与项目运营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具备全局观念、全新理念、内容完整、兼顾面广、可操作性强、综合效益全等要素。
2.2.2 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
就是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在为一个新兴的资源行业谋划开路、通行时,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秸秆确立为新的资源并应实施广泛应用,需要多方面的、各层级的法律法规提供充分保障,犹如保障新生婴儿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发育、茁壮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为了少走弯路、不走歧途,更是依法治国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2.2.3 定位资源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
秸秆能否确立为新资源?作为资源具有怎样的经济价值?需要理论权威的论证与实践证明,也需要各行业的共识与认同,可通过选择几个不同区域的地级市先行先试,靠事实说话,让实例证明、用效益结论,在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时代是可以做到的。
2.2.4 创新的技术支持与规则
在实施秸秆应用的过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适用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种新资源需应有前瞻性、全局性、通用性的创新。制定相关规则是为了预防与纠错、减少走弯路增加运营成本、避免行业竞争中的排挤与阻碍以及谢绝急功近利与投机经营。
2.2.5 健全完善的投资渠道
秸秆作为资源应用,初始阶段最优先考虑的还是投资问题、投资规模、投资方式及投资回报,应妥善解决好上述问题,则必须有预先规划、有精细谋算、有市场接受的方案,也应有简单明了的进出方式。具体的讲就是既应防止垄断式投资经营,又应避免无序式投机经营,从一开始就应为新资源的应用定好保障条款,免走弯路歧途。
2.2.6 多方共赢的利益分配
参与、投入与经营都是有利益追求的,作为新的资源应用,不能再照搬过去那种摸石子过河的方法,走一步看一步,甚至还要停一停退两步,花钱买教训。也不能见好一起上,争先恐后都去布局秸秆收集平台、无序发展扩大产品生产基地,应避免供给侧过剩问题或防止生产商等米下锅的窘境。农民因市场信息不畅,造成农产品滞销问题或供不应求的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煤炭、钢材、光伏、房产等行业的趋利式发展模式已为今天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教训和负担。
3 建立应用平台
秸秆资源应应用充分、应用广泛、应用持久,必须建立和布局功能齐全的应用平台、区域平台。
3.1 平台构建
包括合作社平台、初级平台、综合平台、延伸平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模式,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实行“四统一五分法”运作,即对秸秆资源应用涉及的行业布局、产业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培训、金融投资、传播推广等,对涉及的建材类、纸浆类、饲料类、燃料类、肥料类、生物料类、可拓展的材料类等专业生产与销售,对涉及的设备制造业、仓储业、物流业、服务业等配套行业,实施统一规划管理、统一平台构建、统一收集方式、统一市场价格,实行分类加工、分类营销、分类流通、分类补贴、分类监管。
3.2 四级管理平台
主要指乡镇级、县区级、地市级管理及能统领协调全国市场的集团公司管理。提出多级政府参与管理是为了保障“三农”在平台运作中的实际利益不受损害,是为了统筹掌控资源的内需与外调、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本区域产业发展的平衡配置,是为了防止出现行业垄断、盲目发展等许多不良现象的发生。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在现行体制下被证明是可行的,在一种新的资源确立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初期,更需要政府的有序规划、指导、示范、保障和规范管理。
确立基本经营框架,实行有效的运作和规范管理,是为了允许实施多样化经营,供所有愿意参与的企业与个人自行选择,鼓励社会各行各业或竞争或竞标加入。各级政府再按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统筹协调后予以逐项落实,好钢用在刀刃上,奖励用在参与者、用在实体中,惩治用于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是基于秸秆作为资源及新生产业革命的需要,是基于中国特色与政府责任的需要,也是为了创新创造顺利进行的需要,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过去十几年的实践已说明,秸秆应用不是依靠农民自身可以解决的,也不能通过几十项、几百项的发明技术与推广应用得以解决的,更不是单纯依靠通过市场化的途径就能解决的。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太大、每年的秸秆体量太大(6~8亿t)、东西南北中的实际情况不一、发展不平衡,因为中国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目前还不能完全掌控全国市场、尤其是跨行业的应用市场,难以用秸秆资源的市场化理念来进行全面普及;难以通过局部的、个别的发明技术应用让全社会认识到秸秆资源的完全价值,看清其发展前景;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应让某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按规则、按制度来推进秸秆资源的综合应用,拓宽秸秆资源开发应用的多种途径,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1)权威不足;(2)实力不够;(3)专业欠缺;(4)资金供不上。
各级政府必须担当起秸秆资源应用的领导责任。每年几亿吨的资源收集、开发、生产、管理以及跨行业的应用,上万亿元的经济产值,足可以成立一个专业部门进行统辖,具体负责:多学科支持与推进、政策与资金支持、宣传与服务保障、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秸秆资源不再局限于农产品,也不再仅仅是燃料能源,其涉及的多学科、多行业、多部门,遇到的方方面面问题与矛盾也很多,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与协调、全力倡导与支持,才能做好、做长久,没有政府的领导、管理与支持,秸秆作为资源应用就是一句空话。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建立起秸秆资源应用的长效机制,才能够真正推动农村走出一条健康、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3 平台的基本功能
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环境、作物生产、秸秆种类与供应量、各地区生产条件与消费水平,兼顾实际、综合考量、平衡设置各级平台,但其基本功能应该是相同的。
3.3.1 方便农业生产的功能
(1)应贴近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契约的形式确定,在秸秆收集的时间、地点、数量、方式、价格与付款、违约责任、责任人等内容方面予以明确,保障每个季节的农业生产不耽误、不延时。
(2)不打白条不搞年后算帐,严格按市场价格、按契约规定足额支付应付的资源款项,政府的秸秆处理补贴款直接补偿给担任收集的平台组织者,互不拖欠、互不打白条。
(3)加快秸秆收集与应用中的农用机械、车辆的广泛使用,同步促进农业生产更多地使用机械、机具。
3.3.2 收集分类分流的功能
(1)收集方式应因地制宜。秸秆收集量大体重,与农作物果实收集方式略有不同,必须应有科学、实用的方法,有收集者愿意采用的方法,如①集体收集与个体收集相结合;②机械收集与手工收集相结合;③打包联运与堆垛收集相结合;④高新技术与传统方式相结合;⑤制式工具与就便器材相结合。
(2)分类分流应结合需求。如农村当地能消化的应尽可能满足;农村自用与收购相结合的应按契约提前确定;全部用于收购的必须按品种、质量等级、干湿度等约定标准足额保障;秸秆分类分流去向应符合便利原则等。
(3)分流方式要成本优先。无论是即时收购或缓时收购,在收购价格方面略有不同,以收集成本为重,兼顾收购高峰与收购平缓期的时差因素,使农业生产者与收集者能充分明白其中的规则,达成共识,适时把握,避免集中突击收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4)平台建立应兼顾协调。允许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秸秆的平台之间调配,允许跨平台收购或代收购,以方便本地区秸秆的消化应用。
3.3.3 综合订单加工的功能
近十年来,许多从事秸秆设备生产、技术应用的企业,就是因为走不出大分工、大协作与订单式生产的格局,才纷纷在市场的竞争中被淹没。秸秆资源应做大、做实、做出效能,必须体现在以下几点。
(1)吸纳平台的作用。从初始就应筹划好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谋划好为谁加工、加工规格、加工数量、加工的附加值、加工的实际收益等。
(2)协调机构的作用。平台可大可小,根据需求方的数量要求、品种规格要求、供货距离长短要求,灵活设置。通过平台的协调机制,达到本区域内各级平台既有相同的加工设备,也有各具特色的加工设备与能力;既能体现本地区秸秆应用的多样化,又能体现秸秆应用的产能供销平衡,使秸秆资源的应用效益最大化。
(3)产能集约的作用。每个平台都应有主要的订单保障对象,俗称订单大户,需求消耗量大,并且是持续需求,主要是燃烧发电、纸浆制作、砖板制造、饲料调配、生物提取、渣料利用等行业。只有做到生产专业化、产能集约化,才能使平台建设的作用发挥好、维护好,才能更好地节省成本、实现平台的作用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效益。
(4)科技消化的作用。平台应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将新的创新、新的发明与应用技术,通过平台施展出来,通过不断消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扩大资源应用的范围,不断提高资源的应用价值,使发明创新者不再为无处施展才能而忧愁,使创新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让秸秆资源应用的路越走越广。
3.3.4 便利操作应用的功能
秸秆资源应能够全面而有效地应用,须应体现有便利操作应用的功能,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初始加工环节、在物流环节、在具体使用环节等各个方面都应兼顾到,尤其是在打消这些年来积累出来的收集与运输方面的畏难情绪更为重要,为此,平台建立运行规则中应做到:有分工有协作、有简易有复杂、有就地消化有产品输出、有多种经营方式和融资渠道。从合作社平台、初级平台、综合平台到延伸平台,除了分工不同,功能不同,规模不同之外,其经营方式允许有不同,有股份制的、也有独资的;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业或是联合企业;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采用什么经营方式组建平台,都必须在一个基本框架内实施。而平台建立的初始阶段最优先考虑的还是投资问题、投资规模问题、投资方式问题及投资回报问题,上述问题需妥善解决好。
3.3.5 仓储物流销售的功能
包括收集分类时的堆放与临时存储、订单加工后的原料存储、定型产品生产后的仓储、物流转运的临储,也包括特殊产品的低温仓储或冷藏仓储,应确保平台运行自如,在平台建设前期就必须筹划好各自平台依据产能所需的仓储面积和相关设施、设备及仓储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和防虫杀菌、防霉、防火减灾工作。
同时,重视物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1)从田间地头收集到各级平台,庞大的体积与重量需要大量的机械、车辆、配套设施与人员来完成。(2)是从各级平台的原料加工配送到各行各业生产企业的短途转泊。(3)通过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向外输送需要通过公路、水路、铁路输送来完成物流保障。
平台或综合产业园区的建立,应以订单加工、指定应用、定向销售为主,如燃料发电、纸浆生产、饲料生产的用量订单等,也可以通过政府的采购完成,如每年的城市建设与市政园林建设中使用的墙砖墙板、人行道用砖、路牙砖、花坛树围砖、草坪砖等,用于城镇化建设与日常维修。定向销售是为了解决每年秸秆资源的主要用量,是为了解决秸秆资源的应用收益,也是为了确保资源不积存、不浪费。除此之外,依然应保留有批零兼营的功能,也应具备网络营销的功能,以此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或个人对不同秸秆资源的需求。
3.3.6 节能环保生态的功能
循环经济是当下最符合环保与生态要求的生产模式,作为一种清洁资源,在秸秆应用中更应表现出独特生产业态,低碳、节能、有机、生态,尤其是在平台建立及运行中,能让有心参与的企业与投资者、学者与媒体、广大民众能够看到、用到、体验到、感悟到、认知认同,如自备发电用于生产生活、生产过程选用环保技术、生产环境用足地下地上屋顶空间、供应产品符合环保生态、产品报废可以随一般垃圾在大自然中随雨水就可自动降解融入土壤。
3.3.7 创造积累财富的功能
秸秆作为由人类生产所产生的特殊资源,始终是在伴随人类成长进步过程中提供着财富,在不同的时期被不同的应用,虽然没有直接产出显眼的金钱,却给每个使用者节省了许多开支,只是由于太过卑微,一直被人类忽视。我国每年6~8亿t的秸秆产出,按每吨应用产值在800~1 000元计,直接产值就是4 800~8 000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如果秸秆资源被用好用足,其年产值可为全国GDP贡献近1个百分点(0.7%~1.18%),其今天的价值地位还将再卑微下去吗?还将继续被熟视无睹下去吗?试想,当全国建立起300多个综合平台(地市级)、2 000多个初级平台(县区级)、4万多个合作社平台(乡镇级),6~8亿t秸秆资源在每年收集、加工生产、营销及后续产品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市场效应,是否可以培养出一个新兴的、专业的市场?一个公开、规范、稳定的市场?是否可以形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新资源产业链?
3.3.8 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节能、减排、低碳、有机、生态将给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天地。主要体现在:(1)资源产生的可持续使用;(2)收集方式的可持续更新;(3)产品应用的可持续更替;(4)被替代资源的可持续减少,包括煤炭、石油、河沙、石料、木料等资源的逐年减少。生态环境的恢复与维持也将取决于替代效能与应用效益,这是秸秆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贡献。
3.4 建立完备的秸秆资源交易平台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健康发展,全国各地也相继成立了各具特色的期货市场或行业产品交易与信息平台。新创一个秸秆资源交易平台,成为全国统一的、知名的秸秆资源的权威发布平台,对于推动秸秆资源的广泛应用是有积极作用的。
4 建立在平台之上的秸秆资源应用
秸秆资源的平台运作规模应多大?数量有多少?投入与产出比值是多少?能解决多少劳动力?如何惠及“三农”?各级平台如何实施有效运作?结合现在市场上已有的秸秆资源应用实例和未来可预见的应用成果,在此,规划出一个路线图,以利于各级平台的构建与运作,提供研究探讨。
4.1 农民自用
生活燃料、沼气用料、牲畜饲料是最有效的生态应用、成本最低的应用,消耗数量及资源占比,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交通环境,生活习惯与生活条件,生产方式与经济收入等情况综合考虑,其中沼气用料应以村级单位集中使用为主,单个家庭为辅,并纳入农业生产产值的统计。
4.2 农村加工
传统手工艺制品材料、收割时联机打包、收割后的单机打包、农闲时粉碎加工打包、有订单加工简易制品、短途收集运输到生产企业平台,以合作社平台为主,通过最直接的收集方式,保障农民每年每季的每个收获都能真正获得资源收益,政府必须重点予以维护。平台可以建在村上,也可以由数个村合建,或者由乡镇统一建立。取决于当地的秸秆资源收纳场地、单季最高量产及就地消耗的数量、劳动力成本与交通状况、乡与村级或家庭工厂的生产能力与生产条件。收集与简单加工,对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劳动收入都是十分有益的;对于确保资源应用的后续运作也是十分关键的,需要稳妥组织好、处理好、坚持好。
4.3 原料加工
分品质的压缩饲料、分燃值的压缩燃料、分用途的有机肥料、分材质的造纸原料、分强度的建筑用料、分类型的生物提取料,应由初级平台完成,便于执行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平台规划建设可根据当地单季最高量产和年度综合总量、当地现有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平台自身消耗的数量、劳动力成本及交通状况确定生产能力,平台可由一个县(区)自建,消化平衡本辖区内的秸秆资源,也可由数个县(区)联合建设,共同调剂秸秆资源保障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减少重复投资。
4.4 原料供应
打包秸秆回收、仓储,秸秆分类加工、销售、物流配送,与合作社的分工运作。因涉及产、供、销平衡,涉及市场秩序与资金周转,涉及承上启下的实际运作,原料供应由初级平台组织实施,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初级平台的运作,包括原料加工与原料供应,是秸秆资源应用的关键平台,前期场地建设、装备投入资金需要量大,后期会涉及生产标准的执行、产品质量的把控、产品升级与更新、产品销售是否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受到产品价格因市场波动、生产与利润、投资与回报等诸多风险影响,经营与管理者的素质十分重要,必须坚持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在做稳、做实、做品牌、创效益方面做足文章。
4.5 订单生产与营销项目
压缩饲料、压缩燃料、建筑砖与墙板、生物提取产品、有机肥料、纸浆原料的生产销售,产品仓储,物流中心与分销网点,产品供应链建设与交易平台构建,特定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培训与模式传播等,由综合平台组织实施,通常每个地级市建设一个,也可根据资源产量、产能、区域特点建设数个,或者是2~3个地级市联建1个。营销项目可以是几个专项,也可以综合性地统揽。营销方式可以选择一个公司下的数个分公司分类经营;也可以由公司总揽及经营主体项目,其他实体企业加盟、合作经营单一项目;还可以采取加工园区、大型综合市场模式,公司只负责搭建平台、提供厂房、营业商铺和配套服务保障,其他各行各类企业入驻、自投设备、自行生产,专营公司分类销售、批发销售、直营销售等。综合平台的建立与运作是保障全体参与企业、各方投资者都能在秸秆资源的应用方面,获得自身应有的、丰足的、稳定的回报,使秸秆应用可持续发展。
集团公司平台是秸秆资源应用及发挥资源效益的理想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产品研发、市场竞争、产供销平衡、根据行业变化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诸多优势。
4.6 相关联产业发展
秸秆资源相关联产业应用是投资、融资新的落脚点,产业模式拓展与创新的起始点,发明技术、设备专利新的攻关点,产品、设备研发、制造产业新的增长点,治沙治荒、防止水土流失新的尝试点,低碳、环保、生态建设新的成就点,走出国门、中国创造新的闪亮点。相关联产业的发展是秸秆资源延伸发展的多个方向,是围绕秸秆资源产业的推广应用与持续发展。
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技术支持、装备支持、教育培训与模式复制、全社会宣传配合以及多方面服务保障的具体需求,是秸秆作为重要资源并实施广泛应用过程中,促进产业链生成、产业辐射与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和条件,也是全社会在节能、低碳、环保、生态建设发展中的成果分享,更是国家表达新资源应用成效的示范与目标达成的展示。
农村经济能否借助秸秆资源应用而后来居上?农业生产现代化能否借助秸秆资源应用而得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能否实现完美结合和互哺?能否针对尚未发现与有待开发的应用进行全面攻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靠资源能致富毋庸置疑,随着每年对几亿吨资源的重视和应用,需要大量的工程车辆、运输车辆、作业机具的投入,相关的配套、服务及人力资源无疑是最大的内需市场,足以能够吸引相关市场的关注。应致富先修路,对秸秆资源的收集,也会掀起新一轮的乡村道路建设与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水利、电力配套设施建设,这一轮的修路应该是从乡村到田间地头的基础建设,应该是农田成块连片的治理建设,也应该是水资源调配与自动灌溉的建设。
乡镇级合作社平台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又一个载体,通过秸秆资源的应用,可以打资源牌、环保生态牌、有机农业牌、休闲农业牌,使农村、农业、农民在这场绿色资源的应用中获得第一桶金、有长久保障的第一道金,既有资源收益,也有参与劳动和经营的收入,是面向“三农”的最大“惠民”举措,是能让农民、企业、投资者、科研工作者、环保工作者以及全社会都能满意的民心工程。
在秸秆资源应用中,期盼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万众一心共作为,一定可以将秸秆这一新生资源书写的光明透彻,一定可以将秸秆应用实践表现的完整无缺,一定可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奉献出—中国秸秆资源应用的创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