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姜河防洪工程堤线布设方案探析
2016-04-09郭蔚
郭蔚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清姜河防洪工程堤线布设方案探析
郭蔚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本文结合清姜河防洪工程现状,分析了影响防洪工程堤线布设的主要因素,对堤线进行了优化布设,为类似防洪工程堤线布设提供借鉴。
防洪工程;堤线设计;方案探析
1 清姜河防洪工程概况
清姜河是渭河右岸一级支流,源头位于秦岭北麓玉皇山北坡,在宝鸡市渭滨区流入渭河,清姜河干流总长43.0km,流域面积237km2,河道平均比降31.8‰。
清姜河防洪工程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工程治理范围上起铁路桥,下至姜潭桥,治理段全长2.60km。设计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1]。
2 堤线布设考虑的因素
2.1 河道现状
清姜河治理河段基本为天然岸坎,局部段落分布有沿岸企业自行修建的护岸工程,但标准低、不连续,无法满足防洪要求。据调查,左岸现状护岸长776.34m、右岸1008.39m,浆砌石结构为主,迎水坡坡度为55°~80°,高度2.5m~7.5m。迎水坡大部分砌石开裂、砂浆脱落,尤其在迎流顶冲段,浆砌石基础开裂,洪水淘蚀悬空、滑塌严重[2]。
目前,清姜河治理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洪工程未进行统一规划,防洪体系不完整。河道两岸分布有护岸工程,但段落不连续,大部分建设标准低,破坏严重。
(2)现状治理河段基本为天然岸坎,岸坡无护砌。洪水期由于河道比降陡,水流急,水流淘刷和洪水漫溢现象严重,防洪压力大。
(3)现状堤顶管理道路不连续。无专门防汛道路,只能依托现有城区及乡村路,不能满足防汛抢险及日常管理要求。
(4)目前人为侵占河道、建筑垃圾倾倒现象严重,尤其城区段支流河道部分河段过窄,影响行洪安全。
(5)防洪非工程措施不完善,工程管理设施落后。
2.2 河道洪水特性
清姜河流域的洪水来源于上游秦岭山区,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的特性和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决定着洪水的特性,该流域的洪水最早出现在4月~5月,其量值较小,年最大洪水出现在7月~9月较多,10月份由于受霪雨影响,也有洪水发生[3]。
据洪水资料统计,洪水峰型呈单峰、双峰和复峰,双峰和复峰洪水中,主峰位置一般偏后;一次洪水过程,单峰约1天~2天,双峰或复峰约3天左右,一次洪水历时最长为5天,主峰历时约1天~2天[4]。
从渭滨区地形地质情况看,地表覆盖层薄,汇流时间短,地形坡比大,容易形成具备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由于洪水形成时间短、峰高量大,流速快,极易对岸坎侧蚀淘刷,造成重大损失。
2.3 河道特点
(1)洪水量级大:多年来洪灾给渭滨区造成的巨大损失,均是短时间强降雨造成灾害。
(2)防洪能力薄弱:清姜河现状多为天然岸坎,局部分布有沿岸企业自行修建护岸工程,但标准低、不连续,无法满足防洪要求。
(3)河道纵坡大,易形成地质灾害:流域内暴雨强度大,加之山高坡陡,河道纵坡大,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和塌岸等,阻塞河道,影响过洪。
(4)与河争地,束窄河道:两侧道路和农田均依河两岸而建,部分地段农田和建筑物过分侵占河道,沿河道两岸一些企业和群众随意侵占河堤或临时建设房屋,挤占河道,致使有的河段突然缩窄,有的突然放宽,甚至形成折线和急弯,阻塞河道的行洪断面,造成洪水下泄不畅,易形成水灾。2.4河道演变分析
治理段河道从断面形态上可分为两种特征。上世纪50年代宝鸡发电厂引水枢纽建成后,由于溢流堰导致河床升高,造成堰上游局部河段淤积,溢流堰及冲砂闸下游河床冲刷下切,在下游形成约330m深槽峡谷段,深约15m,宽约15m~30m,目前形态已基本稳定。峡谷上游及下游段河道沿线地势较为平缓,河道断面呈平缓的“U”字型形态[5]。
清姜河为山区性河流,治理段位于山前丘陵和渭河谷地,根据现状调查走访和地形图套绘,该段河道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无大的差异,河道横向变化较小,平面上基本无大的摆动,治理段河道河势基本稳定
2.5 河道堤距分析
堤距确定是多因素的,从河道的行洪安全考虑,河道宽度越大,水深越浅、流速越小,洪水的破坏性越弱,越有利于工程安全,但势必占地增多,拆迁难度增加。特别是山区,土地资源十分宝贵,为减少占地,减小拆迁难度,仅对局部不合理堤线进行优化拓宽。本次设计堤线基本沿现状岸坎或高滩布设,对现状岸坎弯折、凸出及水流不平顺段,按照有条件时尽量拓宽河道的原则进行局部调整,确保堤距不小于现状堤距和设计最小堤距[6]。根据水面线计算成果,最小面宽为49.2m~142.1m。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的设计最小堤距为49m。
综合分析,充分考虑治理段河道现状及水面线计算成果,确定治理段河道最小堤距为49m。
3 影响堤线布设的因素分析
根据清姜河治理段的河道现状、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泥沙特性,河床演变特点,冲於变化规律,最小堤距等因素分析,结合治理段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堤线布设时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治理段的实际情况分析[7],堤线优化布设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考虑治理段范围内现有的堤防、岸坎、桥梁以及两侧交通道路等因素进行布线,使其与河势、桥梁建筑物等相适应,与洪水主流线大致平行;
(2)考虑与上下游、左右岸的相协调,各堤段平缓连接,不采用折线或急弯,使堤线力求平顺,使其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
(3)在满足最小堤距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地形条件,尽可能减少拆迁占地;
(4)清姜河现状河道两岸堤线较顺直,但岸坡陡峻、河床下切,大的河势基本稳定。因此堤线布设尽量维持现状地形地貌、维持现有岸坡和高坎。
(5)要考虑便于施工、注重工程的生态性,外观协调美观。
4 堤线的布设
治理段中部建有宝鸡发电厂引水枢纽一座,目前已停用。该引水枢纽建成后,在溢流堰及冲砂闸下游,造成河床冲刷下切,在下游形成长约330m的深槽峡谷段,溢流堰与冲砂闸下游深槽之间形成夹心高滩。由于溢流坝断面上下游水位高差约12m,此处平时为瀑布景观。因此本段为天然的瀑布、峡谷及夹心高滩段,加之两岸为红色粉质壤土,景观独特。根据现状调查,目前本段河槽基本稳定,为了维持本段的独特自然景观,本段不采取工程措施[8]。
本次以溢流坝下游峡谷段为界,分为峡谷上段及下段两段进行布设。
4.1 治理上段堤线布设
上段上起桥梁厂铁路大桥,下至电厂溢流坝,治理河道长1.06km。本段现状河道宽约57m~162m,两岸间隔分布有现状堤防护岸。沿线地形主要为二、三级阶地,高出河槽约3m~8m。
本段左岸布置堤线起始点位于铁路桥桥台,堤线沿天然岸坎外沿向下游布置,其中第一段为岸顶3m宽乡村砼路面,岸坡拟进行砌护整治,对岸顶路面加以利用,布置为新修护岸工程;以下至灯泡厂大桥段现状为自然高坎,堤线沿高坎外沿布置,与灯泡厂桥台自然连接,岸坡拟进行砌护;灯泡厂大桥~发电厂引水枢纽左侧引水闸上游挡墙段,拟沿现状堤防布置,堤顶高程基本满足要求,拟对堤顶加宽、堤坡砌护,工程布置为新修护岸。
上段右岸沿线为天然岸坎,坎顶外侧基本为企业单位、养殖场、抽水站及居民房后墙等,根据现场踏勘及地质评价对于部分护岸表面平整,座浆牢固,填筑质量较好,无塌陷及裂缝现象,局部基础淘蚀悬空,拟对该部分进行基础加固处理。其余各段堤线基本维持现状,沿岸坎外沿布置,拟对岸坡进行砌护整治,布置为新修护岸。右岸上段堤线共长1041.55m。4.2治理下段堤线布设
本段上起发电厂引水枢纽溢流坝下游峡谷段出口处,下至姜潭桥,治理河道长1.21km。本段现状河道宽约50m~110m。
本段左岸第一段为自然高坎,堤线沿岸坎外边沿至宝鸡钢厂边墙外侧处。第二段为民房后墙边,部分砌护,但基础埋深较浅,堤线在不影响民房的前提下尽量顺直、平缓。以下至姜潭桥现状为自然岸坎,沿岸顶布置堤线与下游姜潭桥桥台自然衔接。设计对左岸坡进行护砌整治,工程布置为新修护岸。
右岸第一段沿线基本为居民小区,工厂企业,局部段有浆砌石防护,但不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埋深不够,拆除重建。堤线布置沿边墙尽量顺直、平缓。设计对岸坡进行护砌整治,布置为新修护岸。以下至姜潭桥桥台段为已成堤防,根据现场调查,护岸表面平整,座浆牢固,填筑质量较好,无塌陷及裂缝现象,局部基础淘蚀悬空,本处进行基础加固处理,堤线维持现有堤防与姜潭桥自然衔接,设计对基础进行加固,布置为基础加固。
5 结语
防洪工程堤线布设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对防洪工程的安全运行及工程造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布设堤线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满足不同工程不同功能的要求,堤线布设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堤线布置应与治理段河势相适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性,并能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
(2)堤线布置应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利弊得失,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布置。
(3)堤线布置应与工程所处区域的现状设施结合,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陕西水利
[1]张斌等.宝鸡市渭滨区清姜河益门镇重点段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西安: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15.
[2]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3]崔承章等.治河防洪工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唐红云)
TV871.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