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

2016-04-09宋茂海

名师在线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题组研究性课题

宋茂海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滨海学校,山东东营 257399)

研究性学习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基本的指定领域,承担着培养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养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责任。近年来,研究性学习课程如何上,一直是困扰中小学教师的一大难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中小学中上好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各位同仁分享。

研究性学习课堂的教学,一般包括研究准备、研究过程、研究总结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三个步骤,现分述如下。

一、研究准备

1.提出有趣的问题,成立课题小组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可根据地方特色及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内容,并以“大单元”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研究。开始时学生也许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从中点拨。对于学生的问题,全班汇总后,讨论确认有价值的课题,切记不可取笑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要多加鼓励。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友好程度自主选择研究题目,组建课题组,引导他们形成简单的研究思路。如在教学“自行车王国”这一主题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自行车的发展史、自行车是如何转动的、最受欢迎的自行车等内容感兴趣,于是便及时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合成研究活动小组。

2.制定研究方案

(1)课题名称。

(2)课题组人员名单。

(3)研究目标:参考单元主题目标和子课题的实际来确定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4)成员分工:对课题进行深入地推敲,针对每位成员的特点加以分工。课题组每位成员既要分工明确,又要互相合作。如采访活动,主持、记录、摄像、整理、安排等都要详细做好人员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5)研究内容:课题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6)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查阅资料、采访、实验等。

3.必要的活动准备

此环节包括人员准备和器材准备。

(1)人员准备:除参加研究的人员做好准备外,还要通知要参观、访问、调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准备。

(2)器材准备:研究活动需要的器具,如:相机、录音机、笔记本、需要的交通工具等。

通过表扬别的学生某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其明白自己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什么样的方面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二、研究过程

1.收集资料

在探究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把参与活动过程中观察、采集到的数据、图片、文字资料收集好,把调查、访问过程中记录的材料和从网络、课外书中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对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加以总结,为下一步的成果展示做好准备。

2.统计与调查

统计与调查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关键阶段。要设计好各种统计表册。如“进行新农村建设调查”时,要设计出原有房屋、树木、硬化道路、家用电器等的统计图表,还要设计出现在的实有数据统计图表。让学生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深入到社区、工厂、村庄等活动基地进行调查研究。

3.参观

参观是研究学习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亲眼目睹、亲手操作,对要研究的课题产生感性认识,从而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学生掌握了研究学习的第一手资料,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归类、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撰写出研究报告。

三、研究总结

1.汇报与展示

研究成果的汇报与展示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各活动组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方式。

可采用以下几种:

(1)板报展示:把在研究过程中搜集的资料,用板报、小报的形式,在班级或校园里展出。

(2)课题档案袋展示:将能表现开展课题活动情况的材料装入“课题档案袋”,用作品和成果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研究开展情况。

(3)实物展示:将在研究活动中收集到的各种实物在班上展示出来,让大家观看欣赏。

(4)汇报:将撰写的调查报告等进行分享。

2.收获与体会

此步骤与“汇报与展示”是紧密相连的,可将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收获、感受、体会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然后推选出代表到班上交流。

3.活动评价

研究学习的评价方法具有多元性,可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单项评价就是在每一项探究活动结束后,对每个小组或个人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出优秀小组或个人进行表彰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综合评价就是针对每个学生一学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要在事前推出。我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星级评价的方式,在课题组中以自评和互评的形式进行。自评时,各成员结合自己实施的程度分别打2—3颗星,如觉得做得不够的打1颗星;互评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之间进行评议,内容与标准与自评的一样。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情况,给学生一个总评成绩,分“优秀”和“合格”两级,不给“不合格”等级。老师要保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合格水平及以上。

无论是哪一个环节的开展,教师都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可包揽学生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教师要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教法,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只有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更加鲜活,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张莉.合作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用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3]王栋.教师行动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课题组研究性课题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课题组成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