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机遇、挑战及应对
2016-04-09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出重要批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以服务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并特别强调,要突出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这一指示不仅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方向,同时也确立了“创业”在毕业生就业中的现实地位。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然而这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创业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大学生创业现实“可行”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这预示着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将成为一种基础设施,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与各行各业结合起来,拓展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当“互联网+”逐步从一个概念转变成为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变革,提升产业能力的一种发展战略时,它给各个行业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生态”。[1]这不仅迫使传统行业积极寻求变革,同时也会引发新兴产业的涌现,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空间。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主要驱动力,创新需求和机会的增加、创业人才的增加,自然会联动创业时代的到来,给有创业梦想的人提供宽广的平台。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也提出:“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降低全社会创业门槛和成本。”这些意见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无疑是最大利好,国家不仅开始注重对小微企业的培育,也开始给创新创业极多的政策支持,大大降低了创业成本和创业的风险。大学生创业的阻力主要是资金短缺和社会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薄弱,而“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则较好地削弱了这样的不利因素,为推动大学生创业,铺就现实“可行”之路。
(二)国家倡导“创新创业”,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200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成效并不明显。有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也不过4%,本科生成功率不到1%。[2]当时的市场经济环境,因缺乏竞争活力和创业动力,甚至没有相对完善的配套的创业制度与政策,导致创业人数较少且创业成功率极低,只能称之为创业“种子”的孕育阶段,而这些政策的价值仅在于试探性地为大学生指出了一种尚在萌芽阶段的就业途径。如果说早期的“创业”号召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和社会矛盾,是不得不开启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引导和探索,那么现阶段国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将其作为刺激经济转型、持续发展的引擎之一,着实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种真正的现实机遇。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支持大学生创业。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引导和鼓励高校统筹资源,抓紧落实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截至目前,为支持创业创新,我国中央政府层面已经出台了至少22份相关文件,同时我国多个省份的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足以表明我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对于营造“创新”氛围,大力支持“创业”的决心和力度,无形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使大学生创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黄金时期,成为“国家鼓励倡导、地方积极支持、高校身体力行、个体踊跃参与”的大好时代。相信这些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将会推动大学生创业从星星之火趋于燎原。
(三)大学生创业峰回路转,开启从“无奈”到“自主”的觉醒和行动
2003年以后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限,导致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给无业可就的大学生指引了一条不得已而为之的就业路,这是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二者之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现实矛盾。如果说早期的大学生创业,有一些是“无奈”之举,甚至是在“无业可就”时逃避现实的一种托辞,那么现阶段大学生创业逐步发展成为大学生理性选择和“自主”行动的结果。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时尚的、受人瞩目的就业方式。可以说,这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在现实行动中积极实践的一种展现或表达。早期大学生创业人数少且成功率极低,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也没有足够有力度的制度政策支持,且创业成本很高,失败在所难免。但是进入“互联网+”创新创业时代,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把创业提升到发展战略高度,不仅大力提供制度政策支持,还广泛开展创新创业的项目、竞赛等活动,如全国双创活动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各种创业创新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创业成功的人物、事迹等,如“发现双创之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批创业成功的先进典范和成功案例,给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提供了较好的榜样和参考模版,助力大学生创业在新的时代迈入实践阶段。
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梦想”跨越 “现实”的困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
(一)从“稳定就业”到“理性创业”的跨越
创业好时代来临,大学生做好准备了吗?大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的意识、热情、创业思维、创业能力,这才是创业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大学生把“稳定体面”作为择业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就业岗位是多数人的主要选择,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吸纳能力却未必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传统就业岗位不会有太多增长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选择非传统的就业方式。未来,究竟是在充满竞争的传统就业的“独木桥”上跌倒,还是在广阔的“新天地”奋力创业,可能是大学生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十多年前,国家对创业的号召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而“互联网+”时代不仅使技术方式、经济运营的模式、经营成本、合作模式、业务拓展空间均大大改善,而且有力地降低了创业的风险、成本,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样的创业浪潮也促使更多的大学生筑梦创业。但事实上,来自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该校每年毕业的本科生、硕士、博士,创业人数占比约在2%;但清华团委对近千名学生的调查却表明,有近60%的学生有创业意向。[4]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从开启“创业梦想”到实践“理性创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大学生对于国家政策、产业调整、行业需求,自身优势等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其对创业发展认识的不足。如何让更多学生将创业热情、梦想,转化为理性创业的实践,是不可回避的、须要努力跨越的一个挑战。
(二)从“专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
思维决定行动。如何将创新创业的思维植入大学生的大脑,这就需要加快从“专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当前我国高校主要开展的是“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但受课程质量、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影响,通识教育举步维艰,实际上目前仍然是“专业教育”为主体。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的结果则仍是专业技术人才。那么如何让这些人才拥有创业的思维,将个体具备的技术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开启创业实践,这就需要高校从源头开始,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迅速推进从“专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有研究表明,“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应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创业资本,更好地发挥创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作用;在所有的创业资本中,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能过多地为失败找借口,而应从自身人力资本的角度去寻找解决之道。”[5]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资本,特别是提升大学生作为创业者所需要具备的人力资本,扫清大学生从“创业梦想”到开启“理性创业”的路障,则是当务之急。
三、高校应对: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大学生创业实践
在“双创”时代,大学生如何应对挑战?高校作为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体,必须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根本在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和行动能力。创业教育的重点不在教,而在“育”。当前有不少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指出要开发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强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这当然是提升创业教育力量、使创业教育专业化的必经之路。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目前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来看,显然,以这样的措施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点舍本逐末,忽略了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整合、利用。如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以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目标,以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行动力为根本,本文尝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从“边缘”到“核心”,将“创业”理念植入人才培养的内核
创业教育虽在我国蓬勃发展,但在很多高校中,仍是“边缘教育”,没有融入大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不少研究者,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仍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认为需要“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配备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等,这当然没有错,但是这种精细的、专业化的创业教育,需要有前期“融合创新创业理念”的通识教育和基础扎实的专业教育,来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和意识,点燃他们的创业激情。创业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培养个体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创业理念、创业能力的过程。因此,大学教育必须将曾经忽略的“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纳入到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当中。美国的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经验在于:“创业教育不能以追求功利为目的,而应当为青年学生注入创业的“遗传代码”,将学生创业教育同科学、人文、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出现代商业思维的公民。”[7]可以说,美国的创业教育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具有商业思维的人,重点仍在育人,而不只是某一类人才。只有让更多大学生拥有创新创业的思维和意识,才会有更多人投入到创业实践当中去。如何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呢?
一是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由习惯“被动”走向选择“主动”。当下的大学教育,就教学来讲,教师仍是“授业”为主,学生主要是被动的接受者。转变这样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创新创业的过程是从“无”到“有”,从“旧”到“新”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发现”和“建构”的能力依然是大学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尝试从“被动”的接受转向“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在探索中逐步养成创新的意识,才是培育创业人才的出路。德国教育教学中提倡的“头脑风暴”教学,“不仅能够使师生思想彼此碰撞,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8]这些古老的、传统的、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依然值得我们借鉴。然而,大学教师繁重的科研任务对于教学工作的挤压,导致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缓慢,甚至是怠慢。当务之急,大学有必要重塑教学的根本地位,这不仅是立校之本,更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根本路径。否则,缺乏创新思维、创新理念的大学生创业,依然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二是深化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追求“形式”走向注重“实效”。有研究者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成功创业者的特征进行归纳发现,成功的创业者主要具备10种素质:创新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分析决策能力、识别商机能力、冒险精神、自我导向、反省能力、责任心、坚持不懈的意志、知识能力和独立自主等。[9]如何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呢?除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还需要不断完善当前的大学课程体系。一是着力完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逐步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做到全覆盖、分层次和有重点。面向全校学生,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意、创新和创业精神;规划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创业目标;并通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来帮助部分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和创业引领者。”[10]二是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分制”,保障学生选课自由、自主,确保课程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创新创业的行动需求。满足学生通过专业必修和通识选修课程的自主结合,挖掘自身的兴趣和潜力,以创新精神为驱动,自由地追逐创业梦想,在循序渐进的课程学习当中,逐步积累创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从“单一”到“多元”,将“创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做出重要批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唯有不断拓宽创业实践的渠道和方式,促使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多元化,将创业教育从理念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当然,这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三方协同创新合作,开展丰富多元的创业实践活动。
一是创业教育实践价值“多元化”。首先,明确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多元“价值”归属。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浪潮中,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很多高校在没有来得及理清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和意义时,已盲目开展“丰富热闹”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但收获寥寥。要理清的是,尽管“互联网+”时代为创新创业带来了新契机,但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增速放缓,国家提出“创新创业”战略,也是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应对策略之一。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伊始,一定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创业环境中存在的利好和弊端,创业附带的风险和机会,在此基础上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实践创业梦想,以创业带动就业,突破就业困境。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校、政府及社会三方协同育人,为未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人才的一种积极实践。
二是创业教育实践主体的“多元化”。创业教育实践主体,主要是是指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和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群体。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只是师生关系,更应提倡二者之间是学习和合作的伙伴关系。就创业师资方面来说,不少研究指出,我国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单一,缺乏专业性,甚至不少所谓的创业教育教师,由担任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兼任,因此,提升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势在必行,需要尽快建立具有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多元化的创业师资团队,不仅要尽可能地吸纳高校内部有创新创业思想、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还要邀请校外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成功校友、风险投资人士等组成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就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来说,过去的创业教育针对的都是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的,覆盖的范围较小,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创新创业在全国逐渐形成良好氛围的时候,需要逐步扩大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群体范围,让所有学生了解和认识创业教育的理念、经验和实践路径。
三是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主体“多元化”。在“互联网+”时代,创业活动不再需要固定的场地、固定的时间,这为重新构建多元动态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奠定基础,在降低创业实践成本的同时,还拓宽了创业实践的路径。如何搭建一个立体的、多元的、动态的创业实践教育平台?政府作为创新创业战略的倡导者,有义务去整合各种资源搭建创业平台。一是各级政府及时出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有实效性的创业政策,而不仅仅是号召式的、空洞的方针指导政策;二是相关政府部门要及时更新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转型、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等信息,让有创业需求的学生把握创业的方向和市场空间;三是政府需要给予大学生相对充足的创业资金支持,逐步建立完备的创业资金获取和偿还机制。高校作为创业教育实践的主力,在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整合高校内部科研中心的资源与相关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建立更加顺畅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也要积极尝试为大学生创业随时随地提供技术、管理、财务等方面的跟踪指导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助力者,不仅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宽容的经济、法制、文化环境,同时也要及时对大学生创业施以援手。在当前经济中低速平稳发展的阶段,社会各界企业、企业家或者创业成功人士为齐心协力创造更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创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有责任提携和帮助新一代的创新创业生力军。
四是创业实践教育活动的“多元化”。一是专业化的创业实践理论的先行培训,用心打造由相关专业的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士、政府机构人员等组成的创业导师小组,逐渐开发出一套完备的指导创业实践的理论课程体系,为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指导;二是注重创业实践的训练。在真正投身创业之前,大学生必须熟悉创业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流程和需要特别注意的实践环节,为了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有必要大力开展创业模拟实践训练。目前,清华大学在这两方面已率先行动,不仅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业课程,如实施“银发计划”邀请创业前辈来校讲课,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力提升证书项目”等,还通过搭建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如“i.center”、X-Lab及未来创新团队等,为学生实现创意,实践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机会。[11]三是积极举办各种各样的创业实践项目、创业竞赛活动等。举办创业实践项目、创业竞赛,可以给有创业梦想、颇具创意的项目提供展示的机会和表达空间,同时也为他们踏上创业之路铺平了道路,不仅可以引起相关行业的积极关注和支持,也有可能获得一定数额的风险投资。
创新工厂CEO李开复认为,当前是创业的“黄金时代”: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政策的快速推行带来商机;国内创业生态系统正在崛起;中国传统企业的实力,远没有到阻挡年轻人创业的地步。但即使黄金时代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12]“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处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不仅要学会理性审慎地选择创业之路,更要在点燃“创业梦想”之时,努力储备创业的能力和资本,为实现创业梦想扎实基础。
注释:
[1]马化腾,等,著.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9.
[2]张娟,邢岩.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5):170-171.
[3]何金定.适应新常态与培育新生态[N].光明日报,2015-05-13.
[4]万玉凤.想创业,先到企业“学艺”何如?[N].中国教育报,2015-10-28,第1版.
[5]何红光,宋林.大学生创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5,(5):35-40.
[6][7]赵良君,等.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5,(6):63-65.
[8]李宏.创新来源于实践[N].中国教育报, 2015-10-28,第11版.
[9]刘畅.基于创造性学力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管理, 2015,(4):101-105.
[10]樊丽明.以改革精神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5-10-19,第9版.
[11]万玉凤.清华:“三变”厚植创新创业沃土[N].中国教育报,2015-10-13,第1版.
[12]李开复.黄金时代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N].中国青年报, 2015-11-11,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