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祖刚访谈

2016-04-09叶扬天妮YEYangTIANNi

世界建筑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师学报

叶扬,天妮 YE Yang, TIAN Ni



张祖刚访谈

叶扬,天妮 YE Yang, TIAN Ni

受访人:张祖刚,曾任《建筑学报》主编

采访时间:2015年12月28日下午

Interview with ZHANG Zugang

WA: 请介绍一下《建筑学报》的隶属关系和性质。

张祖刚:《建筑学报》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刊。中国建筑学会于1953年在国务院(当时称政务院)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组织成立,按照统一规定,全国性学会必须要办一个会刊。此会刊代表本学科的学术水平,为此中国建筑学会正式成立后议定出版会刊——《建筑学报》,经过一年的筹备,于1954年创刊出版,由梁思成先生负责;全国性质的学会都是属于双重领导,一是全国科学技术协会,二是理、工、农、医业务对口的中国科学院有关所和中央各部,理科学会落实在中国科学院,农科在农业部(现为国家农业局),医科在卫生部,属于工科的中国建筑学会就落实在建筑工程部(现为建设部),学会的人、财、物由落实的中央各部和中国科学院各所提供。关于《建筑学报》的性质,确定为“城市建设、建筑艺术和技术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指导性的理论论文和重要技术文章,利用学报交流经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城市和建筑建设服务,做党和政府的有力助手。我认为《建筑学报》一直是按照这个办刊宗旨努力去做的,但总有一定的差距。由于1966年文革前,建筑学刊物仅此一个,它基本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建筑学术水平。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陆续创办了许多建筑、城市、园林等学术刊物,这些期刊合力反映着我国的建筑科学水平。

WA: 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入《建筑学报》编辑工作的?您任主编期间,对《建筑学报》的发展有怎样的构想?后来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是否令您满意?张祖刚:我1965年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撤销调至建筑工程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于1966年中期至1972年停刊,1973年复刊,1979年由王华彬先生负责,我做其助手,1984年后因王华彬副理事长生病,我担负起主编的责任,一直延续到2002年。

我们的构想是继续贯彻好创刊时提出的办刊宗旨,面向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服务,努力开拓创新,广辟稿源,继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着重选择联系实际工程或建设经验提高到理论的稿件,增加环境、社会、经济的内容,反映城市与建筑的综合性,并增加建筑设计体制改革、建筑教育改革等属于社会范畴的内容,还积极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促进学术繁荣和技术进步;在报道的具体内容上,1980年代重点报道了同群众生活密切的住宅、文化、医院、体育建筑等,对城市设计、村镇建设、室内设计、CAD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旧城改建、文化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国内外优秀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还开辟了“青年建筑师”专栏;1990年再次充实、调整了编委会,按照国家“八五计划”“十年规划”的要求,更加集中报道住宅建设、建筑环境和建筑技术、建筑理论及建筑评论,还突出报道举办北京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学术主题“21世纪的建筑学”内容,反映新世纪国际建筑发展的总趋势,更好地发挥《建筑学报》的引导作用,以此契机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满意的。

WA: 请问1980年代《建筑学报》的发行量和影响力是怎样的?那时对杂志的构想是否影响了后续的采编方式?

张祖刚:1980年代《建筑学报》的发行量最高是每月10万份,年发行量120万份,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大家对建筑的热情极高,不仅建筑师、规划师订阅学报,有关建筑的人员都想看看学报,后来建筑刊物增多,其他建设刊物也多起来,至1990年代末期《建筑学报》稳定在每月4万份,这是正常的。这一变化并未影响报道的宗旨和内容。

编辑部工作是采取弹性工作制,仅每周三集中办公室上班,大家交流和参加政治学习,这种方法是我于1979年访问瑞士巴塞尔西巴卡基公司后借鉴该公司的经验。每位编辑除了解多方面情况外,都承担一两项专题,专题包括住宅、理念与评论和医院、体育、教育、商业、影剧院建筑等,编辑的采编工作对象比较明确,他们可自由分配时间去向对口专家、学者约稿和阅读有关资料与稿件,日久后自然就能成为所负责专题方面的知识学者,从而提高了采编的质量。

WA: 有哪些文章、人物、话题让您觉得印象特别深刻吗?您任职期间,《建筑学报》是否参与过重大赛事或国际活动的报道?

张祖刚:关于印象深刻的人物、文章、活动问题,我首先想到了吴良镛先生,他在《建筑学报》上发表过几十篇文章,都具有观念性、指导性,如《广义建筑学》,介绍的作品有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等;特别是为了争取并成功地在北京举办1999年国际建协世界建筑师大会,从1985年在埃及开罗、1987年在英国布莱顿、199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1996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至1999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大会,只有吴先生和我6次历时15年全程参加,比较系统地了解全过程和大会学术讨论的主题,包括“房屋与城市——建设明日之世界”“建筑与技术”“建筑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建筑学”等内容,这些学术内容在《建筑学报》皆做了报道,其中吴先生起草的经北京1999年国际建协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还有1992年吴先生规划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房改建工程”荣获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设计金奖,1993年吴先生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世界住房日”接受“世界人居奖”,这两项大奖《建筑学报》做了详细报道。

再有就是戴念慈副部长,他兼任学会理事长,分管设计工作,在《建筑学报》上发表过关于住宅、建筑创作、古都风貌等内容的多篇文章,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样,叶如棠部长,他兼任学会理事长,负责建筑设计、研究部门,在学报上刊登了题为《多元共存 兼容并蓄 古今中外 皆为我用——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再思考》《规范市场 优化环境 振奋精神 迎接未来》等许多篇文章,都具有方向性的作用。这一情况反映了学会、学报靠在业务主管部门的特点。

接着,在脑海中浮现出大量的建筑专家、学者,如清华大学的周卜颐、关肇邺先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三老”张镈、张开济、赵冬日大师,广州市的莫伯治、佘畯南、何镜堂大师,西安的张锦秋大师,乌鲁木齐的王小东院长,南京的齐康、钟训正、鲍家声教授,天津的彭一刚、聂兰生教授,上海的汪定曾、蔡镇钰大师,杭州的唐葆亨、程泰宁大师等等,他们全在《建筑学报》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其观点及其作品对建筑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引领的效果。

关于参与重大赛事或国际活动问题,这些学术活动皆由学会主办或学会同建设部联合主办,其成果全部反映在《建筑学报》上,如“八五住宅大赛”“村镇住宅大赛”“村镇文化建筑大赛”“建筑创作奖评选”“教育建筑优秀工程评选”等等。《建筑学报》自己主办的仅有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两次全国建筑摄影大赛。国际活动主要是学会参加3年一度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学术交流大会和亚洲建筑师协会学术会议,学会主办的有“1986年国际本土建筑学术会议”“1989年国际建筑装修技术交流会”“1990年国际体育建筑学术交流会”等,这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都精选在《建筑学报》发表,这又是学报的另一个特点。

WA: 请问您在办刊过程中是否面临过人员或经费的困难?您是如何应对的?最终结果又是怎样?

张祖刚:关于办刊过程中人员和经费问题,1980年代至1993年,学报编辑人员为9~11人,能满足需要,1993年后由于有人退休和调离,最少时为4人,这时采取特约责任编辑的做法,包括从建工出版社退休、原学报编辑彭华亮先生,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赵喜伦先生和年轻的韩林飞博士等。2002年后又增加了许多编辑人员。

经费没有问题,由于学报年销售量较大,故有盈余,用于支援学会的经费不足。这里需要提出的是,有些单位负责人资助学报添置电脑和照相机,使学报每位编辑较早地使用上电脑并备有较好的照相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照片质量;资助的人士有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的何镜堂先生、重庆建筑大学的张兴国先生、中京建筑事务所的严星华先生等,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WA: 请问作为一本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依托于中国建筑学会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在1980年代是如何为大众引进建筑理念并且传达建筑理想的?

张祖刚:我理解这里所提“引进”是指从国外引进的含义,1980年代主要是由中国建筑学会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到国外参加国际建协、亚洲建协学术会议,引进一些建筑理念和先进设计方法的,然后在学报上发表会议学术成果,传达给广大的读者。如1985年10月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建设部在京召开“电脑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会上邀请国外专家和国内研究者作报告,这些报告发表在《建筑学报》上,起到了引进国外电脑辅助建筑设计的成果与经验、加速建筑师的智力开发、提高建筑设计速度与质量的作用。

此外,通过请一些国外建筑师做建筑工程设计或做报告,引进建筑理念。如1983年请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北京香山饭店工程,学报对此项工程组织了专题讨论会,会后学报介绍了这项工程设计和讨论会的情况,宣传了贝先生重视建筑与自然紧密结合、现代与地域文化结合的设计思想;又如1983年邀请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弟子周仪先生来华做报告,并在学报上刊登了他撰写的《赖特大师的建筑艺术(上下篇)》,介绍了赖特重视自然环境的有机建筑理念。

还有通过走出去,考察国外情况,然后发表文章在学报上,引进建筑理念。如1982年学报刊登了法国巴黎旧城整体保护做法的文章,宣传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应该重视整体保护的思想观念。

关于如何为大众引进建筑理念的问题,1990年代做的工作更多一些。一是为筹备北京1999年国际建协大会学术主题“21世纪的建筑学”时,组织国内外重要学者完成两个主旨报告和10多篇与“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技术”“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职业精神”“建筑教育与青年建筑师”6项专题相关的报告;二是组织世界几百位知名建筑师,由中国的张钦楠、刘开济、关肇邺、罗小未、郑时龄先生和我作为联系人完成编辑出版《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锦》10卷丛书,这些报告和10卷丛书的建筑理念刊登在《建筑学报》与1999年大会论文集中,使6000多位与会人员和4万多位学报读者了解了世界建筑地域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多样性和21世纪建筑发展的方向,开阔了建筑思路,拉近了人们对世界建筑发展的认识。

WA: 您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文化的推广,请问当时创办的一些建筑学刊物对推动中国建筑界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张祖刚: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建筑》创刊了,我认为非常及时,因本人于1979年出访瑞士,眼界大开,感到我们的城市与建筑同瑞士相比差距太大,从理念到技术、艺术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建筑》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报道我国需要的国外建筑文章;武汉的《新建筑》,十分可贵,还有《华中建筑》,中心报道中华建筑,重点宣传了地域文化建筑、近代建筑和山水城市等等;哈尔滨的《城市建筑》,突出宣传了建筑与城市紧密关系的思想理念,分期集中报道了各类建筑的新特点;广州的《南方建筑》,较多地介绍了岭南地区的新建筑和历史建筑,较早地宣传了建筑与城市的生态性;还有深圳的《世界建筑导报》、南京的《建筑文化》、上海同济大学的《时代建筑》等等。这些建筑学刊物都起到了推动我国城市与建筑规划、设计、建设、发展的作用,都没有像1990年代后一些地方报纸受权力与资本拥有者影响的误导报道。

WA: 《建筑学报》一直是建筑师了解前沿信息、了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渠道。但现在信息来源已经变得多样化、即时化、娱乐化,您认为传统纸质媒体日后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张祖刚:我认为传统纸质媒体不会消失,因为纸质建筑期刊是经过编辑组稿、加工整理出版的成品,并有利于视觉健康。但关键要看纸质媒体的内容,如果所办纸质媒体内容有问题,失去读者,将被淘汰,但这是个别情况。WA: 您认为现在的建筑媒体存在哪些问题?您对新一代建筑研究者及相关媒体人有哪些建议或者期望?张祖刚:对前面所述这些建筑刊物,我提不出什么问题,只是目前我国城市与建筑的建设存在不少问题,贪大求洋、片面追求气派与建筑形式、大拆大建、道路拥堵、空气污染、水体污染、房价与库存量过高、贫富差距过大,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权力和资本拥有者造成的,并非绝大多数建筑师、规划师的理想所为。但可喜的是,近来,特别是2015年12月中央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措施,至2020年要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期望新一代建筑研究者及建筑媒体,进一步认识到现在“生态平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观念,并树立起符合大自然法则的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和建筑适用高效、经济低耗、艺术美观以及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结合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设计思想,认真贯彻最近中央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21世纪中叶我国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建筑学报》封面(图片来源:《建筑学报》杂志李晓鸿及同济大学王凯、曾巧巧、武卿提供)

猜你喜欢

建筑学建筑师学报
胖胖的“建筑师”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致敬学报40年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