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2014年汉中市3201医院钙剂及维生素类药应用分析

2016-04-09汪光玉赵嘉闻陕西省汉中疗养院药剂科陕西汉中73000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2期
关键词:钙剂维生素分析

汪光玉,赵嘉闻,王 强(.陕西省汉中疗养院药剂科,陕西 汉中 73000;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



2012—2014年汉中市3201医院钙剂及维生素类药应用分析

汪光玉1*,赵嘉闻2,王强1(1.陕西省汉中疗养院药剂科,陕西 汉中723000; 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西 南宁530012)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2.027

摘要目的:分析汉中市3201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钙剂和维生素类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和排序比等药物利用研究指标,对我院2012—2014年钙剂和维生素类药品的使用情况、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结果:钙剂和维生素类药品的年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最常用的钙剂类型是碳酸钙+维生素D3的复方制剂,其销售金额占整个钙剂销售金额的七成以上。用药频度排前3位的维生素类药品分别是维生素B6注射液、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结论:我院钙剂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应警惕临床使用量较大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长期、过量使用的危害性。

关键词钙剂; 维生素; 分析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rugs in 3201 Hospital in Hanzhong during 2012-2014

WANG Guangyu1, ZHAO Jiawen2, WANG Qiang1(1.Dept.of Pharmacy, Shanxi Hanzhong Sanatorium, Shanxi Hanzhong 723000, China; 2.First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Nanning 53001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rugs in 3201 hospital(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ertain a hospital”) in Hanzhong,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 defined daily cost(DDC), ranking ratio were set as the research indexes, an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changes of trend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rugs during 2012-2014 in certain a hospital. RESULTS: The annual consumption sum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rugs were in a increase trend yearly. And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alcium was calcium carbonate VD3compound, which took up more than 70% of the total calcium consumption sum. The top 3 vitamin drugs ranked by DDDs were vitamin B6injection, lysine inosite combined with vitamin B12oral solution and vitamin C injection. 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calcium in certain a hospital is basically rational, but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harmfulness caused by the long-term and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vitamin C and vitamin E.

KEYWORDSCalcium; Vitamins; Analysis

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钙离子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维持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通透性,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细胞分泌、肌肉的收缩、血凝过程以及许多酶的活动和细胞的生长发育[1]。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必须的微量营养物质,在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免疫调节等生理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很多人认为维生素类药物是补药而大量“进补”,维生素也不是“太平药”,进食维生素必须合理、适度。过多摄入某些维生素或使用方法错误不仅无益于健康、反而对身体有害[3]。笔者对汉中市3201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2014年钙剂及维生素类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1 200余张,本调查资料来源于药剂科临床药学室的维生素、矿物质的统计数据表。

1.2方法

药品名称以《中国药典》记载为准。药品的分类按照解剖学治疗学化学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4]。用药频度采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法计算[5]。对我院2012—2014年钙剂和维生素的使用情况、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本调查各药的DDD以《新编药物学》(15版)规定为准,文献未收载的以药品说明书规定为准,以总用药量除以相应的DDD值可求得该药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其值越大,反映此药的使用频率高;以某药的年销售金额除以该药的DDDs,即限定日费用(daily drug cost,DDC),其值越大,表明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排序比(B/A)=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可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接近1为同步良好,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致,还可以间接地反映药品价格高低,比值越大,就说明药品价格越低[6]。

2结果

我院2012—2014年钙剂和维生素的使用量、DDDs及排序见表1;销售金额及排序、DDC、B/A值见表2。钙剂和维生素类药品的年销售总金额连续3年都呈上升趋势,维生素类药品总销售金额是钙剂总销售金额的2倍。

3讨论

3.1钙剂的使用情况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每日膳食中的钙量均偏低,只有400~500 mg,远低于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的钙供给量。其中婴儿(1~6个月)为400 mg,婴幼儿(6~12个月)为600 mg,儿童(1~10岁)为800 mg,青少年(13~18岁)为1 200 mg,成人(25~50岁)为800 mg,更年期(>50岁)为1 000 mg,怀孕及哺乳妇女为1 200 mg[7]。故适当补钙符合我国的国情,多项研究结果证明,摄入适量的钙是安全的,在不超过推荐剂量的前提下,钙摄入量越高,尿草酸盐浓度越低,肾结石的形成就越少[8]。合理补钙不但能治病,更主要的是能对骨质疏松等疾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9]。为增进钙剂吸收和减少不良反应,必须进食后即服或在睡前吃少量点心后服用[10]。由表1~2可见,我院2012年DDDs排序第2位,2013年和2014年居第1位的钙剂是维D钙咀嚼片,其使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但金额占比逐年下降,每日治疗费用逐年略微上涨,B/A值由2012年的1.50上升至2014年的5.00,说明其在临床上用药频次高而价格低廉,使用量最大的科室是甲状腺门诊和骨质疏松门诊。碳酸钙D3颗粒2014年的使用量和销售金额都比2013年翻了一番,DDDs居第2位,其B/A值(0.50)和DDC(15.60元)都持续稳定,属稍贵品种,产科和骨科的使用量最大。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致的钙剂是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连续3年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增加,DDDs恒定在第3位,其使用量主要集中在儿科。以上3个品种都是碳酸钙和维生素D3的复方制剂,其销售金额占整个钙剂销售金额的七成以上,此类制剂虽不溶于水,但在胃酸的作用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良好的吸收力[11]。由于碳酸钙含钙量为40%,是几种常见钙源中元素钙含量最高的,维生素D3又可促进钙的吸收,是我院临床上最常用的品种。乳酸钙是我国传统的钙补充剂之一,优点是容易溶解,缺点是钙含量低(含钙13.00%),其DDDs在2012年排序第1位,但2014年从临床上淘汰。与其他钙剂相比,醋酸钙与磷的结合能力强且不易造成高钙血症,适应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高磷血症,虽然其每日治疗费用在此次调查的钙剂中最高,达63.25元,但由于其不同于其他钙剂的药理作用而成为肾内科最常用的钙剂,其使用量、销售金额及金额占比都呈上升趋势,DDDs、销售金额排序、B/A、DDC值都很稳定。葡萄糖酸钙的注射剂型DDDs连续3年保持在第4位,因其能迅速补充血中钙离子浓度,使重症医学科成为使用其最多的科室,其使用量和销售金额逐年上升,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次的同步性也良好;片剂型的使用量、销售金额和DDDs呈无规律变化,虽然其含钙量低(9.00%),但其水溶性较好,每日补钙费用最低,适宜于需钙量较高,时间较长者使用[12],所以在临床上仍有一定的应用量。

表1 2012—2014年我院年钙剂、维生素的使用量、DDDs及排序情况

注:“—”表示无相关数据

Note: “—”stands for no relevant data available

表2 2012—2014年我院钙剂、维生素的销售金额及排序、DDC和B/A

注:“—”表示无相关数据

Note: “—”stands for no relevant data available

3.2维生素类的使用量情况分析

由表1~2可见,连续3年DDDs排第1位的是维生素B6注射液,其使用量、销售金额变化无规律,金额占比逐年下降,神经外科和肿瘤科使用量最大。使用量增加最大的是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DDDs排序由2012年的第11位跃居到2013年和2014年的第2位,B/A值接近1,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使用主要集中在儿科。使用量稳步增长,DDDs徘徊在第3、4位的是维生素C注射液,临床用量现多比较大,需引起医师注意的是,长期每日使用2~3 g可能引起停药后坏血病[13],故宜逐渐减量停药。使用量、销售金额和DDDs都显著上升的是维生素E胶丸,由于其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14],使其与维生素C片都成为皮肤科和妇科最多的药品。在此笔者要提醒广大爱美人群,应警惕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类药物的危害性: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痛、胃痉挛等症状,维生素C还可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阻碍食物中Ca2+、Zn2+的吸收,进而导致铜、钙、维生素B12缺乏;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E会导致维生素E缺乏者出现内分泌代谢紊乱,影响性功能,增加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的风险等[15]。此次调查中,销售金额占维生素类药品年销售金额六成以上的是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其中脂溶性维生素Ⅱ的销售金额连续3年排名第1位,DDC仅次于核黄素磷酸钠排名第2位。脂溶性维生素Ⅰ适用于11岁以下儿童及婴儿,其在普外科和小儿科使用量最大;脂溶性维生素Ⅱ适用于成人和11岁以上儿童,以满足人体每日对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和维生素K1的生理需求,其B/A值在0.11~0.31之间,属价格较贵而用药人/次较少的品种。

参考文献

[1]邓新立.钙剂与临床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7,7(4):1146.

[2]叶志成.上海地区儿童维生素缺乏情况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14,20(1):15-17.

[3]薛秀英,黄光荣,蔡晓虹.我院住院病人维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7):159-160.

[4]王强,金岩,李婉.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和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量[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234.

[5]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217.

[6]朱乐亭,王莉文.北京市24家2011—2013年妇产科维生素类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药品评价,2014,11(18):29-30.

[7]翟凤英,何宇娜,王志宇,等.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J].营养学报,2005,27(3):181-184.

[8]Borghi L, Schianchi T, Meschi T,et al. Comparison of two diest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tstones in 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J].N EngI J Med,2002,346(2):77-84.

[9]蔡杰,苏美霞,蔡静月.我院口服补钙剂的临床应用分析[J].现代医院,2007,7(7):78-79.

[10]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rogram.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J].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2001,94(6):569-573.

[11]陈豫.合理补钙[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3):7.

[12]何晓霞,王蕾,柴中平,等.钙剂的合理选用及常用钙剂评述[J].中国药业,2001,10(6):3-4.

[1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S].200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55.

[1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22.

[15]温伟省.维生素类药物滥用的危害及合理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97-298.

(收稿日期:2015-06-16)

中图分类号R97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124(2016)02-0218-04

* 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sxhz0916zxd@163.com

猜你喜欢

钙剂维生素分析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钙剂选择学问大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补钙的学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