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少年武术运动员训练阶段训练过程的最佳结构与内容的确定

2016-04-08Т·А·施利科А·А·斯莫利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武术

Т·А·施利科 А·А·斯莫利娜

摘要:发展武术的现代趋势要求探索安排训练过程的新方案。尤其突出的是少年运动员在训练阶段—基础阶段中的训练问题。作者提出:要优化少年武术运动员在多年训练阶段的赛前中周期中训练过程的结构和内容;确定用于训练过程的主要身体练习,以及技术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过程中的身体负荷量及其在赛前中周期中的分配;探索在赛前中周期中针对发展身体素质的负荷的最佳组合。

关键词: 武术;训练负荷;手段及其分配;各个方向负荷的组合;赛前中周期

中图分类号: G 852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2009703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Modern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require searching for new variants of the training process.The problem of young athletes train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t the preparatory phase,which is basic in their training.The authors suggest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young athletes engaged in Wushu,in the preseason mesocycle at the preparatory phase of the longterm training.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basic exercises used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and the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technical and special physical training its distribution in the preseason mesocycle.It is also of importance to decide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load,aimed at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qualities in the preseason mesocyle.

Keywords:Wushu;training load;tools and their distribution;combination of loads of different purposes;preseason mesocycle

武术是所有身体素质和谐发展的复杂协调性运动项目。练习群是要求高水平发展的速度力量能力、协调能力、柔韧性和专项耐力的运动动作的组合。例如,在一些练习群中可以组合练习的复杂成分和带旋转540°和720°的跳跃,并带劈腿着地。

分析武术方面的科学方法文献发现,在这一运动项目中,对安排训练过程问题的研究尚不足。未确定它的结构、手段,以及按多年训练的小周期、中周期和大周期安排身体负荷量和强度。

训练阶段是运动员培养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扩展了运动员参加的单项种类。按照全俄罗斯运动项目清单,少年运动员要参加2个单项:武术套路和传统武术。由于增加了比赛单项种类,所以提高了负荷量,这就要求优化训练过程,要特别关注赛前中周期的结构和内容。这是研究本课题的原因。

分析武术科学文献和竞技实践发现:在实践经过理论检验的赛前中周期中优化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结构和内容的需要,与对这一过程的科学方法保障研究不足之间存在着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必要性提出了研究任务:确定在赛前中周期中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过程,以便保障有效的赛前训练的最佳结构和内容。

1研究目的

确定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在训练阶段的赛前中周期中训练过程的最佳结构和内容。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研究主要分析科学方法文献、训练计划和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日记。

2.2观察法

在实验中对实验对象进行教育学观察。

2.3数理统计法

研究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tatistic 6.0”进行了统计学处理。

2.4实验法

2.4.1实验对象

2014—2015年,在托木斯克第十五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训练基地里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15人和实验组15人。受试者年龄为12~14岁,所有人都是一级或二级运动员。

2.4.2实验过程

对实验对象进行教育学实验。赛前中周期由8个小周期组成,每一个小周期6次训练课。对照组按照传统训练计划确定训练过程的结构和内容。实验组训练过程的结构和内容作出了一些改变,涉及到训练手段、各个小周期训练手段量的分布和优化针对发展身体素质的负荷。

依据对成功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的训练分析、对武术专家的问卷调查结果和科学方法文献,运动员所使用的技术训练手段分为3个板块(见表1),每一个板块分为若干个组。第1板块包括具有统一技术特征,并带有比赛练习元素的练习(8组);第2板块包括主要针对发展身体具体部位的练习(2组);第3板块包括器械练习(3组)。专项身体练习分为4个组,标准是发展身体能力(见表2)。通过分析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日记,确定了专项练习的量及其在赛前中周期中的分配(见表3)。

在赛前中周期中开赛前的负荷量下降,表现出比赛练习与针对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之间的相互联系。专项跳跃练习和平衡练习在整个中周期训练中相对均衡地分布。从第4个小周期开始明显降低了“套路连接动作”的练习量,同时增加了“套路局部动作”和“整个套路(比赛练习)”的练习量。

实验发现,在赛前中周期中,在一堂训练课中结合了不同方向的负荷。例如:在第1个和第2个小周期中结合了针对完善技术、发展速度和柔韧性的负荷;在第3个至第5个小周期中,结合了针对完善技术、发展速度-力量素质和速度力量耐力的负荷。在最后的小周期中,最经常的是结合针对完善技术、发展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的负荷。应当指出,从第6个小周期直至比赛,总的负荷量出现下降。

在赛前中周期的每一个小周期中,利用了针对完善技术动作和发展速度、速度力量能力、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的练习。原因在于:为了顺利完成比赛套路,运动员的所有身体素质都应当达到很高水平。

在对照组中,中周期的前半部分使用了针对发展速度、柔韧性、速度力量素质和完善技术的负荷。在中周期的后半部分实际上在每一堂训练课中结合了针对发展速度力量耐力、一般耐力和完善技术的负荷,从而导致出现疲劳,对运动员的技术评

定与比赛成绩产生消极性的影响。

3研究结果和讨论

在完成教育学实验后2个组的运动员都参加了托木斯克州的冠军赛。对照组运动员的平均得分为8.43,而实验组运动员为8.67(P<0.005)。在冠军赛上,实验组7名运动员和对照组5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实验组3名运动员和对照组1名运动员获得奖牌,并获得参加俄罗斯冠军赛的资格。在俄罗斯传统武术冠军赛上,实验组2名女运动员获得奖牌。

4结论

为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确定了在多年培养的训练阶段中对于技术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身体练习,并对其进行了分类,优化了针对赛前中周期中完善技术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身体负荷量,明确了针对赛前中周期中发展身体素质负荷的最佳组合。比赛结果证明了实验性赛前中周期的结构和内容的效果。

参考文献:

[1]Muzrukov G N.Osnovy ushu(Wushu basics)[M].Moscow:Gorodets,2006:577.

[2]Muzrukov G N.Osnovy ushu.Part2.Korotkoe sportivnoe oruzhie:uchebnik dlya sportivnykh shkol[M].Moscow:Fizkul'tura isport,2013:112.

[3]Smolina A A.Trenirovochnyiy protsess v predsorevnovatel'nom mezotsikle kak element sistemy podgotovki yunykh sportsmenov,zanimayushchikhsya ushu (Training process in precompetitve mesocycle as an element of training of junior wushu wresters)[J].Vestnik Tom.gos.ped.unta,2013(12):197.

[4]Smolina A A.Opredelenie effektivnykh parametrov trenirovochnogo protsessa v predsorevnovatel'nom mezotsikle u yunykh sportsmenov,zanimayushchikhsya ushu (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parameters of training process in precompetitive mesocycle of junior wushu wrestlers)[J].Vestnik Tom.gos.ped.unta.2014(147):172.

(姚颂平 译)

猜你喜欢

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功夫电影对武术传播的影响探析
刍议武术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塑“玉川武术”品牌 育自信阳光少年
武术健身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大武术观的我国武术发展路径分析
我们是如何将学生带进“武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