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敦煌 今朝唱响

2016-04-08栀子

歌剧 2016年2期
关键词:合唱队交响歌剧院

栀子

说起敦煌,人们会想到什么?是莫高窟珍贵的彩塑和壁画,还是横贯中西的丝绸之路?是充盈于旷野间袅袅的梵音和深藏的经卷,还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自然风光?无论是哪一方面,敦煌都有着其无与伦比的深厚与丰富,因而,千百年来,敦煌也格外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以敦煌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很多,但是这并不会阻碍人们继续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它,因为,敦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总能从中挖掘出你想要的美。

2016年元月6日,由甘肃省歌剧院推出的大型交响合唱《敦煌》在甘肃大剧院首演,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美的作品。词作者为甘肃本土作家王彬,作曲为著名作曲家郑冰,指挥为著名指挥家许知俊,总导演为甘肃省歌剧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彭德明。100多人的合唱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甘肃省歌剧院合唱队,二是甘肃陇韵合唱团,三是兰州城市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学生合唱团。除了舞台上的合唱队,还有一部分合唱队成员在观众席二楼,在最后第三乐章时发声,台上台下交相呼应,蔚为壮观。

交响合唱《敦煌》由序曲、第一乐章《丝路篇》、第二乐章《舞梦篇》以及第三乐章《朝圣篇》组成。词作者以诗歌化的语言,写意敦煌的万千景象和千年沧桑。从序曲的《一沙一世界》开始到接下去的三个篇章,看似独立,实则有一种关联和递进,从丝路怀古,到梦回敦煌,直至最终的朝圣敦煌,可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敦煌之旅,是心灵与敦煌的对话。敦煌的神圣和大美,在音乐的流动中娓娓道来。

交响合唱《敦煌》最精彩的当数音乐。作曲家郑冰临危受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音乐的创作。敦煌是世界文化的交融点,曲作者将《敦煌》的音乐风格设定为多元化的结构,没有拘泥于某一种特定风格,即使在一个乐章(歌曲)中都会有不同风格音乐的展现。这部作品采用的音乐元素很多,序曲是中国的《茉莉花》素材,然后依据歌词提供的内容逐渐加入其他元素,比如甘肃民歌《刮地风》《下四川》《花儿》,新疆民歌、西域民间音乐、中东音乐、土耳其音乐甚至意大利音乐素材等。充分体现敦煌的世界性、包容性。而所有这些素材的使用,都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全新的创作,因此,现场的听觉感受是民族和地域风格与交响性的有机融合,时时处处能够体会到那种味道,但用了什么材料却看不出,那种感觉就好像《红楼梦》中的茄鲞,味道有了,原材料却似是而非,韵味无穷。

交响合唱《敦煌》,三个乐章共有12首声乐作品。序曲的《一沙一世界》,开篇就将人们带入到一种澄净、空明的境界当中,音乐由轻到渐强,慢慢展开,仿佛金色的流沙。第二乐章中,《飞翔的精灵>是一首艺术欣赏性和演出效果都非常好的作品。曲作者将花腔的无词歌与合唱部分巧妙结合,花腔时而如飘逸的云彩,时而是灵动的沙粒,与合唱部分的稳重厚实形成对比,演唱的难度也是整部作品中最高的。上海歌剧院青年女高音谢榭的现场演绎让作曲家的创作构思得以较好的体现。第三乐章中的《多彩丝路》,可以说是整部作品中最精彩也最受观众欢迎的。据了解,这个段落在原来的创意文案中是没有的,前期讨论时,郑冰突发奇想,感觉应当有一个类似协奏曲里的华彩段的部分,在人们对于合唱和管弦乐产生审美疲劳时,突然出现一种新的音乐元素、新的音乐音响,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能够把整体的气氛推向高潮。从首演的效果来看,这个创意非常成功,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手鼓、唢呐、琵琶、二胡都是从丝绸之路引入中国的乐器,在这里出现恰到好处。四个演奏家的表现也很到位,使得这个乐章精彩纷呈、惊喜不断,高潮迭起,场内的气氛空前热烈!特别是手鼓一出来,全场的气氛瞬间被调动起来,观众和着节拍鼓掌,节奏一丝不差,完全不似首次观看演出的样子。

《敦煌》既然是交响合唱作品,就要把合唱发挥到极致。郑冰在总体设计时就把合唱的各种形式都加以合理布局使用。比如《敦煌的月牙》用了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两关怀古》用了男声合唱的形式,《飞翔的精灵》用了花腔女高音与女声合唱的形式,《听说的地方》用了童声与女高音合唱的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用在不同的结构点,既有对比、又有新意,很好地呈现了歌词的意境。在《敦煌》合唱部分的创作中,曲作者有意识地加入器乐化的织体和演唱方式。如男低音声部模仿手鼓的音效,男高音和女中音模仿维族弹拨乐器的唱法,甚至还加入了用人声演唱出风声、水声的效果,很有特点。郑冰说,他在构思阶段就设定每一个乐章都可以独立成章,即串起来是项链,分开来是珍珠。每一个乐章都有跌宕起伏的设计,都要有高潮点、兴奋点,以应对现代人的欣赏习惯。

内容的美还要以形式的美来体现。交响合唱《敦煌》的二度创作有很多用心的处理,精美的舞美灯光、与观众互动的简单的舞蹈、体现敦煌沧桑变迁的沙画,以及合唱队排列成流沙形状蜿蜒的队伍、不同场景不同色彩的服饰等,这些舞台元素虽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唱作品中采用的,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处理确实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当帷幕开启,舞台上灯光一亮,台下观众就发出一片惊叹和掌声,一个从未演出过的作品,叫好声、掌声可以从头至尾,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这部交响合唱作品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每个篇章开始的那段朗诵。朗诵者是甘肃省歌剧院党委书记、男中音歌唱家王跃春,他的音色醇厚,节奏稳健,其朗诵与音乐相得益彰,而朗诵的内容也可以让观众对于这部作品的内核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遗憾的是,可能主创考虑演出中乐队与朗诵无缝对接,因而没有现场朗诵,而是采用提前录音现场播放,这就在音质上与现场演奏有一些出入。希望在今后的演出当中能有所改进。

所谓创作,其实就包含着创新,而每一种创新,恐怕又离不开“观众”这个舞台艺术最无法忽视的群体。一部作品,或许不一定要迎合观众,但是一部作品,如果有了观众,那就可以说成功了百分之八十。交响合唱《敦煌》连演两场,一票难求,特别是首演结束后,第二天的票就变得更为抢手。彭德明说:“明天一早就得关机,因为我也没票了!”或许这是一句玩笑,但是作品受群众欢迎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甘肃省歌剧院的掌门,彭德明被大家称为“鸡血哥”。从接手这部作品创排到首演,满打满算两个月的时间,而这两个月,彭德明没有一天是深夜11点半之前回家的;两个月,彭德明没有在家里吃过一顿饭。作为院长、作为这部作品的总导演,他要背负的东西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虽然给大家的时间都不多,可能歌唱演员只需要熟练背谱演唱,演奏员只需要熟练自己负责的声部,但他们所需考虑的毕竟只是一部分。而对于彭德明来说,哪一部分都不能有差错,一招大意,就会满盘皆输。他的精力早已经满负荷,可他不让自己倒下,于是就要自己给自己“打鸡血”,也给他的团队“打鸡血”。首演结束后,彭德明的疲惫是显而易见的,而他的兴奋和自得也是有目共睹的。

总是被彭德明这样的领军人物和他的团队深深打动。在大西北这片高雅艺术并不丰饶的土地上,他们能几十年艰苦地坚守,仿佛在沙漠中浇水,虽然艰难,但从不放弃。难能可贵,令人心生敬意。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交响合唱《敦煌》集艺术性、观赏性于一身,歌词优美、音乐动听,演唱起来难度也不高,且地域特色明显,很有群众基础。可以预见,这是一部未来具有一定普及前景的作品。期待《敦煌》能够在更多的舞台上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唱队交响歌剧院
洋葱合唱队
对中央歌舞团陕北民歌合唱队兴衰史的文化解读
西安鼓乐亟待“交响”
洋葱合唱队
绿色交响
绿色交响
一共几只猫
城市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