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堂·二人转

2016-04-08凌士彬

师道(人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课堂

凌士彬



新课堂·二人转

凌士彬

2015年4月中旬,校长班异地培训在东北师大举行。期间,我们听取教授专题报告,参加名校教育考察,举行研修反思,培训生活如网页屏幕,精彩纷呈,来去匆匆一周,繁忙而充实。培训所得必须融入实践,如今大半年过去了,整理培训笔记,比照自己的教育教学,我觉得,此次培训交流确有不少地方值得一再反思涵咏。

4月19日是比较辛苦的一天,早晨7:40,我们在雾霾的微寒中坐上了奔赴东北某名校的大巴。说“奔赴”,是因为学校在新区,约有1个小时的车程,8:30开始有几节展示课等待我们观察,时间比较紧。

第一节是数学课,学习“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课前学生每人发一份“学案”,用粗糙的纸张印刷,课堂基本结构是“复习提问”“阅读自学”“合作交流”“例题分析”“巩固训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和“课后作业”。从以上术语来看,新课程特色还是比较显著的,但是光看其“写”不行,更要“观其行”,因为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就会经常遇到,检查老师的备课笔记,“三维目标”每课皆有,“自主合作探究”俯拾皆是,但在新课程绚丽外衣的包装下,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流行。我要静观其变。一上课教师就发问,有的同学举手回答,有的同学是老师点名,回答的多是“有哪些”“是什么”“是不是”等“陈述性”问题。个别追问、反问显示了设计的匠心和教育机智,但由浅入深的“组合”提问难见,学生在问答中基本处于被动境地。我们知道“问题引导”是课堂教学的常见模式,但怎么引导,大有文章可做。苟文彬《课堂有效提问六辨》一文指出,“普遍的教学实践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仅仅从教师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问,基本上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提问’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发挥的作用”。“问题引导”就是老师搭建支架,让学生主动构建。“问题”的梯度、密度、难度都要仔细斟酌,不可随心率性。其中学生参与提问,是“问题引导”模式的最佳境界。学生的反问、跟问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问,而不仅仅是牵着学生发问。

在课堂八个环节中,前三个——“复习提问”“阅读自学”和“合作交流”,师生对话多,学生参与面较广,也有些深度。进入重点环节——“例题分析”“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教师画、演、说增多,学生探究偏少,能力课堂立意未能彰显,教学过程没有高潮。全课一个同学回答了若干个问题,三个同学共同解决一个问题,其余十多个同学不同程度参与了讨论,而绝大多数同学只是倾听,没有表现的机会,而且所提问的同学多集中在课堂前面偏左的地方,后边偏右的同学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纵观本课设计,“问题引导”构思鲜明,但绝大多数问题欠缺高度和深度,问答方式也缺少逻辑性和离散度,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是不错的优质课堂,但还不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新课堂。

第二节是化学课,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也是学案导学,比第一节课气氛要活跃,教师情绪饱满,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及时个别指导,然后是小组汇报,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特点鲜明。但是,播放PPT是教师,板演教学过程是教师,画化学反应函数图像还是教师。课下大家议论:把函数图像让给学生在黑板上展演,它的教学效率和意义恐怕远超教师越俎代庖。一笔一划就是体验思考过程,自信坦然走向讲台,情感态度就得到彰显。如果再将PPT的播放权交给学生呢,那将会是另一番学生表演的天地。

用有效学习理论来观察两节课,以“质疑—释疑”设计引领,学生情绪饱满,课堂表现良好,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开心学习,精力比较集中,思维比较活跃,有倾听,有发表,有活动。但学生参与度不够,互动性不强,很难做到全程参与、全员参加和全身心投入,教学效度有限。

走出课堂,太阳冲出云雾,阳光和煦暖人。走在校园规整的水泥路上,心灵感受到的是现代气息。该学校是十二年一贯制公有民营学校。用民营体制管理教师,推行课程改革应该有一定的优势。但人们往往积习难改,譬如我们用惯了筷子,要换成叉子,就一时难以适应。钱钟书说:“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新课程的围城看起来很美,经营起来却非常困难。不“放心”,不“放手”,依然束缚着我们的教学思维。

下午,该校副校长结合两节展示课,为我们做了《课堂教学改进与评价》的报告。这位副校长是教育博士,手下有几个硕士生,形成研究团队。他们研究的重点课题就是改进课堂。学校遵循“尊重教育”的办学理念,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人格与个性发展”,他们通过研究,提出课堂教学的三条底线:学生活动不低于50%,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按学案利用教材进行自学,课堂训练不少于6分钟。自主课堂设计已吹来扑面清风,但纵观两节展示课,学生很难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主动思考和探究不够,理想与现实还有不小差距,看来,高中新课改在如此名校推行起来也需要一个渐变深化的过程。

通常我们把课堂教学分成三种境界:一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二是手中有剑,心中也有剑;三是手中无剑,心中却有剑。不少教师,职业情怀立意不高,课改理念不够明晰,教学行为难以改变,往往自说自话,喋喋不休,难以做到师生心灵融通,在一个平台上对话;教材和教参变为“讲座”内容,不能化为“教”与“学”的素材;很少研究教育对象,不去反思高效教学规律,是为手中有剑,心中无剑。其典型表现为有设计术语,无设计匠心;有教学行为,无教学机智;少有思维兴奋点,难有能力增长点。心中无剑势必动作稚拙,出手飘忽,往往难以克敌制胜。手心合一,因势利导,意到形随,课堂教学才能出神入化,点在要害,一剑封喉。手中有剑,心中也有剑的教师才是成熟的教师。他们目中有人,心中有书,手上有艺,是为有境界、有追求的优秀教师。但成熟的教师往往沉醉于“半山风光”,困守于发展的瓶颈,炫“识”秀“技”是他们的显著特点,他们往往喜欢自说自话而且说得漂亮,越俎代庖而且乐此不疲。教师烂熟于心,巧簧于口,学生却未必了然,是为教师昭昭,而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者和反应滞后者)昏昏。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个性各异的,教育的环节和要素又是变动不居的,许多教育教学内容都是在预设中不断生成,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点拨引导,情随“课”迁,以近见远,才是教育的最大智慧。师生应该是生命成长的共同体。教师应立足学生,超越学生,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立足功利,又超越功利。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则新,新则巧,巧则智,智则大用通用,无处不可用,虽说是“无”,其实是“有”,“无”中生“有”。以此观察,以上两节课好像还在第二重境界中徘徊。所以,我们的教授说,从专业引领到思想重塑,从规范行为到岗位创新,从基本模式到风格形成,从职业需要到事业追求,从文化涵养到生态发展,是卓越教师成长的重要路径。

辛苦一天,也该放松一下。傍晚时分,我们几个彼此熟识的校长,踱着方步,走在长春的大街上。寻寻觅觅,寻的是二人转剧场,觅的是餐馆老酒。东北人“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咱南方人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东北,也要体味一下二人转,但“不舍一顿饭,也看二人转”。我们先买好晚上7∶40的票,再找喝酒的馆子,一顿小壶细酒,飘然来到关东剧场。本以为60元的9排,可能难以看得仔细,没成想东北二人转演出的地方是小剧场,十三四排,200来观众,场面紧凑,音响真切,演员面貌可见,笑容可掬,宛若小班上课,眼睛左右一扫视,老师就看见我啦。哪像南方,有些班级和会场一样庞大,一个班就是一个梁山泊,看不真切,顾不过来。

小剧场就是小班化,小班化参与率就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差。演出开始,主持人上台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和观众一道说话,挑你的情绪,逗你的思想,引你参与,台上台下,互动一片。掌声不够,让你打“塑料拍子”,声音震耳欲聋,不容你不参与。我就忘情地打“拍子”,硬是把指甲盖抠翻了。连节目之间的“过场”,仿佛都有新课程的理念:引、评、联、收,铺、陈、宕、拔。一人摇唇鼓舌,观众声音鹊起,有时还挑动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的参与热情,形成立体效应,哪样精髓不是新课程的思想。演员的“手眼身法步”和“说学逗唱演”都与观众呼应。演出中,演员还走下舞台,和你交流,向你发问,在灿烂的追光灯下,你也仿佛是剧场的主角,自信地展示了一回,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意外斩获。高潮可能是派发奖品,主持人游走在人群中,话筒说不定递在你面前,“1到9,任意说个数”,再将话筒递在他面前,“1到9,你也任意说个数”,两个数字一合,几排几号,定位到人,奖品就发出来了。几个人参与——“表达”,一剧场人翘首以盼——“倾听”,那专注与热闹气氛不亚于李阳的“疯狂英语”,观众参与度奇高。原来“二人转”就是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带着大家共同转——转——转——,自转、他转、群转,身转、手转、心转,“转”就是二人转的精魂所在。

走在回程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却人迹难觅。北国的4月,天气还未回暖,寒风拂面,依然凛冽。我们默想,二人转的成功,一在场子小,观众少,全员参与好调动,每个成员都情绪饱满,跃跃欲试,气场很强;二是艺术表演讲究情景濡染和临场发挥,更追求情感生长,智慧生成;三在于演员的表演思想,剧场不仅仅是自己的舞台,更是观众的舞台,要创设情境,把观众的思绪拉进来,让观众成为上帝和主人,接受濡染和熏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要“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进来,头脑不断“转”起来,也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北二人转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启发。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说是职业化、事业化、社会化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生命成长、互依共生的生态化过程。教师只有在寒来暑往、抽丝剥茧、咀嚼扬弃的教育生活历练中,在渐进改变自己思维习惯和逐步改进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中,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的持续发展,成长为出类拔萃的卓越教师。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学行为怎样更加有效、高效,教学艺术应该怎样进一步提高,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潜心砥砺,精心反思。

(作者单位:安徽肥西中学)

责任编辑黄佳锐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