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懂事的孩子哪儿去了?
——正确对待中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

2016-04-08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李华书包意识

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 曹 冉

懂事的孩子哪儿去了?
——正确对待中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

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 曹 冉

【案例呈现】

学生李华(化名)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家庭。父母对他的教育非常用心,选择当地最好的学校,严格作息,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李华从小成绩优异,而且非常懂事,令父母既欣慰又自豪。

一年前,李华升入初中,依旧保持成绩优势,父母的管理也更加严格。但是近几个月,李华的情绪不太稳定,成绩逐渐下降,并且与父母不断发生冲突。父母一提到学习,李华就一脸反感,转身就走,不给父母说话的机会。

李华上小学时,书包都是妈妈帮着整理,可是升入初中后,他不愿再由妈妈整理自己的物品。妈妈认为孩子长大了,该自己收拾书包了。可是几个月前,妈妈无意中发现李华书包里有几本漫画书。为了不影响李华学习,妈妈悄悄将书取走。之后,妈妈经常检查李华的书包,时常搜出一些无关学习的东西。妈妈连续几次批评李华,但成效不大。李华觉得妈妈管得太多,自己一点儿隐私都没有,因此对妈妈的说教越来越反感。

妈妈管得越紧,李华的反叛性越强。一次,李华正在和妈妈“叫板”,被爸爸看到,狠狠地批评了他。从此,李华由对抗转为沉默,父母一问到学习,即使只是几句关心的话,他也转身就走,拒绝和父母说话。

看着懂事的儿子一步步远离自己,李华的妈妈伤心极了。她不明白,从前对自己言听计从、乖巧懂事的儿子到底哪儿去了呢?

【分析与疏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华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有了自己想保留的小秘密。他不希望父母像从前那样事事约束自己,时时监督自己,渴望拥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上初中后,李华不再让妈妈帮自己整理书包,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但是,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变化,仍然沿用对待小学生的方法教育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一如既往的“管束”让李华非常厌烦,尤其是妈妈常偷偷收拾他的私人物品,令他更为反感,认为自己的空间受到侵犯,于是出现了一系列“反抗”行为。

遭到父亲责骂后,李华便将自己封闭起来,由对抗转为沉默。学习成为父母和李华的交锋点,李华把愤怒不满的情绪转向学习,导致成绩下降。而父母的关注点仍是学习,所以他不愿听父母提到“学习”二字,一味逃避。

初中生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巨大变化时期——青春初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对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的,日益增强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促使他们强烈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并时常表现出“不听话”“拧”等逆反状态。进入青春期后,如果家长依然延续小学的教育模式,事事干涉,必然会引起孩子不满;如果家长用“高压”手段,则会引发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因此,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是行不通的。孩子在成长、在变化,父母的教育理念与手段也需要成长、需要变化。因此,李华的父母应转变教育方式,由约束管理转变为平等交流,接纳孩子的变化,重新培养亲子间的信任感。

首先,家长应向孩子承认偷翻孩子的书包是不对的。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可以证明自己与孩子“讲和”的诚意,为今后的平等沟通打好基础。

其次,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家长应尊重孩子,无论他讲什么,都要耐心倾听并做出积极回应,给孩子以平等、自由。这样,孩子才愿意和家长沟通。

再次,相信孩子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家长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给他们支配自己生活的权利。

李华的父母遵从建议尝试着改变教育方式,减少强制性,加强沟通。他们和李华一起制定了“学习制度”,并留出李华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李华与父母的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

猜你喜欢

李华书包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的书包
诸葛亮喂鸡求学
减负书包
敢为当先
一封家书
我的书包
藏在书包里的回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