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基于文化自觉的理论视角

2016-04-08沈梁燕

大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术大学传统

沈梁燕

大学是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价值趋向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历史新时期,高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一、文化自觉的理论内涵

“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的自主地位”。[1]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是20世纪末思想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人们在世界多元文化接触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理性清醒的认识,以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种迫切需求。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2]由此可见,文化自觉至少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性认识并主动维护本民族的文化;第二,结合历史传统与当下的条件和要求,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第三,关注当前的外部环境,实现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反思和尊重,努力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共识。

二、大学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归宿

大学从其本质属性上说,具有文化的属性。大学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学还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3]可以说,“大学的出现,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4]一流的大学文化集中体现了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品质,对于传承文明、推动发展、形成学校凝聚力、树立大学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文化自觉是世界一流大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回顾历史,会发现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鲜明的人文传统,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思想贯穿其整个发展历史。”“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是一套静止的指标体系,还是一个充满活力与个性、有自己理想追求和条件局限、在‘神秘的学术天堂与相对现实的人间地狱’的角力中有智慧地运作,并撰写出自己的完整历史和传奇经历的教育机构。”[5]可见,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打造世界一流的学科、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建设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大学的文化自觉,努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做到世界一流。

那么,何为大学的文化自觉?大学的文化自觉就是要寻求在文化体系的活动中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对大学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功能有深刻的认知,对大学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有正确的把握,对发展大学文化的社会历史责任有主动的担当。[6]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建设需要以大学的文化自觉作为目的和归宿,着力做好三个层面的努力:第一,传承文化脉络,强化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价值认同;第二,坚守学术理性,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相结合,彰显大学文化价值特质;第三,坚持文化传播与创新,发挥大学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纵观当前中国大学的发展,很多大学都在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却在建设过程中过分注重投资和硬件建设,忽视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等软件的建设;而一些青年学生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逐渐降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而对西方文化盲目追捧。我们建设一流大学,如果不注重文化建设,不确立自身的文化自觉,将逐渐失去安生立命的根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也将越来越远。

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以浙江大学为例

浙江大学立足文化育人根本、坚定文化强校理念,大力推进以文脉传统为根基、以学术理性为主线、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近年来,在传承文化脉络、坚守学术理性、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传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提升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传承文化脉络,增强文化价值认同

一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采取多种渠道展示中华文化之美,引导师生感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学校开设《史记》《通鉴》《四书》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学生感悟传统、提升人文素养提供良好渠道;扶持黑白剧社、学生书画社、婉云京剧社等学生传统文化类社团,组织开展诗会、国学成人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龙舟竞渡赛等各类“礼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学生文明素养的浓厚氛围;建设敦煌文化数字资源库,利用学科技术创新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存;启动实施《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撰工程,完成《宋画全集》《元画全集》《甲骨文校释总集》《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中华礼藏》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文化成果,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是坚守大学精神。学校始终坚守并不断弘扬百余年办学历史积淀而成的大学精神,不断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夯实浙大人的价值根基。学校将“积累文化高度”作为学校“六高强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将“求是创新”精神融汇到各项文化事业中;通过建设求是文化建筑群、校史馆、竺可桢纪念馆、院士长廊、百年人文名家展、“求是之路”文化景观等历史文化场所,将“求是”精神内涵注入各个文化载体中;深入开展“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凝练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培育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基础;每年组织师生开展“重走西迁路”主题教育活动,将校训与大学精神报告列入新生始业教育和新教工入职培训,发放校史读本、学唱校歌,排演大型原创话剧《求是魂》等,将弘扬“求是”精神渗入到各类文化活动中;出版文化研究著作《求是之光》《百年求是》文化丛书等,与中央电视台等合作摄制《大学》《校训是什么》视频,展现浙大文化脉络,引导师生将求是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坚守学术理性,彰显大学文化特质

学术是大学的文化特质。浙江大学充分发挥学科汇聚和人才荟萃的优势,推动师生学术发展,彰显大学文化价值特质。

一是构建学术发展支撑体系,培育学术自由精神。学校依托“1311人才工程”,推出求是青年学者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出国(境)研修专项计划(“新星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学习培养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紫金计划”)等一系列教师学术支持计划,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面向学生,系统实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每年有千余学生自组团队申请研究课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完整的科研过程。同时,学校还开展“年度十大学术进展”“学生年度十大学术新成果”“求是学术之星”等学术评选活动,积极营造公开、自由、激烈的学术论战氛围,不断推动学术传承与发展。

二是强化大学学术责任意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学校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深入实施《浙江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浙江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等规章,通过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术责任意识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同时,服务社会是浙大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的学术责任与实践追求。长期以来,学校与浙江省、长三角地区及全国许多地区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秉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把服务社会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坚持高水平、高辐射,为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在服务中实现“双赢”。

三是积极培育学术创新精神,增强学术发展动力。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浙江大学高度重视创新精神的培育,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营造敢于创新的创新文化氛围,增强学术发展的动力。学校举办“求是大讲堂”“东方论坛”“校友论坛”“海外名师大讲堂”等高端学术讲座,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举办“蒲公英”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校友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作品大赛、各类学科竞赛、登攀节等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创建紫金创客元空间,启动浙江大学良渚创业育成中心,大力推进紫金众创小镇建设,将高端科研资源融入教学,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组建成立教代会教师发展委员会、青年教师联谊会、青年教授联谊会、青年教师学术社团、沙龙等教师成长平台,加强学术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建设,发挥团队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三)加强文化传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加强文化传播,促进文化融合,努力创造、培育、重构和发展新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大学文化自觉的关键一环。

一是打造文化品牌,提高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学校每两年举办一届院系文化品牌评选活动,努力构建文化品牌的校院二级培育模式,打造“亮点工程”+“一院一品”的文化品牌格局,培育一批、推广一批,充分发挥文化品牌建设在唤醒师生文化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创新精神上的重要作用,实现文化品牌价值提升。近年来,学校在教育部举办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评比中,获评全国高校十佳示范项目1项、特色项目1项。

二是加强中外高校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校大力加强门户网站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建设,将大学的历史文化、科研成果、人文风貌等传播出去,充分展现中国大学的卓越成就。自2010年开始开办全国首个“中国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依托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项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采用图文并茂、中英对照的方式出版,利用国外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向西方推荐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积极参与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美国罗德岛大学孔子学院、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3所海外孔子学院的共同建设,努力培育一批不同教学需求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开展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体验中国”之旅,实现人才培养、学科交流、文化传播、艺术交流的深度融合;举办海外“浙大周”大型系列交流活动,通过中外校长论坛、专题学术交流、一流学科伙伴对接、艺术演出、中华文化遗产精品捐赠、图说浙大展览等活动,深化与欧、美、日、韩、台等国家和地区高校的交流,深化双方的实质性合作。

四、文化自觉视域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和浙江大学的实践,本文就文化自觉视域下加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守与传承大学文脉,将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文化作为学校发展战略

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深厚历史积淀、明确的办学理念、鲜明的文化特质以及独特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动力、灵魂和核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从思想层面和战略层面上讲,需要始终坚守大学的文化脉络,深入研究学校的发展历史与办学经验,总结、提炼学校的文化个性与文化特质,从实际出发,将传承文脉、建设文化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以高度的自觉和自信构筑学校发展的思想文化高地。从有形的物质层面来讲,大学要加强校史馆、图书馆、名人雕塑、纪念馆、历史遗迹、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的建设,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大学历史文化永久地保存并传承下去;要积极开展各类文化寻根活动,大力弘扬校训精神,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的信仰和生活。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习近平同志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7]大学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根植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环境。因此,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就必须自觉地承担起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一要坚持辩证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8]要通过积极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网络视频公开课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大学生形成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二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通过加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建设,如培育和支持传统文化类社团,组织开展诗会、国学成人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各类活动,使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同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自信。三要充分挖掘和阐释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程、数字化工程,积极建设传统文化类博物馆、艺术馆等,最大限度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并传承下去。

(三)坚守学术理性,培育创新文化氛围,承担起服务又引领社会发展的职责

在当今社会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多种思潮相互激荡的背景下,人们的文化鉴别和批判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大学是以增进知识和追求真理为使命的场所。正如约翰·亨利·纽曼所指出的,“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9]因此,大学要始终坚守学术理性,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培育创新文化氛围,承担起服务又引领社会发展的职责。大学要通过制度建设、平台建设、科研支持体系建设等措施创造有利于课题研究与学术讨论的氛围,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出一批批“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生产、传播和创造优秀文化,以高新技术和高品质文化产品服务社会,帮助人们提高文化鉴赏能力和文化自信,引领社会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四)创造性地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丁学良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普遍主义和世界主义的精神实质,这种精神实质在当今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10]在全球化时代,一所大学唯有与世界保持紧密接触才能成长、成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大学要积极培育一批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提升文化项目的价值和吸引力、影响力,在世界一流大学之林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个性。要立足人民生活和历史传统,打造出能够打动“他者”心扉的话语体系,通过图书出版、文艺演出、文化展览、新媒体传播等渠道,讲好中国好故事,让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梦想获得最广泛的传播、理解和支持。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的学科与人才优势,设置“中国学”专业、推进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孔子学院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等,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和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注释:

[1][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

[3]王冀生.我的大学文化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94.

[4]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5.

[5](美)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

[6]钱佩忠,宣勇.论大学的文化自觉[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93-98.

[7]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家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8]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9]刘宝存.牛津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2):16-22.

[10]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7.

猜你喜欢

学术大学传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