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单田芳说书

2016-04-08沈伟东

金色少年(美绘小文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单田芳顶楼评书

沈伟东/文

潘婧/图

漓江边

听单田芳说书

沈伟东/文

潘婧/图

顶楼是个大平台。

周日午后,我披着一条毯子坐在顶楼天台的破藤椅上晒太阳。这种感觉像下雪天泡在温泉里,阳光像温暖的水波漫过双脚,又漫过双膝,一直漫到手掌、指尖。楼下花圃里蜿蜒生长的葡萄藤,在寒冷的天气里从枯黄的老叶片下挤出藤蔓,芭蕉也卷出嫩绿的叶片。桂林的这个冬天并不冷。

顶楼是我住的这栋楼的公共平台,有一两百平方米,有半人多高的护墙围绕着,红瓦斜屋顶,没有任何装饰,也很少有人来。

我住在顶楼,上顶楼天台很方便。于是,我把家里淘汰的两把破藤椅放到天台,再提上来一个硕大的热水壶,这里就成了我喝下午茶、晒太阳的地方。

坐在顶楼天台很舒服。天空湛蓝,纯净的蓝就如沉甸甸的果冻。身体全方位晒在阳光里,喝热茶、听评书。茶是昭平县产的红茶,捧在手里的是茶气浮动的暖香。

评书是单田芳的自传体评书《言归正传》。

在单田芳的评书里,小时候我听过《隋唐演义》《大明英烈》,都是历史演义评书。单田芳沙哑的嗓音可以说是上世纪80年代市井文化娱乐的一个“符号”。直到今天,单田芳的评书大家还是百听不厌。

这一年多来,单田芳的这部《言归正传》颇让我入迷。

起初,我是在电脑里下载下来听,后来图方便,就下载到手机里,忙里偷闲,比如在假日天气晴好的午后找一个独处的地方,有时在将军塘畔的石凳上,有时就在这天台上的破椅子上。有一次,飞机晚点,在候机厅里我一连听了6小时10多回的评书。

单田芳的父母是西河大鼓艺人。单老在评书里娓娓道来自己与父母的经历:在伪满洲国时代的辛酸遭遇;抗战胜利后长春无政府状态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长春围城的逃亡生涯;解放战争结束后家庭短暂的安宁欢乐;父母因交友不慎,或者说仗义疏财救人危难的江湖道义引来的牢狱之灾;单田芳北京探监;家庭变故和疾病导致他从大学退学……

单田芳讲这套评书时已是70多岁的老人,在这部评书里道尽家国兴衰,个人荣辱,可以说是一个家庭和一个人的“国民生活史”。

单田芳略带沙哑的嗓音如老树普洱茶,味道醇厚,耐人品味。我听了三四遍《言归正传》。

第一遍我听的是故事。

作为一部自传体评书,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环环相扣,只要听进去,就难以放下。

有一次,我去七星路老曾的盲人按摩店,按摩的时候,我打开手机听这部评书,听着听着,按摩师老曾也被吸引住了。当时,单田芳正讲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和一家人在长春,流离失所,冒着严寒做小贩,在街头卖水泡花,饱受民兵、警察和无赖的欺辱。一个早上,女儿被抓小贩的民兵抓去,卖花的钱和水泡花被没收,玻璃瓶被打破。单田芳躲在街边角落,不敢去找,只能苦苦地等女儿出来。那时,女儿也已十七八岁,是知羞耻的大姑娘了。好不容易等到女儿出来,父女俩抱头痛哭。女儿抹了抹眼泪,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第二天继续去卖水泡花。听到这里,老曾也不住感叹,人活得多不容易啊!

第二遍我除了听故事,还听到大历史概念下的百姓的日常生活组成的“小历史”。

例如在伪满洲国时期的百姓生活情况,我留意到各个时期的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状态。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北茶馆、年节,以至不同阶层的日常家庭生活。

在单老不经意的讲述中,听者如身临其境,饶有趣味。单田芳讲述1944年的春节,通过他的声音,把我带到那个时代的年货市场、评书茶馆。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买年货”“放鞭炮”“请财神”等场景历历在目。

我还可以从评书里听出在日本人侵占东北时期,东北的殖民情况和日本人的生活状态。例如,伪满洲国时期,迁居中国东北的日本人的学校教育与中国人的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残酷欺凌和经济盘剥,日本战败后流落长春的日本人的遭遇。

这些活生生的个人亲历的细节,经单老讲述,能让听者反思战争、中日关系、民族危机等问题。

第三遍听这部评书,我带了一张八开的纸和一支铅笔。

我画了一幅简笔东北地图,随着单田芳的讲述,跟随单家人的足迹,做一趟评书艺人之家的江湖之旅:齐齐哈尔、吉林、沈阳、长春、鞍山、营口、海拉尔、密山、台安……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这家人的故事,也记录了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的情感历程。

去年秋天,我到沈阳,坐在旅游公交上,经过北市场、三经路,恍惚中,我似乎看到70年前那个叫“大全子”的孩子在这里的童年时光。我还专程去了沈阳北陵,在里面走了三四个小时,走遍了北陵的每一个角落。

1974年4月27日,单田芳开始在这里奔走申诉自己的冤屈。由于四处流亡,单田芳无法正式安葬老父亲,他把老父亲的骨灰偷偷埋在北陵的一棵松树下。待他得到自由之身,却再也找不到埋葬父亲的那棵树了。

从午后三四点,喝着下午茶,听着评书,不觉暮色苍茫。

些许寒凉随着夕阳西沉包围过来,我裹紧毛毯,午后时光消融在说书者沙哑的声音里。

猜你喜欢

单田芳顶楼评书
流星雨
判断:哪位洗得快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单田芳死磕张作霖
抱怨不如宽容
蒙养山房评书法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布鲁克林高地顶楼住宅
To Be Continued
夏日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