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魏北齐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述评

2016-04-08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100871

关键词:壁画墓北齐

潘 攀(北京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



东魏北齐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述评

潘攀(北京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东魏、北齐是由胡化汉人高氏一族掌控的地方割据政权。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发现并发掘东魏北齐壁画墓25座,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其中较重要的如湾漳大墓、娄叡墓、徐显秀墓、茹茹公主墓等改写了以往对魏晋南北朝艺术史的认识,在中国绘画史中亦具有重要位置。本文系统梳理了迄今关于东魏北齐壁画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情况,并对其已有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与述评。已有研究包括对单座壁画墓的个案研究及在壁画墓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基础上的综合研究,已完成对东魏北齐壁画墓的墓葬形制、壁画内容、分布规律、发展序列、地域性、过渡性、社会性、艺术表现等问题的基本认知,亦涉及装饰图案、科技保护等细节;所获成果对新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尤其对不能确定年代的壁画墓具有对比与辨识的实用意义。通过梳理研究过程,可以看出由美术史到考古学、再到两者配合的发展轨迹,这也是今后墓葬艺术史研究领域在方法论上的重要趋势。不足之处依然存在,文末提出问题与建议,以期关于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研究工作可以更深层地开展。

[关键词]东魏;北齐;壁画墓 ;研究评述

东魏、北齐是由胡化汉人高氏一族掌控的地方割据政权,以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北)、别都晋阳(今山西太原)为政治军事中心,两代历45年。《北史.孝武帝纪》载:“(永熙三年534)十月,高欢推清河王亶子(元)善见为主,徙都邺,是为东魏。”[1]东魏政权的控制者实为高欢,随后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掌权。高洋于武定八年(550)代东魏自立,史称北齐,至公元577年被北周政权所灭。

东魏北齐墓葬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发现近350座,其中壁画墓25座,约占7%。这些墓葬大都集中在以邺城与晋阳为中心的河北、山西等地,其中比较重要的壁画墓如湾漳大墓、娄叡墓、徐显秀墓、茹茹公主墓等改写了我们对魏晋南北朝艺术史的认识,在中国绘画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本文拟梳理迄今关于东魏北齐壁画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情况,并对已有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与述评。

一、东魏北齐壁画墓的考古发现

从现有情况看,东魏北齐壁画墓的考古发现大致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期,上世纪50、60年代。此时期尚未有计划地开展东魏北齐墓葬的调查发掘,壁画墓的发现带有偶然性;4座壁画墓均发现于河北,属抢救性发掘,保存状况不佳,多仅存壁画痕迹,因而研究工作尚无从进行,资料以简报形式刊布。

河北吴桥抢救清理了东魏武定四年(546)的封思温夫妇墓,两墓墓室四壁均发现了白灰墙面和壁画痕迹①张平一.河北吴桥县发现东魏墓[J].考古通讯.1956(6).;磁县清理讲武城M1、M56两墓,其中M1出土纪年墓志,记载墓主为葬于北齐大宁二年(562)的比丘尼垣,两墓墓室四壁均有壁画遗迹但破坏严重②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磁县讲武城古墓清理简报[J].考古.1959(1);敖承隆.河北磁县讲武城调查简报[J].考古.1959(7).。

第二期,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2005年)。文物部门开展了一些主动性工作,发掘东魏北齐壁画墓16座,范围涉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北京多地,关于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研究相继展开。

1.河北:5座

1970年代初,河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在磁县及附近地区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发现墓葬134座,其中北齐武平七年(576)冯翊王高润墓③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J].考古.1979(3);汤池.北齐高润墓壁画简介[J].考古.1979(3).、北齐武定八年(550)东魏茹茹公主墓④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4).发现精美壁画,北齐武平五年(575)的李尼(难胜)墓存有壁画痕迹⑤马忠理.磁县北朝墓群——东魏北齐陵墓兆域考[J].文物.1994(11).。据出土墓志得知,三座壁画墓的墓主皆身份显赫:高润为高欢第十四子,茹茹公主为柔然可汗孙女、北齐神武帝高湛幼妻,李难胜为李希宗孙女、北齐废帝高殷的愍悼王妃。加上之前磁县讲武城发现的两座北齐壁画墓,至此,可判断磁县地区所谓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实为东魏北齐皇室贵族墓葬区,亦初步了解了东魏北齐较高等级壁画墓的基本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部门组建了邺城考古工作队,于1986年起在邺城西、北郊调查了东魏北齐陵墓区,发现墓葬123座。调查中意外发现两处遭受严重破坏的墓葬,随即发掘了湾漳村东的一座大型斜坡墓道壁画墓。湾漳墓是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东魏北齐墓葬,推测为北齐文宣帝高洋的武宁陵,墓道两壁、地面及墓室满绘彩色壁画,保存情况较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墓[J].考古.1990(7);徐光冀.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大型壁画墓的发掘与研究[J].文物.1996(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河北平山清理了北齐天统二年(566)崔昂与妻卢修娥、郑仲华三人合葬墓,墓室四壁白灰涂地,上绘人物、鸟兽②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J].文物.1973(11).。

2.山西:4座

太原为东魏、北齐“别都”晋阳。1970年代后,太原发现一批东魏北齐高级军事将领和各级官吏墓葬,间接印证了晋阳的特殊军政地位。其中较重要的是娄叡、徐显秀两座高等级壁画墓,墓主分别是鲜卑望族外戚、北齐东安王娄叡和北齐太尉太保尚书令、武安王徐显秀。随后又在太原南郊热电厂发现一座北齐后期壁画墓,墓室三壁及墓顶存有画像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J].文物.1990(12).。

寿阳(东魏、北齐朔州)发现北齐河清元年(562)厍狄迴洛与妻子斛律昭男、尉娘娘三人合葬墓,发现彩绘墓门,甬道两壁、券顶及墓室西壁有少量壁画残留④王克林.北齐库(厍)狄迴洛墓[J].考古学报.1979(3).。

3.山东:4座

山东地处南北交界,是当时汉族士家大族的重要聚居地。此阶段最重要的发现是清河崔氏家族墓群,1973、1983年在临淄两度发掘了共19座墓葬,其中北齐武平四年(573)崔博墓墓室壁面抹有白灰泥且墓门内侧彩绘两名武士,为山东地区首次发现⑤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J].考古学报.1984(2);临淄市博物馆,临淄区文管所.临淄北朝崔氏墓地第二次清理简报[J].考古.1985(3).。济南发现北齐武平二年(571)祝阿县令□道贵墓与北齐东八里洼墓,前者甬道南门墙、墓室四壁均绘制壁画⑥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墓[J].文物1985(10).,后者未发现纪年墓志,墓顶和墓室东、西、北三壁存有壁画遗存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J].文物.1989(4).。临朐发掘北齐天保二年(551)崔芬墓,这也是山东地区目前发现最为精美的北朝壁画墓⑧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朐县博物馆.山东临朐北齐崔芬壁画墓[J].文物.2002(4);山东临朐县博物馆,编.北齐崔芬壁画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4.其他地区:3座

河南安阳发现2座重要北齐壁画墓:一是武平六年(575)骠骑大将军、凉州刺史范粹墓,墓中出土一批早期北方瓷器,并在墓室东、北壁发现壁画遗迹⑨安阳县文教卫生管理站.河南安阳县发现一座北齐墓[J].考古.1972(1);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1).;二是武平七年(576)文宣帝高洋妃子颜玉光墓,墓室南壁发现保存较好的壁画⑩安阳县文教局.河南安阳县清理一座北齐墓[J].考古.1973(2).。

北京王府仓发现一座北齐墓,所出随葬品与范粹、颜玉光墓出土器物相似,墓室四壁残留壁画痕迹⑪马希桂.北京王府仓北齐墓[J].文物.1977(11).。

第三期,2005年至今。近十年发掘的东魏北齐墓葬总量显著增加,新发掘283座,且多为中小型墓葬;其中壁画墓5座,仍属较高等级墓葬,壁画保存情况良好。

河南安阳发掘北齐武平三年(572)车骑将军贾进墓,此墓未遭盗掘,出土了完整的随葬品组合,并发现彩绘迎风墙,墓门、墓道、墓室均有壁画痕迹⑫河南文物局,编著.安阳北朝墓葬[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河北磁县发掘东魏天平四年(537)徐州刺史元祜墓,墓葬规模宏大,为斜坡墓道带一过洞、一天井的直壁单室土洞墓,封门墙和墓室四壁留有壁画遗迹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河北磁县北朝墓群发现东魏皇族元怙墓[J].考古.2007(11).。此墓未遭盗掘且等级较高,其保留的完整墓葬信息极为重要。随后磁县又发现北齐修城王高孝绪墓,其墓道两壁发现保存较好的人物仪仗图,甬道门墙、石门和墓室四壁下层也残存彩绘壁画⑭徐海峰,佟宇喆,王法岗.磁县北朝墓群M001号墓[A].中国考古学年鉴(2008)[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张晓峥,张小沧.河北磁县发现北齐皇族高孝绪墓[N].中国文物报.2010.1.15.。

山西朔州水泉梁发掘一座北齐壁画墓,未见墓志,根据随葬品推测墓主可能为北齐镇守朔州的军政长官,其甬道和墓室发现大量壁画,布局内容与娄叡墓和徐显秀墓类似但较之简单,墓道无壁画,有学者认为这反映了某些壁画墓对所谓“晋阳模式”的模仿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馆等.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12).。

2013年底,在山西忻州发现一座大型北朝壁画墓,即九原岗壁画墓。墓道及墓室发现大量保存较好的壁画,详细资料暂未公布。此墓出土随葬品较少,墓葬规格低于湾漳墓但高于茹茹公主墓与娄叡墓,初步判定年代在东魏、北齐之际。

二、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研究

首先,是对壁画保存情况较好墓葬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多从美术史角度入手,少有考古学方法介入,具体来看:一是将壁画与墓葬形制结合,分析壁画内容与分布规律;二是考释个体墓葬的壁画内容,并分离出部分特殊题材与过渡元素,认为其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汉文化的传统壁画内容,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外来文化因素与新的宗教意义(如祆教等),是东魏北齐特有的民族文化与时代背景在壁画墓中的直观反映;三是从壁画的绘画技巧、造型、用色、艺术风格等方面入手,有的结合文献对绘者身份作出推断。

关于高润墓和茹茹公主墓,汤池先生于1979、1984年分别撰文介绍二者壁画的布局和内容,并初步确认它们拥有向隋唐壁画墓过渡的形制②汤池. 北齐高润墓壁画简介[J].考古.1979(3); 茹茹公主墓壁画试探[J].文物.1984(4).。

娄叡墓的发现引发了美术史界一轮讨论热潮,焦点是对壁画内容和画家身份的考证,参与讨论的学者有王去非③王去非. 从娄叡墓谈娄氏家族及北齐绘画[J].文物.1983(10).、汤池④汤池. 宏伟壮丽的北齐娄叡墓壁画[J].美术.1983(12).、吴作人⑤吴作人. 北齐东安王壁画[J].文物.1983(10).、史树青⑥史树青. 从娄叡墓壁画看北齐画家手笔[J].文物.1983(10).、金维诺⑦金维诺. 曹家样与杨子华风格[J].美术研究.1984(1).、谢稚柳⑧谢稚柳. 北齐娄叡墓壁画与莫高窟隋唐之际画风[J].文物.1985(7).、陶正刚⑨陶正刚. 北齐艺术宝库[J].文物.1983(10); 北齐东安王娄叡墓的壁画和雕塑[J].美术研究.1984(1).⑩曹庆晖. 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题材的再研究[J].美术研究.1993(2).、曹庆晖⑩等。之后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了娄叡墓壁画中的细节,如赵洋分析了壁画中的四神、十二辰、莲花忍冬纹、有翼神兽、祆教神灵等图案,并认为它们都带有一定宗教意义,还对其宗教文化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⑪赵洋. 娄叡墓宗教图案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 2011.;马婕通过对娄叡墓壁画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北齐壁画的特征⑫马婕. 从娄叡墓壁画看北齐壁画的特色[J].文艺研究.2009(8).;徐岩红研究了壁画中的祆教图像⑬徐岩红.太原北齐娄叡墓葬艺术中祆教图像解析[J].文艺研究.2012(4).等。

宿白先生较早介绍了湾漳墓,通过分析其壁画内容,初步判断出墓葬年代和墓主身份⑭宿白.关于河北四处古墓的札记[J].文物.1996(9).;郑滦明探讨了湾漳墓壁画中的神兽图像,辨析出朱雀、青龙、白虎、方相士、人首鸟身像、鹤形鸟、枭羊、飞廉、鸾鸟、凤凰等形象⑮郑滦明.湾漳北齐皇陵壁画墓神禽瑞兽分析[J].文物春秋.2002(2).;扬之水考证了壁画中属于皇帝大驾卤簿的幢麾、畢罕、相风、华盖、旌、白虎幡、掆鼓、幢、槊氅、节等器物⑯扬之水.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卤簿图若干仪仗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2).;郝建文指出,壁画中的神兽形象为“畏兽”,并认可绘者为杨子华的观点⑰郝建文.北齐高洋墓神兽壁画赏析[J].当代人.2013(9).。

渠传福分析了徐显秀墓壁画的布局特点和外来文化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东魏北齐时期晋阳附近墓葬的分布情况及特殊地位⑱渠传福.徐显秀墓与北齐晋阳[J].文物.2003(10).;郑岩通过徐显秀墓讨论了北朝墓室后壁壁画上的墓主形象⑲郑岩.北齐徐显秀墓墓主画像有关问题[J].文物.2003(10).;罗世平从绘画技艺角度分析了徐显秀墓壁画的“疏体”、“西域风格”、“暖灰色调”等特点,认为其可能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胡画”画法有莫大关系⑳罗世平.北齐新画风——参观太原徐显秀墓壁画随感[J].文物.2003(10).;随后有学者撰文质疑罗文的部分观点,认为徐显秀墓壁画很多方面与娄叡墓壁画相似,都应出自当时活跃在晋阳附近的画工之手,和宫廷画师关系不大㉑老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管见[J].国画家.2006(4).;何京认为,徐显秀墓中的有翼神兽形象既不是传统的“飞廉”也非外来的“塞穆鲁”,而是广泛流行于魏晋北朝及隋唐的一个特定艺术主题,也反映了亚欧大陆的早期文化交流㉒何京.太原北齐徐显秀墓“羽翼兽”试析[J].文物春秋.2009(2).;庄程恒结合墓葬载体分析了徐显秀墓壁画的分布特点㉓庄程恒.北齐晋阳-邺城地区墓室壁画的丧葬主题及其空间营建——以北齐徐显秀墓为中心[J].美术学报.2011(2).;吴志江介绍了徐显秀墓壁画的时代背景、造型特色及艺术成就①吴志江.图像的意义——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语言及相关文化探索[D].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另有学者讨论了徐显秀墓壁画的宗教特色与纹样,如郎保利和渠传福②郎保利,渠传福. 试论北齐徐显秀墓的祆教文化因素[J].世界宗教研究.2004(3).、施安昌③施安昌. 北齐徐显秀、娄叡墓中的火坛和礼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6).、荣新江④荣新江. 略谈徐显秀墓壁画的菩萨联珠纹[J].文物.2003(10).等。郑绍宗⑤郑绍宗.略谈河北发现的几处古墓壁画[J].文物春秋.1999(1).、文丹⑥文丹. 徐显秀墓壁画图像和风格的初步研究——兼论北齐新画风[D]. 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董永刚⑦董永刚.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墓葬形制、壁画等几个问题的研究[D]. 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朱振华和颉玉娟⑧朱振华,颉玉娟.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特征探析——以北齐徐显秀墓室北壁宴饮图为例[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等学者也参与了对徐显秀墓壁画的研究。

郑岩较全面地介绍了崔芬墓壁画的内容与空间配置,并对部分画像进行了细致考证⑨郑岩. 崔芬墓壁画初探[A].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李金凤对郑文考证的“胡旋舞”图像提出质疑,认为崔芬为山东世家大族,其墓壁画其他内容中未见外来因素,且与唐墓壁画所见“胡旋舞”亦不一致⑩李金凤. 北齐崔芬墓”胡旋舞”壁画质疑[J].文学界(理论版).2010(9).;宋丙玲提出,崔芬墓甬道两壁曾用彩绘武士图覆盖线刻门吏图的细节,并认为可能是受到外来佛教因素的影响导致,也是后世门神(神荼、郁儡)形象之源⑪宋丙玲. 崔芬墓甬道壁画探析[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3(5).。

新发掘的忻州九原岗壁画墓虽未刊布资料,也已有学者对壁画内容进行了初步解析⑫扬之水.忻州北朝壁画墓观画散记[J].大众考古.2014(3).。

其次,是在墓葬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基础上的综合研究。

此类研究除美术史角度外,更多地使用了考古学方法,对东魏北齐乃至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了分区、分期及类型学研究,从而宏观地划分出此历史时期内壁画墓的地域性,并总结出其内容、形制、风格等方面的规律特征、发展序列及源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放大视角,讨论了壁画墓与当时社会诸多方面及周边外域文化的关系。

早期如杨泓先生归纳了东魏、北齐壁画的布局和内容,区分出邺城、晋阳、山东诸地差异,并梳理了东魏、北齐壁画的源流⑬杨泓.南北朝墓的壁画和拼镶砖画[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论丛[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薛玉川探讨了7座东魏壁画墓中壁画的制作方法、构图、技法、绘画艺术等问题⑭薛玉川.浅谈东魏墓壁画艺术[J].北朝研究.1993(1).。

唐仲明用分区、分期方法解析了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各阶段的壁画墓特征,并总结出北朝壁画墓的基本特点和壁画本身反映的问题⑮唐仲明.试论北朝墓室壁画的内容与布局特征[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杨孝俊对本世纪前相关东魏北齐墓葬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古学研究,其中将壁画墓研究分美术史与考古学两类分别介绍,并运用类型学方法分析了当时所见21座壁画墓中壁画的布局和内容,得出“墓室壁画布局和风格统一,表现手法是写实主义风格”的结论⑯杨孝俊.东魏、北齐墓葬的考古学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0(5).。此文第一次用考古学方法处理当时所见的全部东魏北齐墓葬材料,是一次意义深刻的有益尝试,但对当时所见资料的收集仍不甚全面。

郑岩用类型学方法对魏晋南北朝的壁画墓进行了全面地分区与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凉州与中原关系”、“邺城规制”、“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像”、“入华粟特人美术”等专题;随后又以磁县地区发现的一批东魏北齐壁画墓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邺城规制”,认为这些壁画的内容和分布存在“规制化”,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主题、渊源及影响⑰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论”邺城规制”——汉唐之间墓葬壁画的一个接点[A].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韩小囡先后发表三篇文章,其一讨论了北朝壁画的题材、造型、风格、艺术特征等,并归纳了北朝壁画墓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二认为北朝壁画墓继承了魏晋十六国中河西、东北地区的特色及中原汉文化传统,同时吸收南朝丧葬文化和石窟寺装饰艺术的部分内容,通过改造与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最后以山东地区发现的三座北齐壁画墓为对象,讨论了它们的艺术特色和风格。⑱韩小囡.论北朝墓壁画的艺术风格[J].中原文物.2005(3);北朝墓壁画渊源探讨[J].东岳论丛.2005(7);简析山东地区北朝墓壁画所体现的画风流变[J].山东社会科学.2005(6).

李梅田结合石质葬具和墓室壁画画像,从形式、布局、内容等方面研究了壁画与当时政治格局的关系,由此将北朝壁画墓分五个区域,并总结出各区特征和互动关系⑲李梅田.北朝墓室画像的区域性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3).。

朱浒系统梳理了东魏北齐壁画中的胡人形象,指出,北齐墓室壁画中的胡人形象“涉及商旅、仪仗、胡乐舞诸多题材;与之相比,北周鲜-汉官员的墓室壁画中鲜有胡人图像,仅出现在安伽、史君墓为代表的西胡人墓葬中,说明了北齐、北周政权对胡人态度的差异”[2]。

韩钊对中日两国此时期的墓葬形制、埋葬习俗、壁画内容和出土器物特征进行比较,提取出二者在装饰内容和形式上的内在联系①韩钊.中国魏晋南北朝壁画墓和日本装饰古坟的比较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7(2).。

张静分析了北齐壁画墓的文化因素,总结出“规制鲜卑化”、“风格汉族化”、“题材宗教化”三个特点②张静.北齐墓室壁画文化因素探源[J].美术观察.2009(2).。

曹晓玲③曹晓玲.浅析山西地区北齐壁画画像的发展演变[J].文史艺术.2013(8上).、张慧④张慧.太原地区北齐壁画墓的考古学观察[J].长治学院学报.2013(2).、徐岩红⑤徐岩红.太原北齐墓壁画中的仪仗出行图像分析[J].文艺研究.2013(6).分别以山西(太原)地区的几座北齐壁画墓为例分析其特征及演变,并对部分图像做了重点解释。

近年亦有郭妍⑥郭妍.墓室画像与北朝社会[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吕小艳⑦吕小艳.浅析北朝屏风及屏风式壁画的艺术设计[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马晓玲⑧马晓玲.北朝至隋唐时期墓室屏风式壁画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王江鹏⑨王江鹏.魏晋南北朝墓葬人物图像与艺术转型[D].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刘佳⑩刘佳.北齐墓室壁画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等多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涉及东魏北齐壁画墓,年轻学者的加入亦反映了对此课题关注度及普及性的增强。

再次,是关于东魏北齐壁画墓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图案纹样、颜料、科技保护等,体现出研究的深入与全面。

除了东魏北齐墓葬壁画中常见的主要图像外,一些易被忽视的装饰性纹样同样也是时代特征的重要反映。代表研究有酒井敦子的《南北朝时期的植物云气纹样》⑪[日]酒井敦子.南北朝时期的植物云气纹样[J].敦煌研究.2003(2).、闫琰的《北朝外来纹饰“忍冬纹”微探》⑫闫琰.北朝外来纹饰”忍冬纹”微探[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苏铉淑的《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画为中心》⑬[韩]苏铉淑.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画为中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王银田和王晓娟的《东魏北齐墓葬壁画中的莲花纹》⑭王银田,王晓娟.东魏北齐墓葬壁画中的莲花纹[J].北方文物.2010(1).、王晓娟的《北朝联珠纹样探微》⑮王晓娟.北朝联珠纹样探微[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等。

左键与许存义的《古壁画、陶彩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⑯左键,许存义.古壁画、陶彩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J].光散射学报.1999(10).、李晓东的《河北古墓壁画和塔基地宫壁画的保护》⑰李晓东.河北古墓壁画和塔基地宫壁画的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编.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胡文英与王岳的《拉曼光谱在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颜料中的研究分析》⑱胡文英,王岳.拉曼光谱在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颜料中的研究分析[J].硅谷.2012(17).、胡文英的《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病害的初步调查与分析》⑲胡文英.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病害的初步调查与分析[J].文物世界.2013(1).等,从科技角度丰富了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研究范畴。

三、总结与问题

据初步统计,迄今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北京五省市共发掘东魏北齐壁画墓25座。材料主要以简报形式发布,出版考古报告四本(《北齐崔芬壁画墓》、《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齐东安王娄叡墓》、《安阳北朝墓葬》);其他几座重要壁画墓,如高润墓、茹茹公主墓、徐显秀墓、水泉梁壁画墓等考古报告尚未出版,近年发现的元祜墓、高孝绪墓、忻州九原岗等壁画墓也期待可以尽快公布资料。

对于单座壁画墓的研究积累可以由特殊到一般地使大家了解东魏北齐壁画墓的基本内容与特征,综合研究又能由一般到特殊地指导新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尤其对不能确定年代的壁画墓具有对比与辨识的实用意义。同时,更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也将对已有成果进行不断验证。

以往研究可看出,从美术史到考古学、再到两者配合的发展过程,其成果使我们基本认清了东魏北齐壁画墓的墓葬形制、壁画内容、分布规律、发展序列、地域性、过渡性、艺术表现等问题,并将其与当时社会诸多方面的情况相联系,亦涉及装饰图案、科技保护等细节,成果丰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目前所见针对东魏北齐墓葬较全面的研究是前文提到的杨孝俊的文章,当时统计的21座壁画墓占东魏北齐发掘墓葬总数的52.4%⑳杨孝俊.东魏、北齐墓葬的考古学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0(5).;经本文重新统计,加入本世纪后新发现的东魏北齐墓葬283座(含大批中小型墓葬),其中壁画墓5座,壁画墓的比例现占墓葬总数的7%,且多为较高等级墓葬(据出土墓志的18座壁画墓来看,墓主皆为皇室贵族或中高级官吏),这将对重新宏观审视东魏北齐的社会阶层、丧葬制度、尤其是壁画墓的建造与使用等问题有着重要启示。同时,新材料的加入也亟需相关综合考古学研究的跟进,这不仅有助于增加此课题的研究深度,也可对先前研究进行检验与修正。

二,基于出土材料的基础研究完成后,应更敏锐地提出并讨论其衍生问题,真正发挥考古材料的实用性与研究价值。这方面,巫鸿、郑岩、李梅田等学者都已进行过初步尝试,巫鸿亦提出应注意壁画与墓葬空间及随葬品关系的新视角①巫鸿.“墓葬”:可能的美术史亚学科[J].读书.2007(1).,对今后研究多有启发。

三,综合研究的范围及视角仍需扩大:纵向上要加强与两汉、隋唐乃至宋元壁画墓的比较;横向上也应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墓在形制、内容、配置、风格等方面的南北差异,甚至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壁画墓亦各具特色,目前这种对比研究相对较少。

四,应加强对壁画内容中某一特定题材的深入研究,如郑岩讨论过墓主形象②郑岩.墓主画像研究[A].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庄蕙芷讨论过天文图像③庄蕙芷.汉唐墓葬天象图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5.等;更多的重要图像题材需要研究者将其识别并分离出来、再放置到一个足够长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认知。

五,对壁画图像的考释应量力而为,既不能仅通过对材料简单分析就妄下结论,亦不可过度诠释。如“有翼神兽”问题不应仅从西方图像中寻找某些“牵强”或“偶然”的相似点,而不妨向更早的时期(东周两汉)寻找线索、追本溯源。

六,关于壁画墓的绘者问题不易盲目推测。如一些学者仅从图像风格与文献记载(如《历代名画记》)就推测某座壁画墓的绘者为杨子华、曹仲达等,而未深入分析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丧葬制度及画工、画家的身份地位等问题。近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北齐武平三年(572)梁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刘通墓,为斜坡墓道弧方形单室砖石结构墓,甬道前端有石狮子,有彩绘封门墙,却无壁画④河南文物局,编著.安阳北朝墓葬[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根据出土墓志得知,墓主为刘通,字杀鬼,正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北齐著名画家。《太平广记》也有:“北齐刘杀鬼与杨子华同时,世祖俱重之……常在禁中,锡赉巨万。任梁州刺史,名见北齐书。”可见刘杀鬼与杨子华一样,是当时极负名气的宫廷画家,亦是北齐高官,但他的墓中未见壁画,这或许对研究当时壁画墓的使用者及绘者身份有所启发。

七,应重视壁画材料的多学科运用,如与古建学、动植物学、服饰及饮食文化、天文学等学科的联系。随着考古发掘技术与科技保护手段的进步,壁画墓中的图像及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将得以更为完整、清晰地复原与呈现。

最后,研究者应开阔眼界、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储备,以便在使用东魏北齐壁画墓的考古材料时更易辨别不同文化因素,提取反映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信息,将研究放至更大的国际学术环境中去。

参考文献:

[1][唐]李延寿. 北史.孝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朱浒.传承与分立——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中所见胡人形象[G].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编.形象史学研究(2014).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梁 田)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6)02-0060-06

收稿日期:2015-11-20

作者简介:潘 攀(1986-),女,江苏徐州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秦汉考古与艺术史。

猜你喜欢

壁画墓北齐
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壁画墓M1373 发掘简报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涉县中皇山摩崖刻经
腊节
北齐大将:为国而战是我的使命
宣化辽金壁画墓散乐壁画考论
辽代壁画墓汉人出行图浅议——以关山4号墓为例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浅析
陕西西安航天城唐代壁画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