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往事记忆
——回顾企业管理处的八年经历
2016-04-08王更生
王更生
难以忘却的往事记忆
——回顾企业管理处的八年经历
王更生
40年前,在山西省水利厅内设处室中曾经设置过一个主管水利工业企业的处室,称企业管理处。对于今天在岗的许多年轻同志来说,企业管理处是很陌生的。当年曾经在企业管理处工作过的同志大多已是古稀或耄耋之年,有的已经离世多年。我是1973年从晋城矿务局调入省水利局,两年后到企业管理处工作,是当年处里最年轻一个,经历了从成立到撤销的全过程。凭借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记忆,写成这篇亲身经历过的水利人生故事,一方面深情回忆曾经工作战斗过的8年难忘岁月,另一方面想以此文,作为对曾经教育培养帮助过我的企业管理处的老领导和老同志的真诚怀念。
(一)
企业管理处设于1975年10月,到1983年9月撤销,经历了整整八个年头。刚建立时,宫秀光为主持工作的副处长,成员有雷承玺、郭景春、杜继英、岳小珍和我。随后又调入闫亚军、张健民、雷丕成。1977年11月,原计财处处长刘棣到企业管理处任处长,宫秀光仍为副处长。内设工厂管理和劳动工资两个科,科长分别是闫亚军与雷承玺。
企业管理处的前身是当年省水利局计财处的工厂管理科。文革中省直农口厅局合并成立了省农林水利局,1972年农、林、水分家,恢复省水利局建制,有关工厂企业管理和劳动工资方面的事务由计财处内设的工厂管理科处理。一开始负责工厂企业管理只有张兴教一人,负责劳动工资工作的也仅有雷承玺一人。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加大,陆续调入郭景春、我与岳小珍。为了加强对水利企业的领导与管理,1974年从省水机厂调回曾经担任厂长的宫秀光任工厂管理科科长,当时计财处处长是刘棣,副处长是闫玉明。那时的工厂管理科的工作重点是协调安排水机厂、凿井厂、水总修造厂的生产任务,同时协助工厂进行整顿,促进工厂管理走向正规化。
(二)
1975年10月企业管理处成立后,面向全省水利系统,职责范围扩大到地方,从开始的调查摸底制定规划,到后来逐步发展壮大,8年间,企业管理处主要组织实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力量进行全系统的调查,搞清全省水办工厂和水利建设对物资设备的需求供应情况,在此基础上拿出全省水办工业发展规划。企业管理处成立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跑遍了全省各地市和主要水利工程单位,弄清全省96个各类水办工厂的情况。即省直水机、凿井、修造厂3个;地市、县及水利工程兴办工厂93个,其中机械修理厂42个,水泥厂13个,井管厂22个,水泥压力管厂5个,石棉制管厂9个,防渗管厂1个,砖厂1个。96个水办工厂拥有职工5184人,设备1 259台(套),每年可生产深井泵2 000台,钢闸门1 200 t,启闭机20台,冲击钻机80台,配件1万多件,钢水2 500 t,井管32万m,水泥6万t,水泥压力管1万m,石棉管16万m,电杆1.2万根,生铁1 500 t。上述水办工厂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对全省水利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水利部门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队伍和力量。
在调查水办工厂的同时,对全省每年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打井配套、农田水利、水保工程)所需的物资设备的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调查。初步核实,在20世纪70年代,全省水利系统每年需要水泥80万~100万t,而国家计划指标只有10万~12万t,缺口近80%。当时全省拥有的3 000多台灌排设备、2 000多台施工设备,由于日常维修和配件供应跟不上,导致35%左右设备不能正常运转使用;1975年,省局提出“五五”期间每年打井配套5 000眼,建设人畜吃水工程300处,仅这两项就需要各类管材1 700多km,但物资部门只能供应350 km,远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影响任务的完成。这次调查使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到水利办工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得到了省局领导的积极支持。
从1976年起,省局领导和企业管理处多次向省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反映水办工厂的实际状况和水利建设的迫切需求,引起省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省委领导的指示,企业管理处经过现场考察,多方征求意见,拿出了近期水办工业的初步改造和发展规划,经报省计委和水利部机械局同意,确定了1985年之前,分期分批新建、改建、扩建地市水利企业21个。其中年产3万~5万t的水泥厂6个(当时“五专三市”中除雁北、太原每个地市1个),石棉制管厂9个(运城地区2个,其余地市各1个),预应力管厂4个(雁北、晋东南、临汾、运城各1个),水利机械修造厂2个(运城、忻州地区各1个),省直除现有的三个工厂外,拟在省水文站仪检站基础上扩建一个水文水工仪表厂,使省地两级水办企业达到25个,以此作为全省水办工业的骨干企业,加上县办水利工厂,形成一个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服务于全省水利建设的水利工业体系。
二是组织各厂进行基建技术改造,协调关系疏通渠道安排各厂生产,狠抓基础工作与企业内部管理。1976年后半年,在省计委的支持配合下,企业管理处落实技改资金与原材料物资设备供应,发动组织各厂自力更生,相互协作,克服困难,实施改造基建计划。短短一年时间,完成四套水泥预应力制管线、八套塑法内真空石棉制管主机及其主要配套设备的加工制造,建起13 000 m2的厂房车间,使相关工厂很快具备了生产能力。同时根据全省水利建设的需求,与省计委、物资局、建材局等部门协调落实生产和物资原材料供应计划,合理组织安排各厂生产,做到边建设边生产。再者针对当时水办企业生产组织不力,任务不能如期完成,规章制度不健全,产品质量有问题等情况进行了整顿,恢复建立了有关规章制度,明显提高了工厂内部的管理水平。1977年,省局召开了全省水利系统工业学大庆会议,提出“为了水利办工业,办好工业为水利”,实现全省水办工业规划的奋斗目标。到1978年底,基本完成9个石棉管厂,4个预应力管厂,2个水利机械修造厂,1个水泥厂的改建扩建,完成投资926万元。这一年,地市厂总计生产水泥压力管21.4 km,石棉管192 km,水泥1万多t,1~5 t小型启闭机1 000多台,水力冲土水枪100支,总产值达到900多万元。省直三厂经过整顿,恢复完善健全了生产组织、统计核算,物资原材料管理、车间班组建设、劳动工资、人员调配、职工劳动保护发放等各类规章制度,产值由1975年的820万元增加到1 167万元,固定资产由771万元增加到1 160万元,实现利润由43万元增加到83万元。
其三,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与科研部门和兄弟单位合作,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技术改造和质量评比检查产品创优活动。企业管理处成立后,针对我省水办工厂的现状和实际情况,一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国家建材局有关科研设计院所密切合作,邀请知名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有关厂指导,现场培训,帮助解决了技术管理上的难题。同时还组织我省有关厂领导和技术工人,分别到大连、天津、青岛等兄弟厂取经学习,把兄弟厂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带回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仅在几年内克服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困难,而且锻炼培养出如阳高厂书记师风山、晋城厂书记卫恩元、解州厂书记梁继发、忻州厂书记刘贵娘、五台厂书记杜培惠等懂业务技术会经营管理的领导干部,一批如解州厂张志华、晋城厂杨栓虎、翼城厂薛家声等一批懂技术有闯劲的实干家和技术工人。二是围绕改善材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积极组织工厂开展科学试验,技术攻关。先后组织进行了石棉管承插式管子试制、三通、弯头、柔性接头的研制及玄武岩拉棉试验等8个科研项目试验。晋城、太原、忻县三厂陆续生产出石棉水泥压力管,铺设喷灌、扬水管道数十处。晋城厂试制了承插式石棉水泥管样机,卷出了第一批承插式石棉水泥管;太原市水工队制管厂拿出了橡胶柔性接头;解州厂搞出了干法挤压成型的带承插口的三通;临汾厂采用振动、挤压内膜膨胀工艺生产出了弯头,三通;五台厂利用玄武岩拉出棉丝,进行软化试验,用玄武岩棉代替石棉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打井用的石棉井管,轴向压力达到70~80 t,最高133 t,喷灌输水用石棉水泥压力管最高扬程达到107 m。这些科研试验成果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受到了国内同行业和主管部门的重视。1977年、1978两年,国家建材局在我省两次召开华北水泥压力管情报网会议,1979年又在我省晋城县召开全国石棉水泥管座谈会,总结肯定了山西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三是开展交流检查,进行行业质量检查评比,促进各厂产品质量提高.从1978年起,企业管理处根据水利部、国家建材局的要求,在全国质量月活动中,与省建材、机械部门合作,进行了多次全省石棉水泥管、预应力水泥压力管、工矿配件质量巡回检查和技术交流。最为突出的是阳高水泥压力管厂,经过省、华北地区、以及全国三次检查,产品连续获得省、华北地区和全国行业质量评比第一名,1979年该厂生产的一阶段预应力管获省优产品称号,1980年获国家银质奖章,1981年评为部优产品。
四是收缩战线,调整整顿改革,全面加强企业基础工作。自1979年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水利投资大幅度缩减,企业生产任务严重不足,水办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不仅原来确定的发展规划难以为继,就是正常生产经营也遇到很大困难。省直三厂产值由1 167万元下降到315万元,实现利润由83万元下降到-41.2万元;石棉管厂产值由256万元下降到176.5万元,实现利润由24.57万元下降到3.87万元;水泥压力管厂产值由340.9万元下降到103.9万元,实现利润由59.3万元下降到-3.18万元;地区机械厂产值由66.6万元下降到42.3万元,实现利润由1.4万元下降到-7.5万元;水泥厂产值由104万元下降到83.29万元,实现利润由21.57万元下降到0.73万元。企业管理处经过调查,向局党组提出缩短战线,用三年时间对现有工厂进行改组调整整顿,加强企业人员培训,夯实内部基础工作,提高水办工厂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意见。在主管副厅长乔峰山的亲自主持下,从1979年后半年开始实施。一是把水办工业的重点放在搞好省直工厂上来,地县工厂原则上由地县负责整顿调整,省不再直接管理地县工厂的产供销,对原全省水办工业发展规划与职责范围进行了大幅度压缩精简,并提出新的发展规划;二是转变经营思想和方式,坚持以销定产,面向行业内外、省内省外市场,扩大服务范围;三是健全制定统一石棉管、水泥压力管等老产品的技术标准,规范提高产品质量要求,组织召开系统内外产销见面订货会和市场调查,听取用户意见,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10 t以上的启闭机、潜水泵、灌浆泵、农用喷头、振动碾、砼搅拌机、农房构件等新产品;四是组织各厂对产品技术标准、计量管理、质量检验体系、设备管理、财务经营核算进行了全面整顿,夯实基础,提高管理水平;五是积极组织全行业技术管理骨干进行技术业务培训,到1983年,省直厂中层以上干部与相关工厂班组以上的骨干均轮训一遍,人员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六是放宽政策,下放权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引入竞争承包机制,搞活水办企业。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管理处组织省直企业进行了基层扩权搞活和厂级领导承包经营试验,在此基础上以厅党组的名义出台了《关于放宽政策,搞活省直两厂经济的决定》,为企业进一步实行厂长负责制,实现自主经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经过三年多的调整整顿和艰苦努力,到1983年省直三厂的产值由315万元上升到512万元,企业亏损额由-41.2万元减少到-22.7万元;石棉管厂产值由176.5万元上升282.9万元,实现利润由3.87万元上升到20.86万元;水泥压力管厂产值由103.9万元上升到248.74万元,实现利润由-3.18万元上升到29.85万元;地区机械厂产值由42.3万元上升到167.9万元,实现利润由-7.5万元上升到6.21万元;水泥厂产值由83.29万元上升到127.23万元,实现利润由0.73万元上升到15.45万元,水办工业开始走出困境,迈向正常生产发展轨道。
(三)
1983年,按照省级机关机构改革的原则和要求,企业管理处撤销,当时到龄的几位老领导陆续退休,负责劳动工资和工人调配的业务职能调整到人事处管理,而负责企业管理的业务职能则调整到物资供应站管理。至此,轰轰烈烈、跑上跑下,坚持了八年之久的企业管理处终于完成其历史使命,成为山西水利局(厅)机构设置变迁中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经历的闪耀亮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现在回想起那时的领导、同事、工人师傅以及千头万绪的大事、小事、琐事,忙里忙外,加班加点,虽然艰辛,但心气顺,干劲足,真是回味无穷,记忆犹新。
1975年企业管理处刚刚成立时,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徒手起家除个别同志在企业工作过以外,大都缺乏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对全省特别是地方水办企业情况知之甚少。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全省水办工厂发展与管理的需求,处领导带领大家深入工厂车间班组,边干边学,跑遍了当时所有的水利工厂企业。那时每次到省直厂全都骑自行车,从来没有在厂里吃过饭。下乡到地县,交通工具基本上都是靠公共汽车或步行,住的招待所条件很差,吃的饭大都是窝头高粱面,睡的是常年难得洗换、跳蚤、虱子到处肆虐的被褥。那时处里大多数同志已年过半百,身体大都有些毛病,尤其是老处长宫秀光,患有严重的胃下垂,坐长途卡车颠簸,吃高粱面反胃,常常到晚上疼的睡不着觉,就这样他仍坚持着白天调查,晚上开会总结分析讨论。1976年,省计委批准了水办工厂发展规划,全处进入紧张的规划实施阶段,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处里的领导和同志顾不上各自家里的困难,经常出差下乡,或者是到地县工厂进行产品试验与设备调试,常常一干就是几天几夜,水一身,泥一身,有时回到招待所误了饭,就得忍饥挨饿。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与环境里,同志们没有任何怨言,从领导到一般同志都在忘我工作,那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至今难以忘怀。
在日常工作中,处领导特别注意大家的团结和对年轻同志的教育与培养,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相互关照,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让我们年轻人在实践中长知识,学本领,磨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75年运城地区在选择水机厂厂址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因为我是学机械制造的,处领导派我到运城协调处理问题。当时我刚走出校门不久,年龄不足三十岁,接受任务后深感肩负重任,在处领导的鼓励支持下,我查找翻阅了许多建厂方面的规划设计资料,收集了运城地区沿黄泵站以及全区水利灌溉设备方面的情况,又到实地考察了永济、解州、临猗三个备选厂址的具体情况。在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并和地区及当地领导充分交换意见后,终于取得共识,把地区水机厂确定在临猗县城。通过几年的干中学,学中干,不断磨炼,使我们这些年轻人不仅掌握了规划设计、工艺布置、机械制造和水泥制品生产等专业知识,还学到了组织管理的本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为以后独立担当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虽然物质条件贫乏,但党风政风相对较好,企业管理处的领导刘棣、宫秀光、闫亚军同志都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对自己严格要求,能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从来不占公家的便宜,更不会白吃白拿。住招待所或旅馆,严格按标准,从不住单间,总是和大家住在一起。到了80年代,由于工作需要,我们经常去水利部和国家建材局联系汇报工作,但从来没有搞过请客吃饭。有一次我陪同乔峰山副厅长到水利部汇报工作,接待我们的是乔峰山的老战友屈健,汇报完毕已经过了十二点,我建议乔厅长请屈局长吃个午饭,两个老领导商量决定到附近的一家小饭店吃了一斤半饺子,连菜都没有要,最后还是屈局长坚持结了账。这些老领导虽然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高风亮节和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却久久刻印在我的心中,永志不忘!
在企业管理处的八年,是我参加工作接受系统学习教育和锻炼的八年,在那难以忘却的八年岁月中,我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也懂得了怎样处事做人,为我以后的进步和发展铺垫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起点。四十年后的今天,原企业管理处的老领导刘棣、宫秀光、闫亚军和杜继英、张健民、雷丕成等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那种对工作认真执着,对同志坦诚热忱,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以及不惧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将永远鼓励着后人向前!
(作者系省水利厅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