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今生态环境下的绿色建筑
2016-04-08杨潇翔
杨 潇 翔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 277500)
谈当今生态环境下的绿色建筑
杨 潇 翔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277500)
基于生态环境的概念及保护原则,从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实施要点等角度,阐述了生态环境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并探讨了生态环境与绿色建筑的关系,以期在实现绿色建筑功能的基础上,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绿色建筑,生态环境,施工技术,设计理念
0 引言
当今世界,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建立并发展,对于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对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由此而诞生的一个新兴名词“绿色经济”迅速席卷全球。绿色经济的特征为三低:低消耗、低排放与低污染。其目标是为了追求三高:能源高效利用、成本高度缩减和社会效益增高。因此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也是比较恰当的。在建筑行业内部,绿色建筑的倡导已经有许多年了,其一直致力于在行业内推行并发展绿色建筑,在社会上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的确,人类的生活与办公都离不开建筑,为了追求更加舒适的效果,人们在进行施工建筑的时候会千方百计打造空间,但是这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的环境造成沉重的负担,毫不夸张的说,当今人类的现代化生活方式都是以牺牲后代子孙的生存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当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温室效应、冰川融化、臭氧破洞这些名词的时候,我们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1 生态环境概述
1.1概念
生态环境最早是作为一个自然属性的概念被提出来的,随着人们对于它关注度的提高,其被列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也就逐渐确立了其在学界的概念:生态环境指的是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一系列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和。生态环境关系到社会形态和文化经济,作为一个复合型的生态系统,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于它,人类总想在加以利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实际上,人类对它的改造越厉害,它反扑给人类的各种负效应就越加强烈。
1.2基本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与其用人类有限的智慧去进行改造,不如顺应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建设的前提基础,建设的力度越大,保护的程度就要越深。对于已经破坏的地区,要进行治理,对于尚未开发的地区,要提早预防,当然,最佳的方式还是防治结合,这样可以一举扭转人类在生态环境破坏中的被动局面。在防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体系中各个种类之间的互相影响,各个区域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互相扶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实现各地区间、各种类之间的大融合,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
2 绿色建筑概述
2.1概念
建筑有自身的周期,我们称之为全寿命周期。在这个周期内,人类进行最大程度上的资源节约,最终达到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健康与高效,和自然平衡与和谐的相处。绿色建筑一方面为人类提供健康与安全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不牺牲美观与舒适。所以,我们说在节约各类生态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不增加环境额外的负担的前提下,运用可以持续发展的环境系统,进行人类的建设,使人与自然、自然与建筑、人与建筑进入到良性循环中,是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实际上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其着眼点在于绿色,因此,建筑师在设计上更多考虑到的是整体性,将绿色的概念放入到整体的建筑规划与设计中去考量。现代建筑体系中,对于绿色的运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污水回收、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绿化围栏等等,一方面被建筑设计所重视,一方面也成为建筑的效益指标,被居住人所看重。像是近几年建设的小区将绿化的面积和空间进行了较大的开发,除了地面绿化,墙体的垂直绿化、空间的立体绿化也被逐渐重视起来;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与回收,太阳能和风能被纳入到热水系统,利用树林进行自然降噪等等,这些都是对生态环境的绿色运用。其实,它们已经大大超出设计师和建筑师的知识范畴,但是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工程师与技术人员还是要进行一些学习的,毕竟,建筑本身就是一项综合门类。
2.3施工技术
施工首要讲求的自然是安全。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最大限度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性的利用,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与破坏。首先,节能措施的安排要建立在合理的工序之上,工作所涉及的面积和使用的机械数量要尽可能减少,充分共享机械设备,能够利用新能源进行施工的,尽量避免运用大型的发电器械;其次,建筑使用的材料要有比较良好的性能,安全且可多次利用。使用的材料要经过统一的标准认定,土建工程中使用的系统模板要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和使用标准,成型过程中严格遵照程序,不能出现漏浆等高碳排放的现象;再有,就是大量使用升降车的器械进行作业,减少脚手架钢管扣件的搭设作业。对周转材料保养维护,对于建筑中引起的扬尘要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每立方米内的污染物不能超标,同时要防治土壤被侵蚀破坏,在污水处理上要建立污水池,废水污水必须经过预沉淀絮凝处理后才能排放。建筑垃圾根据回收的性质要进行分类,生活垃圾自行处理,建筑垃圾,像是钢筋、混凝土渣、木材等等必须交由专门技术公司进行处理。运用预制技术进行墙体干化、建立水循环系统,进行用水质量的监测,确保排水的合理。根据垃圾的可回收性,划分生活垃圾、混凝土渣、钢筋、木料等,对有害垃圾交由专业废弃处理公司处理。采用预制技术,干墙技术等,雨水净化,办公生活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循环用水监测,确保排水合格。在土地的使用上要合理的布置平面,采用活动板房或集装箱叠放作为现场办公场所。由此可见,施工在技术层面是一个综合配合的工作。
2.4实施要点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无论是对于设计师还是施工者,都应该作为一个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贯彻下去。所谓的节能要做到四个方面: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绿色的建筑既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又可以和自然达成平衡,最终是要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首先要尊重所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对自然环境有充分的理解,使人们的行为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然后再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筑师在早期设计中就要有一个方向性的总体规划,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避免使用破坏环境,加重自然负担的方式;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尊重所开发区域的风俗文化,依据当地自然资源的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和地域文化的绿色建筑。
3 生态环境与绿色建筑
1)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先天条件,我们对它越爱护,它就会给予我们更多,相反,我们对它越破坏,它反作用于我们身上的力量就越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建筑的推行是整个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2013年和2014年相继推出了关于加快绿色建筑步伐的通知和决议,要求大力发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科技技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重复利用,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2)在当前的建筑领域,关于绿色建筑这样一个新兴的概念,还是有着很多的误区的,比如,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被人们认为是高成本的建筑材料,长期得不到推广,如果没有长期大量地宣传,绿色=高价这样的误区,不仅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就是在建筑业内人士的心里也会被逐渐定型。其实,绿色绝不意味着高成本,恰恰相反,它还能帮助承建单位和开发单位去降低成本。在建筑行业中,人们的目光还是要放的长远一些,因为从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来计算,采用低能耗的方式,选用环保性的材料无论是从安全性能还是使用寿命上都是最优的方案。所以,着眼于未来,采用低能耗的环保材料,提倡和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3)绿色建筑虽然是新兴概念,但并不是说只有新盖的建筑才能使用绿色的概念。绿色更应该成为一种被人们认可和选择的方式,新的建筑可以直接采用,老的建筑也要积极进行改造,使原本的建筑通过相应的节能环保措施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指标,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以城市生活现在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来看,像是水、电、暖、气等实行的一户一表工作已经启动多日,各家各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表进行调控,减少了很多的重复浪费。随着对于水、电、暖、气的改造成功,城市还会实行阶梯水价,其目的不仅仅是控制资源的浪费,更是为了帮助人们建立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即使没有一户一表的监督,人们也能自觉地遵守四节。这样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建筑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选择与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绝对不单单是政府行为或是建筑师个人的事情,它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事业。要想真正做好这项事业,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达到的。还是要发动群众的力量,让人们认识绿色建筑、了解绿色建筑、选择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不仅仅是红花绿叶和草地喷泉,它关系到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等一系列资源,大家在选择时能够达成共识,就会对市场的建立有一个促生的作用,有了市场的需求,生态环境下绿色建筑的功能才能真正有效地被实现。
[1]薛志峰.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任军.当代科学观影响下的建筑形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3]刘煜,Deo Prasad.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J].建筑学报,2003(3):21-23.
[4]秦佑国,李保峰.“生态”不是漂亮话[J].新建筑,2003(1):8.
[5]陈易.生态危机的对策──建筑创作中的5R原则[J].建筑学报,2001(5):16-17.
[6]刘少瑜,宋德萱.生态建筑设计和技术教学新理念[J].建筑学报,2000(9):35-36.
[7]胡京.建筑的进化:原生到自觉的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及环境思考[J].建筑学报,1998(4):10-11.
On green buildings in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Yang Xiaoxiang
(Zaozhu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aozhuang 277500, China)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principle,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he green buildings unde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design idea,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implementation points,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reen buildings, so a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the green buildings and achiev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een buil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echnique, design idea
1009-6825(2016)25-0183-03
2016-06-26
杨潇翔(1985- ),男,助理工程师
TU20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