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堂园景图》的风景建构与文化认同
2016-04-08刘坛茹
刘坛茹
《环翠堂园景图》的风景建构与文化认同
刘坛茹
明清时期,徽派版画兴旺发展,创作出大量版画精品。徽派版画的题材内容包罗万象,其中,风景版画占据重要地位,代表性作品便是明万历年间新安汪氏环翠堂刻的《环翠堂园景图》,主要以徽州的自然和人文风景为绘刻对象。风景在《环翠堂园景图》中,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存在,还被“掺入了道德的、观念的、政治的因素”[1],表现出多重文化认同形式,具有了深刻的审美和文化表征意义。
一、风景与身份认同
明朝中后期,园林景图非常盛行,通过描绘高雅精致的园林生活图景,反映了士人对于闲适隐逸生活的追求。在徽派版画作品中,也有类似创作境况的园林景图,代表性作品便是明万历年间新安汪氏环翠堂刻的《环翠堂园景图》。原图1卷,图高24厘米,长1486厘米,是我国古代版画史上最长的版画作品。据考,“环翠堂”是明代文学戏曲家汪廷讷在其家乡徽州休宁县松萝山下所建私人园林“坐隐园”的主厅,《环翠堂园景图》描绘了整个“坐隐园”的风景。而汪廷讷之所以绘刻出版《环翠堂园景图》,既是受到当时整个明朝社会士人追求闲逸雅趣生活风尚的影响,也是与汪廷讷身为徽州人,深刻受到徽州这片土地推崇“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社会风尚影响有关系。
徽州位于安徽南部,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加之魏晋南北朝始,中原士族为躲避战乱纷纷迁入徽州,地少人多的矛盾更加严重。为生计考虑,徽州人不得不外出经商以谋生活,在明清时期,徽州商帮盛极一时。不过,在徽州商人内心深处,“以士为尊”的思想仍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在于徽州乃程朱阙里,受朱熹理学和中原迁入士族的儒学思想影响较深;另外,徽州商人在外经商辛苦,深感社会地位和功名权力的重要。于是,他们不仅教育子弟勤奋读书,求取功名,而且,他们个人也力图踏入仕途和取得文人身份,所以,很多徽州商人都是亦儒亦商。即使未能挤入仕途,也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刻意突出和彰显自己的士人官宦身份,取得一种虚幻的精神上的满足。
徽州休宁人汪廷讷也未能脱俗,其祖父和父亲均是经营有方的成功商人,本人也是有名的书坊出版商,但在其身上一直寄托着父亲的“归儒”梦想,并为此努力不止。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个人要想拥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和身份,除了依靠经济资本外,还必须掌握大量的文化资本[2]。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形式:被归并化的资本(经历较长时间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成为一种秉性和才能)、客观化的文化资本(物化或对象化为文化财产)和制度化的文化资本(由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所确认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对于汪廷讷而言,也曾经想通过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即科举考试来取得社会身份,无奈连续五次参加乡试,均失败。他便只好通过客观化的文化资本——捐资当官,混入了有名无实的仕宦圈子。另外,还依托被归并化的文化资本,即开办书坊、著书撰文,甚至耗费大量经济资本,在家乡休宁修建了象征文人仕宦身份的园林——“坐隐园”。然后请人绘刻《环翠堂园景图》,并把个人形象置于园林风景中,以园林风景的视觉表征来形塑和实现自己的文人和仕宦身份认同。
而汪廷讷实现身份认同的具体方式,一是坐隐园各处景点的命名体现出文雅气息。据统计,《环翠堂园景图》中标注有名称的景点多达120处,其中像“无如书舍”“水月廊”“苏壁”“东壁”“洗砚台”“兰亭遗胜”等景点的命名便特别具有文人味。而且,汪廷讷的好友朱之蕃为园林各景点题诗110首,顾起元也题诗112首,一景一诗,更是彰显出园林主人的文人身份。二是在园林景图的起首描绘了富有徽州地域特色的景观,如白岳山、松萝山、古城村、古城塔、玄通院以及徽州样式的石板小道和路边厅,在通往坐隐园的路途中刻画了各种前来拜访汪廷讷的文人官宦,或策马,或坐轿,络绎不绝。在这里,徽州地域景观与文人官宦身份的人物形象相得益彰,充分表现出了徽州是一片尚儒重官的热土。更是借拜访者的身份,凸显了园林主人的社会身份和交往生活,体现出了自己的身份荣耀。三是通过细致刻画汪廷讷在园林中的生活场景,成功塑造了其文人身份。《环翠堂园景图》的主体部分展现的均是汪廷讷和友人在园林中的交游生活:在道中与友人作揖寒暄,在船上弈棋,在湖心亭上把盏言欢,在无无居谈玄论道,在钓鳖台和砥柱石钓竿闲放,展现的都是悠然自得、闲适惬意的文人生活图景。可以说,《环翠堂园景图》正是通过把园林景观与个人形象融合在一起的绘刻手法,使汪廷讷的文人仕宦身份完美地定格在图像中,并影响和强化了观者对于汪廷讷身份的认知。
二、风景与生态认同
风景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连,关乎诗意栖居。在《环翠堂园景图》的风景图像中,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诗意栖居的生态精神。实际上,这是徽州人内心对于生态家园的认同情感使然。
徽州重视风水学,在村落选址和民居营建上讲究枕山、环水、面屏,尤其是重视水口的营建。因为水象征财富,水口便是村庄和民居风水的重中之重,决定着居住村民的繁荣兴旺,所以,徽州人是把水口作为一项生态景观来营建的。在《环翠堂园景图》的起首部分,过玄通院后,便是数栋民居。这些民居群如果视为一个村落则稍小,但对风水同样重视。其背靠群山,有玉带河从民居前流过,河两侧种植树木,河上建有小桥,村民走过小桥便可耕地种田。其实,小桥、树木同样是水口风水的一部分,可以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对于徽州人崇尚水口风水,尽管可以质疑有迷信色彩,但是风水重视村落环境与自然山水景观的天然合一,实际上具有浓郁的生态栖居意识,营建水口,既可以美化居住环境,也可以保持生态平衡,达到诗意栖居。
明清时期的徽州园林也是重视自然生态的范本,徽州园林特别强调师法自然,与其他地区的园林建造以人工居多、自然居少相反,徽州园林建造以自然居多、人工居少。由于现存徽州园林遗迹较少,我们可以从徽派版画中的园林景观图观察到这一点。徽州园林往往依托山水形势而建,充分借助自然环境,《环翠堂园景图》中的园林便充分利用了黄山白岳之间松萝山的地理走势,依山而建,连绵起伏的群山成为园林的背景。在园林的景观布置上,除却假山、亭阁、盆景等人工雕琢制作的景观外,也往往喜欢将乡土田野、人居生活劳作场景引入园林中。例如,《环翠堂园景图》中的乡民耕作、砍柴、垂钓等生活场景,皆构成园林的一部分,不仅增添了园林的乡野生活气息,更是实现了人工与自然的统一,保持了生态自然的平衡。
《环翠堂园景图》重视人居环境与自然景观的生态和谐,这对于当前徽州村落的生态保护至关重要,据《新安晚报》报道[3]:在徽州古村落的改造过程中,唐模村把大片的小山丘和十多亩平地铲平后,铺上一块块草皮,草坪、石板小道、仿古亭和池塘等,让这片区域更像是公园。类似这样的古村改造,实际上违背了景观生态,理应重温《环翠堂园景图》中的生态景观,激活和开掘人们内心的生态认同情感,还给人们一个诗意栖居的古徽州。
三、风景与地方认同
明清时期,由于宗族制度强盛和本土意识抬头,徽州人往往具有浓厚的恋乡思祖情结,尤其是对于“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劳累的徽商而言,家园故土更是他们难以舍弃的心灵栖息地。这种绵延无尽的思乡情结,实际上是一种地方认同情感,地方是“被赋予意义的空间”,是“可感价值的中心”,“社会关系结构的设置位于其中,而且得到人们的认同”[4]。徽商可以在他乡空间中自由闯荡,但徽州是他们心灵栖居的场所。为了排遣这种思乡情结,部分亦商亦儒的徽商便请人绘刻能够表现徽州地域风景的版画,以此彰显个人对于徽州的地方认同意识。
作为盐商和书贾的汪廷讷,常年在外奔波,对于徽州故土自然具有难舍的思恋情结,为寻根归祖,更是豪掷巨资,在家乡修建了坐隐园。此外,鉴于自己常年在外,无法每日留守园林,便请人把坐隐园绘刻成园林图。这样,即使身居外乡,也可以随时欣赏园林图,仿若身归故土,起到一种“卧游”的作用。“卧游”指以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语出南宋画家宗炳:“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宋书·宗炳传》)汪廷讷好友朱之蕃也认为,欣赏《环翠堂园景图》“如卧游名园中”[5]。不独对于汪廷讷如此,对于其他徽商而言,《环翠堂园景图》都可以成为他们为排遣故土思恋之情而“卧游”的家园风景。
《环翠堂园景图》之所以能够成为寄托徽州地方认同意识的媒介,主要是因为它鲜明地绘刻了徽州独特的地方风景。在《环翠堂园景图》中,起首以具有徽州地标性的山脉景观齐云山入画,最后以黄山收尾自不用说,尤其体现在坐隐园所具有的独特徽派建筑样式上:马头墙和园林盆景。
“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徽派建筑屋顶上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墙垣,是徽派建筑的独特样式。在《环翠堂园景图》中的“环翠堂”大厅等建筑群中,马头墙赫然可见,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带建筑密集,容易发生连带火灾,故垒筑马头墙防火。在环翠堂大厅前,还摆设着各式各样的精致盆景,庭院中间呈带状布置有三对六盆盆景,而且造型各异,主要有疙瘩式、游龙式;在其一侧墙角下也并置一排盆景,相互搭配,错落有致。徽州盆景是以古徽州命名的独特艺术流派,它以古朴、遒劲、奇特为主要特色。疙瘩式盆景的基本特点是在主干中部以纽扣形式绕结成疙瘩,比较富有韵味和新奇感;游龙式盆景是徽州盆景的代表性盆景,驰名海内外,其整体形象犹如一条游龙。这两种独具徽派风格的盆景,与环翠堂大厅前的盆景风格完全吻合。
可以想见,当汪廷讷及其他身居他乡的徽州人在《环翠堂园景图》中看到如此鲜明独特的徽州地方风景,如何能不激发起内心对于徽州故土的思恋呢?地方认同感便也油然而生。
注释:
[1]陈永国:《帝国风景:导读》,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1页。
[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9-150页。
[3]《新安晚报》,2014年04月17日,A04版。
[4]劳伦斯·布伊尔:《环境批评的未来》,刘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0页。
[5]张国标:《徽派版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本文基金项目:201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徽派版画的风景建构与审美认同”AHSKQ2014D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