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国画机变
2016-04-08孔晓华
孔晓华
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国画机变
孔晓华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艺术观念和形式对中国传统艺术造成的冲击有目共睹。各种崭新的艺术形式、门类不断出现并迅速发展崛起,中国本土传统艺术面临着生活土壤变化、观念意识更迭、技法融合创新的必然命运。
中国画作为中国本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历经千年发展传承,已经升华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标志性符号。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顺应时代的要求,保护和创新发展中国画是必然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公共艺术的视角,探讨中国画在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可能与必然,尝试为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中国画创新发展是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各类现代西方艺术观念和形式不断进入国内。全新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对于封闭已久的国内艺术界带来的冲击是震撼性的。一时间各种国外艺术思潮风头无两,各种艺术思潮或流派都会在国内有对应的艺术家在研究推介和实践探索。甚至有史学家惊呼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是西方现当代一百年艺术史的重演!可见当代中国艺术受西方影响之深。
随之而来的,当然是本土传统艺术和审美的衰落。以国画为例,失去了传统文人土壤的中国画,在历经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停滞后,作品面貌呈现出对发展的茫然和对自身认知的迷惘。与日新月异的现代艺术相较而言,国画界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一方面失去了文化土壤的内涵理念如无根之草,缺乏根基,空洞而抽象;另一方面面临笔墨表现能力的退化。批评家李小山在《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中直言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国画等传统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经历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后,国家强调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大力保护发展传统文化艺术,营造中国气象。艺术界也在谈软实力建设与文化自觉,传统艺术的复兴和价值回归已经势成必然。在此前提下,承载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国画不可能置身事外,也必然顺应潮流,国画要反映时代特征,要以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为创作源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创新并重建中国艺术在全球格局中的文化认同与价值体系,中国画责无旁贷。
二、国际化视野下,艺术门类的交叉整合与相互借鉴是国画发展不能回避的现实取向
社会经济的进步给艺术形式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可能,互联网技术的繁荣使国内原有艺术形式也从西方艺术观念中吸取营养,学习语言表现,催生新的艺术形式。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各种艺术门类的交叉整合、相互借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式,所谓“跨界”也有这方面的含义。
事实上,国画的变革也在迅猛地进行。从观念到技法,从表现到实验,中国画呈现出了迥异于传统的面貌:从原有单一的描绘“林泉丘壑”之美,向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层面跃进;从原有的笔墨为王,向着综合技法进步;从“千人一面”的传统趣味,向着全新的人文关怀、流行文化生发。
当然,画种面貌的变化不能全盘否定传统,作为艺术形式,只存在时间维度的先进落后,不存在绝对价值取向上的优劣。坚守传统的国画依然值得尊重,但变化求新的国画思路也应受到推崇,这是国画发展不能回避的现实取向。
三、公共艺术何为?
如前文所述,在当今中国社会迅速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传统艺术受到现当代西方艺术思潮影响而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一种作为舶来品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艺术生态中迅速发展成长为极富生命力的艺术门类。
公共艺术(Public art)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形态,是艺术家为既定的公共空间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发端自西方,其原始动力源自城市建设与市民社会成长的共同需要。其核心在于“公共性”,即公开、开放以及公众能够自由参与的特性。由此,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更多集中于城市雕塑、景观环境设计、建筑,以及壁画、装置和数字新媒体等艺术领域。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城市化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随之而来的,教育、社会经济、文化都迎来了发展繁荣的机遇,公共艺术也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和扩张,需要大量雕塑、壁画作品美化装点环境,社区、公共空间也需要对景观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公共艺术在城市特征和地域文化价值构建方面的独特作用得到了肯定与重视,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区分、衡量城市性格和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国画元素是本土公共艺术发展的天然切入点
从方法论的角度说,任何艺术观念的移植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西方艺术思潮在国内登陆后,其消化过程势必要做相应的本土化的调整以避免“排异反应”,而抱残守缺的观点必然会在艺术的自然选择中因水土不服而被淘汰出局。
有别于架上绘画形式必须坚持原有部分特色以保留维系画种“纯洁性”的特征,公共艺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天然“接地气”。公共艺术作为必须体现城市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的艺术形式,与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具有天然的共同点。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西化的,但精神内核一定是中国的,否则,公众毫无意识和感受的参与就会背离公共艺术的本真,变为形式上的一场闹剧。公共艺术强调公众的参与,这种参与绝非群众演员式的走过场,而是艺术品和公众主观能动的互动共同“化合”而来。而中国画的元素是最中国化的,最具代表性,因而也就与本土公共艺术拥有了所谓最大公约数——中国。以传统中国画的精神指向和熟悉亲和的表达方式为切入点的公共艺术,是能够吸引中国观众参与的最好看点。
中国画的发展绵延千载,无论是诗画传家的传统,还是院体的诞生,又或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几乎所有中国古代王朝都有中国画深刻的影子。而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形式单一、缺乏文化意蕴的快速扩张期结束后,留下的是大量毫无个性特点的水泥森林,中国人在产业的高效率与城市的同质化之间面临抉择。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取向为核心并结合现代设计方式的内涵建设越来越被重视。虚实相生、移步换景、天人合一等等中国画的理念本是属于艺术范畴,却在园林建筑等领域重归中国人的生活。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为苏州博物馆新馆所做的设计,就是现代建筑吸取中国画水墨元素营养的成功范例。可见在当今中国,中国画元素在参与或干涉社会生活(或公共艺术)的过程中,拥有最恰当合适的切入点,优势天成。
五、公共艺术视角下国画的发展原则
公共艺术的形式是开放式的,涵盖诸多艺术门类。中国画元素要参与公共艺术并找到画种自身创新发展的途径应注意两个原则。
一是放下身段,打破藩篱,不断拓展参与的范畴。中国画与公共艺术的结合,既是公共艺术本土化的主动选择,也是国画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国画发展,不应顽固执守国画原有的高妙身段,要尽可能探索挖掘不同理念层面与公共艺术结合的方式,从视觉影像、园林风景等各种新旧艺术形式的角度深刻参与社会艺术实践。唯其如此,才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凝练沉淀出更好的切入方式,形成公共艺术与中国画发展的双赢。
二是参与应避免泛化与自我矮化。要以中国画的画种特点为基础,主动出击,要体现中国画自身审美取向和语言特征,要发挥中国画水墨意蕴,要创造中国画理念及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而非在公共艺术作品中降格为泛泛代表中国元素的形式符号。
艺术的发展没有终点,笔墨当随时代。于国画家个人来说,也许可以终其一生,只推崇研究某一种技法形式;而就一个画种而言,深度参与、融入时代变革,把自身历史底蕴外化为书写时代风物的主动作为,才是可持续、活态的健康传承。
综上所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画的发展要主动创新,借助公共艺术等富有生命力的全新艺术形式,这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
1.葛伟、刘晓霞.浅谈中国水墨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表现.理论论坛.
2.邓曼丽、刘彦武.在全球化语境下正确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
3.徐建融.中国画的可持续发展.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孔晓华,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项目来源: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公共艺术与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14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