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旋喷技术在引黄闸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2016-04-08侯旻魏骁

山东水利 2016年12期
关键词:钻机浆液灌浆

侯旻,魏骁

(1.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2.鲁控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

高压旋喷技术在引黄闸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侯旻1,魏骁2

(1.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2.鲁控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

以簸箕李引黄闸为例,阐述了深层搅拌桩技术在加固“老口门”闸基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高压旋喷桩技术处理这种地基的可行性。

引黄闸;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

新建簸箕李引黄闸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惠民县境内,黄河簸箕李险工新5#~3#坝之间,相应左岸临黄堤桩号207+490处,设计引水流量为75 m3/s;两联6孔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每孔净宽、净高均为3.0 m。涵洞全长91.0 m,共分9节,首节涵洞长11.0 m,其余8节均长10.0 m。上游设5.0 m长抛石槽,15.0 m长黏土铺盖;下游布置长16.0 m的消力池,13.0 m长的浆砌块石和16.0 m长的干砌块石海漫,5.0 m长的抛石槽。

1 地质情况

从地质剖面图看出,闸址部分座落在历史“老口门”(历史上曾决口、出险并且抢险过的位置)上,特别是闸首左侧A1钻孔揭露出的②、①-4、①-5等土层含大量腐殖质、树皮、木块、块石、碎石等,估计为当时堵口的料物。

勘探深度内,上部主要揭露地层为人工堆积(Qr)地层,主要为黄河大堤及堤后淤背区;下部揭露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Q4al)地层,岩性主要有砂壤土、淤泥质砂壤土、壤土、裂隙黏土。在高程8~16m(黄海高程,下同)之间有一层厚度不等人工抛石层,估计为当时决口抢险时抛料所致。

2 闸基处理设计

闸首底板高程14.20 m,闸首地基应力最大值151.2 kPa,地基沉降量0.34 m。根据地质资料,拟定闸首位置大部分坐落在第②层淤泥质壤土上,地基承载力较低,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加固。桩径采用0.6 m,梅花型布置,顺水流方向间距1.08 m,垂直水流方向间距为1.1 m,每联闸首底部布置114棵,共布置228棵,置换率为23.7%,桩长9.2~11.07 m,桩端置于⑤层裂隙黏土中,桩底高程4.0 m。

该工程地基处理采用单钻头搅拌桩基方案。施工中在闸首左上角及上游翼墙部位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中,钻机下钻至高程13 m左右时,无法钻探,钻机提出时钻头脱落。钻机钻深无法达到设计深度。鉴于以上情况,剩余的92棵桩,采用搅拌桩方案难以实施。经对地层进行分析,确定将剩余的搅拌桩调整为高压旋喷桩。

3 高压旋喷桩设计

依据《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T5200-2004),在粉土层中高压旋喷桩的28 d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5~3.0 MPa。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地质条件,本次设计高压旋喷桩的28 d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0 MPa,同原搅拌桩强度要求一致。旋喷桩的桩底深入到第⑤层裂隙黏土中,第⑤层土的标贯击数最大值为12.6、最小值为6.4、平均值为9.6,黏性土中标贯击数为6<N<10时,双管法高压旋喷桩的直径宜选用0.7~1.1 m。考虑该工程的地质条件及闸底板下不同桩型受力均匀性,剩余的92棵桩变更为高压旋喷桩加固,有效桩径仍采用0.6 m,桩径、桩长、桩间距及置换率,均与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相同。

闸室及上游翼墙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不小于180.45 kPa,其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应不小于186.78 kN。水灰比1∶1,具体水灰比值施工时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3.1 主要技术参数

高压旋喷桩的主要设计参数建议如下:

1)采用双管法进行施工;

2)桩身的28 d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2.0 MPa;

3)主要技术参数:高压水泥浆压力35.0~38.0 MPa,流量为70~80 L/min;压缩气压力为0.6~0.8 MPa,气量60~80 m3/h;浆液采用P·O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搅制,水灰比1∶1;提升速度:Ⅰ序孔、Ⅱ序孔高程9.5 m以上均为10~15 cm/min,高程9.5 m以下均为8~10 cm/min;旋转速度为12~15 n/min;施工采用钻机钻孔,孔斜率<1%。

4)高压旋喷桩有效桩径不小于0.6 m;

5)施工前进行高压旋喷灌浆现场试验,根据试验确定灌浆的方法、验证设计参数、浆液性能要求。

3.2 施工技术要求

1)定孔位。在定孔位时,一定严格按照设计放样定位,其误差不大于2.0 cm,并用木桩固定。

2)造孔。把钻机移至钻孔位置,对准孔位用水平尺保持机台水平,立轴垂直、垫牢机架、钻机的垂直度须满足精度要求,经技术人员验测合格后方可开钻。如发现钻机倾斜,则停机找平后再开钻。钻孔过程中遇石块,现场技术人员和监理应详细记录高程和钻孔情况。回旋钻难以进尺时,应采用锤击、冲击等方法进行钻孔。钻进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地层变化、颗粒大小、硬度等要详细记录,钻孔结束后,由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移位进行下一个孔的钻进。

3)下喷射管。将喷射台车移至成孔处,先在地面进行浆、气试喷试验,检查各项工艺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后将喷射管下至设计深度,经现场质检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高喷灌浆施工,喷射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如浆压过高或喷嘴堵塞等,应将喷射管提出地面进行处理,处理好后再进行施工。

4)浆液制备。灌浆浆液采用纯水泥浆,按水灰比1∶1进行浆液搅制,在制浆过程中应随时测量浆液比重,每孔高喷灌浆结束后要统计该孔的材料用量。浆液用高速搅拌机搅制,拌制浆液必须连续均匀,搅拌时间不小于30 s,一次搅拌使用时间宜控制在4 h以内。

5)喷射提升。当喷射管下至设计深度,开始送入符合要求的浆、气,待注入浆液冒出孔口时,按设计的提升方式及速度自下而上提升,直至提升到设计的终喷高程。

6)回灌。喷射结束后,随即在喷射孔内进行静压充填灌浆,直到浆面不再下沉为止,保证旋喷桩固结后桩顶标高,回灌浆液一般采用邻孔高喷冒浆静压充填。

7)工艺参数及注意事项。高压喷射灌浆属于基础工程施工,在施工前或施工初期,宜进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旋喷速度、拉升速度、喷射压力和喷射量,验证工程施工详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调试运行钻孔灌浆施工系统,验证合理的机械设备与人员配置。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的事项有:在下入或拆卸喷射管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嘴堵塞;灌浆过程中,采取措施保证孔内浆液上返畅通,避免造成地层劈裂或地面抬动。

4 实施情况及效果

高压旋喷桩施工从2014年12月24日至2015年01月20日,历时28 d,施工进展较为顺利。虽在块石地层有进尺慢、跳钻现象,但采用锤击越过该层后,再无特殊情况发生;喷射过程中,无长喷头和喷管现象发生。施工过程中,设计代表、监理、监督各方对高压旋喷实施现场指导旁站,施工队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经现场荷载试验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88.5 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8 kPa,满足设计要求。

实践证明,采用高喷技术对“老口门”闸基进行处理,技术可行,加固效果可靠,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责任编辑 赵其芬)

F426.91

B

1009-6159(2016)-12-0012-02

2016-05-11

侯旻(1989—),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钻机浆液灌浆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国内地勘行业首台5000米多功能变频电动钻机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大直径潜孔锤钻机
旋挖钻机钻具产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