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2016-04-08

山西建筑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阶段管理工作

宋 旭 敏

(山西晋设拓凡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宋 旭 敏

(山西晋设拓凡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论述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施工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过程、竣工结算五个阶段,提出了造价控制的主要策略,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质量,竣工结算

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成本处于合理范围的关键性工作,是保证工程经济效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安全等诸多方面工作的基础。工程造价涉及的环节较多,往往从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开始,就需要进行造价控制管理,然后在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等完善控制管理工作,才能确保造价控制管理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衡量一项建筑工程的指标很多,最为常用的指标有质量、进度、效益、安全、成本等。这些指标的水平高低和造价控制管理存在直接关联。就以工程成本而言,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使工程成本合理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或是出现恶意缩减成本的现象。再以工程质量来说,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必然需要合理的资金作为支撑,若是资金不能达到这一水平,那么势必会引起建筑工程某些环节的工作被弱化,进而产生相关的质量问题。所以,不难看出,衡量建筑工程的各项指标和造价控制管理之间具有紧密关联。值得注意的是,造价控制管理并非对成本进行无限制压缩,而是对工程的成本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控制不必要的成本投入,确保正常投入的严格执行,避免出现各种违规违纪的行为。所以,总的来说,造价控制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成本合理化、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确保工程进度和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而且涉及到诸多环节,如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等。不同工程阶段存在的造价控制管理问题是不一样的,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对造价控制管理相关工作不够重视,这一问题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并且长期存在。就设计阶段来说,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的造价升高非常普遍,其远远超出了施工环节对造价产生的影响。据相关人士统计,因为设计原因造成的造价上升,能够达到整体造价的35%~85%,这一比例是非常高的,若是能够控制下来,对造价控制管理必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2)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相关机制不健全,管理缺乏动态性。这一问题主要是存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由于建筑工程存在很多隐蔽工程,经常会出现重复计算工程量的问题,这就使得计算工程量往往高于实际工程量,进而使得造价升高。不仅如此,在进行造价控制管理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往往是按照静态的指标、信息进行造价控制,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导致造价控制不符合实际情况。

3)高估冒算的问题普遍存在。高估冒算的问题主要是出现在竣工结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本来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但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作的不重视、不专业等因素影响,使得在进行竣工结算时出现了交叉重叠、少扣、多算工程量的问题,造成竣工结算的工程量出现增加。不仅如此,在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时,部分人员草率敷衍,审核工作草草了事,没能发现结算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4)造价控制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这一问题由来已久,是造成当前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成效不高的重要因素。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不高,对造价控制管理没有深入认识,也没有掌握高水平的工作技能方法,导致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都不高。另一方面,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不少人员对工作没有形成重视,往往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展开工作,责任心低下,使得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出现了不少错误。

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优化决策造价控制

决策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首要环节,因此对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优化。首先,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造价控制管理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和可比性判断不同方案的优劣,给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其次,需要依照项目开发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通过专家或机构对项目进行全面持平,对建设规模、市场预测、资源条件、财务经济以及工程技术等进行全面评价。最后,需要在尽可能考虑各种内外因素的情况下编制投资估算,将所有情形囊括其中,确保其能够为控制项目造价起到作用。

3.2 完善设计造价控制

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完善,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设计竞争机制,对造价实现强化控制。在现有设计机制上,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使设计在设计中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使其在重视建筑质量和性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工程造价。

2)促进设计监理机制控制设计造价,这需要完善设计监理相关工作,如加强监理人员的引进、培训与考核,制定建立工作制度等。此外,还需要依靠行政手段深化设计监理。

3)需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减少设计变更。优化方案可以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不合理、不必要以及不科学的地方全部完善,实现造价控制。减少变更可以避免新增内容、提高标准以及私自扩大建筑规模的问题出现,有效控制造价。

3.3 强化招投标造价控制

首先,科学编制标底,有条件的单位可自行照实编制,没条件的单位可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单位编制。其次,明确发包方式,根据工程性质、规模、特点对工程发包方式进行确定。此过程需要引入竞争机制,确保工程造价在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实现合理控制。最后,需要对招标文件严格制定,并且提供给各投标单位,使其在透明公开的环境中进行工程投标,以确保工程招投标的合理性。

3.4 加强施工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第一,需要对工程设计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研读,明确工程中可能出现较大造价变化的环节阶段,将其设置为造价管理的重点对象。第二,在施工前,需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能够依照设计方案进行,避免出现返工。第三,对工程变更严格控制,加强现场签证管理。第四,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合同内容及形式,杜绝对合同作出更改的行为。

3.5 严格结算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竣工进入结算阶段,需要加强造价管理。首先,需核实工程数量,详查竣工资料,扣除未进行的工作内容。其次,对合同进行审查,核对结算范围。第三,对定额使用、政策调整等进行审查,确保其准确性与合理性。第四,对工程材料价款认真做好结算审查。最后,需要合理处理审查方与被审查方的相互关系,避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行为,确保结算顺利进行。

4 结语

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从其对建筑工程的重要作用来看,必须对相关工作进行完善加强。因此,在实际的过程中,需要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等环境入手,逐一落实造价控制管理的相关工作,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符合工程实际。

[1] 王爱红.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7):18,20.

[2] 杨德才.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17):104.

[3] 张 谊,庞地娟,王 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236.

[4] 季迎虎.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169-170.

[5] 宋晓梅.浅析建筑工程企业造价控制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11):135-137.

Discussion o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ong Xumin

(ShanxiJinshetuofanBuildingDesignConsultingCo.,Ltd,Taiyuan030013,China)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analyzes problems existing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major cost control strategies from five phases of construction decision, design, bid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mpletion settle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building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engineering quality, completion settlement

1009-6825(2016)10-0239-02

2016-01-25

宋旭敏(1987- ),女,助理工程师

TU723.3

A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阶段管理工作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之旅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