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临床专业实践行为调查分析
2016-04-08廖小卿钟新华邓小梅王凤卿
廖小卿,钟新华,邓小梅,王凤卿
Survey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behavior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Liao Xiaoqing,Zhong Xinhua,Deng Xiaomei,et al
(Shenzhen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Guangdong 518036 China)
护理本科生临床专业实践行为调查分析
廖小卿,钟新华,邓小梅,王凤卿
Survey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behavior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Liao Xiaoqing,Zhong Xinhua,Deng Xiaomei,et al
(Shenzhen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Guangdong 518036 China)
摘要:[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的实践行为,旨在发现护生实习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今后教学工作。[方法]引用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孙宏玉老师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专业实践行为评价问卷,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本科实习生139人,进行学生自评和教师他评的方式调查。[结果]行为频率和行为质量方面,学生自评得分大部分高于老师他评得分2分~4分;在“护理操作及在操作中遵循伦理原则”和“沟通交流”条目中学生自评均分 (行为频率为24.11分±7.12分,21.15分±2.53分)(行为质量为20.55分±2.70分,20.38分±2.80分)较高。[结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护理本科生在“护理操作及在操作中遵循伦理原则”方面以及“沟通交流”方面的工作较为出色;在“应用护理程序”和“评判性思维”方面,护理实习生表现较为欠缺,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实践行为;调查
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包括运用临床基本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技能[1]。而护理学更是一门综合实用型的学科,尤其注重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本科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存在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教学模式欠灵活等问题[2]。1978年Schwirian[3]研制护理行为6维度量表,此量表被认为是唯一经常被应用并且经过严格检测的测量工具。但是我国的护理工作内容和培养目标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由“学科型”人才转向“应用型”人才,更需要以相对应我国护理工作实际情况的标准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进行评价。为此,于2013年4月—5月我们引用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孙宏玉老师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专业实践行为评价问卷[4],调查了护生实习期间的实践行为,旨在发现护生实习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对象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本科实习生131人,其中女106人,男25人,年龄22岁~24岁。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孙宏玉老师编制的量表,量表为包括5个维度和28个条目的改良问卷,整个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90,各维度的Cronbach’s α>0.80,说明信度非常理想;效度评价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均值为0.94,说明初始问卷的内容效度可以接受,适合用于测量护理本科生的临床专业实践行为。此量表的一级条目为应用护理程序(5个条目)、护理操作及在操作中遵循伦理原则 (5个条目)、健康教育(5个条目)、沟通交流(5个条目)、评判性思维(8个条 目)。行为频率每个问题设5个选项:5分表示总是这样做,即完成时间占整个时间的90% 以上;4分表示常常如此,即完成时间占整个时间的70%~89%;3分表示偶尔如此,即完成时间占整个时间的50%~69%;2分表示很少如此 即发生过,但完成时间占整个时间的50%以下;1分表示从未如此,即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行为。各方面的分值在2分以上为令人满意。计算5个方面的均值及标准差,并进行顺位排列。行为质量每个问题设5个选项:5分表示非常好,4分表示好,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不好,1分表示非常不好。采用学生自评和临床带教老师一对一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护理本科生的临床专业实践行为进行评价。
2结果
2.1护理本科生的临床专业实践行为的行为频率及行为质量的相关性老师他评和学生自评总分结果见表1。老师他评行为频率总分与行为质量总分相关(r=0.573,P=0.000),学生行为频率总分与行为质量总分相关(r=0.848,P=0.000)。
表1 老师他评及学生自评的行为
2.2护理本科生的临床专业实践行为频率中各维度水平老师他评和学生自评一级条目在行为频率方面的均值显示,学生自评的平均分均高于老师他评的平均分,每个条目高2分~4分;学生自评的平均分为24.11分±7.12分,其中护理操作及在操作中遵循伦理原则条目接近满分25分,沟通交流条目得分21.15分±2.53分,也比较高;应用护理程序、护理操作及在操作中遵循伦理原则以及评判性思维等各分类条目在老师他评和学生自评方面均存在差异。详见表2。
表2 老师他评和学生自评一级条目在行为频率方面得分比较±s) 分
2.3护理本科生的临床专业实践行为中行为质量各维度水平老师他评和学生自评一级条目在行为质量方面的均值显示,除护理操作及在操作中遵循伦理原则条目外,学生自评的平均分均高于老师他评的平均分,每个条目高1分~2分。详见表3。
表3 老师他评和学生自评一级条目在行为质量方面得分比较±s) 分
3讨论
临床专业实践行为是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发生的,与专业实践培养目标相关的,外显的、可观察的、自觉的主体性活动,是本科护理教育的重要评价指标[5-6]。本调研工作采用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孙宏玉老师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专业实践行为评价问卷,以学生自评和老师他评的方式,调查了学生实习期间的实践行为,以期发现学生实习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依据。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行为频率和行为质量的评分具有相关性(P=0.000),同样,老师对于学生的临床实践中的行为频率和行为质量评分的相关性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说明在护理本科生的实习工作中,对于沟通交流等一级条目中的各项条目做到的行为频率越高,学生自身和老师对学生的实践工作行为质量的评分就越高。诸如在“发现和确定临床中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决定”“对不恰当的护理干预提出质疑”等条目中,学生行为频率越高,学生自身和教师对学生工作质量就愈加满意。
老师他评和学生自评一级条目在行为频率和行为质量方面的评分显示,除行为质量方面的护理操作及在操作中遵循伦理原则条目外,学生自评得分比教师他评得分均要高,说明学生对于自身实践工作的满意程度要高于教师评价。其中,学生自评在护理操作及在操作中遵循伦理原则条目和沟通交流条目中的分数较高,较接近满分25分,而教师他评中,这两个条目的分数也比较高,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护理本科生在保护病人隐私、知情同意权以及在与服务对象(含家属)、医护人员以及同学进行交流和协调等方面做得相对较好,这与其他调查认为我国护生在维护病人权利与义务[7-8]以及与病人沟通交流方面表现较好的结果相一致[9-10]。在应用护理程序条目和评判性思维条目中,学生自评得分明显高于老师他评得分,说明学生在临床实践的应变中对自己估计过高,实际行为频率和行为质量不足。老师对学生行为频率的评价在“根据护理措施的效果决定继续或调整护理计划”以及在“将现有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两方面的评分最低。学生问题解决行为的差异有助于明确学生的特点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11],因而,对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训练,一方面可以通过医院加强对护理本科生这两个方面的培训和监督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根据每位学生的行为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而其他研究表示,我国护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现为正性评判性思维[12-13]。结合本调查结果来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护理本科生在评判性思维方面分值虽然不低,但与其他条目相比还有上升空间。
总体来看,学生对行为质量的自评分数要低于其行为频率的自评分数,而老师对学生行为质量的评分要高于行为频率的评分,这可能是因为老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行为频率的关注不能一直持续,有所遗漏。同时可以看出教师对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工作的行为质量较为满意。
本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在健康教育工作表现上略差于沟通交流工作,但要强于应用护理程序工作,这与部分报道护理学生的健康教育意识和主动性较差有点出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护理本科生在健康教育方面表现相对来说,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的临床实习表现也与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息息相关,研究表明,运用新型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比传统的综合教学培养出来的护理学生与带教老师双方间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14]。因而,在加强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践中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配合等方面。
4小结
本研究显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护理本科实习生在护理操作及在操作中遵循伦理原则方面以及沟通交流方面的工作较为出色,与国内其他调查研究结果相一致。两个医院的护理本科生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要优于其他调查结果,但略逊于沟通交流方面的工作。在应用护理程序和评判性思维方面,两所医院的实习生表现较为欠缺,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此,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监督和培训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毅,罗亚桐,符晓华,等.教学医院临床实习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30-33.
[2]李丽,叶文琴,田东惠,等.中美两国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2):66-68.
[3]Schwirian PM.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nurses: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J].Nurs Res,1986,35(6):382-385.
[4]李晓宁,孙宏玉.护理本科生临床专业实践行为评价问卷的编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111-1112.
[5]崔慧霞,刘华平,郭爱敏,等.我国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表现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25(17):61-63.
[6]蒋艳,沈宁,严燕,等.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38-640.
[7]杨敏,马爱群,王文如,等.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认知与其实习表现相关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39-341.
[8]杨桂荣.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7:1.
[9]成静,崔焱.不同层次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8,23(3):8-10.
[10]李小妹,郭晓元.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6,21(12):61-63.
[11]袁浩斌,方进博.中国护理本科生问题解决行为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3,(1A):1-5.
[12]王晓莉,陈腊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255-1256.
[13]张红菱,王兰兰.临床实习前护生健康教育认知调查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7):69-70.
[14]张春玲,陈露,张帆,等.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8-20.
(本文编辑李亚琴)
(收稿日期:2014-12-29;修回日期:2016-02-24)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7.02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3A-0842-03
作者简介廖小卿,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钟新华单位:5105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邓小梅、王凤卿单位: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药卫生类),编号:201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