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致力于保护传承华夏文化遗产

2016-04-08

中国西部 2016年3期
关键词:摄影家遗产文化遗产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致力于保护传承华夏文化遗产

2014年“丝绸之路”活动启动仪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这些璀璨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然而随着时间长河向前奔流,这些凝聚着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的黯淡了,有的甚至被历史的尘埃掩埋,需要后人去发掘,守护并擦亮,使之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塔。于2007年成立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是致力于文化遗产发现、研究和保护的社会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通过各种项目,向世人发声,希望唤醒炎黄子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文化包括方方面面,……传承文化不仅是传,承是最主要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创会会长耿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耿莹看来,创办文化遗产基金会是对曾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父亲耿飚“解放全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愿望的继承,也是对我们的文化家园的守护。她说:我父亲喜欢国粹,我从事文化遗产保护这项事业,也算是继承父亲的遗志。

2014年开始,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连续两年主办了“两岸四地青年牵手丝绸之路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青年是文化保护、传承和交流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阵地,他们必将在各民族文化建设与发扬中承担光荣而重大的使命。推动不同地区或国家间的青年文化交流,也是贯彻和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的实际行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与文化理解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通过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可增加青年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自信,对培育民族文化未来传承人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示和习得的文化多样性,及其所包含的互动、平等与理解的精神内容将为各国青年提供更多收获——提高能力、形成价值观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014年参与活动的有来自兰州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及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的100余人,行走路线为兰州市—白银市—武威市—张掖市—嘉峪关市—酒泉市—敦煌市—西宁市。继2014年重走甘肃境内的丝路之后,2015年“两岸四地青年牵手丝绸之路行——新疆行”活动跨省到新疆,走过了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最后到达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百名来自两岸四地的年轻学子们踏上古老的丝绸之路,体会沿途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大学生感慨颇多,以往只有在地理课本上看到的景象,一下子身临其境,不觉让人惊叹。神奇壮观的景泰黄河石林、鬼斧神工的敦煌莫高窟、浩翰苍凉的大漠戈壁、充满异域风情的少数民族,就连乘坐羊皮筏子、小毛驴车都是神奇的体验。参与活动的青年们无不被祖国的历史文化深深震撼。

耿莹会长在启动仪式上讲话

两岸四地在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合影

两岸四地的青年在敦煌莫高窟前合影

耿莹会长表示,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当代青年的文化责任,她鼓励更多的青年踏上丝绸之路,通过深入的体验与感受,建立属于青年人互动、交流的新丝绸之路,主动承担起振兴丝绸之路的文化责任。

据基金会理事长耿净介绍,2016年的“丝路行”活动将走出国界,到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把中国的文化带出国门。

“基金会是一个小的灯泡,很小很小一个小灯泡。我就要使出我这老太太浑身解数,让这个小灯泡24小时不停电。炎黄子孙骨子里头都有一颗种子,我这个小灯泡可以给孩子照亮回家的路。抢救文化遗产应该是我们现阶段重中之重,基金会的宗旨就是唤醒,唤醒什么?就是唤醒那颗种子。我们要把信念拿回来,重新建立起来、凝聚起来。”已经70余岁高龄的耿莹会长像一支仍在燃烧的蜡烛,照亮着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之路。(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艳梅)

题目:雅拉雪山

简介:天地苍茫,雅拉雪山金辉闪耀。余晖映衬寺庙淡淡的身影,暗喻着人、物、自然、精神之间渺小与博大的辩证情怀。

相机型号:尼康光圈:F6.3

曝光:1/250

ISO:400

作者姓名:冉玉杰

Vision

题目:理县野桃花

简介:每年的三月中下旬,阿坝高原理县峡谷的野桃花就如期而至。那漫山遍野的红,在乍暖还寒的高原峡谷间造就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真真切切的让你感受到春的脚步,感受到萧瑟寒意退去的温暖与喜悦。青山险峻,藏寨星落,映衬出桃花无限的妩媚和娇柔,充满着勃发的生机和希望。

相机型号:哈苏

光圈:F11

曝光:1/15

ISO:100

作者姓名:周耀伍

Vision

作者简介: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教育摄影学会副会长。人文与自然摄影家,从影30年,关注西部人文地理,出版专著15部,发表摄影作品一万五千余幅。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博学会士、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阿坝州摄影家协会主席、巴蜀文艺奖得主、美国国家摄影学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开始摄影,拍片以西部自然风光、少数民族人文风情和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为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出版有个人摄影画册、书籍多部。

猜你喜欢

摄影家遗产文化遗产
摄影家杨荣
与文化遗产相遇
陈建(摄影家)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民政摄影家 初春晨渔
动物摄影家
千万遗产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