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马背的土族人
2016-04-08文东永学
文东/永学
走下马背的土族人
文
东/永学
土族盘绣 供图/互助县委宣传部
土族轮子秋 供图/互助县委宣传部
在青藏高原,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将自己的衣袖缝成彩虹一样的颜色,因而也把自己的家园称为彩虹的故乡;他们有奇特的民俗,坚定的信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就是世居青藏高原的民族——土族。
土族人历经几多历史烟云,几经战乱纷争,从遥远的辽河平原游牧西行,最后走到河湟谷地,从游牧走向农耕文明,然后步入现代文明。虽然几经蜕变,几经融合,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以一种独立的姿势屹立于湟水河畔,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朵绚烂绽放的民族之花。
艰难的寻根路
作为一名土族人,我热爱自己的民族,一直以来用手中的笔记录着土族的历史,挖掘着土族的优秀文化,也在努力寻根。1979年以前土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自己的历史记载,土族的寻根就是从其他兄弟民族的文献记载或历史缝隙中寻找蛛丝马迹。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互助县是土族历史文化保存、传承最具特色、最为完善的地区。它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也是土族最主要的聚居地,这里分布着将近20万土族人口,在全国土族人口中占比逾三分之一。
说到土族,走到外面很多人把土族和土家族混为一谈;守在家园,就会遇到一个更大更具体的尴尬,那就是外来的很多人会问道:你们土族的族源在哪里?
说到土族的族源,这似乎是个艰难的话题。一辈子研究土族语言和民俗文化的乔志良老师结合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以及民间的文化呼声,回答了这个问题。
土族族源尚无定论,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外热心于土族族源研究的专家、学者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截至目前,基本趋向于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公元4世纪初至7世纪中叶,古代鲜卑慕容部的支系吐谷浑人在青海一带建立的吐谷浑汗国被吐蕃所灭,其国人大部分被吐蕃同化吸收,一部分随其王室东迁归唐,还有一部分在祁连山东段南麓一带繁衍生息下来,其后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蒙古、藏、汉等民族成分,到元末明初,形成了今天的土族;另一种观点认为,土族是在以蒙元时期入居河湟地区的蒙古人为主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藏等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因而他们自然而然地自称为“蒙古勒”。综合上述观点,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土族是以鲜卑慕容部吐谷浑人为源,以不同历史时期融入的蒙古人为重要补充,并吸收汉、藏等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族群。
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土族,在其信仰、方言及节日文化特征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生活在互助的土族平时自称“蒙古勒孔”,意为蒙古人。当他们与蒙古族相遇时就自称为“其汗蒙古勒”,意为白蒙古人,称蒙古族为“哈喇蒙古勒”,意为黑蒙古人,这种自称反映了土族与蒙古族的密切关系。在历史上,汉族称土族为“土人”“土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国家的民族识别工作,将这个族群的名称正式确定为“土族”。
土族安召舞 供图/互助县委宣传部
土族有自己独立的民族语言,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语的大部分词汇与蒙古语的基本词汇一致。土族语在内部分为互助(大通、乐都、天祝)方言、民和方言和同仁方言。20世纪50年代,国家组织力量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于1979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拼音文字,现正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
土族是个马背上的民族,其祖先曾经把马背当成自己的家,现在土族的姑娘要出嫁,一定要骑着一匹马送进婆家。土族的民歌里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赞美神山神水,山水边的草原,草原上的马牛羊。听——
赤列布神山山顶上,
吉祥宝马在飞奔,
这是什东拉欠桑赐予的马;
赤列布神山山坡上,
吉祥牦牛在奔跑,
这是哇仁欠桑赐予的牛;赤列布神山山底下,
吉祥山羊在撒欢,
这是秀鲁日坚桑赐予的羊。
今天的土族家园
寻根之梦还在继续,但欣慰的是我们在地域和文化的双重“孤岛”上坚守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树立着自身的民族形象。
互助,称为彩虹的家园,那是因为土族阿姑们的衣袖是由红、黄、黑、绿、白五种颜色的布条拼缝而成。这五种颜色各有寓意:红色象征太阳和吉祥,黄色象征麦浪和丰收,黑色象征土地和诚实,绿色象征庄稼和希望,白色象征牛羊和纯洁。
互助是一片美丽而多情的土地。互助北山是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山清水秀,风光怡人,有“植物王国”之称;南门峡风景区山奇水美,油菜飘香;松多高山牧场风景如画,牛羊如织。这里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有古朴凝重的宗教文化氛围,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酒文化,富有特色的服饰文化,婚丧文化。
2015年,互助土族故土园申报创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这更是宣传土族、宣传互助的大好时机,更是打造土族文化品牌的最佳机会。
互助县文化资源丰富。安召舞和轮子秋是互助县申报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土族两个具体的文化符号。在舞台,在农家小院,在草地篝火旁,在土族人大大小小的节庆上,它们常常联袂出现。
土族先民在长期的游牧劳作、迁徙征战中,创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安召就是在土族历史长河中沉淀下的艺术奇葩。土族安召以圆舞曲和圆形队伍为基本特征,是土族人民祈福人畜两旺、五谷丰登,祝愿吉祥平安的无伴奏圆圈歌舞,是土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
圆圆的安召,蕴含着土族人古老的信仰,还有丰富的艺术情趣。舒袖朝天,是对苍天的敬仰;俯首向地,是对大地的膜拜;双手平托,是对朋友的坦诚;脚步稳健,是对生活的挚爱。
关于安召舞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代,土族金子一般的土地上来了一伙妖魔,它们的首领叫王蟒,这些妖魔作恶多端,生物尽遭厄运,官家也束手无策,多亏一位聪明的阿姑想出了一条妙计,她带领众姐妹身着五颜六色的花袖彩衣,手抡寒光闪闪的铁环,舞向这些妖魔。这时,凶恶的妖魔们都陶醉在歌舞里了,个个扬起脑袋,直愣愣地一动不动,勇敢机智的阿姑说声“快套”,霎时百千个寒光闪闪的铁环,紧紧箍在妖魔们的脖子上。
土族阿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消灭了妖魔,百姓们获得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从此土族人都争学跳安召,一代比一代盛行。在胜利、丰收、婚礼等庆典上,土族先民们围着部落的毡帐或夜幕下的篝火,把酒起舞……
走进新时代,土族人民也在与时俱进,家家新气象,人人新面貌。人们用赞歌歌颂新生活,用安召这种古老的舞蹈抒发新的心声。
常与安召相依相伴的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团结的结晶和象征,也是土族男女老幼喜闻乐见的集娱乐和健身于一体,并喜欢踊跃参加的传统活动。
关于轮子秋的起源,也有一则美丽神奇的传说。相传土族先民为了寻求生活的出路,先后用青龙和野牛犁地,都失败了。最后,他们用黄牛耕地,犁了南滩犁北滩,撒下金子般的青稞种子。秋天,人们制作木车,运送收割的庄稼。当最后一车麦捆运上场时,车子翻了,只见两个净肚娃娃倒挂在朝天的那扇车轮上飞舞,口唱丰收的赞歌《杨格喽》。
从此以后,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立起车轮玩轮子秋。其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转着安召,唱着赞歌,势如众星簇月。
载歌载舞的婚礼
一路走来,勤劳、智慧、淳朴的土族人民开发了河湟谷地这片肥沃的土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土族婚礼,集中表现了这个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土族婚礼仪式繁复,大致要经过请媒、定亲、送礼、送亲、结婚仪式、谢媒等程序。婚礼仪式自始至终在载歌载舞中进行。
在娶亲的头一天晚上,男方家派两名能歌善舞的“纳什金”(娶亲人)到女方家。纳什金进门时姑娘从门顶上向他们泼水,寓意接风洗尘。纳什金上炕喝茶吃饭时,阿姑们又唱起诙谐的《纳什金斯果》,就是从纳什金的长相、穿戴,还有走路的姿势到拿来的礼品都要用歌唱的形式笑话一番。之后,两位纳什金与阿姑们跳安召舞,对唱《唐德格玛》,直到鸡叫头遍才结束。
①土族婚礼中的改发仪式 供图/互助县文体局民俗办
②土族婚礼——谢媒 供图/互助县旅游局③土族婚礼 供图/互助县文体局民俗办
这时候,要举行新娘的改发仪式。然后,由新娘的哥哥、舅父等亲友十多人组成“红仁切”(喜客)护送新娘到婆家,他们一路高歌而行,走到距男方家二三里路时,男方派人前往敬酒、献哈达。
行至男方家大门口时,门前摆有接客桌,上面放着“西买日”(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盒)和一碗插有柏树枝的牛奶。桌旁还有一个木制的方斗,斗内装麦麸皮,上插一支系有哈达的箭,放一个用红布裹着的瓷瓶。“红仁切”为表吉祥,用柏树枝蘸着牛奶向四方洒祭,并围绕方斗边撒麸皮,边跳舞边唱歌。
接着举行冠带女婿、拜堂等一系列结婚仪式。男方在院子中间铺上麦草,搭上木板,按三道茶规格招待“红仁切”。在宴席间男方和女方家互送哈达、衣物等。最有意思的是对歌比赛,从天地万物的起源开始相互问答,其中不乏善意的刁难。欢乐的对歌一直持续到喜客离开。整个婚礼过程赞歌不断,笑声不断。
土族婚礼中有一项特别吸引女人们的仪式,那就是摆嫁妆,也就是摆出新娘亲手做的五彩花袖衫、花腰带等,通过摆出的嫁妆就能看出这个新娘是不是心灵手巧。
说到嫁妆,不得不说到土族的又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盘绣。土族人的盘绣工艺很有名,花鸟兽石,图案讲究,美观大方,朴素耐久。精美的刺绣是土族妇女的创造,也是土族传统文化一个引人注目的标志。土族姑娘热爱生活,热爱刺绣,她们从小开始学习刺绣,并且不断琢磨出新的图案与大家一起分享。
土族盘绣花样繁多,有表示土族先民宇宙观的神秘圆形图案,有具有神秘图腾意味的几何图案,更多的则是各种花卉图案和寓意吉祥的云纹图案。它们都是土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感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土族阿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着五彩的生活,也传承着土族服饰文化。土族的婚礼也是传统服饰集中展现的场合。看,那几个帅气的小伙,身着小领斜襟的长袍,穿绣花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红色坎肩,腰系绣花腰带,头戴织锦镶边的毡帽;那个老阿伯则头戴黑色卷边毡帽,穿小领斜襟长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
土族妇女服饰则更加五彩缤纷,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看,那一片明媚的色彩,原来是几个穿着小领斜襟长袍的美丽女子,长袍的两袖是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做成的,套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那边两个妇女身着镶有白边的绯红百褶裙,裤子膝下部分套黑色或蓝色的叫“贴弯”的裤筒,脚穿绣花鞋。
土族妇女的“扭达”(一种古老的头饰)很出名,比较典型的有八九种,“吐浑扭达”是土族最古老、最尊贵的头饰,此外,还有“捺仁扭达”等。现在,土族妇女多戴织锦花边毡帽,显得美观大方。
花儿是阿吾的开心锁
走进土乡,除了能听到悠扬高亢的赞歌,看到绚丽多姿的土族特色服饰,还能听到土族人独有的一种口传艺术,它就是土族花儿。
三尺三寸的雁儿缎,
三两五钱的扣线;
你给我绣下的满腰转,
人前头夸你的手段。
这是一首传统的土族花儿,唱词中的“满腰转”是土族青年男子的一种腰带,腰带两头有绣花,一般是相爱的女孩赠送的。
土族花儿源远流长,清代诗人叶礼在《甘肃竹枝词》中写道:“男捻羊毛女种田,邀同姐妹手相牵。高声各唱花儿曲,个个新花美少年。”土乡有“饭可一日不吃,歌不可一日不唱”之说。每遇花儿会,青年男女聚集在绿荫处,唱起花儿,抒发爱慕之意和祝福之情。
土族地区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花儿会,从农历五月开始一直到九月,各地花儿声此起彼伏。比如,互助县的丹麻花儿会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举行,会期为五天,规模宏大,影响深远。
①丹麻土族花儿会 供图/互助县丹麻镇
②土族群众在唱花儿 供图/互助县委宣传部
③土族人家 供图/互助县委宣传部
丹麻花儿会起源于明代后期,起初是当地土族群众为祈求风调雨顺、期盼五谷丰登而举办的庙会性质的传统集会。经过历史的演变,它已成为展示土族民俗风情的文化场所。
走进丹麻镇政府所在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参天白杨,这两棵树里藏着一个丹麻花儿会来历的优美传说。
很久以前,丹麻滩本是一片被森林拥抱的富庶之地。后来,一个土司霸占了这里,弄得民不聊生,龙王爷发怒了,连续三年不下雨,几乎旱死了所有的生物。后来,有一男一女两个土族年轻人来到丹麻滩唱起了花儿,唱了三天三夜。他们优美、哀怨的歌声感动了龙王山上的龙王爷,农历六月十三天降细雨。人们面向龙王山跪下,张开双臂,尽情沐浴着甘露。等大家醒过神来要感谢两个年轻人时,才发现两人已经变成了两棵树,两根枝条搭在一起,就像他俩唱花儿时手挽着手。
以后,大家为纪念这一男一女,每年在农历六月举行花儿会,方圆几十里的人们就到这里来唱花儿,慢慢地形成了现在的花儿会。
如今,这两棵由两个生命化成的树仍然枝繁叶茂,成为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圣物。
时光走进21世纪,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丹麻土族花儿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礼俗之花处处开放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土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礼俗文化,它们就像土族人心目中的坎巴花,特色鲜明,神圣开放,永远灿烂。
土族人十分好客,有一句口头禅:“客来了,福来了。”客人来了,都会热情接待。土族人招待客人最为讲究的是三道茶,其实就是三道饭。第一道是酥油奶茶、馄锅馍及花卷;第二道是肉包子、糖包子、油面包子,喜客有手抓肉;第三道是擀长面,也叫“起发面”。
土族男人喜欢喝酒,酒在土族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土族人家家户户都能自酿酩馏酒,并形成了土族特有的酒文化。遇到一个场合,你不喝酒,有人就会说:“不会唱歌的不算土族人,不会喝酒的只算半个土族人。”
土族的敬酒礼仪花样繁多。最简单的就是主人给客人敬酒,进门要喝三杯酒,叫“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别时,主人还要在大门口敬三杯酒,叫“上马三杯酒”,祝客人一路平安。不会喝酒的人要用无名指蘸酒对空弹三下,表示接受主人的盛情。
土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游牧时代的很多饮食特征,喜欢喝奶茶,也爱吃酥油炒面。喜庆节日,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肉。在招待贵客时,桌上摆一个“西买日”,端上和木盘一样大的肉块,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土族认为这是对贵宾最尊敬的招待。
春节也是土族的重要节日,土族称春节为“新尼萨日”。大年初一凌晨要迎神,在庭院中点燃一堆麦草火,在中宫煨桑,在佛堂里点灯、烧香,迎接各路神灵回人间。到正月初三还要举行送神仪式。
迎神仪式之后,首先给家中的长辈磕头拜年,并依次给所有的家族长辈拜年。同一家族内拜年比较简单,只拿一条哈达、一副馍馍、一壶酒就可。有的地方有在家族内集体过年的习惯,每年由一户或两三户主办,家族中男女老幼都去参加,由家族长辈祝新年辞,集体向家族神磕头,一起吃饭、喝酒、唱歌,使家族内的联系更加紧密。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婚俗的简化,礼仪的变异,但土族人热爱着自己古老的民俗文化。近几年来,互助县专门成立了土族文化研究机构,抽调一批热爱土族文化的精英人才挖掘和研究土族文化,举办非遗项目传承培训班,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在这片热情的土地上,土族精品歌舞创作、土族歌谣培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独特的传统民俗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