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咱们的园地要紧

2016-04-07叶水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学识专家学者

叶水涛

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受到的关注最多,受到的批评也最多。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都能对语文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很自然的,其中当然也不乏真知灼见。然而,最能导向舆论、影响语文教师和他们教学行为的,是一些语文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正唯如此,这些专家学者自身必须具有怎样的学识修养,批评才能切中时弊,引导才能卓有成效?

现代文艺批评家李长之说:“批评家所需要的学识有三种。一是基本知识,一是专门知识,一是辅助知识。他的基本知识越巩固越好,他的专门知识越深入越好,他的辅助知识越广博越好。三者缺一不可,有一方面不充分不可。”他说的“基本知识”是指语言学和文艺史学;“专门知识”是指文艺美学或诗学;“辅助知识”则有四类,一是生物学和心理学,二是历史,三是哲学,四是政治经济或社会科学。同时,他还要求批评家拥有三方面理想,即艺术理想、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

学识既要专业,又要广博,还必须充分,以此标准来衡量,当下的语文教育专家中完全合格的似乎不多。既谓专家,的确应该有一定的学术建树,有理论洞见和独特个性,不应当只停留在宏大而空洞的口号层次上。参照李长之所提出的文艺批评家所应有的学识修养,语文教育的专家大体应做到:文史哲能兼通,语言学、文学、美学能兼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能兼通,三方面均有相当的造诣。至于学贯中西,会通文理,那是学术泰斗的修为,姑且不论。因此,专家学者需要自觉并坚持不懈地涵濡自身的理论素养,这样才有可能“致广大而尽精微”,对当下的语文教学做出鞭辟入里的分析,有逻辑性,有感召力。既谓专家,就不必总是浅表化地反复唠叨一些诸如人文情怀、工具意识、课程观念、儿童立场、语用特色等等套话,也不能满足于含糊其辞地说些“统一”“融合”“多元”“回归”“转变”“提升”云云。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专家学者是不免寂寞的思想者,做学问须坐得冷板凳。思想者是冥思苦想的人,是天底下最不适宜借助活动影像展示其优秀的人——所以我们无法在电影院看到康德的故事:从不出远门,每天像钟点一样准时在哥尼斯堡街头散步。再高明的导演都无法将这种似乎单调乏味的生活场景,转换为精彩纷呈的生动画面。阿伦特说:“因为与其他人类活动不同,思本身不仅是一种看不见的活动——一种不向外展示自己的活动——而且它也没有显现的需要。”专家学者如果一味追求出镜率,醉心于明星效应,好作惊人之语,这就难免因缺乏思想深度而失于浅薄或偏颇。

语文教育学界有学术的争鸣,专家之间有不同的见解,有观念的碰撞,这是学术民主与繁荣的表现。任何人都不能垄断真理,谁都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当成一种超人思想,进而把世界变成独白、单语的世界。诚然,在意识之间存在差异,在品格上有高低之分,价值上也有大小之别,但它们无法相互取代。语文属人文科学,它重在阐释与理解、对话与交流。在共同的探讨中,可能主体双方的真理因素多寡有别,但都自有价值,需要彼此尊重。交锋争鸣的主旨,不是于贬抑中否定不同意见,而是于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语文教学是实践性的学问,而不是纯思辨的学术,需要一丝不苟的探究,而非滔滔不绝的演讲或言不及义的争辩。专家需要在理论的园地辛勤深耕,教师需要在课堂里精心播种,相互学习与借鉴。如法国启蒙哲学家伏尔泰借助其小说人物“老实人”所表达的期待:“说得很妙,可是种咱们的园地要紧。”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学识专家学者
为学与做人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电磁感应基本知识汇总
熊复的才干与学识——兼及他与胡耀邦的一段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