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老谭
2016-04-07岳亦雷
岳亦雷
谭景伟出生于黑龙江省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酷爱文学。他上中学时,梦想通过高考改变家庭命运,可惜高考前夕,一场大病让他梦想落空。
1996年年初,21岁的谭景伟来到北京,在工厂扛过大包,之后去了广州,做过几个月推销员。生活的艰难让他饱尝辛酸,“在广州有一段时间,只能天天以方便面和包子果腹。天天吃,直到现在,我见到方便面和包子就发憷。”
1996年年底,重新回到北京后,谭景伟决心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找了个保安的工作,“虽然挣得不多,但保安能管吃管住,比较稳定,不站岗的时候我就读书。”当时保安每月只挣几百块钱,除去日常开销,谭景伟基本上都用于买书。他给自己定了10年计划,不求一纸文凭,但一定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保安的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有时候轮到值夜班,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到了夏天,6个人挤在10平方米的宿舍里,蒸笼一样。即便这样,也没有动摇谭景伟一天读书三四个小时的计划。因为经常熬夜看书,他的眼睛渐渐模糊,最终戴上了近视镜。从1999年开始,谭景伟尝试写散文,并往《首都保安报》投稿。后来,报社向他约稿;再后来,他又尝试写小说,往家乡杂志上发稿。
2002年,一次偶然机会,谭景伟游览五台山,接触到哲学和儒家思想。回来后,他开始研究《论语》、《史记》等经典。
喝的墨水多了,谭景伟已不满足于写几首小诗、投几篇小稿了,他开始琢磨着写书。《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战国,旌旗漫卷的逻辑》、《我的中国梦——你不知道的北京保安》先后出版。笔耕不辍的他还创作了《梦想一天能高飞》等歌词。谭景伟说,最近8年间,他就写了至少百万字。
浩瀚经典,让谭景伟爱不释手。在阅读《论语》的同时,他结合对生活的感悟写出了20万字的《论语》心得,取名《论语布衣解》。2007年,谭景伟曾走上北大讲坛,轰动一时。
今天的谭景伟,早已离开一线执勤岗位,在北京保安总公司下属的北京市保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担任理论教员。他每周有两到三次讲课,剩余时间,他还是潜心研究学问。
2015年夏天,记者采访谭景伟当天,他饶有兴致地给记者拿出新作《通向大同之路——二十一世纪人类普世哲学建构》的书稿。在出版社编辑的反馈中,记者看到这样的评价,“该书学术思想颇深”、“你是一个真正考虑人类前途命运的思想者”等。谭景伟说:“这些鼓励,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