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探索
2016-04-07陈健
陈健
[摘 要]大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下称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外贸转型战略。针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旺盛、综合素质要求提高的现状,积极创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是跨境电商能够轻装前行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创新与课程设置的完善,努力打造“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多出路”的成长成才格局,切实满足社会的多样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多元成长需求,这必将对跨境电商专业方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跨境电商;发展与需求;人才培养;创新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47-02
为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新动力、打造“双引擎”、实现“双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15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5]24号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八条意见,其中第三条“促进就业创业”明确指示政府相关部门应支持学校、企业及社会组织合作办学,探索实训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培训机制,以加快培养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跨境电商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指引
跨境电商是指交易各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跨境域的以数字化交易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新型贸易活动和模式,涵盖了营销、交易、支付、服务等各项商务活动。跨境电商包含了较多的要素,主要有交易对象、交易渠道、货物流通、监管方式、资金交付、信息和单据往来等多个方面。按照交易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B2B、B2C、C2C等几类。
目前,以出口为主线的B2B主要是出口企业利用互联网发布广告做宣传为主,交易还是在线下完成,和传统贸易无异;而B2C和C2C模式则是由企业或个人直接通过互联网面对境外个人消费者,通过航空小包、快递等物流形式完成贸易。由于B2B、 B2C模式所涉及的外贸业务知识较少,许多懂外语且有网络零售经验的商家(或个人)很快将其作为一种外贸经营模式,且收效快捷。因此,媒体报道的、与跨境电商项目相关的新闻与政策很多是指这一模式下的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商既是传统贸易方式疲软状态下急需探索新出入的产物,也是电子商务全球化、网络应用普遍化的必然趋势。作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国家经济的拉动作用正日益凸显。因此,国家在政策层面也着力扶持,从2012年批准的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5个城市到随后陆续加入的深圳、苏州等地,跨境贸易电商试点规模快速壮大。2013年7月国家关于扶持跨境电商发展的“国六条”、8月推出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2015年5月国务院《加快培育外贸竞争优势意见》,6月国务院办公厅[2015]46号发布“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无一不对跨境电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2015年3月份杭州获批中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和运作模式的成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有望扩容。预计到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年增速超过30%,交易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上升至20%。跨境电商的发展,将给从事相关物流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电商平台运营等企业,带来市场发展机遇。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市场对电商相关人才需求大增。根据“跨境电商新媒体”——雨果网的调查,2014年至2015年初,我国5个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上海、重庆、宁波、郑州、杭州)的用人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表现得极为“饥渴”,甚至达到“无须经验,只要懂外语、电脑即可”这样的低门槛,且对应届毕业生承诺的薪酬相比传统贸易行业也高出不少。
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紧缺,业内普遍认为原因主要集中在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过猛以及实操型师资队伍的短缺。确实,除了各地培训机构的跨境电商普及性培训起步晚于市场需求外,支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转换过于缓慢,直接导致外贸行业或电商企业对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的难言之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健教授在2015年6月发布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分析报告》中提出:由于传统外贸增长停滞,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逐步显现出电子商务的相关商业特征,行业对业务人才的需求大幅回升,多数企业缺乏的是电商运营岗位的人才而非技术人才。
从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营状况可以发现,现代外贸经过信息革命的网络化、信息化,把传统外贸公司繁琐的外贸流程进行简化,最终实现业务信息化与智能化;现代物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运营理念,以大仓储、大物流的商务模式,通过集中、集成和集散,改变了传统外贸分散独立操作模式,并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这些特点最终表现出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将以高素质人才(白领)的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在“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后期,很多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互联网国际贸易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2008年项目课程建设中就融入了外贸客户开发与管理的课程,其中强调学生应具备的互联网贸易技能包括:能用多种渠道在网络搜索引擎和B2B网站上寻找买家,能够利用跨境贸易网络平台建立企业贸易网页,能够对不同客商的询价等需求进行有效处置,等等。
2012年后,随着速卖通、DX、兰亭集势、大龙网等B2C平台的迅速崛起,小额跨境贸易更加便利,学生经过跨境电商学习或培训后,通过真实业务实践所取得的成果更容易体现,提高了学校教学的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创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被政府教育部门、相关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贸类相关院校及专业所重视,各个层面的探讨也一直不断。
2015年1月,教育部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宁波市举办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操作应用研讨培训班”上定下基调:实用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该面向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综合平台企业以及与跨境贸易相关的生产、物流企业;跨境电商人才是能适应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第一线岗位群工作的、能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市场等较强跨境电子商务实践能力的服务型及创业型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度最高的核心课程体系创建是各类准备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院校讨论最多的议题。公认度较高的跨境电商职业能力包括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电子商务运作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能力。一些跨境电商教学比较成熟的院校将这些能力的发展通过设置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来实现其基本要素,这些课程大多包含在以下课程中: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实务、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网络营销、产品拍摄与店铺装修、跨境电商案例分析、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等。
除了课程建设,整个培养模式的创建还需考虑如何进行教学计划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手段及其效果的评价,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开发,该领域教学队伍的培养,以及实践项目基地建设等等。
四、课程体系的完善
跨境电商的教学不仅仅是小额的B2C出口怎么做和网站怎样运营维护,更多的是如何系统性地通过认识和选定合适的商品,以及通过有效的营销渠道,顺利解决跨境购销过程中出现的,包括政策与实践都还缺乏的问题。
目前实际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经营主体及其销售产品,需要建立更全面的基础信息,产品质量等涉及的认证工作有很多,需要几个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去完成。二是通关及商检问题,跨境电子商务也属于对外贸易,需要通关和商检,但B2C模式下的跨境贸易金额小、批次多,通关及商检模式需要简化。三是结算和退税问题,结汇问题有望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推出来解决,但退税问题则复杂得多。由于B2C模式下电子商务主要通过快件实现交易,虽然已经可以实现在海关9610监管代码下的跨境电商出口退税,但 “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方式,并非在所有想从事这一贸易方式的地区都可方便地实施。因此学校的教学活动除了在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外,还需要补上跨境电商物流、税收、通关等必要知识和不断更新的营销渠道等扩展内容,以及学生创业管理的基本方法。
此外,跨境电商的课程体系还需补充设置一些与产品、与供应链相关的外贸商品基础、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与物流相关的国际经贸地理、国际物流与通关课程,与跨境电商营销相关的跨境电商市场与消费分析、网络营销实践、移动商务基础等课程,以及与平台制作相关的产品拍摄与图片处理、商务网页美工与设计等课程。有条件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跨境电商实战教学的院校,应创造条件设置一些跨境电商的企业运营项目作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为跨境电商专业方向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 党倩娜.跨境电子商务定义与特征.上海服务情报平台,2014(3).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8078
[2] 王健.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模式与趋势[R].第四届中国服务贸易年会报告集,2014(12).
[3] 廖蓁,王明宇.跨境电商现状分析及趋势探讨[J].电子商务,2014(2).
[4] 楼淑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
[5] 陈国雄.温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与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