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教学文化建设 助力区域课程改革

2016-04-07张咏梅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名师教研专业

张咏梅

课改进入到深水区,优质教师成为稀缺资源,如何发挥名师作用、扩大优质教师资源便成为学校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名师工作室应运而生。其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培养更多优质教师,助力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这是显性目标。更有隐性目标,那就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辐射一个地区,激活区域教研,借一人一室之力促一方教育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优质教育。

2012年9月,重庆市南岸区挂牌成立了第一个名师工作室,由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资深教研员、特级教师吴维山领衔。如今三年多过去了,吴维山名师工作室在学科教研及学科队伍建设上取得了累累硕果,他们有什么可以推广的经验呢?我认真拜读了他们的工作总结,以期从字里行间寻找其足迹和精髓。我发现,他们的行动呈现出鲜明的文化导向特质,用文化化心、化行,从实践中生长出区域教学文化,进而推动区域课改,形成良好的课改生态环境。

一、高开高走,彰显使命

名师工作室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名师领衔,名师本人的视野与抱负是工作室定位的关键。吴维山有中学高级教师的专业职称和特级教师的荣誉头衔,更重要的是他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从一线教师到学校管理再到教研机构专职研究,从乡村小学到山区教研部门再到主城区教师进修学院,其履历中非常重要的一页叫作教育情怀。朴实而高远的情怀使他在工作室成立之初想得最多的不是做几件事、培养几个人,而是希望以此为起点,为已经展现出良好态势的南岸区课程改革推波助澜,立足学科,扎根学科,又超越学科,为区域教学文化的形成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基于这样的定位,他们明确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文化的梳理与创新研究”这一课题,探索专业突破的技术路线,寻求专业共生的运行机制,催生本土教学文化的创生。

学校的使命是传承文化,立德树人,学校本身就应该是文化场,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是文化人。以文化来定位研究,开启实践,这本身既契合教育的本质,更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里旗帜鲜明地剑指主流价值观,从文化的根基上聚合人心,形成工作室高开高走的基本格局。

二、文化化心,超越自我

文化的孕育是一个漫长而具体的过程。吴维山工作室的智慧在于从一个个鲜活的工作室成员入手,从优秀教师的个体文化入手,用更高的做人做事的标准导引教师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突破个人专业成长的瓶颈。

能成为工作室成员已经是一种专业认可,他们都是各个学校已经小有成就的优秀语文教师,但是高原状态也几乎成了他们的常态。维山怎么去激活他们,引领他们呢?

一线教师习惯性地喜欢磨课,维山说:“课只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下面应该有硕大而坚实的思想。”

一线教师几乎本能地惧怕科研,维山说:“没有谁是在完全会了后才去做科研的,总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的。”

一线教师评课时常保持中立,维山却偏要组织一场又一场的辩课。团队成员郭蕾说:“师傅最喜欢搞辩论会,常常‘不怀好意地将我们分成两拨,有时我们几个学员辩,有时带领着全区的老师一起辩。起初,大伙儿不习惯这样的交流方式,个个突梯滑稽,难抵‘要害。师傅沉着一张脸,慢悠悠地说:‘辩不起来呀,回去准备准备,下次接着辩。下次,再下次……非得看到我们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短兵相接、剑拔弩张的样子,师傅才露出笑容,慢悠悠地说:‘得劲,下次换个话题再来!一次次的‘辩,辩掉了我们‘墙头草两边倒的无主见习惯,辩出了我们真诚率直的性格和直言不讳的说话风格。”

一线教师普遍不善归纳和总结,维山说:“辩论就是促使你们思考,缜密自己的思考就得依靠写作。”

正是这样的启发、诱导抑或逼迫,三年里,工作室成员几乎是脱胎换骨似的进步,自我超越就是这样发生的。

同样的,读书也是维山最为强调的专业成长方式。读什么,怎么读,读了解决什么问题,维山思考得很清楚。在他看来,专业能力的突破是一个方面,而个人文化样态里最不可缺的是专业信念与情怀,所以,他要求学员要读经典书籍。学员王定芝在读书笔记《心灵的朝圣》里这样写道:朝圣,是一场寻觅灵性意义,更是一场净化心灵的旅程。徒步、冥想、交谈,不管什么方式,不管古代现代,每个人都需要体验一次精神上的流放。翻开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孔子传》,是一场心灵的朝圣的开始。

维山很喜欢汪国真的诗《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个人文化特质,永不满足,永远追求。这样的个人追求通过三年的熏陶和濡染,逐渐成为一批教师的特质,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所谓文化,一定来自于长期的积淀,也一定能通过具体生动的人表现出来。工作室之前冠以“名师”,是因为他是室之魂,魂才可以有充沛的感召力,才可以实现文化化心的育人目标。

三、文化化行,催生团队

文化还是一种共同认可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基层教学研究最离不开的是研课。工作室力图构建一种教学文化,这课的研究方式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维山做了大胆的形式创新,其核心是通过行为撬动思维,建立个人行动研究间的关系,使之构成专业对话,进而达成专业共识,练就一支精英团队。

如,研究指向灵动多元的教学主张的形成。采取各种教学方式:两人教一课,协同教学;一课两人上,同课异构;一课上两次,形成反思习惯;一课三学段上,把握高、中、低年段特点。进一步展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多元解读,对教学目标的不同定位,对教学过程的个性设计。让老师们在比较中引发思考,拓展他们教学的思路,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如,研究指向营造争鸣的学术空间。开展“辩课”活动,倡导协同教学,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研究活动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求真、质疑的教研氛围,让广大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敢于坦陈自己的见解。对那些言辞偏激的质疑声音,组织者也坦然地接纳、反思和改进。这样的孕育,逐渐产生了有自己声音的教学文化新人。

如,研究指向研修文化转型,开展“为谁教”专题研讨。工作室发现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很少研究学生的学习,很少共同探讨、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教学、学习发生的意义。课堂教学的核心应该树立“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还学于生、让学于生,要真实地看到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语文教师真正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应该表现在他对学生的理解、倾听与激发上,精彩的课堂设计表现在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时空上。教师的精彩应让位于学生的精彩。

如,研究指向学会拿来。如何既把名师的教艺拿来又保持每个人的个性,维山主张“求同存异”,期待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的风格,让每个人都成为有个性的自己。

我们看到,不同的研究形式取决于明确的研究目标。工作室要求每位学员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理念,要有自己专攻的研究课题及代表课例。于是,在整个专辑里,我们看到了每位成员的研究成果。当然,更重要的并不是“每位”,而是团队。工作室的一大特点就是聚点点星火成熊熊火炬,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强大的感召,不是通过僵硬的制度,而是通过生动的人完成教学文化的生长。这是一种虽然慢但更真实和更有效的研究力量。这种力量一旦形成,便具有“化人”“育人”的功效,这是“教学文化”的魅力与功力所在。至此,一个人已经变成了一批人。

四、文化为旗,推动课改

课改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的加入。宏大的叙事往往无从下手,急功近利肯定误事。南岸区的区域课程改革是一盘大棋,吴维山名师工作室是这盘大棋中的一枚棋子,可贵的是这枚棋子真正发挥了它在大局中的作用。正如维山所说的那样:“我们工作室建立才三年多,建有自己个性的、烙上区域特色的教学文化是我们的理想追求。”立足于人心去形成良好的研究生态,从优秀教师个体到优秀教师团队再到每一位教师,以文化为旗,以感召和卷入的方式推动区域课程改革,维山的工作室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鲜活的案例。

从日常教学生活中的习俗变革做起,从教学文化的表层变革做起,如教学制度、教学设施、教学常规、教学行为规范;逐渐深入到教学文化中的教学信念、教学主张、教学风格等层面,适度、稳妥地推进传统教学文化的变革与转型,走出一条长满萋萋芳草的区域教学文化建设之路。我们,都在路上!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名师教研专业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浅议"名师"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