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存在问题
2016-04-07刘萍
刘萍
摘 要: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是常见的教学课程,可是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活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学生情况、课后评价及辅导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教学;问题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是常见的教学课程,可是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如何去教?课堂内容如何去精心设计,都使美术教师上好绘画课的前提准备,都需要去想,去设计。当然也有很多教师从思想上就没有重视起来这个问题,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这样的课程是毫无意义的。在这里我就自己在教学课程中看到的一些绘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得到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1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担任的角色是什么?就像指挥战争的将军,战争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军的作战策略和方式方法的得当。因此,绘画课的成败就很大意义上取决于一位怎样的教师。身为专业的美术教师都明白美术课程特殊于其它课程的地方,所以课前的准备并不是草草了事就可以的。在课堂教学上,短短的四十分钟里面的学问很大。从导入、提问、演示、讲解等各个程序中都必须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才能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首先我们说到“教学方法”,那么“方法”是什么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尹少淳教授在其著作《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徜徉》中对方式和方法做了非常清晰的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将方式和方法联起来说,细细分辨起来,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差异。所谓方式是指‘说话做事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方法则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所以方法是我们需要的具体的门路和程序。在我见习实习的时期,我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课堂上见到的普遍的美术教师都会利用讲授法、演示法、示范法等常见的一些教学方法。在绘画教学上一般都是先讲授然后示范,最后把时间留给学生动手画起来。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当我在实习的课堂上发现,教师的“讲”只是为了“讲”,课堂气氛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教师讲他自己的,学生也在做自己的,传授的知识一点都没有进入到学生的耳朵里。这样的话,传授知识的这个过程就没有了意义。教师只是为了把这节课的内容讲完了,也不想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了,消化了,也很少顾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情趣点和知识储备。美术教师针对“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这个阶段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多关注学生的情况,对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设计出一些适合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一些美术教学方法来更好的完成小学美术绘画教学。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特殊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家的孩子爱或者不爱画画这是普遍对绘画教学方面的一个理解误区。绘画本身就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就像一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学着说话了到一定年龄就开始学走路了,走起来之后就自然就会跑了。绘画也是一样的,当你给孩子一根彩笔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拿起笔来开始涂涂抹抹。当他们看到彩笔神奇的出现痕迹和色彩的时候,他们的心理是非常兴奋的,更加强了孩子对绘画的热爱程度。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们都是非常活跃的,他们大部分人在一定的思想上并不重视美术课,美术课的课堂气氛永远都不像上语文、数学一样。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美术,他们可能会很放松的去上美术课,去完成他们认为是好的作品我见过一些学生性格开朗好动,完全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再绘画的课堂上,他们一般都非常喜欢积极地去表现自己,这样的孩子一般在作品中也会有所体现,他们运用的颜色或者线条、构图和整个画面感觉都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可是有的学生并不这样,他们总是“老老实实”的在听课,然后去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的作品画面又会是另一种感觉。但是,针对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作品”看到的并不仅仅只是性格的内向。还有很有隐喻的“语言”我们是否能发现呢?
比如,有一节四年级绘画课,题目《春天》,在老师讲完、示范完毕以后,学生都开始动手画起来了,可是当老师在“巡视”学生的绘画过程时,有的学生并没有像老师想的那样“老老实实”在座位上坐着画画;还有的学生并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完成画面,也并没有去画,所为春天里的风景。颜色确是黑色的画面。学生在绘画中不仅能描绘事物的特征,而且还能融合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对事物进行重新组织和构思。在这样情况下,我们教师应该怎么面对?做出怎样的辅导?在绘画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创造他们的兴趣。充分表达自己。教师在他们表要表达的画中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很多学生由于家庭、社会、性格、身体等特殊原因而表现出来的“特殊”是作为教师最为关注和关心的。
3 绘画教学课后评价及辅导的问题
小学生的一幅绘画作品放在你面前时,你首先感受到的会是什么呢?做为一名专业的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全面正确的去评价你学生的作品?这个问题值得关注一下,作品的好与坏没有标准可言,不过课后作品的评价是必要的,不能画完了就没事了,那这样,学生并不知道他画这幅画的意义在哪里。评价一副学生作品的时候我们除了让学生知道在美术知识层面中他的画“好”在哪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如色彩、构图、画面和线条等等。让学生简单了解自己的画在这些方面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另外还有就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表现力方面,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能够“看到”或者“读到”他们想“说”的是什么,想表达的是什么?这与他们“内心世界”是紧密联系的。曾经听过一个非常好的绘画课,老师在做作品评价的时候是这样的:首先,他先请学生自己评价的自己作品,当然有的学生善于表达的会说的比较好,有的不善于表达的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来进行评价,让他们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意思。说完以后老师和其它学生心里都会对这幅作品有个简单初步的了解,最起码知道了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然后请其他同学来简单评价一下,最后老师再给出评价。当然课堂时间有限,并不能评价的很仔细很透彻,这个问题也可以放到课下,我想当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绘画习惯和内容,老师应该大体都掌握了一下,在巡视的同时,如果发现哪位同学的画“吸引”了你,课后可以重点进行“评价”。
我想一个班里各种性格的学生都有碰到,老师的一句话有的时候会影响一个孩子一生。所以我们要十分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如果我们可以从课上和作品中发展问题,那么一定不要疏忽,因为很有可能只要你的一句话就会改变他的命运和人生。我们不能做不负责任的教师,因此,面对各种学生各种问题要细心而且有耐心的进行疏导。
参考文献
[1]胡松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绘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
[2]朱晓平.《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