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典阅读迷失之探究
2016-04-07殷军保
殷军保
摘 要:经典阅读使学生人文精神得以陶冶,也使学生领悟传统与现代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审美效应。但在现实的背景下,各种流行阅读正在迅速兴起,阅读的通俗性、功利性、休闲性的大众化,使初中生的阅读重心发生了转移,也使经典阅读而临着巨大的尴尬与危机。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阅读;问题分析
面对当前初中生的经典阅读流失迷失的现状,我们会发现:由于名著本身的范围大、程度深、操作难,中考功利的指导思想,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自身的素质,标准化试题的误导,出版商异化的思想行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新的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及到来的读图时代的冲击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经典阅读基本只停留在“开列书目”和“推荐书目”的浮光掠影般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经典阅读的指导力度还不够,没有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的品味和趣味,同时对学生经典阅读方法指导上也缺乏针对性,或是经典阅读普遍存在着老师指导下的群体阅读替代个体感悟。重标准化,轻个性化与独特性,淡化或漠视学生的自主阅读等,导致初中经典阅读如同带着镣铐,其现状更令人堪忧。
1 初中生目前不能承受之重的课业
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物质和欲望把人的生活填充得满满的,人被不断膨胀的欲望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经典在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无足轻重。这种现象折射在教育中就是对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盲目崇拜。日常的语文学习亦以应考为目的,大多是“速成式”的“短平快”,往往败坏了学生读书的胃口,塞满了自我学习的时间,与经典渐行渐远甚至绝缘,“学得”的能力是提高了但“习得”的能力却远远未达到要求,初中生甚至很多高中生即将毕业了,却仍然没有学会经典阅读,没有经典阅读的方法和审美意识。
众多家长中的一位母亲道出了她心中的忧虑:“随着心智渐长,女儿的兴趣也在发展,她喜欢画画,也想练练心爱的钢琴,书柜里静静摆放着的经典系列丛书,但她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亲近它们,作业这么多,掂量掂量女儿沉甸甸的书包,看她每天放学后写作业写得手臂酸疼,不由得让我重新认识女儿以及她们这一代的少年,这样的少年美丽吗?毕竟世界很大很大,教科书的世界很小很小,而她们将来都要面临很大很大的世界,这好像就不仅仅是少年幸福不幸福,美丽不美丽的问题了。”
学生不仅是缺少了经典阅读的时间,同时也缺少了经典阅读的环境。调查显示,白天在校学习、晚上补课、双休日请家教,学生无心情也没时间读课外书,“减负”到现在,学生的书包还是那么重。在老师的“作业考试教育”下,在家长的“热切期望”下,课业已成为一座阻碍学生经典阅读的大山,同时也成为更多有识之士的困惑:作业重于泰山!要知道做作业不等于学习,不会阅读凡乎等于不会学习。因学生的课业太多,没有多余时间看经典,毕竟读经典是需要时间的;现在的考试教育逼得家长、老师和学生一切向分数看齐,而语文是提高较慢,最不容易见效的,很多学生就在英数理化方面下功夫,对语文原本就很不重视,更不会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看经典,这就造成了考试成绩上去了,整体素质却上不了。这种环境下学生已越来越不喜欢看经典了,经典阅读严重的流失缺失。
2 教师对经典的审美水平与能力亟待提升
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而书本是文化的凝粹。教师是耕耘在书本上的园丁,每天和书本打交道,所以教师离不开书本,离不开经典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教师作为教育者,其读书兴趣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范围。现今倡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重视经典阅读的积累,但如果连老师的阅读量都少的可怜,又有怎样的说服力来让学生扩大阅读呢?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更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而教师的经典阅读同样也面临着难题,现在很多语文老师之所以能走上教师的岗位,是应试教育成就的,经典阅读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既得的利益,更不用说在“六十分包打天下”的大学校园能有多少时间分配给经典阅读。当我们要求学生读经典的时候,连四大名著都没有读完的语文教师也大有人在。更何况在选拔甄别为主要方式的考试还在舞台上的情况下,读经典是被视作耽误时间。目前虽然很多语文老师普遍认为:学生有必须提高经典阅读能力。但系统地有计划地指导课外阅读的教师并不多,放任自流或干脆让学生自已在家看书的不少,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对经典阅读的迷失也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己经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些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灵魂留在我们身上。
3 社会家长对经典支持度与氛围营造的现状
由于社会背景使然,现行的教育制度使现代初中学生生活节奏紧张,竞争剧烈,学业压力大,流行读物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获得精神的慰藉。同时新的社会文化的兴起,使其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高雅严肃、思想性高的经典作品,其受众程度越来越低;反之那些时尚轻松、流行娱乐的读物却日益盛行。这时候的阅读,给予读者的不再是深邃的思考,更多的是一种流行文化的消费。他们凭兴趣而读,追时尚而读,这种趋势明显影响到了中学生的阅读倾向,形成了经典阅读的有力阻碍;电子传媒和读图时代的负面影响。现在的电子传媒大不同于以往的印刷品时代,20世纪80后出生至今的人,他们玩电脑,看电视,上网络,就是不爱看书籍,即使阅读也是偶发性的阅读。很多学生已不再在书香氛围中阅读经典,许多经典作品,诸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一些国外的文学经典,都是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来接触和了解的。这种缩短了时空距离的电子传媒,使得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经典作品本身,它破坏了人们超现实的想象力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情境。网络文学不仅在内容上,更在语言上,对传统文学来了一个极大的冲击。如果说,谁不知道“菜鸟”“烘培鸡”“偶稀饭”“雷人”等新新语言,那么就无异于半个文盲。网上的BBS、QQ、E一mail中的沟通语言,以其方便快捷、自由开放的语言优势,夺走一批批的经典读者,说起中外经典的内容,知之甚少,但说起“痞子蔡”、“安妮宝贝”的,大有人在。所以说这些网络文学正在削弱经典阅读的意义,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摧毁了学生的信息判断和选择、甄别能力。
能阅读经典的时间减少了,阅读量也就减少了,不仅影响了初中生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学生计算机操作得非常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字、病句随处可见,甚至有了所谓“电脑失写症”的出现。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担忧。
参考文献
[1]耿勤格.《提高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路浅议》[J].学周刊,2015.32
[2]闫雪.《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