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研究报告

2016-04-07韦联桂蒋欢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机制创新新兴产业

韦联桂 蒋欢

摘 要: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作保障。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财经类专门人才,是财经类院校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职能。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背景,初步调查与研究财经类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探索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财经类人才;机制创新;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46-02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自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等多个配套产业政策的实施,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我区将优先重点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形成“14+4”产业集群,其中一半以上产业及其基地布局在北部湾经济区。目前,广西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验区”“先行区”。通过设立“试验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在政策、网络、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海外人才集散地和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一体的信息集散港,是广西人才聚焦的最大亮点。地方高校是地方适用人才的“培养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作为广西区内唯一一所经济管理类专业较为齐全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始终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财经类人才。

二、财经类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财经类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脱节。学校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缺乏对直接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功能认识,没有真正树立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成一套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的管理体制;学校管理脱节,未能及时依据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致使优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与当前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尤其在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脱节问题,大多数学校内部未能建立负责与地方政府、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

2.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不够紧密。从目前区内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部分院校间专业设置同质化,不同院校开设相同的专业,部分资源重复建设且利用率低,专业特色不明显;部分院校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企业之间的对接不够紧密,只有少部分专业与电子信息、生物海洋、能源以及物流等新兴产业对接。同时,课程开设、人才培养方案等也没有能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3.人才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仍不够健全。财经类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互动性意识不够,忽视了政府部门、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与企业之间建立横向联系,尚未形成长期有效的服务机制;人才服务的考核、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没有从机构管理上设置相应的对口部门来统一领导、管理和组织人才的服务工作,没有从教师和部门的业务考核、管理机制上来大力推动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工作,确保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形成长效机制。

4.财经类师生创新研究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财经类院校直接针对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创新研究意识比较缺乏,对于激发师生参与创新研究的奖励机制尚未完善。且部分教师主动参与新兴产业企业实践、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意愿不强,导致学校不能依据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及时对教学与科研进行调整,让科研成果快速投入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1.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应用型财经类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重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产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要求学生系统、准确地掌握财经基本知识和技能,通晓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构建应因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系统化的财经类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形成整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强化新兴产业专业建设。以“对接产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合作企业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原则,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财经人才的需求态势及其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创置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与行业人才变化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研究新兴专业设置问题,强化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建设,优先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专业选修课,发展边缘交叉学科。

3.整合财经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立足于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财经类岗位第一线技能和能力的实际需求,整合和改革教学内容,将新兴产业生产领域中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与新方法融到教学中,改进案例教学、开展项目教学及岗位教学等教学形式,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引入模拟情景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掌握企业、行业所需财经知识与技能的精髓及其应用,促进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4.强化实践教学,探索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共商、共建综合性教学实习基地、专业教学实验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等,强化创新性实验室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兴产业发展服务提供保障,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出学以致用的财经类人才。

5.打造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的师资团队。根据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支创新型强实践的师资团队,组建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鼓励教师到相应的业务领域、企业挂职、兼职或实习,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工作之路,打造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学术+双师”型师资队伍。endprint

四、探究财经类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1.健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以及思维方式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全面融通,加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施项目化教学;更新学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组建负责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工作专门机构,提高学校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组织程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及考核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学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2.完善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完善财经类院校教育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长效的互动机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要靠政府的主导。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机组合、双赢互利、稳定持久的联合创新平台,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的优势资源直接投入到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直接生产与服务中去,将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企业走进校园,创新性实施“订单”式、“学工交替”式教育,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双赢”机制,大力推动财经类院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合作机制的升级和完善。

3.建构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坚持“对接产业设专业”理念,建构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充分了解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对专业设置的调研与论证,适时增设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构建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对于财会管理、税务管理等有优势的老专业,可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拓展专业方向。

4.建立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财经类院校应从四个方面直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1)加强创新思维、财经技能操作与管理服务,不断满足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2)认真研究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财政金融、国际贸易、城市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课题,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提供研究成果与科学依据;(3)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师和学生骨干走出校门,开展决策、管理、技术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咨询,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信息咨询服务;(4)及时了解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所及所难,以科研骨干作用解决其紧迫需求。

五、结论

从总体上讲,对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探究和构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涉及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强化新兴产业专业建设、整合财经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打造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的师资团队等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问题,是解决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主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舒醒.构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老区建设,2013,(24).

[2] 冷耀明,孔月华,高长华.适应产业发展的镇江市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研究[J].职业,2014,(5).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制创新新兴产业
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机制研究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