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6-04-07葛晶晶
葛晶晶
摘 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究竟是抑制还是促进作用,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声音。为了探寻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选取1999—2013 年数据,就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引入产业结构变动度指标,定量测算产业结构变化速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南京市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就业;时间序列模型;产业结构变动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09-02
一、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分析
南京市正在进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逐步完善。现阶段南京明确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六类产业,整体产业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同时,南京市就业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南京市总从业人员达到478万人,比1999年的266.81万人上涨了211.19万人,年均就业增长率为6.09%。
影响就业总量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包括资本投入量、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本研究只考虑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在此方面,普遍存在着两种对立观点,即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抑制作用或对就业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抑制作用源于产业升级后对劳动力依赖性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同时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增多,一批劳动力有可能会由于知识结构或适应性差而失去工作,而这样的劳动力在现今社会中是比较普遍。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增加,导致就业总量下降。然而,产业结构的升级遵从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带来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企业随之扩大经济规模,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二、实证研究
为了探寻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本研究采取时间序列模型。模型选取1999—2013年数据,以南京市就业总人数为因变量,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自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南京市就业总量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即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随着南京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效拉动了就业总量。这里包括了两个原因:第一,各产业就业弹性不同。经济结构调整使得第三产业结构升级,而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较第一、第二产业大,即在同样的资本产出比率下,服务业一般会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产业结构升级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产业结构本身的调整和升级外,各产业内部也在发生结构变化。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服务行业,如新兴IT业、家政服务业等快速崛起,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推动了就业总量的增长。现代服务业比传统服务业能创造更多岗位。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升级能促进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进而形成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就业结构。但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南京市仍然存在大量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现象。理论上,这是因为经济产业的每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跟不上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为此,需要研究产业结构变化速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为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现引入产业结构变动度指标。它表示某一地区一段时期内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值的绝对值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K=|Qij-Qi0|
式中:K为产业结构变化值,Qij为报告期次产业构成百分比,Qi0为基期同次产业构成百分比。
就业增长率为当年新增的就业人数与前一年就业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就业增长率=(当年就业人数-上年就业人数/上年就业人数)×100%,计算结果(见下页表)。
从上表和上图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动值与就业增长率变动趋势相反,即产业结构变动速率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负。这表明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与就业结构调整速度未能同步,就业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一定的结构性失业,过快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抑制了就业总量。
综合以上比较,虽然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抑制了就业,但从数据来看,就业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产业结构调整速率对就业总量的抑制作用。所以,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起着积极的影响。
三、经济转型促进南京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求,更好地为全市“两个率先”和幸福都市建设服务,现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就南京市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以及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发展中小企业,实现稳定就业
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其优势资源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的制造业转型;倡导中小企业和高等院校合作,促进其技术创新的同时把中小企业引向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沟通桥梁并提供政策支持,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提升其规模;要为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不断缩小行业间尤其是中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差别,增加中小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促进其增加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为吸纳就业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给予适当的资金和课程扶持,为中小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和培训提供其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投融资市场,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督促像银行、保险、工商、投资基金等等系统出台相应的支持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配套优惠政策,并加强政府监管确保政策落实,从而使创业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来,以创业促进就业。
(三)多方位扶持,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对农民工实行分类指导培训,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落实完善服务平台,将家庭服务内容融入到新南京服务中心平台,落实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得家庭服务业能够容纳更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能力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发展包括中职、高职、本科层次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增加试点学校和专业,开展深度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探索校地结合、校镇合作、校行(银行)合作等办学模式,建立区域型职教集团,实现专业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对接,充分运用“慕课”等网络资源提升学习者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万明,石丽.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2,(5):74-78.
[2] 魏作磊.第三产业发展对广东就业促进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3,(5):10-12.
[3] 张玉琴.苏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J].企业经济,2011,(1):127-129.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