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对工程结算的影响
2016-04-07李仙梅
李 仙 梅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长治 046011)
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对工程结算的影响
李 仙 梅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长治046011)
论述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合同签订与履约过程中对工程结算的影响,并从合同管理、弥补合同不足、结算纠纷解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的建议。
施工合同,工程结算,工程量清单,合同管理
0 引言
在建筑工程市场中,工程施工合同是规范建筑行为,进行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以及投资控制的重要凭据。对于任何一项正在建设的工程,无论投资的主体是谁,来自哪里,资金的来源是什么,只要采用的模式是承包与发包的模式,在工程完工以后,都应当依据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然而,从我国建筑业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施工合同的签订并不完善,在实际工程中难免会遇到设计变更、工程变更与索赔的问题,施工合同中对于这方面的规定往往并不明确或者不够细致。这些问题就导致了在工程竣工结算时纠纷多,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在实际中旷日持久的索赔纠纷问题也相当普遍。
现实生活中建筑合同中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结算。
比如某工程的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合同价款的结算方式是采用可调价款合同。约定采用山西省2011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按实结算,结算总价让利5%。材料价格除商品混凝土外采用施工期某市建设工程造阶管理信息,规费执行本企业施工期当年规费,不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性规定。补充条款第一条约定了不同标号商品混凝土的价格(为混凝土的实际出厂价),不再执行造价信息上的材料价格。补充条款第二条约定是商品混凝土采用指定的价格后不再让利5%。补充条款第三条约定了钢材釆用长治钢铁厂的钢材,按信息指导价计取材料价格,但需每吨让利50元给建设单位。补充条款最后一条是根据以上内容确定的工程总造价让利5%作为最终工程结算价。
按此合同进行工程结算过程中产生了不少争议。补充条款第二条约定商品混凝土采用指定价格后不再让利,但是建设单位认为合同最后一条约定应该让利;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由于市场波动,导致商品混凝土价格大幅上涨,由于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风险范围,虽然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口头答应给予按实调整,但因没以形成书面协议,因此结算时建设单位不予调整混凝土的价格。
由此可见施工合同对工程结算的影响之大,一旦甲乙双方签订合同,合同就成了能够约束双方行为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每一条款都与双方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一旦有其中一方违反合同,另一方有权对自己的损失进行追偿,施工合同对于工程完工以后的结算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影响
1)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造成的影响。建筑法中明确规定:(承)发包单位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很多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双方的法律意识都比较淡薄,并没有对建筑法中的相关条款和规定进行仔细研究,并不懂得应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草草行事,没有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与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制定没有争议的相关条款规范双方的行为,这样就导致了双方签订的合同并不合格。这样的合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旦涉及到了施工双方的经济利益,就会因为在施工合同中对该条款没有详细规定而造成甲乙双方各执一词,发生经济纠纷,甚至造成工程停工,对簿公堂等结果。
2)合同签订不严格、条款不全面造成的影响。有些建筑工程规模较大,耗资巨大,涉及面广,履约时间很长,因此在签订条约的时候更应当注意相关的合同条款细致,完善,严谨,尽可能地考虑到方方面面。在我国的实际工作当中,往往由于甲乙双方都缺乏相关的施工合同管理经验,在订立合同约束条款的时候存在条款内容不全、不明确以及职责义务不清等问题,这些条款的不全面经常造成双方经济纠纷的发生。
3)甲乙双方不重视合同,合同不公平造成的影响。合同的签订双方需要履行的职责就是要自觉地履行合同所规定的甲乙双方应当履行的条款,全面执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一旦双方签订好了合同,那么他们的法律地位就是平等的,没有不平等的关系存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合同的双方有时候存在主从关系,并不平等。发包方与承包方都不重视合同,违背合同的原则,各自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随意违反相关条款,造成对方经济利益的损失。
2 合同履约过程中对工程结算的影响
1)合同的主要条款直接影响工程的竣工结算。工程造价的确定以及控制都是受到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的相关条款约束的。工程合同关于工程价款如何结算的规定是工程完工价款结算的重要依据。从两者的经济利益出发,履行合同是确定工程完工结算价款的保证,也是甲乙双方的义务。订立施工合同是为了规范甲乙双方的行为,也是为了保证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任何不履行合同的一方都会影响到合同另一方的经济利益,因此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违约的责任与违约的条件都会在合同当中进行详细规定。
2)不同类型的合同对工程竣工结算的影响不同。施工合同的订立形式有固定总价合同,可调价款合同,成本加酬金三种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很少会使用到成本加酬金形式的合同,一般都是使用固定总价合同与可调价款合同,在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下面,最为常用的就是固定总价合同形式与可调价款合同形式这两种,不同的合同形式对于结算的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对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影响也不相同,如果是采用固定总价模式合同,施工单位就更想快点结束工期,而采用可调价款合同,施工单位就更乐意遇到设计与工程变更。
固定总价合同的价格计算基础是设计施工图纸、相关的规范、所签订合同当中所要求的施工内容、工程的要求以及条件等,因此施工项目的工程总价需要施工双方进行协商确定。在根据这种合同进行施工时,如果设计与施工的工程量发生了变化,施工单位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合同价格是不会变化的。固定单价合同则是按照固定的综合单价来进行价款的结算,按照工程变更单,施工图以及现场签证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来计算价款。价款当中包含机械费、人工费、材料费以及管理费等,投标人在各项费用的编制过程中应当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并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综合单价不会因为材料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3)不同施工合同对价款调整处理方式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发承包价格的确定与施工承包合同是一致的,因此确定了施工合同就确立了施工合同价格,由于工程建设当中的特殊性,合同中规定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工程的不断进展与变化,工程价款可能发生追加,不过施工合同的变化都是根据工程量的变化进行的,是以施工合同为依据的,因此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在固定总价合同调整价款的过程中,因为合同中规定了合同价款所包含的风险,即设备风险、材料价格风险以及工程量与工程价格的变动风险,以及恶劣的气候与地质条件影响,而且明确规定了在规定的风险范围内合同价款不进行调整,所以在合同签订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到施工期间的风险以及国家政策调整的风险,并对后果进行承担。
4)不同施工合同对结算过程中纠纷控制的影响。工程完工以后的结算难易程度并不只是受到工程本身的影响,也不是受工程造价计算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在于结算过程中纠纷的控制与解决难易程度上。对于固定价款合同,结算的问题应该不大,因为价格是固定的,只需要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与内容进行结算,合同价格就是结算的价格。但是在实践当中,常常会因为前期的工作做得不到位,造成工程的规模、工程的建设标准变化较大,导致种种问题的发生。固定单价合同的结算工程量是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准,这样相比较于合同上面的工程量清单,出入有时候会比较大。工程量清单发生变化以后,再加上合同双方对风险范围的确定以及价格调整的理解不同,就容易导致比较大的经济纠纷,增加工程竣工结算的难度。实际上无论签订的是哪种合同,都需要针对实际情况签订合同条款,对条款逐条进行理解与检查,确认没有漏项与含义不明确容易导致争议的项,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程结算时预防各种纠纷问题产生。
5)施工合同对工程完工结算中违约问题处理的影响。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生双方违约的情况。在结算的办理过程当中,如果施工质量没有达到预期与约定的施工质量标准,或者因为施工方自身的原因导致工程工期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造成工程违约,就应当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对施工方进行经济处罚,把违约金从工程款当中直接扣除掉。
3 如何解决施工合同在施工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对合同的管理,保证履行效果。合同履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的过程,是否能够高效地执行合同本身是实施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合同的履行一个是要依靠监理工程师,一个是要依靠造价工程师,而他们的工作都应当紧紧围绕施工合同的相关内容来进行。监理工程师应当依据合同来监督与管理工程的进展情况,而且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进行工程量的现场变更确认、现场签证、索赔事项以及违约责任的确定与汇报。造价工程师应当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的条款当做凭据来确认工程施工造价。
2)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合同的不足。在双方制定合同以后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合同中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应当及时地指出,施工双方通过协商形成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可以当做合同的一部分存档,在结算时能够起到防止施工纠纷的作用。
3)根据相关法律妥善解决结算纠纷。在施工双方经济纠纷发生时,双方必须积极去面对和协商解决,对合同中出现纠纷的条款进行研究,仔细寻找相关的法律依据,同时,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也要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及时找出解决的办法。
4 结语
在工程的施工当中,施工合同可谓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依据,也是施工结算时的重要依据,如果工程合同的条款全面、含义明确,就可以防止很多工程中不良的纠纷等问题出现,防止施工双方出现损失。施工合同订好了,才有利于工程结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完结,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合同的管理工作。
[1]张海宁.浅谈建筑工程竣工结算[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2):129-130.
[2]李茗.浅谈如何做好工程竣工结算[J].陕西建筑,2014(9):151-152.
[3]徐丽喆,阎冰.浅析工程竣工结算之审核[J].中国科技信息,2011(3):88-89.
[4]侯春喜,冯前进,朱国营,等.搞好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工作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1):142-144.
[5]方芳.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编制[J].福建建设科技,2010(2):75-76.
[6]金志江,朱建良.建设工程竣工结算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6):117-118.
[7]侯春喜,冯前进,朱国营.对搞好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工作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8):93-94.
[8]柯原.关于工程竣工结算工作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201-202.
Discussion on the impact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tract upon engineering settlement
Li Xianmei
(Shanxi3rdBuildingEngineeringCo.,Ltd,Changzhi046011,China)
The paper discusses problems existing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tract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ontract sign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upon engineering settlemen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contract management level from aspects of contract management, making up contract defects and settlement dispute resolution.
construction contract, engineering settlement, BOQ, contract management
1009-6825(2016)19-0220-02
2016-04-23
李仙梅(1972- ),女,工程师
TU723.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