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荣与危机:国内书画市场金融化的现状与瓶颈

2016-04-07文/李

书画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书画作品书画艺术信托

文/李 菲

繁荣与危机:国内书画市场金融化的现状与瓶颈

文/李 菲

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了书画市场金融化的基本概念,然后从多元化的投资形式为切入点梳理了国内书画市场金融化的发展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国内书画市场金融化的发展瓶颈和相关问题,对于国内书画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书画市场金融化;书画艺术投资

一、追根溯源—书画市场金融化的源起与概念

中国书画交易市场体量巨大,据欧洲艺术基金会、文化部等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度,中国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24%,居全球第二位;国内画廊总数达到3106家,全年艺术品市场交易量超过4万笔,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003亿元,其中书画作品约占60%,而未纳入统计的非公开交易数据更是远超于此。这表明,书画艺术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格局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

与此同时,据招商银行发布的《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艺术品收藏逐渐成为了国内民众的投资新选择。书画艺术品独特的稀缺性和独创性决定了其独特的投资价值,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逐渐走入大众生活和投资者的投资视野。可喜的是,伴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成熟,金融机构的投资触角也伸向了日益壮大的书画市场,通过多种形式向书画艺术产业介入和布局,使得书画艺术市场与金融行业这两大差异性较大的行业得以实现交汇与融合,实现了书画艺术市场的金融化。

书画市场金融化,指的是金融资本进入书画艺术产业,将书画艺术作品视为一种投资品,将书画艺术资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金融资产,实现金融资本与书画艺术品投资的融合[2]。书画市场金融化不但为金融行业和金融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选择,同时也为书画艺术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国内书画市场的发展与腾飞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百花齐放—国内书画市场金融化的多元化投资形式

虽然国内书画市场金融化进程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但是已经涌现出了书画艺术品信托、书画艺术投资基金、书画艺术品期权等多种形式。

1. 书画艺术品信托

书画艺术品信托是迄今为止国内书画艺术品金融化过程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方式。书画艺术品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持有的资金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该资金投资于书画作品市场,通过书画艺术作品投资组合,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书画艺术品价值增长的收益。

国内第一个书画艺术品信托产品是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推出的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信托计划。此后,四川信托、北京信托等信托公司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书画艺术信托产品。

2. 书画艺术投资基金

书画艺术投资基金,就是将汇集投资者的投资资金,交付于银行或基金予以托管,然后由基金管理公司对这部分投资资金进行书画艺术作品的投资决策。

书画艺术投资基金对书画市场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投资基金,可以让并不精通书画艺术的普通民众参与到书画作品的交易当中,有利于活跃书画市场氛围;其次,书画艺术投资基金借助资金的力量,可以有效挖掘并扶植出一批有潜力的、优秀的书画家;再次,借助资金的风向标作用,书画艺术投资基金能够对书画艺术的创作产生引导作用,推动艺术创作市场化、产业化。

目前,台州等地已成立了多家书画艺术投资基金。

3. 书画艺术品期权

2009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推出了“艺术鉴赏计划”,其做法是:客户与银行签订协议,客户只要交一部分保证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其选定的书画艺术品升值,则客户仍可以按之前约定的价格购买该作品,否则损失保证金。其首开国内书画艺术品期权的先河。

书画艺术品期权的交易模式作为一种合理的避险工具,可以实现风险的有效分散,进而实现书画艺术家、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多方共赢。书画艺术品期权缘起于书画投资的避险需求,对于增强书画投资市场信心大有裨益,是培育和完善书画艺术投资市场的有益探索。

除此之外,国内书画市场金融化还出现了书画艺术品银行、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书画艺术品质押担保等多种形式。

三、繁华下的隐忧—国内书画市场金融化的瓶颈和问题

国内书画艺术金融化近几年不断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特别是在书画艺术品市场回调的当下,艺术金融的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与困难。

1. 在鉴定方面,真伪难辨

对书画作品进行合理估值和书画作品的有效退出是制约书画市场金融化发展的最大瓶颈,其中影响书画作品估值的环节有作品鉴定和作品估值两个方面。

当前,国内书画市场乃至整个艺术品市场都鱼龙混杂,有些作品对于专业的书画从业人员而言都真伪难辨,对于并不完全精通于此的金融机构更是难上加难。金融机构熟悉于房地产、土地等不动产的鉴定与评估,但是对于书画艺术作品则鲜有经验可供借鉴,而且由于书画作品的时间跨度极大,导致书画作品鲜有合理的价格参照物;同时,近年来作伪技术日趋纯熟,这对书画艺术作品的鉴定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在评估方面,缺乏第三方权威机构

书画作品评估是在书画作品真实性鉴定的基础上,根据书画创作和书画保存的质量,结合该领域的市场行情而做出的价格判断。投资者通过金融机构进行书画作品的投资,涉及大量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利益,最好的方式是交于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然而,当前国内尚缺乏足够的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且国内也还没有形成能为业内所公认的评估专家名录库,对于书画鉴定专家的评审能力也没有形成量化的考核体系,这导致评估结果容易得到质疑,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3. 在退出方面,文交所体制设计有待完善

有效退出是比合理估值更加难以解决的制约书画市场金融化发展的难点。

以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为例,随着文交所数量的不断增多、热钱的不断介入、各类创新交易模式的不断涌现,当前文交所普遍存在交易价格虚高、作品变现困难等乱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文交所企图将其做成金融产品借助两级的市场绕一个圈子而退出的方式,为市场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文交所等交易载体的体制设计亟待完善。

[1]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 2013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2-30.

[2] 西沐.金融化: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J].艺术市场,2009,7:61-62.

[3] 许宏香.全球化艺术与艺术金融产业革新[J].美育学刊.2012,6:106-112.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

约稿、责编:金前文

猜你喜欢

书画作品书画艺术信托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四)
书画艺术殿堂学生作品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2015年会胜利召开
伍文胜书画艺术
少儿书画作品8幅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9月书画作品精选
让与担保和信托
从不同视角解读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