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接触网故障应急处置能力的实践
2016-04-07张苗书上海铁路局安全监察室
张苗书 上海铁路局安全监察室
提高接触网故障应急处置能力的实践
张苗书 上海铁路局安全监察室
针对上海局近几年部分接触网事故、故障,并对其应急处置的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应急处置中存在的一些通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接触网故障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供电畅通和行车安全。
接触网;故障;应急处置;对策措施
近年来,上海铁路局既有线电化改造和新建高铁电气化铁路开通较多,牵引供电设备总体能安全运行,但牵引供电设备故障仍有多次发生,有的影响较大,构成行车事故,影响安全供电和铁路正常运输。为规范和加强接触网故障的抢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网故障对安全的影响和对运输的干扰,尽快恢复接触网故障设备,路局与供电段也根据总公司抢修规则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办法。本文在总结分析近年来几类典型牵引供电设备故障应急处置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接触网应急处置能力几点建议,以求引起业界共识,软硬兼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尽可能缩小供电设备故障对运输的影响。
1 各类典型事故、故障应急处置案例
1.1 一般C类事故
2014年7月19日5:46,宁杭高铁某区间隧道内非支接触线下锚处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从单耳悬式复合绝缘子连接处脱落,检测列车在中锚处发生弓网故障,造成中锚损坏及接触网局部塌网,上下行供电单元全部跳闸,中断上下行行车。经抢修,上行线9:45恢复供电,下行线10:29恢复供电。构成一般C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为接触网落锚处非支接触线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销钉断裂,造成锚段接触线向中锚处窜动抽脱,接触网悬挂状态参数发生变化,导致接触网局部塌网及发生弓网故障。事故的责任也是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生产厂家全部责任。但由于应急处置不力,大大延误了处置时间,事故应急处置中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十分深刻。
1.2 一般D类事故
2015年7月1日2:20,杭甬高铁某区间上下行供电单元接触网跳闸,上行供电单元重合闸成功;下行供电单元重合闸失败,试送电也失败。经抢修于5:18恢复正常供电。事故原因是与高铁相联的某联络线分相处避雷器上桩头螺杆断裂,引线掉落与绝缘子底座短接,引起接地跳闸。同样是现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造成了此次故障处理的延误,教训也较深刻。
1.3 供电设备故障
2015年3月7日9:43,沪杭高铁某区间上、下行接触网供电单元跳闸,下行供电单元重合闸成功,上行供电单元重合闸失败,试送电失败。故障直接原因是鸟巢。经处置于11:40恢复供电,构成G9供电设备故障。后经分析发现设备管理单位抢修组织不力是造成故障查找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2 案例中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2.1 “7.19”C类事故中暴露的应急处置问题
(1)现场信息报告渠道不畅通。一是未设置信息联络人员。现场抢修负责人独自承担抢修指挥与信息报告工作,导致手机被各方来电“打爆”,应接不暇,信息堵塞。二是关键信息未经专业确认。现场报告信息散乱,缺乏梳理和判断,给路局应急指挥中心的正确决策、抢修部署带来严重影响。三是多头组织指挥没有杜绝。查阅现场抢修负责人通话记录,大量均为各方面对现场情况的追问,多头汇报、多头指挥,导致应急处置单一指挥的原则遭到破坏。
(2)现场抢修组织存在不适应。专业应急抢修力量薄弱。从“7.19”事故应急处置情况看,综合养修工区按照“6+3+3”的模式安排应急值班力量(6名供电+3名工务+3名电务),仅能处置接触网挂异物、跳闸等较为简单的故障,对于本次大型抢修凸显专业力量不足,无法平行组织抢修作业,导致抢修时间延长。
(3)现场应急抢修处置应变性差。一是巡查方案不合理,造成故障点发现时间延迟。二是抢修方案未报批准,未平行组织作业。特别是在发现故障和隧道内导线落地点后,未及时按照路局和段领导的要求,安排人员同步进行处理,而是扎堆忙于处置隧道内的故障,导致抢修时间延长。
(4)快速应急处置实战能力不强。一是职工应急处置技能不强。“7.19”事故应急处置,暴露出职工应急培训演练不足,实战技能不强的问题突出。二是对接触网基本构造掌握不够,描述不清,预案学习不到位,导致故障巡查不熟练,信息报告不准确,应急处置时间过长。三是各专业人员之间作业配合缺乏磨合,实战经验不足,应变能力较差,特别是应对塌网、隧道内抢修等复杂局面,能力明显不足。
2.2 “7.1”D类事故中暴露的应急处置问题
(1)一是“先行供电”、“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基本原则在应急处置中不能很好体现。本次故障上行供电单元重合成功,但驻站人员登记封锁全站,停用了上行、下行供电单元。
(2)二是应急抢修人员组织安排不合理。本次故障跳闸故标显示点在XX站有3个方向故标点,而实际应急中所有人员集中在XX站杭州方向咽喉区,忽略了其它方向的巡视,从而导致故障处置延时。
(3)现场抢修负责人及驻站人员行车知识缺乏,对行车的有关信息不敏感。驻站联络员未及时动态了解有关行车信息,未将XX(电力)次在故障点前方站2:37停车信息汇报给现场抢修负责人。2.3“3.7”G9供电设备故障中暴露的应急处置问题
(1)日常故障演练缺乏针对性,存在演练与实战两张皮的现象。检查工区日常处置鸟巢演练记录,演练脚本不全,脚本中没有故标的具体里程、行别、进出通道公里标,没有分组巡视的分工安排,没有具体携带工具的要求,使日常演练失去了应有的真正作用。
(2)节假日故障处理应急预案,在人员组织上还显得较为薄弱。应急处置过程中,抢修人员到达K102+583通道口后,抢修负责人未及时向供电调度汇报故障抢修方案,现场人员盲目向故标点方向重复巡视,错失了发现故障点的最佳时机。
(3)快速抢通意识不强,延误故障查找时机。在分组巡视过程中,杭州方向巡视人员在39 min内仅巡视约1.5 km,抢修效率明显偏低,反映了抢修人员抢修意识不强,责任心不高的问题,延误了故障查找时机。
3 对策措施及建议
3.1 强化应急处置组织指挥
一是接触网事故现场描述要以图代说,避免信息描述不清。二是有条件开通供电应急指挥专线电话,加强现场信息收集和命令传达,减少调度电话被上级或其他事件占用。三是规范现场抢修负责人及各小组信息传递流程,避免出现电话长期占线情况发生,强调落实单一指挥。
3.2 细化完善应急抢修预案
一是强调优先故障巡查范围,确保第一时间赶到最可能的故障地点。二是细化处置分工,确保核心力量使用在最需要的地点。三是梳理应急工具材料,强化基础应急抢修箱的使用,清理轨道车及汽车抢修箱的工具备品,确保满足现场应急处置的需要。
3.3 提高实作和应急演练能力
一是抓住应急核心流程和关键人员强化培训,确保应急处置环节流畅。二是全面加强接触网基础知识培训,确保对故障异常的准确识别。三是强化专项实作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尤其加强故标多方向应急处置演练,加强过程指导,同时实时核对校准故标,为快速巡查故标点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加强应急演练,细化完善演练脚本,动态完善处置预案,积累实战经验。五是强大考核力度,促进学技练工,提高实战能力。
3.4 健全完善应急救援体制
要认真研究“三位一体”养修体系下的应急救援组织,确保快速有效处置。一是加大跨专业培训力度,促进各专业人员对其他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二是注重培养“一专多能”骨干人才,增强应急处置安排的适应性、灵活性。三是强化各专业间的磨合,针对各类不同故障,固化分工,强化演练,做到配合娴熟。四是开展综合演练,促进工区各专业之间、相邻工区之间、工区和值守点之间的相互联动,保障大型故障处置的支援支撑。
3.5 提高故障分析能力
一是要利用好故障报文,尤其是故标数据。发生故障后,变电专业人员要立即赶到段调度分析故障数据报文,强化AT供电方式下相关数据的分析。路局电调室要成立故障报文分析小组,跳闸后分析小组人员要立即赶到相应电调台,及时分析报文信息,提供值台人员准确信息,协助指挥。
3.6 加强行车知识培训
要加强对供电人员,特别是驻站联络员的行车知识培训,应本着先通后复的原则制定抢修方案,各单位既要全力以赴抢修接触网,又要千方百计减少对运输的影响,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行恢复全部或部分接触网供电,疏通线路。路局调度所应及时安排时间处理遗留工作,使接触网及早恢复正常技术状态。
3.7 加大硬件改造投入
要进一步优化接触网隔离开关设置,提高接触网隔离开关的远动功能,尽最快速度将故障点迅速隔离在最小的供电区域内,以便恢复对动车组(含电力机车)供电,最大限度减少对运输的影响。上海局近几年加大硬件改造投入,对大型客运站非远动分束开关进行了远动改造,对杭深线客专AT所附近增设了绝缘关节开关,对AT供电的牵引变电所原双极的上网开关进行了单极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客专线大量开通,接触网故障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是摆在全体铁路供电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必须以《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为准则,进一步动态完善应急抢修预案,按“细分供电单元,缩小供电范围,准确判断故障,压缩故障停时”的要求,合理抢修布局,强化抢修设施配套;强化专项实作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平时应急演练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供电调度的指挥作用,提高故障分析能力,不断强化应急处置组织指挥;加大硬件改造投入,提高接触网隔离开关的远动功能,尽最快速度将故障点迅速隔离在最小的供电区域内。
[1]于万聚.《高速铁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2]总公司《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
[3]上海铁路局安监室有关事故的深度分析报告.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