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

2016-04-07蒋盈盈

四川建筑 2016年2期
关键词:风貌保护城镇

蒋盈盈, 袁 犁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00)



城镇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

蒋盈盈, 袁犁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论文阐述了城镇滨水区的概念界定,对我国城镇滨水区现状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城镇滨水区风貌的内涵,从城镇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的内容入手,分别从历史文脉的传承、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融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分类型城镇滨水区风貌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城镇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策略。

【关键词】城镇;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

1城镇滨水区

1.1城镇滨水区概念界定

滨水区是城镇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是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笼统说就是指城镇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相互辉映,浑然一体。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1.2我国城镇滨水区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学者对滨水区的研究开展得很多,具体的工程实践也有很多,但是我国滨水区的开发与保护多只注重水体本身的整治、并未注重滨水绿地、开放空间的建设、滨水区与整个城镇的联系、区域特色的发挥、生态环境的保护,忽视城镇滨水区的形态问题,造成传统文化与城镇肌理的延续遭到破坏,各类型滨水区开发模式雷同等。

2城镇滨水区风貌内涵解读

城镇风貌即城镇展现给品读者的深刻印象,是城镇给人的一目了然的印象。同样城镇滨水区风貌也是滨水区给人的直观印象。

2.1城镇滨水区风貌是城镇形象最直观的展示

城镇滨水区风貌反映出城镇特有的景观、风采、面貌和神态,表现了城镇的性格和气质,体现出市民的文明、涵养、礼貌,同时还显示出城镇的文化、经济和科技现状。城镇滨水区风貌是城镇最有力的高度概括。

2.2城镇滨水区风貌是有别于其他城镇最突出的形态表征

城镇滨水区风貌特色是指城镇滨水区在发展过程中由自然条件、历史积淀、文化活动、空间形态和居民生活等共同形成的形态表征。包括城镇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环境、地理、生态等内涵所综合显现出的外在形象的个性特征。

2.3城镇滨水区风貌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面貌

城镇滨水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环境特征,通过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体现出来。其中自然景观包括:山、水、植物、动物、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人造景观包括建筑、休闲空间等;人文景观包括当地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

3城镇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的内容

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的内容主要体现该城镇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具有生态、景观、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自然风貌、人文风貌以及人造风貌。

3.1城镇滨水区自然风貌

滨水区自然风貌是指自然禀赋,即城镇滨水区从出现到发展最后到成型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的未经过人为加工的景观面貌,是滨水区形成景观风貌的基本因素。包括滨水区的地理位置、山形水势、气候植被和地形地貌环境。

3.2城镇滨水区人文风貌

滨水区人文风貌是城镇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人工物质景观要素的深层内涵,是对城镇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的综合特征的反映。其历史性和珍贵性往往是一个城镇的特色所在。如历史传统、文化脉络、地方传统、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等等人文因素,也是城镇特色的灵魂。

3.3城镇滨水区人造风貌

滨水区人造风貌广义上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一切人为建造活动的成果,是形成城镇景观风貌最能动的要素,狭义上讲是指人们在城镇滨水区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环境要素,如滨水区形态、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等。相比于人文风貌要素的“虚”的性质,人造风貌是一种“实”的属性。是滨水区风貌物质性的展示。

4城镇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策略

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应当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严格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对景观体系、开敞空间、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水系以及建筑体量、高度、形态、色彩等确定控制要求。

4.1尊重文脉、延续历史传统

滨水空间只有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我国许多滨水景观项目是在滨水开发与保护的热潮中仓促开始的,忽略了地方特色,破坏了历史文脉。城镇滨水风貌的保护应尊重城镇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打造与其相适应的滨水格局,沿革历史文化,保护与合理利用,将无形文化和有形文化载体有机结合,彰显滨水区文化的风貌特性,延续滨水区现状景观格局。

4.2连接空间、融合自然与人工环境

滨水区的公共性是指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因地制宜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有机融合,将山水自然资源引进城镇景观,突出城镇特色,创造和谐共生的城镇空间。目前我国滨水空间存在圈地现象严重,市民不能自由进入,滨水区和城镇其他公共空间缺乏合理的衔接和过渡,妨碍公众活动的自由性和连续性,对形成优良的城镇景观与观景休憩公共绿地造成极大障碍。因此,在滨水区设计时应以整个城镇的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4.3保护生态环境、整合滨水实体元素

强化滨水区的生态特征。注意保留滨水区内部的绿色空间,并与滨水区外围的城镇绿地有机联系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让城镇滨水区成为城镇生态涵养源;将滨水区与城镇的实体元素以及滨水区内部的实体元素进行整合。滨水区的实体元素包括:滨水建筑和滨水构筑物(桥梁、堤岸)等。

4.4因地制宜、分类保护城镇滨水区风貌

根据滨水水系类型将城镇滨水区分为沟渠型滨水区、湖泊型滨水区、江河型滨水区、滨海型滨水区。由于滨水区风貌保护规划对沟渠、湖泊、江河、海滨有防汛防潮要求,堤坝和护岸的形式直接影响着人与水体的亲近关系。在堤坝和护岸设计中,防洪和近水、安全和亲水是设计中必须处理的矛盾。沟渠型滨水区、湖泊型滨水区滨海型滨水区主要功能为景观美化、生态涵养、休闲娱乐,为使人们在不同的水位状况下,特别是常水位时能接近水面,往往用分层式、台阶式、坡地式,漂浮的水埠、立体化处理及其他措施,以增加亲水的体验和时间;江河型滨水区、主要功能为运输、防洪、生态涵养,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基础上可适当合理利用景观优势,打造多功能的滨河景观风貌。

5结束语

城镇滨水区开发的原因是考虑改善城镇形象,然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忽视城镇文脉、滨水区与城镇缺乏空间、景观等方面的联系、城镇滨水区形态杂乱的问题。在城镇滨水区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城镇滨水区的风貌特色,充分尊重城镇的地域特点、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保护和突出地方建筑的形象特色,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对城镇滨水区风貌进行保护,力争为市民创造更多的休闲场所和丰富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钟威.城镇滨水景观特色规划设计研究——以湖南宁乡沩水滨水区为例[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2]王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风貌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2(1):1-5.

[3]杨昌新.城镇风貌研究的历史视野[J].城镇问题,2014(4):30-36.

[4]王萌.城镇滨水区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J].山西建筑,2005,31,(5):11-12.

[5]杨昌新, 龙彬.城镇风貌研究的历史进程概述[J].城镇文化,2013(9):15-19.

[6]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城镇风貌保护条例[N].青岛日报,2014-11-01.

[7]董向平.基于“山水城镇”视域下的城镇景观风貌规划研究——以张家口市为例[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蒋盈盈(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规划;袁犁,男,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984.11+3

【文献标志码】A

[定稿日期]2015-12-24

猜你喜欢

风貌保护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包裹的一切
文化边城镇远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库车城市风貌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