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办学 从“核心知识”到“核心素养”
2016-04-07尹超
未来教育家 2016年1期
教育家办学从“核心知识”到“核心素养”
编者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启动至今,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这场改革就像一场新文化运动,将教育的宽度、厚度和深度都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不断挑战着校长的办学智慧和水平。
2014年4月,在教育部正式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将“核心素养体系”建设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把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目前,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虽然概念不同、角度不同、逻辑不同,但实际上所指的具体指标和内容体系是一致的。比如在美国,“核心素养”被称为21世纪技能;在欧洲一些国家,被称为胜任力……但各国已达成共识——“核心素养就是面对加速变化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未来20年甚至10年没有人能清晰预判的情况下,教育要给孩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使其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课程改革是教育家办学的核心堡垒。校长作为课程改革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如何充分发挥课程领导力,结合自身的办学实践经历,实现课程改革从关注“核心知识”到关注“核心素养”的转变?
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上,《未来教育家》承办了第十分论坛。论坛以“教育家办学:从核心知识到核心素养”为主题,邀请了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尹超、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和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校长马宏谈谈他们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与思考。
本期呈现以上发言内容,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