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州有女耀高丘——评王宝国《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

2016-04-07张德恒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1

名作欣赏 2016年2期
关键词:女英雄李林英雄

⊙张德恒[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 030001]



神州有女耀高丘——评王宝国《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

⊙张德恒[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1]

摘要:侨女李林生于福建、长于南洋,负笈上海、杭州、北平等地,其后投笔从戎于太原,当日寇侵华、家国幅裂之际,李林以巾帼之身,毅然北上抗日,在雁北与顽敌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以身殉国。王宝国《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英雄李林短暂而悲壮的一生。王著史事考释精严坚稳、挖掘英雄精神深入细致、词句语言苍遒振拔,是一部难得的佳作。王著的不足之处是部分描写尚需加重笔墨以丰富其意义,书中旧体诗词多违格律,校勘讹误颇多。

关键词:《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王宝国史事考释英雄精神良心之言

侨女李林向有“三晋秋瑾”之目,她的一生,短暂而波澜壮阔;她的生平、精神,持久地流传、激荡在三晋大地,撼人心魄,催人奋进。为这样的女英雄立传,除了对传主之生平、精神具有精确之探研、把握外,尤要者,乃是作者自身必具一种雄杰之气魄,因为只有英雄,方能真切地理解另一位英雄。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大前提必然是:性相近。

笔者与《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团结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下引此书皆据此版并简称《李林传》)的作者王宝国先生曾有两面之缘。王先生之为人“蔼蔼如也”“温润若玉”,其言其行,从容中透出优雅、淡定。先是,我颇疑如此和蔼可亲的王先生是否能为慷慨激昂的抗日女英雄传神写照?《李林传》会不会写成稀松平常的纪录体?待读毕此书第一章,心中顾虑荡然无存。“仁者必有勇”,《李林传》中雄肆劲折、警拔朴茂的词句,显示出王先生胸中自有一股混茫磅礴的雄杰之气!

此书之特色,我以为,一是史事考释之精;二是英雄精神挖掘之深;三是词句语言断割之明,一似龙渊在手,无往而不利。此三者并非“各自为战”,而是“相互为用”,彼此融合无间,共同构筑了历史大背景下传奇女英雄李林的全幅生命。可以说,这部书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外在现象描述之作,而是一部深刻的内在脉络发微之篇。确乎将女英雄李林的研究推上一个新台阶。

先说史事考释之精。所谓精,不仅指精湛、精确,也包含精彩的意思。抗日侨女李林的实际生命长度只有二十四岁半,而《李林传》一书凡三十四万字,平均下来,一岁占一点四万字,尽管作者的三十四万字并非按传主年龄平均分配,但是从这种比较中也不难看出作者为此书所下的深湛功夫。笔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时常感到所阅读的并非是一部小说、传记,而是一部高质量的以考证发微见长的学术著作。

作者之所以能对史事做出精湛的考证、得出可信的结论,一是得力于他八年间风雨无阻、孜孜以求,近则直接采访笔录,远则电话联络录音,“远交近攻”“鞭长无不及”,如绪章中提到,作者为考证1973年周恩来陪同蓬皮杜总统到大同时有没有谈到李林,曾“一次次寻访,一次次打长途,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不绝望”(第3页),书中复有大量的作者走访当事人、当事人后裔,以及搜集历史资料的插图,图文并茂,均是作者“八年辛苦不寻常”的切实印证、写照。

对史事的精确考证,同样得力于作者超卓的史家识力。如关于李林籍贯、身世,作者以为,“据《闽侯县志·人物》:‘李林,女,原名李秀若……出生于闽侯县,生父王某因生计无着,忍痛把小秀若卖与龙溪籍侨商李瑞奇为养女。’闽侯至龙溪隔着好几个县,按常理,应该不是贫困人家出鬻子女的距离。故,本书认可传主为漳州籍之说。”也正因此,故作者精心构思了“塔口庵”一节。笔者以为,这样推断、安排,一方面较为接近实际,试想李瑞奇纵然无后亦决然不会大事宣传,远隔数县的王某如何得知?此其一。清人周在浚《忆余杭·庚申春日纪事》有云:“刮尽榆皮无可食,雀鼠都完人菜色。卖儿能得几文钱?卖女更可怜。”设使李瑞奇果有养子续嗣之念,亦当考虑求一子而非一女;且王某若果然因贫穷鬻女,则“卖女能得几文钱?”杯水车薪,无补于事。此其二。由此观之,作者的推断、安排,不仅合理,而且也更具有人性化,对于塑造女英雄的形象大有裨益。又如作者通过仔细分析,得出抗日时期中共方面“地方组织对中央派来的同志持保护态度”(第249页),这一发现显示了作者卓绝的史家眼光,对于我们观照其他抗日类题材的作品甚至抗日时期的历史都有重要指导意义。书中的细密考证尚多,此处不再一一举例。总而言之,作者因为肯下大功夫、硬功夫,故能倾昆取琰、碧海掣鲸,将纷繁复杂的史事理出头绪、理出逻辑。

再述英雄精神挖掘之深。前文已述,《李林传》一书并非仅仅满足于外在现象之描述,而是深掘内在脉络。这脉络,一是历史发展演变之深层动因;一是英雄李林精神成熟之具体过程。关于第一点,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者总是有意识地将现代中国的历史、抗战史,放顿在世界、国际大环境中进行审视,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极为宏阔的视角。这一点,书中多处皆有体现,在此不重点举例。此处着重谈谈作者对英雄李林精神的深度开掘。作者说“人在孩提时代接受的教育和影响,那便是一生的人格”(第17页),具体到侨女李林,少年李林不仅目睹了荷兰殖民者对印尼人、中国人的欺辱,同时也深深受到集美校主陈嘉庚的精神感召,甚至于当母亲对她讲起妈祖婆如何平息风浪、保护渔民的传说时,她便抗声而呼:“妈妈,我长大也要做个妈祖神!”应该说,残酷的现实、杰出的典型,促使、激励了少年李林较早树立起为国为民献身的精神。“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侨女李林自幼与众不同、超凡脱俗、慷慨有气节、敢于对抗黑暗现实,这是她后来投身学生运动、北上太原练武习兵的前奏,而后者则一方面使得她的思想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使她锻炼成杰出的军事将领。如果没有少年时期的耳濡目染,如果没有华侨领袖陈嘉庚精神的强烈感召,一代女杰或许演绎的乃是别样的人生传奇。在本书中,作者对英雄李林的每一阶段的思想变化皆有较为细致的体察、描述,前有浮声,后有切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复叙词句语言断割之明。读王宝国先生《李林传》不能不被他斩截雄劲又体察入微的语言所打动、震撼。读此书,不禁令笔者想起严迪昌先生在《清词史》中对阳羡词派宗主陈维崧词的评价“骨力惊挺警拔,气势混茫磅礴,神似飞扬腾跃,情致酣畅淋漓”,如作者描写骏马菊花青及女英雄李林调教菊花青一节,“此马身高八尺,颈脖如弓,长鬃如云;前胸宽阔,骨架健美;四腿匀细如铜柱四立,四蹄圆大如倒扣之碗;浑身青铜油亮,并无一根杂毛,却撒满铜钱大的‘雪花’。这匹菊花青,即便凡夫俗子,谁见谁赞,是一匹脱俗超凡的好马”(第136页),笔势生动有力量,状菊花青之样貌如在目前。复写李林调训此马,“她(笔者按:指李林)已经冷不防从马的左前侧直插而进,手抓马鬃,脚下一跃,飞上马背。菊花青大怒,它双前蹄直立腾空,脖颈一抖,长鬃飞扬,对天一鸣,马身上的肉一块块跳动起来,把李林远远扔出人圈之外。战士们赶紧围拢来扶她,她带着血青的脸面揉着剧痛的腿,慢慢站起来”“再骑再摔,再三再四,人强马烈,马叫人吼;人心马性,强强相搏。从营房大院到街头,蹄声杂沓,尘土掀天”。(第136—137页)人之情、马之态,血肉生动地毕现于读者睫前。笔者以为,作者深厚的学养、脱俗的气质,造就了其文章浩乎沛然的气势,而这种浑浩流转中呈现出的从容雅健之风姿正很好地展现了女英雄李林的绝代风华。

除此之外,王宝国先生《李林传》在结构安排上亦别具匠心,多线铺排,纵横交错中凸显出历史的逻辑,从而激发读者对英雄李林的悲剧人生做出深刻的思考。如作者为了凸显李林的悲剧精神、传奇身世,经常引法国女英雄贞德、苏联女战士马柳特加,以及抗战时期的内蒙三女杰作为对比、映衬,激发读者对人物命运做更深层的思考。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书中随处可见的“良心之言”“思想之言”,这些都是作者的心声,既有对往者的借鉴,更是对当今以及未来的警示。如是书第31页述李林在集美学校最大的理想是做一个文学家,但最终因日寇侵华而扭转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作者没有按照惯常的思路对女英雄抗战保国大加赞赏,而是意味深长地写道:“尽管很多人由于时势国事而扭转了人生轨迹,做了大英雄或大人物,但我宁愿他们失去这些,而葆有自己最初、最幼稚的那些梦想,这是民族之福,也是个人之幸……可是,在我们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多少时代多少个人的多少可爱的梦想,常常被撕碎于黑暗的政治、残酷的战争、僵硬的体制。正是这无数个人梦想的一个个不断被撕碎,集而成为民族的整体不幸。”又如第59页对晏阳初倡导平民教育、开办平民夜校的评价:“在一个以《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构成的人文传统框架之下,在一个以政治角逐、军事占领为主旋律的时代,有多少人会如晏阳初先生那样关注平民状态、民间生态,并把他们和他们的事业著之竹帛?”紧接其后的是第60页对李林办平民夜校的评价:“一个激进的大时代,各种政治诉求分批杂陈,动员民众和改造民众,孰为目的,孰为工具?一介书生李秀若(笔者按:即李林)的平民实践,实在是一段别有昭示意义的平民实验——平民,不只可以调动和利用,也不仅仅是调动和利用。”在是书中,此类文字尚多,兹不一一赘述。我以为这些文字不仅体现出了作者见微知著的史家风范,同时更体现出了作者的“当下关怀”。说到底,我们景仰英雄、纪念英雄、为英雄立传的目的是希望从英雄的人生历程中抽绎出更符合今人的生命形式、生命态度。作者的“良心之言”“思想之言”提振了全书的语势,加重了全书的气韵,贯通今古,发人深省。

当然,如此一部巨型人物传记,欲求尽善尽美,似乎强人所难,更何况“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与作者之感受、认识不能尽如两美之必合乃是常有之事,刘勰云:“知音其难哉!”笔者在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或建议,谨供王宝国先生及广大读者参考,若有言之不当,诚希雅量宽免。

首先,从全书内容来看,笔者以为此书附录部分过多,约占全书十分之一篇幅的附录部分(包括两份年表)不仅使全书显得繁缛、尾大不掉,而且与女英雄凌厉超拔、利落豪迈的个人精神风貌不相符合。依笔者的意见,《李林传》甚至不妨以“裸书”面向世人,即删除序言、附录、后记,只保留传记正文部分。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避免喧宾夺主,二是更能体现女英雄短暂激扬的一生,三是更能给读者留有回味之余地。至于删削下来的部分,我以为不妨另外编辑一本诸如《李林研究资料汇编》的书,这样既精萃了原书,也使有志于研究英雄侨女者更方便于按图索骥、获取所需。另外,书中注释似当以页下注为宜,而不应采取在全部内容之后附加注释,因为很少有读者会有充足的耐心去一个个翻检书后注释,书后注无形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时间;若读者无兴趣对其进行充分关注,则其基本形同虚设。如改作页下注,则在阅读正文时,连带而及,十分方便。

其次,是书在每一章之前均以一首诗(或词)来赅括全章大意,然而,细致品读这些诗词,笔者以为,第一,这些诗词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二,这些诗词大多未能准确地表现出侨女李林的英雄风范。先说诗词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诗体与内容不符;一类是诗词语句不辞。如绪章的诗:“五绝·民族女英雄:东西元首会,今古英雄萃。欲说真性灵,民间一把泪。”这首诗标明是“五绝”,但从格律上看,绝非五绝。王力先生云:“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仄韵非常罕见。仄韵律诗很像古风;我们要辨认它们是不是律诗,仍旧应该以其是否用律句的平仄为标准。”①按照这种说法,则“欲说真性灵”之“性”字明显失律,故此诗不得称为“五绝”。再者,以不佞的浅鄙之见,这首诗似有取于曹雪芹《红楼梦》之开篇诗《满纸荒唐言》,但是曹作实与偈颂仿佛,且红楼之意味固与英雄侨女有别,故笔者以为绪章之诗大为不伦。又如第五章《变局与危局》的章前题诗,名为“七古·英雄行”,但是该诗或两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或六句一转韵,与七古体例大为不符,一般而言古体诗各韵之间的诗句数目应该相同,常见的则为两句一转、四句一转、六句一转,亦有三句一转者,如岑参《走马川行》、元结《大唐中兴颂》。关于诗词语句不辞。如第三章《战晋绥》的章前题诗《满江红·战晋绥》,词的末尾一句是“高悬赏、顽皮女太君,叹褒贬”。此中“叹褒贬”一语,用在这里究竟何意,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疑为凑拍趁韵之句。其次,笔者以为这些章节前的诗词大多未能为女英雄李林传神写照,赅括章节大意的意图太明,遂使诗歌失去意境,缺乏画面感、现场感,不大能予人以感发的力度。甚而言之,有蛇足之嫌。

再次,笔者以为此书的有些章节,似乎还可加重一点笔墨,藉以加浓本书的悲剧精神、传奇色彩,加强本书的逻辑脉络、前后关系。如是书第36页分别提到岳飞、郑成功、秋瑾,三位英雄皆对侨女李林有激励感发之作用,那么是否可以强调指出,三位为国牺牲的英雄,分别享年三十九、三十八、三十二岁,李林自己则享年仅二十四岁,从而加重侨女的悲剧色彩,同时也让读者深思之、回味之呢?再如本书第44页提到“贾唯英从秀若手中看到的都是鲁迅作品”,这是发生在1935年李林转入上海爱国女中时的事。之前李林曾在杭州女中学习,对于李林1934年离杭之远因,作者引南宋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一诗来说明歌舞升平的杭州对李林的精神刺激,并促成其毅然离杭。结合李林喜读鲁迅作品一事,笔者想到,1933年12月,鲁迅先生曾作有《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一诗,诗中极力铺陈杭州之今古状况,竭力挽留郁达夫,劝阻其移家杭州,行文笔法略似韩昌黎《送董邵南序》。如此,是否可以推断:李林于1934年离杭之远因或有林升诗中所反映之情绪、思想的影响,而近因或许当有鲁迅先生诗歌之影响呢?笔者以为这个推断基本可以成立,如是,则侨女李林的精神来源可更丰富。又如本书第136页写到骏马菊花青时,笔锋悠扬雄肆,特别具有浪漫色彩、史诗精神,文中写道:“此马身高八尺,颈脖如弓,长鬃如云;前胸宽阔,骨架健美;四腿匀细如铜柱四立,四蹄圆大如倒扣之碗;浑身青铜油亮,并无一根杂毛,却撒满铜钱大的‘雪花’。”按《周礼·夏官·人》:“马八尺以上为龙。”②中国古代历来有龙马互变之思维,如屈原《离骚》,在地所乘为骐骥,在天所驭为飞龙,骐骥与飞龙实际为《离骚》界划现实与想象的重要提示语。到了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则龙马互变已达极致,甚至出现了专有名词“白龙马”。笔者愚见,既然作者已写到“马身高八尺”,那么是否可以再联系古代龙马互变之思维传统,进一步渲染一下菊花青的龙性精神以衬托、加强女英雄之风姿呢?又“四腿匀细如铜柱四立”是否可以引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或者充分化用其意来渲染之呢?

复次,此书在文字校勘、标点运用上微有疏误。校勘讹误,如第11页,“缘铿一面”当为“缘悭一面”;第30页,“为国献生的女郎”,“生”为“身”之讹误;第35页,“音讯一无”,“一”为“全”之讹误;第54页,“浙江绍兴轩亭口”,“轩”前缺一“古”字;第55页,“扯起李秀若人生之路的万里风鹏”,“扯”为“抟”之误植;第74页,“活动要搞争取士兵,抗日要靠建立武装”,“搞”为“靠”之误植;第107页,“密弥京师”,当作“密迩京师”;第133页,“李林就讲用浅显的话语讲穷人受穷和社会不好的关系”,第一个“讲”为衍文;第166页,“非阎政治气味”,“非”似当作“排”;第180页,“在上海与秀若时分手时”,前一个“时”为衍文;第192页,“近忆中就有这样一笑”,“近”当为“追”之错讹;第206页,“清末年间”,“年间”二字当删;第219页,“清咸丰十年(1860年)”,按惯例,括号中“年”字当删;第247页,“围师必阕”,“阕”当作“阙”;第276页,“鲜花撒盖着志士的鲜血”,撒当作“掩”。附录中亦有误字,如第313页,“变征之声”当为“变徵之声”,“征”字在作五声之一解时不当用简体;“平原忽兮路迢远”(目录中亦作此),当作“平原忽兮路超远”,虽然这里的“超”就是“迢”的意思,但是笔者自幼喜读《楚辞》,从未见有作“迢远”者,若是作者另有版本依据,似当出注;“魂魄毅兮为鬼雄”,一本作“子魂魄兮为鬼雄”,似当出注说明之,因后者较为通行。标点疏误,此书较为严重的标点问题是排版者不知道引号、冒号、句号一起出现时如何用。按惯例,如果冒号之后直接跟引号,则句号在引号内外均可;但是,若句中没有冒号,直接用引号引述相关内容,则末尾的句号必须放在引号之外。此书排版者不明此点规则,所以书中标点很不统一。至于如第123页之“九一八”处,将左引号误作右引号;而目录中每一章之第二节的“二”下皆缺一顿号,凡此则纯系印刷之误,均与著者无关,唯希再版时稍加订正。

王宝国先生生于1958年,仅比我的父亲小11岁,按辈分是笔者的叔叔行。我这样近乎苛刻地评骘前辈的苦心经营之作是否有以下犯上、以少凌长之嫌?有言而不能发,发而不能尽,若骨鲠之在咽,今冲口而出,是耶非耶?必有异同。诚心期待王先生及读者诸君体我拳拳之心、察我殷殷之意。

总而言之,以上所述,优点、特色是大节、主导;问题、讹误是细节,很次要,疵毛之误,瑕不掩瑜,只是因为此书质量甚高、价值极大,顾不揣冒昧,谨贡献阅读感受如右。“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笔者的肺腑之言。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王宝国先生兼学人、作家于一身,功力极其深厚,笔者则学殖浅薄、智略愚钝,顾念陈王之言,中心殊多感愧,所可欣慰者,赏赞、建议,皆出本心,俱是反复阅读《李林传》后的感触,如有责其不经,诚望以功掩过。

最后当说,王宝国先生八年磨一剑,销铄精胆、废寝忘食地为女英雄李林立传,狭而言之,是为了宣传三晋英雄精神、弘扬乡邦文化;广而论之,王先生的执着撰著,再一次证明了我民族确实是大有希望、大有前途的强邦、盛国,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怀鲁迅》)笔者从王宝国先生对英雄侨女李林所投注的万斛情感、千石血汗中,看到了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①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第49页。

②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78页。

附记:在阅读《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及写作本文的过程中,笔者脑海中不时呈现出第二次与王先生会面时的一幅情景,那天笔者因事未能随同王先生一同赶赴山西省图书馆,握手言别后,王先生一改往昔之从容,以龙骧虎步之势迅速而有力度地打开车门、飞车而去,我想这是“仁者必有勇”的一个绝好注脚。

又,王宝国《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王宝国是山西省首位获得此奖的作家)、第三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

作者:张德恒,山西大学文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经史、魏晋南北朝及唐宋文学、民国史、古琴学。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女英雄李林英雄
英雄犬
A parkour heroine跑酷女英雄
李林栽芋
《双枪女英雄》选页
重走英雄路
习 惯
那个“女英雄”一样的女孩
绛红英雄谱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