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人“もてなし”中的文化要素
2016-04-07梁晓清金双鸽
梁晓清 金双鸽
内容摘要:日本人的“もてなし”就是中国人所谓的招待、款待、待客。中日两国虽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但是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进程的不同,“もてなし”呈现除了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如中国人的款待极尽丰盛;日本人的款待突出量的恰到好处。由此,本文将以这种不同为背景,从日本人的一期一会、实用主义、序列意识三个角度剖析“もてなし”中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もてなし” 一期一会 实用主义 集团主义
一.一期一会
一期一会最初作为茶道用语出现在千利休的弟子宗二的《山上宗二记》中。一期在佛教用语中指人出生到死亡的期间。一期一会在日本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自古以来,日本人认为与人世间的万事万物的相会可能仅有一次,所以要倍加珍惜这一次相遇的机会。带着这种一生只能相见一次的心情去款待自己的客人就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もてなし”文化。
因为一生可能只能见一次,所以“もてなし”中日本人招待客人展现了极度的热情。前期准备充足,详细了解客人的口味和爱好,在外招待客人的,要提前预定好饭店,甚至有的人要驱车几百公里去很远的地方,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客人吃到满意的饭菜;在家招待客人的则极尽全力做出“新、奇、鲜”的佳肴。这就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日本人的这种一期一会的心理。
二.实用主义
中国人的待客中讲求食物一定要丰盛,饭桌上有剩菜剩饭才可彰显主人的盛情。从此角度看来,中国人的款待通过这种富富有余的的状态显示招待之人的大度和热情。与此相对,日本人的“もてなし”更讲求量的适可而止。每一盘菜的量适中;不会大盘小盘甚至堆起来的一起放上来,而是随着客人吃完一盘菜再上另外一盘菜,甚至主人会定时取回空盘,再上新菜。这种“もてなし”的方式体现出了日本人性格中的实用主义倾向。
日本自古以来虽然受到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对中国儒学大家的形而上的东西没有丝毫的学习和借鉴。日本著名儒学研究专家相良亨在他的论著《江户时代的儒学》中就这样总结日本人:日本人不喜欢思辨的、形而上的问题,相比形而上的东西,对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等方面有很大的兴趣。对比,日本著名学者源了元明确指出日本人这种文化倾向同日本人的“即物主义”的性格相关。这里所谓的“即物主义”也就是,注重现实,重视实用,也就是实用主义。
这种实用主义淋漓尽致的体现为“もてなし”中的量。“もてなし”讲求的是恰到好处,既让客人吃饱,又不要浪费。在日语中有一个词“もったいない”,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日本自然资源匮乏,久而久之就形成对自己拥有的所有的东西无比珍惜的感情。因此,浪费的行为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那是对祖先、对后代的一种极度的不尊重。所以,在“もてなし”中,日本人尽管如第一部分所讲的那样非常的热情,极尽自己的全力让客人满意,但是也绝不允许有剩菜剩饭。从此角度看,“もてなし”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表现,它就讲求润滑人际关系,又强调实际需求。
三.序列意识
在日本人的“もてなし”过程中,所有人的座位顺序都是固定的。座位分为“上座”和“下座”。在日本人看来,“上座”位于门对面壁龛之前,“下座”为门口附近。“上座”为最好的位置,“下座”为最不好的位置,,其余为中间座位。一般在“もてなし”中,地位高的人和年龄大的人坐在“上座”,地位最低或者年龄最小的人坐在“下座”,其他人中间。这种座位的排序就体现了日本人的序列等级意识。
总之,每一种现象或行为的出现,必然是受到了多种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もてなし”也不例外。它也是由日本独特的文化要素的综合影响之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もてなし”文化不仅在加强人际关系中发挥了巨大的润滑作用,还在企业人才培养等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もてなし”文化的研究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项目名称:日本的“もてなし”文化与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 (项目参加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级及以上预研项目 项目编号:KYQD14002]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