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社团文化和图书馆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中发挥的作用
2016-04-06柯晓丹
柯晓丹
摘 要:校园文化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其中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扮演了独特的角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和完善的阵地。校园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校园文化;图书馆;学生社团;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55.7;G258 文献标识码:A
一、校园物质文化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和完善的阵地。根据笔者前期对中职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发挥图书馆优势,能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1.延伸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延伸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发挥学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这一校园文化的作用。图书馆要认真做好读者工作,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站在读者的角度,以读者为中心,以方便读者为原则,组织读者开展多项文化活动,充分发挥读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图书馆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2.加强读者工作,开展阅读指导
图书馆的工作是服务育人、引导阅读,延伸职能是要主动服务,要研究读者,认识读者,针对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倾向提供正确的引导。单纯地看,读者阅览是个别的、分散的、各自独立的阅读,不受群体的影响;实际上读者阅读也受群体的影响,阅读倾向于从众心理,尤其是青年学生,世界观还未成熟之时,寻求热点,追求时髦,从众倾向比较明显。一些思想敏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阅读后往往有自己的看法,在同龄人群中述说自己的感悟,理性引导读者。创办读者工作室,加强团委等部门的联系,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重要活动,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这里重要的是组织读者,善于发挥广大读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把图书馆办成学校课外文化的中心。知识的积累和吸收,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物质土壤。
二、校园精神文化为提高批判性思维提供保证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历史的积淀,它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把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文明生活、健康成长”等主题活动,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园精神,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学生社团,这一精神文化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社团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对于学生培养各种能力,调整知识结构,挖掘潜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功能,已成为学校开展文化、科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同时社团组织在批判性思维形成过程中发挥开放性、多样性、超前性的作用,是批判性思维形成的有效渠道和途径。
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办了各类社团,有文学社、篮球协会、吉他协会、街舞协会、书法协会等。这类社团成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能够在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满足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追求的需要,他们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张扬个性,锻炼自我。
这些社团在学生自我管理和丰富课外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我们不应该忽略与学生学科专业有关的社团,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可以建立学术科技类社团并充分发挥这类社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
学术科技类社团主要是紧紧围绕专业课学习开展学术探讨、学术交流和学术咨询而结成的社团。这类社团主要结合学生学习和研究实际,在社团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科辩论赛、座谈会等,这些活动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主动探究学科专业问题,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社团的特点:成员基础的广泛性,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智力结构的多维性,活动内容的时代性,信息自主的开放性,组织形式的自主性。以上几个层面的特点,为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机制。学术科技类的社团,可以充分利用社团自身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科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在学习和教育服务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总之,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和学生社团,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不断探究新方法、新形势,发掘学生潜力;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认知能力,才能为学生服务,引导学生对新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