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综合防治
2016-04-06赵志宝
赵志宝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农牧局,河北张家口 076250)
猪蛔虫病的综合防治
赵志宝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农牧局,河北张家口076250)
猪蛔虫病因蛔虫寄生猪小肠内而导致的常见寄生虫病,此病目前流行范围甚广。线虫蛔虫,无论幼虫,还是成虫,都有致病作用。此病危害大小,与感染蛔虫数量,有着很大的关系。文章在介绍此病典型症状,做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定期组织驱虫、搞好圈舍卫生、改善舍内通风、改善饲养管理、预防治疗用药等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蛔虫;防治;诊断
1 前言
猪蛔虫病因蛔虫寄生猪小肠内而导致的常见寄生虫病,此病目前流行范围甚广。不同日龄阶段中,仔猪易感性最强,尤其3~5月龄,几乎都有感染。这与 此线虫生活简单,传播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繁殖力强,产卵数量多,危害面积广。据统计:1条雌虫,每天产卵10~20万个。防治高峰期,每天产卵100~20万个。虫卵外界抵抗力强,有很强的侵蚀作用。等等,有着脱不了的关系。此病的传播感染,与采食被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等,或,经虫卵玷污母猪乳房,仔猪不小心误食,有着很大的关系。
2 致病作用机理
线虫蛔虫,无论幼虫,还是成虫,都有致病作用。
此病危害大小,与感染蛔虫数量,有着很大的关系。
比较而言,机体感染幼虫,以损害脏器和组织为主,肝脏和肺脏的损害强度最大。成虫感染,多数寄生小肠部,损伤小肠黏膜,诱发炎症,导致机能障碍。
猪体体内蛔虫数量剧增,甚至可阻塞肠道,严重可导致肠破裂。
猪体内蛔虫,有游走的习性,随机体活动加剧,而活动频繁,钻入胆管、胰管、胃部等处,诱发脏器阻塞,导致胆绞痛。
当体内蛔虫大量寄生时,将大量夺取猪体营养,而影响后期的生长发育。
3 临床症状
依据多年的诊治观察成年猪感染后一般不呈现明显的症状,多数为带虫者,成为猪蛔虫病的传播源。猪蛔虫病在临床当中的症状跟猪的体质、 年龄、感染蛔虫的数量以及蛔虫自身的发育状况相关,通常年龄在2~6 个月的猪只症状较为严重。感染早期,指的是幼虫在移行的阶段,肺炎症状较为显著,猪只主要体现为体温上升到 40℃左右,食欲不振,呼吸加快,并且伴有轻微的咳嗽。情况较为严重的猪只主要体现为心跳变快、 呼吸急促、 精神沉郁,食欲时好时坏,存在异嗜癖,消化机能障碍、 磨牙、 拉稀,被毛粗,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消瘦贫血,体重减轻,不愿意活动,大部分喜欢躺卧,有可能在 2周左右自动好转或者持续虚弱。当幼虫侵袭肺部时呈现肺炎、 咳嗽、 急促并且不规律,倘若这个时候病猪并发猪气喘、 流感、 猪瘟等疾病,通常会因为蛔虫的幼虫在猪肺脏当中产生协同作用,导致猪只的病情不断加重,最终致使猪只死亡。
4 综合防治
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综合性防治措施,在有效预控此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1定期组织驱虫
有计划定期组织驱虫,为目前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猪驱虫工作的开展,应例行到位而且具体。育肥猪驱虫,3月龄、5月龄,各驱虫1次。
规模化养猪场,全群应例行驱虫1次。后期,公猪每年驱虫2次以上,母猪产前驱虫1~2次。仔猪驱虫,首次安排在50~60日龄。后期,每间隔3周,驱虫1次,驱虫3次,防控效果较好。最好,转群同时,再例行驱虫1次。
引进种猪期间,全群经严格驱虫后,确定无虫害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
4.2搞好圈舍卫生
注射清洁卫生,所有猪舍进猪前,均应彻底清扫,严格消毒1遍。
母猪转入产舍,周身清洁1遍。
母猪妊娠期,临产前,用热水、肥皂等,彻底清刷1遍,彻底去除体表蛔虫。
哺乳母猪,注意清洁乳房,搞好临近部位的卫生,避免被虫卵污染,而传染给仔猪。
注意清洁粪便,勤换垫草,集中堆积发酵,充分杀灭虫卵,遏制虫害滋生蔓延。
4.3改善舍内通风
注意通风,加强管理。改善光照,阳光要充足。合理饲养密度,避免相互拥挤,为养猪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4.4改善饲养管理
加强猪群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合理搭配日粮,务必全价营养。配比日龄水平,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而定。注意适量用维生素、微量元素,增强猪群抗病体质。加强饮水管理,确保饮水洁净。根据猪只大小,合理分群饲喂。
4.5预防治疗用药
可尝试借鉴的药品,参照如下:
左咪唑,10mg/kg,肌肉注射,或,1次喂服,效果均要好。
甲苯咪唑,10~20/kg,拌料喂服。
氟苯咪唑,5g/kg,口服,1次,效果不错。
硫苯达唑,5g/kg,口服,连续用药3天,治愈效果不错。
伊维菌素,针剂注射,0.5m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预混剂,0.1m/kg,混饲喂服,连续用药1周,效果不错。
5 体会
常年以来,对猪蛔虫病基层养殖户主多数疏于防范,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此病一定区域内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实际上,就此病传染虫源而言,线虫生活简单、蛔虫繁殖力强,产卵数量多,虫卵外界抵抗力强等等,此病一句话不得不防。结合多年的防治经验,此病防控的重点在于:有计划定期组织驱虫,猪驱虫工作的开展,应例行到位而且具体;注意猪舍的清洁卫生,所有猪舍进猪前,均应彻底清扫,严格消毒1遍;改善通风管理,改善光照,阳光要充足,合理饲养密度,避免相互拥挤,为养猪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合理搭配日粮,务必全价营养。加强饮水管理,确保饮水洁净。适量用维生素、微量元素,增强猪群抗病体质。目前,治疗此病的药物广泛,有左咪唑,甲苯咪唑,氟苯咪唑,伊维菌素,硫苯达唑,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1]罗万元.重视猪蛔虫病做好防治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5):124.
[2]殷乾友,蒋庆,刘英.猪蛔虫病的临床施治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5):97.
[3]温兴攀.一例猪蛔虫病的诊治及体会[J].畜禽业,2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