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四时-阴阳-五脏关系的探讨

2016-04-06刘晓燕郭霞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世界中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五行阴阳

张 娜 刘晓燕 郭霞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四时-阴阳-五脏关系的探讨

张 娜 刘晓燕 郭霞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人源于天(自然),太虚元气是人与天两者共同的物质基础。本文以此阐述了太虚元气化生阴气和阳气,其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本源;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相关性表现为五行之关系,宇宙万物同根同源是四时-阴阳-五脏相关联的理论基础。文章阐述了中医学从四时角度联系阴阳五行认识人体五脏生理作用是“天人相应”思想一个重要的方面;《黄帝内经》“四时五脏阴阳”学术思想是中医学探究生命规律的重要思维模式的思想。

关键词天人相应;四时五脏阴阳;阴阳;五行

The Dlscusslon Based on Concept of“Correspondence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about Relatlonshlp of Four Seasons-Yln Yang-Flve Zang Organs

Zhang Na,Liu Xiaoyan,Guo Xiazhe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it is believed that human beings are originated from mother nature and the primordial qi is the common material basis of both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This article described yin and yang formed by primordial qi whose changes are regarded as the origin of all being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vements and changes of yin-yang re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ve elements. The same origin of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rrelations of four seasons-yin yang-five zang organs. This essay expressed the idea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seasons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o regard five zang organs'physical function as reflection of the“correspondence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concept. Four seasons-yin yang-five zang organs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is an important thinking mode in exploring the law of life in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Four seasons-yin yang-five zang organs;Yin-yang;Five elements

古人云:“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通天”即与天相通应之意。说明生命根于自然之天地,源于阴阳之运动。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进一步表明阴阳四时之变化是自然万物化生的根本,生长于自然之中的人类,同样受到阴阳四时规律之影响。因此,基于“天人相应”理论认识脏腑的生理病理是中医学探究生命规律的重要思维模式[1]。

1 中医学“天人相应”思维模式的形成基础

中医学认为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分析,人源于天(自然),天人相应的根本,在于天人两者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太虚元气。化源相同,所以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木,坏其真矣”,以及《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黄帝内经》的这些基本学术观点,充分说明阴阳的运动与自然四时相应。四时的变化可以反映天之阴阳的消长,而人之阴阳也会随之变化,进而表现出各种生命现象,这就是中医学“天人相应”思维模式形成的基础。由中医学界理论大家程士德教授所创建的《黄帝内经》“时藏阴阳”理论研究团队在近40年的研究也证明,集中医基础理论之大成的经典《黄帝内经》中,相关“天人相应”的论述不仅占有大量篇幅,也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结论是人体为一个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即自然界时间季节、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制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经脉别论》也说:“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千百年来“天人相应”思维模式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内经教材(2版教材)导论第一章就明确指出:“人与外在环境间的密切关系,在《黄帝内经》里阐述很多。它具体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对防治疾病起着重要作用”。“天人相应”思想在藏象理论中的具体应用是通过观察自然时序变化,万物之象顺时而异的规律,来探讨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近代医家恽铁樵在《群经见智录》中有言“内经之五藏,非血肉的五藏,乃四时的五藏”。程士程教授也提出“四时五脏阴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同时指出人体是以五藏为中心的外应四时阴阳、内合六腑、五官、五体、五华等组织器官的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心、肝、脾、肺、肾各脏系统分别与四时相应,主导着相应季节时令中五脏系统之间的协调与控制,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2]。方药中先生对于藏象学说的理解是认为其“总的精神就是根据人体所表现于外的各种生理现象、体征,再结合自然节气与这些现象的相应关系加以分别归类,并冠以当时所知的一些脏腑器官名称。”笔者认为,这些研究都说明从与四时季节相应的角度去研究人体生命变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3]。为此,本文欲从四时阴阳的角度联系五脏,以具体阐述“天人相应”整体观思想在藏象理论中的应用。

1. 1 阴阳与四时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在古人的视野里广阔无垠的天是世间的主宰,它的运行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根源。这里的天即指太虚元气,其运行变化的直接结果是阴阳的产生,阴阳乃“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但是在《素问·五运行大论》又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因为天地的无限辽阔,它们的阴阳变化,是不可能用数字去推算的,只能从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中进行分析和了解。然而在自然界中最能代表阴阳变化的就是四时的循环交替。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有“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之言,四时气候的转变,正反映了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再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4]。这段经文进一步从宏观角度来说四时气候特点是自然界阴阳二气消长运动的外在表现,而人处在自然界中也会随阴阳消长有相应的表现,因此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以保持机体内阴阳二气的相对平衡。

1. 2 五行与四时 阴阳源于太虚元气,阴阳二气的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运动是万物形成的内在动力。五行,作为哲学命题,是指木火土金水所指代的5大类事物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以分析探讨事物运动形式和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对阴阳二气运动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规律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因此,历史上就有五行“五材说”,五行“五方说”,五行“五时说”,五行“五星说”和五行“五性说”等不同的说法[5]。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指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曰:“(天地)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比如逯宏[6]认为从古东方人对空间认识的角度,五行有“交汇四方”之义。古代医家秉承此意,认为五行之气分布五方,其运动变化导致自然界万物出现生生化化之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万物生化之规律就是宇宙间元气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此处五行即指五运,为地面五方之气的运动。从后世对五行学说的形式、内涵,以及各种哲学人文思想的发挥上与天文历法、四季物候之象相关,认为五行与古人对四季形成机制的思辨性结果相关,比如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五运在一年中各主宰一个季节,主气与客气的变化都影响着气候。再如《汉书·艺文志》说:“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在观察天体变化的过程中,古人发现肉眼可观察到的水、金、火、木、土五星有规律的运动,故曰“天有五行”,此五行就是指辰星、太白星、荧惑星、岁星和镇星(或填星)五星。同时发现五星在宇宙中的运动规律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故《汉书·艺文志》说:“五星不失行,则年谷丰昌”[7]。五行“五性说”始于《尚书·洪范》,其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孔颖达注云:“谓之五行者,若在天则五气流行,在地则世所行用也”。可见由“五材”易名为“五行”,实现了由实体到抽象的升华过程,从而标志着五行作为哲学概念的形成。“五行”只有抽象为5种功能属性以后,才可以作为归纳万物万象的模型[8]。自此寒暑燥湿风无形之气,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性之形统为一体。即东方与春相应而生风,南方与夏相应而生热,中央与长夏相应而生湿,西方与秋相应而生燥,北方与冬相应而生寒。如形气之阴阳相互感应而化生万物。由此可知,太虚元气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本源,四时变化与五行的契合是万物生长规律的体现,五行也是阴阳二气运动产生的变化的抽象。因此,古代医家引用以解释人体生命生长变化过程中的生理病理现象。

1. 3 五脏与五行 依据五行归类分析事物是中国古代认识世界万物发展变化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在中医学中,《素问·五脏生成》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即是指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比类推求。为什么可以这样比类推求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古人的认识中自然万物来源于太虚元气,气分阴阳,阴阳二气运动产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5种现象(即五时的不同),抽象为五行。由此自然界的事物根据五行划分为5类,人与之万物本源相同,中医学也同样采用五行学说,分析和探讨人体的生命运动,人之五脏亦分属五行。五行的生克制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说可以通过五脏表现于外之象,可以类推人体内在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首先从感官上来说,五脏可以从五色、五味来比类推求,《素问·五脏生成》中详细论述了五脏与五色、五味的关系:“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简洁恰当的将五脏与五色和五味联系起来。因此内在五脏的变化可以通过外在五色、五味的不同体现出来。其次从人体五脏的功能特性上来说,肾主封藏,为水脏;心主通明,为阳脏又称“火脏”;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舒畅,主升发,为风木之脏;肺应秋,主清肃而敛降,其性属金;脾主运化而生气血,主中央以灌四旁,为土脏。而《尚书·洪范》对五行特性的概括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由此可见五脏功能特性亦与五行特性是一致的。五脏之气的运动本质上来源于体内阴阳二气的消长运动,其表现形式可以用五行加以概括,因此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就可以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解释。

2 四时阴阳五脏的整合

对于四时阴阳的界定,《春秋繁露》曰:“四时天之四选,春者少阳之选,夏者太阳之选,秋者少阴之选,冬者太阴之选。”《素问·经脉别论》言:“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此段经文是强调在观察分析脉象时不仅要结合四时阴阳,而且要结合五脏阴阳,进行综合判断。综合上文四时与阴阳、五行与四时、五脏与五行的论述,以及《黄帝内经》原文都说明四时、五脏、阴阳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四时时令对自然万物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内在根源,在于阴阳二气的消长运动,五行之气各有其主治的时令。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为了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全过程,就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并能适时调节以应四时之变。这就是《黄帝内经》一再强调依据四时季节变化规律,从阴阳属性分析认识脏腑功能特点的理论基础。

五脏阴阳的划分有不同的说法。《医学读书记/卷上/<灵><素>不同》中记载“六节脏象论云: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阳中之少阳。而《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阳中之少阴肺也,阳中之太阳心也,阴中之少阳肝也,阴中之太阴肾也。按《素》以肝为阳者,言其时;《灵》以肝为阴者,言其脏也。《素》以肺为太阴,肾为少阴者,举其经之名;《灵》以肺为少阴,肾为太阴者,以肺为阴脏而居阳位,肾为阴脏而居阴位也。二经之不同如此”[9]。依据《黄帝内经》对藏象属性及其功能的基本认识,尤怡分析《灵枢》《素问》中关于五脏阴阳划分标准不同的说法言之凿凿,但是这种关于五脏阴阳划分的论述,不如后世医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执简驭繁之论:“肝为阳中之少阳,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肾为阴中之太阴,胃为至阴。此五脏阴阳本体之真气也,与六经之三阴三阳,因人身左右前后之部位起义者,迥不侔矣”[10]。“侔”是相同的意思,周氏对五脏阴阳的认识从四时阴阳属性及其四时与五脏相应的配属关系角度分析,是更符合中医学五脏生理特性本意的。

3 脏腑生理病理变化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

阴阳乃神明之府,宇宙间的无穷奥妙都是从阴阳运动变化中形成、发展。其形不可见,其用或昭彰。其中人们对于四时时令变化是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正因于此古代医家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把四时、阴阳与五脏相联系,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解释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特性以及病理变化。其中五行休王学说就是这种关系的完美体现。

五行休王,是中国古代医家关于自然万物和人体的五行精气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古代医家认为生长化收藏这个具有节律性的变化周期,是与生物体随阴阳运动形成的五行精气的盛衰消长来决定的,而五行精气的盛衰消长,是由时间来制约的。为了便于说明这个问题,古人用“王”“休”“相”“死”“囚”作为五行精气不同量的代号。五行精气与时令相当者称为“王”,生王者称为“休”,王之所生者称为“相”,克王者称为“囚”,王之所克者称为“死”。其中五行休王的年节律是,春时水休、木王、火相、土死、金囚,夏时木休、火王、土相、金死、水囚,长夏火休、土王、金相、水死、木囚,秋时土休、金王、水相、木死、火囚,冬时金休、水王、木相、火死、土囚[11]。由此可以看出同一季节不同脏的精气盛衰情况以及同一脏在不同季节的精气盛衰情况。例如春时,肾之精气休、肝之精气王、心之精气相、脾之精气死、肺之精气囚;而肝之精气王于春、休于夏、囚于长夏、死于秋、相于冬。虽然脏之精气盛衰变化不同的内在机制是五行生克,但是五行休王节律的确定是以“王”为先导,即必须先有精气王的脏才能确定其他脏精气变化的不同。而“王”就是脏之精气活动旺盛,“肝者,通于春气”,二者在阴阳属性上同属少阳,同气相求,所以肝之精气王于春,再由五行生克得知其他各脏在春季精气盛衰情况。其余各脏依此类推。

五行休王的理论来源于“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之说,《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如“病在肝,愈在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由此医家认为根据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可以得知五脏病气传变的规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言:“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邢玉瑞[12]认为五行休王,是我国古代医家认识自然界万物生长化收藏规律及人体五行精气活动节律的一种理论,以此可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判断病势的进退、转归和预后。可以认为五行休王理论是“脏气法时”的最佳说明,虽然现在研究发现五行休王并不是完全切合临床实际的,但在其理论指导下,可以病证相参,把具体病证的应时规律作为治病思路,可以开拓临证思维[13]。因此治病“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在《素问·经脉别论》中论述五脏生理功能时更是直接指出要“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由此可知从阴阳、四时的角度联系五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把握三者的关系会开拓中医临床诊疗的思路,为从多角度认识疾病提供依据。

时间生物医学研究认为这种“人与天相通应”的现象与人体内的生物钟有关。内源性生物钟的存在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生物节律,如呼吸、心跳节律,昼夜节律,周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等,虽然生物节律原位基因的发现证明生物节律是内源性的、可遗传的,但仍有研究发现环境信号是生物节律的外界驱动力[14]。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人之五脏可以根据五行属性划分,五脏病理的内在机制在于五气的运动,而五气的运动规律即是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体现。阴阳属性的变化可以通过四时更替体现出来,五行之气亦各有其主治的时令。因此,从四时角度联系阴阳五行对人体五脏的作用是“天人相应”思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郭霞珍.《黄帝内经》“五脏应时”说与天人相应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5):1223-1226.

[2]刘晓燕,郭霞珍.试论中医藏象理论中应时特征的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3):321-322.

[3]郭霞珍,刘晓燕.“以时测脏”理论的分析和探讨[J].中医杂志,2006,47(2):85.

[4]程士德.内经理论体系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5-59.

[5]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专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29.

[6]逯宏.论原始五行与四时的整合[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24-25.

[7]董少萍.论整体观中的四时之法则[A].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C],海口:2004.

[8]程士德.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8-10.

[9]王玉川.关于五行休王问题[J].中医杂志,1984,25(10):54.

[10]尤怡.医学读书记[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6.

[11]周学海.读医随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13.

[12]邢玉瑞.中医方法全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13]潘毅.《黄帝内经》脏气法时理论的变通[J].中医学报,2011,26 (8):932.

[14]童建,L. N. Edmunds.生物节律与时间医学[J].自然杂志,1995,17(4):204-205.

(2015-08-14收稿 责任编辑:王明)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21. 1

文献标识码:A dol:10. 3969/j. issn. 1673-7202. 2016. 02. 010

通信作者:郭霞珍(1950. 12—),女,硕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文献与实验研究,E-mail:guoxiazhen@126. com

作者简介:张娜(1988. 07—),女,硕士,研究方向:“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文献与实验研究,E-mail:1423600229@qq. com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五行阴阳
“提肛运动”平衡阴阳,清肠道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服药先分阴阳
法于阴阳
中医五行理论信息可视化研究
民间女红艺术与太极阴阳哲学初探
把算美丽肌肤的“五行”风水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秋季润燥,按照“五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