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牙鲆三种寄生虫病的发现及其防控技术研究
2016-04-06山东省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266200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管委会山东青岛李嘉麒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刘洪军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东青岛
廉 超 (山东省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 266200)于 涛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管委会 山东 青岛)李嘉麒 王 慧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东 泰安)刘洪军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山东 青岛)
养殖牙鲆三种寄生虫病的发现及其防控技术研究
廉 超(山东省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266200)于 涛†(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管委会山东 青岛)李嘉麒王 慧*(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刘洪军*(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东 青岛)
†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牙鲆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随着工厂化养殖的迅猛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寄生虫病,其中鞭毛虫病、盾纤毛虫病和白点病是危害较大的三种,分布广泛,发病率高,容易导致较高的死亡率。本试验针对牙鲆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所出现的三种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和治疗研究,并对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和总结。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我国近海习见鱼类,也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其肉鲜味美,倍受市场青睐。2012年笔者对牙鲆的人工育苗过程中曾经发生的寄生虫病进行了检测和研究,发现了鞭毛虫病、盾纤毛虫病和白点病,这三种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容易导致较高的死亡率。通过消毒、净化养殖用水、药物治疗和中草药预防控制,可以有效地遏制这三类寄生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2012年购买牙鲆苗4万尾,全长5cm左右,体色一致,花纹清楚,弃去白化和黑化个体。苗种运输到达养殖场后,调整好水温后放入养殖池进行养殖试验。
1.2试验方法开始时放养密度为800尾/m2,当鱼体长至 800g时稀疏密度,降低为15尾/m2。用颗粒饵料喂养,稚鱼期投喂5次/d,日投饵量为体重的20%;鱼体重100g前后投喂3次/d,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400g以上时投喂2次/d,日投饵量为体重的2%~3%。在水温低于12~13℃或高于25℃时,或鱼摄食不良时,可适当减少投饵次数。药浴时也要减少投饵次数或停饵,特别是药浴前不要投饵。及时清污,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处理养殖循环水,测定pH值、硫化物、氨氮、溶解氧等水质指标。幼鱼全长10cm时要进行大小分选,此时已经开始有互残咬伤现象发生,每次分选以后,立即药浴一次,再分池养殖。
2 结果与分析
在养殖的各个时期的节点上,都要随机抽取牙鲆个体进行体表检测,对病弱鱼体进行解剖和检测,重点检查鳃、鳍、皮肤和内脏器官,记录检出的各种寄生虫的发生率。
2.1鞭毛虫病的发生与治疗技术在牙鲆养殖中发现了鞭毛虫病,系鞭毛虫寄生在鱼鳃、皮肤、鳍等组织所致,鱼受到寄生虫的刺激而在体表上分泌大量粘液,呈白云状。一些病鱼有眼一侧逐渐呈现出溃疡状,病情继续发展,寄生部位的表皮细胞坏死,体色变黑,患处出现出血、竖鳞、随之为浮肿的溃疡症状,腹腔积满腹水。立刻用敌百虫溶液进行全池泼洒,用药后及时换水,再交替用高锰酸钾和含氯消毒剂连续消毒3d,最后再用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和预防。中草药的主要成分为大黄和野菊花干品,煎汁,全池泼洒。病情得到了控制。
2.2盾纤毛虫病的发生与治疗技术从养殖牙鲆的溃烂肌肉组织中还发现和分离出了盾纤毛虫,其主要感染2~5cm的稚鱼;在养成期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15~16℃的低水温期发病较多,水温升到25℃以上该病的发生率会急剧减少。盾纤毛虫可侵入鱼的腹腔、肾脏、心脏组织,并会随着血液 而到达脑组织内,因此,一旦发病很难治愈。目前该病已成为牙鲆寄生虫病的顽症。盾纤毛虫及其耐污,水质恶化时容易感染此病,对其防控必须以预防为主,控制虫卵随养殖用水进入养殖池,对养殖池要定期消毒,对体弱和被咬伤残的病鱼和立刻药浴。病鱼用敌百虫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药浴治疗。然后换水、消毒和泼洒复合中草药进行预防。
2.3白点病的发生与治疗技术在牙鲆的养殖过程中还发现了白点病,主要发生于水温25℃左右的高温期,春冬季节也有发生,是危害牙鲆健康养殖的重要敌害。病原体为刺激隐核虫,又名咸水小瓜虫,属于纤毛虫类。寄生于鱼体皮肤,发育至成虫后会脱离鱼体而在水中游动,沉于水底或附于池壁,形成包囊,在包囊中分裂繁殖,水温20-25℃时破囊而出,寻找弱小的鱼寄生。病鱼受到虫体寄生的刺激会经常与池底、池壁摩擦、碰击,腹部及鳍边多有伤痕,呼吸困难,体表和鳃上黏液增多,食欲减退,游泳异常,摇晃上浮游动,体色变黑,鳃褪色。肉眼可见鳃上有许多白点,镜检可看到体表及鳃丝上有活动的带黑点的虫体。大量寄生时,表皮和鳃发生糜烂,鳃上皮细胞坏死,从而引起呼吸障碍。此病的发生与放养密度过大和水体不洁有密切关系。防治技术,一旦发现或怀疑患白点病时,马上加大换水量,立刻清底吸污。用过氧化氢水药浴30min,1次/d,连续3d。同时洗刷鱼池、渔具,消毒鱼池,以防附在缝隙中的包囊再次感染鱼体。
3 结论
(1)从整个牙鲆的养殖试验过程来看,4万尾牙鲆鱼苗陆续感染了三种寄生虫,由于发现的早和治疗得当,及时制止了牙鲆寄生虫病的蔓延。(2)分析造成牙鲆大量死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鱼苗在运输途中,互相摩擦、挤压,造成机体损伤,入池后寄生虫乘虚而入侵染鱼体。第二、水体温度、盐度等环境等因子的改变,造成了鱼体的不适,应急使免疫力下降。第三、养殖池消毒不严格,缝隙中存在病原体或包囊。第四、近年来,海水的富营养化严重,给寄生虫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养殖用水处理不严格,寄生虫卵会随水进入养殖池,危害牙鲆。第五、盾纤毛虫分布广泛,在海洋和淡水水域中均有发现,在甲壳动物虾、蟹及养殖鱼类牙鲆、真鲷的体内均有发现。是引起牙鲆体表溃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试验陆续从牙鲆溃烂的肌肉组织以及腹腔、肾脏、心脏、血液等组织中分离出盾纤毛虫,说明其危害较大,治愈难度大,预防是关键。(3)对于寄生虫病的防控,首先是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养殖用水要严格把关;其次是尽量降低养殖密度;第三是规范操作;第四是经常清洁池底池壁和换水;第五是用营养均衡的饵料,提高鱼体抗病性;第六是定期进行鱼体药浴预防和消毒。(4)在牙鲆的育苗与养殖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尤其应该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寄生虫病发病和防治规律,同时要重视海水鱼疫苗的研究和应用。
收稿日期:(2015–11–05)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青虾速生、抗逆功能基因的发掘与创新利用研究”;“水产经济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评价、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虾蟹类创新团队(SDAIT-15-011)共同资助。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16)01-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