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次生林的封山育林
2016-04-06郭二梅
郭二梅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文水 032104)
浅谈次生林的封山育林
郭二梅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文水 032104)
封山育林,就是把尚且存在的森林的天然更新能力加以保护,使之自然恢复,加上某种人工促进措施,使之尽快演替起来符合培育目的。介绍了封山育林的意义、对象以及封山育林的方法。
次生林;封山育林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地区,干旱少雨,自然环境差,造林难度大。全省现有森林面积321万hm2,其中天然林面积140万hm2、人工林面积156万hm2;森林覆盖率20.50%。今后,全省造林将面对的是更加困难的立地条件,因此科学实施封山育林就显得尤为重。
1 封山育林的意义
所谓封山育林,就是把尚且存在的森林的天然更新能力加以保护,使之自然恢复,加上某种人工促进措施,使之尽快演替起来符合培育目的。封山育林是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办法,顺应自然规律,投资投劳少,见效快。森林通过采伐或者其他自然因素遭到破坏以后,难以进行自然恢复的实行封山育林,即属于次生林的封山育林。
但是,当人们认识到破坏森林的过错,停止破坏并保护森林的时候,在有天然更新能力的地方就会慢慢地恢复起森林来。例如,由耐阴树种组成的森林,在林下不断地有幼苗、幼树更新起来,形成异龄复层林。由阳性树种组成的森林,虽然在林下没有或者很少有本树种的幼苗、幼树,但是其他中性或耐阴树种的幼苗、幼树却会逐渐在林下更新起来。即使没有中性或耐阴树种更新,这种纯由阳性树种组成的森林也不会全部灭亡。随着阳性树种本身的自然衰老,枯死的过程是逐渐的和一株株或一丛丛枯死倒下的。这样以来,在林中就会出现林窗、隙地。阳性树种首先就会在这些地方更新起来。更有一些先锋树种,在失去森林环境的恶劣条件下,也会在那里抢先更新,并不断扩大和占据自己的地盘。在山西,先锋树主要有针叶树的油松、落叶松,阔叶树的辽东栎、山杨、桦树等。因而,在自然状态下,森林不但不会毁灭,而且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发展着。这就是封山育林的根据和基础。对许多封山育林对象来说,比起造林更新来,会取得非常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特别是在当前次生林经营和荒山造林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搞好封山育林工作意义重大。一是能够加快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二是节约资金,节约劳动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封山育林的对象
在不同的地段上,由于残留植被(残林、灌丛、草坡等)情况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封山育林的效果即成林的速度和质量也不同。近期遭到破坏的地段和立地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植被容易恢复,成林的速度相对就会快一些;长期破坏的地段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比较困难,成林的速度就会相对慢一些。此外,在远离居民的深山区和人烟稠密、采樵、放牧活动频繁的近郊区,封山育林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封育效果也是不同的。因而,必须明确封山育林的对象。在确定封山育林的对象时,既要考虑成林的速度,又要考虑到客观上的急需,不能单纯地追求近期成林。例如,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饲料、燃料俱缺,植被恢复困难的地区,凡通过封山能收到一定效果的地段,都要优先实行封山育林。这就是说,封山育林也包括封山育草、育灌在内。
封山育林的主要对象:
(1)河流中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有水土流失现象的地段,在积极进行人工造林的同时,对草坡、灌木丛和林木更新的地方,要实行长期的封育。
(2)深山远山、干旱地区的河流源头、自然条件不良容易退化为荒山的地方,要进行全面造林或者林分改造有困难的地段,要实行封山育林、育草。
(3)工农业发达地区的宜林荒山以及水库、堤坝等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设施附近的宜林地段,要在统筹人工造林、适当划定柴场和牧场的前提下,严格进行封山。
(4)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次生林中,属于封山育林类型的地段。
3 封山育林的方法
3.1 搞好培训、宣传,提高认识
搞好封山育林光靠政策和制度不行,树立科学合理的封山育林理念,加大对技术人员以及一线生产工人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封山育林示范工作,促进各类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为更好的实施封山育林工程积累宝贵经验。此外,还要极积普及封山育林的基本知识,要搞清楚封山为什么能育林,怎样封山才能育林以及封山育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问题。
3.2 划定四至,落实措施
封山育林地段,要由林木所有者和护林人员亲自踏查,设立标桩、标牌,明确四至。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封山育林的方法和措施。在人口少、山林面积大的地方,对封山对象一般划为全封,实行长期封禁;在人多林少的地方,可实行半封(活封)法,封树不封草、灌,允许定期地、有组织地割取柴草;在山林面积大,放牧、樵采任务又重的地方,可以实行轮封(即轮流封山)。轮封面积、期限要因地制宜,从保证封山效果的需要出发,兼顾放牧和樵采。
3.3 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有机结合
通过封山,各种适于当地环境的植物会逐渐地繁茂起来。特别是杂草、灌木的数量会很快地增多。实生或萌生的幼苗、幼树,也会成簇地生长起来,但是有的也会被挤压在杂草灌木之中。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某些自然规律不可能完全符合育林利益的要求。例如,成丛状的萌芽条密集地生长在一起不能成材或者成材时间很长,更新起来目的树种可能受到杂草、灌木以及非目的树种的压抑,飞机播种更新(由于天气干旱、降水量不足,很少采用)的幼苗可能会被茂密的杂草所遮盖,等等。所以,必须在封山的基础上加以培育措施。
3.4 林中空地补植补种
对于封山育林区内出现的林中空地,要科学选择适生树种,及时进行补植补种;要将补植补种列入封山育林计划。
3.5 调查封山效果,建立育林档案
疏林地、次生林地,经过封山育林以后,林分结构会更加优化,密度更为合理,林地更加卫生。通过成效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改正措施或者调整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丰富生物多样性,有效地降低森林火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对部分灌木的割除,改善林地环境,还有利于天然下种更新。
实施封山育林工程结束以后,要及时了解、掌握封山育林区域幼苗、幼树、生长状况,就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以确定今后的林分经营措施。调查前,要根据面积设置样地数量;样地要有代表性;要对样地定期观测。样地面积一般为500m2~1 000m2,要有代表性,如不同坡向、地类、坡位等。样地的调查项目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要调查更新树种的种类,实生和萌生幼苗、幼树的数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平均树高、胸径、地径和最大及最小值,杂草、灌木种类及盖度,更新幼树生长量,等等。通过调查数据与始封时期地段状况对比,或者几次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找出为实现封育目标而应突出解决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育林措施。林地所有单位或者林地经营单位,要对已经实行封山育林的范围,分地段、按照一定的面积划分小班,建立技术档案,详细载明封育时间、面积、封育措施、封育以后的管护责任人,给今后的经营管理留下完整的技术档案资料。
封山育林区经过数年生长,确实达到幼林抚育或者改造条件的,要及时列入生产计划申请项目,适时进行抚育或者改造作业,以培养更加优质的林分。
S755
C
1005-4707(2016)06-016-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6.12.007
郭二梅(1981-),女,2016年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现任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助理工程师。
2016-12-10;
2016-12-20。